有關(guān)史記小故事
《史記故事》是從”五帝“講到”張騫“,把中國古代黃帝時期到西漢時期這一段歷史幾乎都寫了進去。那你知道哪些史記中的小故事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中的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中的小故事:趙奢秉公執(zhí)法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公元前271年,趙奢擔任當時趙國的稅務(wù)最高長官。趙國都城邯鄲城里,趙王的弟弟平原君開了九家大型店鋪,分別由其九個官家負責,這九個官家侍仗權(quán)勢,偷稅逃稅,抗拒繳納國家稅款,并將前去收稅的稅務(wù)官打傷。趙奢聞此事,為了維護稅法的尊嚴,冒著被殺、罷官的危險,依據(jù)當時的法律,果斷地處死了這九個管家。
這下子可把平原君惹火了,氣勢洶洶地找趙奢算帳,揚言要殺死趙奢不可。趙奢鎮(zhèn)定自如,據(jù)理力爭:“你是趙國國內(nèi)受人敬重的權(quán)貴,如果任憑你家藐視稅法,那么國家法律的力量就會被削弱;國家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那么國家的實力就會被削弱;國家的實力如果被削弱了,那么迥邊的其他國家就會虎視耽耽,趁機侵犯我國,到時候,趙國沒有了,你還有什么富貴榮華:以你平原君所處的地位,如果能奉公守法,上下才能團結(jié)一致,上下團結(jié)一致,國家才能強大,國家強大了,政權(quán)才能穩(wěn)定。”
平原君被趙奢的這一番大義凜然的話深深感動了,頓時怒氣全消,內(nèi)心十分慚愧,悄悄地走了。
趙奢的秉公執(zhí)法,不徇私情,很快使趙國財務(wù)充實,國泰民安。趙國也由一個不太富足的國家,成為春秋戰(zhàn)國烽火年代的七雄之一。
史記中的小故事:怒發(fā)沖冠
“怒發(fā)沖冠”這則成語的冠是帽子。憤怒得頭發(fā)直豎,頂起帽子。比喻極度憤怒。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
趙惠文王得到一塊稀世的璧玉。這塊璧是春秋時楚人卞和發(fā)現(xiàn)的,所以稱為和氏璧。不料,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圖仗勢把和氏璧據(jù)為己有。于是他假意寫信給趙王,表示愿用15座城來換這塊璧。
趙王怕秦王有詐,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來犯。同大臣們商量了半天,也沒有個結(jié)果。再說,也找不到一個能隨機應(yīng)變的使者,到秦國去交涉這件事。正在這時,有人向趙王推薦了藺相如,說他有勇有謀,可以出使。趙王立即召見,并首先問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換15座城池。藺相如說:“秦國強,我們趙國弱,這件事不能不答應(yīng)。”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又不肯把15座城給我,那怎么辦?”
“秦王已經(jīng)許了愿,如趙國不答應(yīng),就理虧了;而趙國如果把璧送給秦王,他卻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無理。兩方面比較一下,寧可答應(yīng)秦王的要求,讓他承擔不講道理的責任。” 就這樣,藺相如帶了和氏璧出使秦國。秦王得知他來后,沒有按照正式的禮儀在朝廷上接見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個臨時居住的宮室里召見藺相如。他接過璧后,非常高興,看了又看,又遞給左右大臣和姬妾們傳看。藺相如見秦王如此輕蔑無禮,早已非常憤怒,現(xiàn)在又見他只管傳看和氏璧,根本沒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這璧上還有點小的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
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馬上退后幾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極度憤怒,頭發(fā)直豎,頂起帽子,激昂地說:“趙王和大臣們商量后,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想用空話騙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給秦國;聽了我的意見,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來。今天我到這里,大王沒有在朝廷上接見我,拿到璧后竟又遞給姬妾們傳觀,當面戲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來。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頭與璧一起在柱子上撞個粉碎!”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應(yīng)齋戒五天后受璧。但藺相如預(yù)料秦王不會交城,私下讓人把璧送歸趙國。秦王得知后,無可奈何,只好按照禮儀送藺相如回國。
史記中的小故事:背水一戰(zhàn)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guān)中,然后東渡黃河,打敗并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于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徑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后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yōu)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zhàn)。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后,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后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fā)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zhàn)。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jié)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于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lǐng)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xiàn)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么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讓他們拼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zhàn)”,多用于軍事行動,也可用于比哺有“決戰(zhàn)”性質(zhì)的行動。
猜你感興趣:
1.《史記》中的故事
2.史記的故事簡短
有關(guān)史記小故事
上一篇:史記里晏嬰的故事
下一篇:霸王別姬史記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