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里的故事400左右
《史記》不是史料是史書,而且是帶有戰(zhàn)國秦漢子學特點的史書,屬于歷史學的第三世界。那你知道史記里的故事400左右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里的故事400左右,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里的故事400左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西周末年,周天子的統(tǒng)治變得非?;靵y。周厲王即位后,更是暴虐無道,放縱驕傲,國人都開始公開議論他的過失。召公勸諫說:“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厲王大怒,找來一個衛(wèi)國的巫師,讓他來監(jiān)視那些議論的人,發(fā)現(xiàn)之后就立即殺掉。這樣一來,議論的人少了,可是諸侯也不來朝拜了。周厲王變本加厲,國人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只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厲王見此非常高興,得意地對召公說:“我能消除人們對我的議論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召公說:“這只是把他們的話堵回去了。堵住人們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厲害。水蓄積多了,一旦決口,傷害人一定會多;不讓民眾說話,道理也是一樣。所以,治水的人開通河道,使水流通暢。治理民眾,也應(yīng)該讓他們講話。天子治理國政,要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近臣要進行規(guī)諫,同宗親屬要補察過失,樂師、太史要負責教誨,年長的大臣要經(jīng)常告誡,然后由天子考慮衡量再行事。民眾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說什么,心里考慮成熟了就去實行。如果堵住他們的嘴巴,那能維持多久呢!”但厲王沒有聽取召公的勸阻。從此,國人都不敢再說話。最后,周代終于爆發(fā)了“國人暴動”,周厲王被迫逃奔到彘地。
史記里的故事400左右:商代秦人
費昌是大費的玄孫,生活在夏桀的時候。他看到夏人政治黑暗而商族正在日益興盛,便率領(lǐng)族人離開夏朝去投奔商族。他本人做了商湯乘車的御者,幫助商湯在鳴條戰(zhàn)役中打敗了夏桀。孟戲、中衍二人是大廉的玄孫。中衍長著鳥一樣的身體,但是卻能像人一樣說話,非常奇特。太戊帝聽說此人以后,打算任命他為自己乘車,但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吉利,因此進行占卜以定吉兇。結(jié)果是吉,于是,太戊帝把中衍召來為自己駕車,并且把自己美貌的女兒嫁給了他。從太戊帝以后,中衍的后代子孫里每世都有人建功立業(yè),成為商朝的輔政大臣。因此,嬴姓一族在商朝大都顯貴,勢力也非常強大,最終成為了諸侯。中衍的玄孫名叫中潏,中潏與他的族人居住在西戎地區(qū),保衛(wèi)商朝的西垂疆域,他的兒子名叫蜚廉。
蜚廉生了個兒子叫惡來。惡來力氣過人,而蜚廉則善于奔跑,父子二人都憑借各自的特長侍奉商紂王。周武王興兵伐紂的時候,一并殺掉了惡來。此時,蜚廉正在北方為紂王制作石質(zhì)棺材。事成以后,蜚廉準備回京復(fù)命。但是,紂王已死,蜚廉無處復(fù)命,于是他在霍太山建筑祭壇,祭奠紂王并向他復(fù)命。在修筑祭壇時,蜚廉得到了一具石棺,上面的刻文說:“上帝詔令處父(蜚廉的別號)不要參與殷人的叛亂,特意賞賜給你這具石棺,來光大你的氏族。”蜚廉去世以后,就被安葬在霍太山。
史記里的故事400左右:由余訪秦
由余的祖先是晉國人,后來逃亡到了西部的戎地,他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晉國方言。由余才智過人,被戎王任用。戎王聽說秦穆公有賢德之名,便讓由余出使秦國去觀察情況。
秦穆公很殷勤地接待了由余,向他展示了秦國華麗的宮殿和豐富的積聚。由余看后,對穆公說:“這些事物如果讓鬼神去做,則過于勞神;如果用人力來達到,未免也太勞民傷財了。”穆公對他的見解感到十分奇怪,便問道:“中原各國用詩書、禮樂、法度作為治國的原則,即使這樣,有時還會出現(xiàn)變亂。如今你們這些蠻夷之國沒有中原國家的這些治國之術(shù),那用什么來治理國家呢?其難度不是更大嗎?”由余笑著回答說:“您所說的這些治國之術(shù)正是使中原國家發(fā)生變亂的原因。這些禮法制度始于上古的圣人黃帝,他以身作則,率先奉行,但是國家也僅僅能夠達到小治。而后世君王日甚一日地驕淫,他們依靠著嚴刑酷法來監(jiān)督、責求臣民。臣民貧苦達到極點之后就會怨恨君王的仁義不行,因此臣民和君王肯定會上下相爭,這又必然會使積怨加深,最終導(dǎo)致上下相殘、互相屠殺這樣的悲慘結(jié)局。夷狄則不會這樣。君王對其臣民心懷恩德,臣民對統(tǒng)治者忠心不二。上下齊心治國就如同養(yǎng)護自己的身體一樣。他們不知道治理國家還有什么其他方法。這才是真正的圣人治國之術(shù)。”穆公聽后,十分驚訝,對這位來自夷狄國家的使臣十分佩服和欣賞。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