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歷史網(wǎng) > 歷史故事 > 民間故事 >

靈壽縣民間故事有哪些

時間: 燕青0 分享

  依托自然優(yōu)勢,靈壽縣大力開發(fā)山區(qū)丘陵,建造綠色屏障。那你知道靈壽縣民間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靈壽縣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靈壽縣民間故事:五郎寨的傳說

  五郎寨位于陳莊西北邊。傳說在宋朝年間,北遼南下侵宋,楊家將北上抗遼,兩軍在金沙灘交戰(zhàn)。這一仗十分殘酷,大郎替宋王死了,二郎替八王身亡,三郎被馬踩成泥漿,四郎、八郎被北遼擄走。楊五郎單槍匹馬,沿著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翻山越嶺來到了太行山腳下的一個山岡。這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只有四個出口,分為北門、東門、南門、西門,其余的地方是十幾丈高的山崖。西門很隱蔽,是個暗門,山門里面是一個土地肥沃,果木成林的山坳。

  楊五郎逃到這里,就居住下來,招兵買馬,壘城筑墻(現(xiàn)在還有城墻的遺跡),做了“山大王”。他又派探馬打聽京城楊家的事,探馬回來報告:“楊繼業(yè)兩狼山殉國李陵碑,楊七郎被潘仁美亂箭穿身,身中一百單三箭,七十二根穿胸膛。”楊五郎聽了悲憤不已,整頓人馬準備下山報仇。

  再說那潘仁美自從害了楊家,想到還有楊五郎,斬草不除根,終是禍患。他不知怎么打聽到楊五郎的地址,五郎沒等下山就被大批人馬圍困在山上。經(jīng)過幾場戰(zhàn)斗,由于敵眾我寡,五郎不能取勝,只有憑著地勢險要堅持,幾個月過后糧食漸漸用盡,如此對峙下去,不被困死也要餓死。五郎心急如火,整天考慮退兵之計。一天小卒來報有幾個人逃走,誰也沒發(fā)現(xiàn)從哪逃走的。五郎心中一亮,莫非這里有暗道?于是親率小卒,細細尋找這條暗道。五郎終于找到了這條通往西方不顯眼的暗道,就是現(xiàn)在所謂的西門。退路有了,還得想一個完全退兵之策,萬一被潘仁美發(fā)覺帶兵追擊豈不全軍覆滅。他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了“猴響鑼,羊敲鼓”之計,讓猴子學(xué)人敲鑼,把羊后腳吊起來,前腿放在鼓上,羊前腿向前跑就能敲得鼓響。潘仁美在山下心中得意洋洋,認為這次準能斬草除根。忽然一天早晨,他在睡夢中聽到山上鑼鼓齊鳴,認為五郎下山來戰(zhàn),就整頓隊伍出來迎戰(zhàn)。但他從早晨等到過晌也不見一個人下山迎戰(zhàn),就下令全軍攻山。到山上一看,連一個人影也找不見了,但鑼鼓仍響個不停,過去一看,把潘仁美的肺氣炸了,原來是一群猴和羊在敲鑼擊鼓,而五郎他們連夜收拾山寨,讓士兵各自逃身,而他自己逃往五臺山,出家當(dāng)了和尚。

  從此后人們就叫這座山岡“五郎寨。”

  靈壽縣民間故事:葫蘆峪

  寒巴村河南邊有一個小山莊,坐落在五郎寨山腳下,山莊的名子叫葫蘆峪。這個小村的名子是怎樣叫出來的呢?

  五郎寨有南門、北門,在北門下邊有一個陡峭的石崖,石崖下邊長著一片綠油油的小草,草叢里還夾雜著許多美麗的鮮花,就在這片地上長著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色的葉子,開出了一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結(jié)了一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葫蘆啊!可誰能知道這是一棵寶葫蘆,如果長夠一百天,摘下來拿上它能打開鐵罐寨的大石門,取出里面的金銀財寶。

  此事只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單身漢知道,他姓駱名石秀,中等身材,國字臉膛,濃眉大眼,少言寡語,脾氣急躁,愛財如迷,過幾天就去看看那寶葫蘆。一天、兩天……真把石秀等急了,他經(jīng)常自言自語地說:“好長的天啊!什么時候才能熬夠這一百天呢?”好容易熬到第九十九天的中午,他再也不能等下去了,迎著烈日爬到石崖下,雙手捧著葫蘆摘下來,徒步趕到了相距二十多里的靈壽與阜平交界的鐵罐寨,那里有一個又寬又高的石門。石秀拿著寶葫蘆金鑰匙,趕到門前開口說:“石門開,石門開,石門要開葫蘆來。”說完一聲巨響如春雷一般,山門轟隆一聲打開了。他走進去一看,啊!金馬在吃草,金驢在拉磨,里面的物品無一不是金的。石秀看得眼花繚亂,也不知從中取什么好了。他繼續(xù)往里走,看見一位柳眉鳳眼細身腰的金姑娘,左手拿著金笤帚,右手拿著金籮,在套著驢拉磨。石秀想把她拉出去,可追來追去,沒有追上。姑娘從磨盤上抓起一把糧食,朝大門口唰地一扔,門子咣的一聲關(guān)上了。原來是因為葫蘆沒有長夠一百天,還不結(jié)實,金鑰匙斷了。愛財如迷的單身漢,沒取一件寶物出罐,被關(guān)死在鐵罐寨。

  從此以后,五郎寨北門下邊的小山村取名“葫蘆峪?!?/p>

  靈壽縣民間故事:李家溝

  很久很久以前,靈壽縣魯柏山后的一條山溝里有一個寺院叫做白馬寺。寺里的和尚不安心誦經(jīng)念佛,經(jīng)常騷擾附近的百姓,弄得雞犬不寧。

  在這山溝的溝口上住著一家人家姓李,家里只有母親高榮妮和女兒李月娥二人,開著一個客店,人們稱為李家小店,招待來往行人,生意也倒不錯。只是高榮妮品德敗壞,經(jīng)常和寺里的和尚暗中往來,做出了殺人劫貨的勾當(dāng)。李家小店的大門口有一棵高約數(shù)丈的榆樹,為了表示這兒是客店,在榆樹上掛著一個燈籠。高榮妮和白馬寺的和尚商量沒人住店時,燈籠是紅色的;有人住店時燈籠是綠色的。白馬寺的和尚只要一看綠燈照亮,就趕到李家小店搶劫客商財物,客商反抗,就做刀下之鬼。就這樣,他們不知殺害了多少人。高榮妮的女兒李月娥倒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從她手里也曾救出了不少的人。

  一天,一個進京趕考的年輕人王貴走到這里,天黑了住了下來。高榮妮一看王貴背的包袱沉甸甸的,就打下殺人搶財?shù)闹饕?。吃過晚飯以后,王貴因一天趕路疲勞,一頭倒在炕上睡著了。高榮妮趕緊點著綠燈掛到榆樹上,專等和尚們到來。李月娥心里暗暗著了急,她想:用不了半個時辰,白馬寺的和尚就來了,到那時,王貴這個人就會人財兩空,在這緊急關(guān)頭,我不救他,誰救他呢?因此,她趁母親不注意,一閃身進了王貴的屋里,把王貴推醒,急忙說了事情的緊急,讓他趕緊逃走。怎么個走法呢?從大門出不去,到后院,被高榮妮看見了,也是個麻煩。這時李月娥靈機一動對王貴說:“這樣吧,你套上我的外衣到后院,出去,脫下我的外衣,扔到院內(nèi),你走后,我再撿回衣服。”這時的王貴也顧不得那些“大禮”“小禮”和男女有別了,匆匆穿上女人的衣裳,給李月娥磕了一個響頭說:“姑娘的恩德,我是不會忘記的,今后一定報答。”說完背上包袱走出后院,逃走了,和尚們到來撲了一個空。

  王貴走后,時間不長,高榮妮得病死去,李月娥也就關(guān)了那客店,專以種地務(wù)農(nóng)為生了。

  半年以后,王貴考中了頭名狀元,想起了白馬寺中那些不法的和尚和救命的大恩人李月娥,便稟奏皇上要為民除害。皇帝派兵將白馬寺的和尚都抓起來,一個個地活埋了,搗毀了寺院,屬于寺院的土地賞給了外地。李家溝的名字卻仍舊叫做“李家溝”,直到現(xiàn)在李家溝的村里也沒有一戶姓李的。

猜你感興趣:

1.有關(guān)靈壽的民間故事

2.靈壽民間故事

3.靈壽民間故事傳說

4.關(guān)于靈壽的民間故事

5.靈壽本地民間故事

26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