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jīng)典故事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作為文化體裁之一,是民間文化的綜合表現(xiàn),是民間智慧、藝術(shù)、知識的混合體,它折射出民眾生活的鏡像并孕育出了眾多高雅藝術(shù)。那你知道中華經(jīng)典故事民間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中華經(jīng)典故事民間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經(jīng)典故事民間故事:面王
宋朝皇帝趙匡胤的御膳房里,有一個專門做面條的師傅,名叫王保久。王保久祖上是開面館的,在他老家洛陽城里,只要一提起王家面館的面條,人人都稱是洛陽一絕。
這一年臘月,王保久經(jīng)皇上恩準(zhǔn)回鄉(xiāng)省親?;剜l(xiāng)途中,他坐著八抬大轎路過一個小鎮(zhèn),從轎簾里看到當(dāng)街有一座面館,門臉兒不算大,只是門口的那塊招牌卻十分醒目,上書兩個燙金大字:面王。王保久心想:我身為御面師都沒有稱王,你小小一個荒村野店,居然敢掛這樣的招牌?于是他喝令停轎,帶著一幫隨從大搖大擺地走進(jìn)面館,想給他們點兒厲害瞧瞧。
因為不是吃飯時候,所以面館里沒有什么客人。王保久喚過伙計,說:“給我來一碗龍須湯面,再來一碗羊肉燴面,每根面條粗細(xì)、厚薄都要均勻,否則,看我不摘了你們面王的牌子!”伙計瞥了王保久一眼,心想:這位客官可真夠挑剔的。不過,開店至今已有數(shù)年,什么樣的客人沒見過?所以店小二也不以為然,朝后堂吆喝一聲:“龍須面、羊肉燴面各來一碗!”
不一會兒,伙計就將面條端了上來。王保久拿起筷子在面碗里攪了一下,將筷子朝桌上一扔,對伙計喝道:“把你們大廚給我叫來!”伙計不敢怠慢,忙去后堂把大廚請了出來。
大廚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年輕人,他恭恭敬敬地向王保久躬身施禮道:“這位客官,請問有何吩咐?”王保久撇著嘴冷笑一聲:“就做這樣的面,也配稱面王?”他大手一揮,朝他的那幫隨從一招手:“把那牌子去給我摘下來砸了!”
王保久這話一出口,早有隨從應(yīng)聲奔出門去。年輕人一看,急忙勸阻說:“客官請息怒,這塊招牌是鎮(zhèn)上的鄉(xiāng)民送給家父的,已經(jīng)掛了幾十年了,‘面王’二字本是玩笑話,客官還是不要當(dāng)真的好。”
王保久一聽滿面怒容:“既然牌子是送給你父親的,那好,你去把他叫來,我要跟他比試比試。他要贏了,我不但不砸你們牌子;還要敲鑼打鼓給你們換一塊純金招牌,可若要比輸了,哼,那就別怪我不客氣!”年輕人見王保久不像是開玩笑,怕父親不來,這塊招牌真要被砸了,于是急忙點頭說:“客官請稍等,我這就去請家父來。”
不一會兒,年輕人就攙著一位滿臉皺紋的老丈從門外走進(jìn)來。老丈掃了王保久一眼,說:“這位客官是看著小店的招牌不順眼吧?可它實在是鄉(xiāng)民們對老漢我的一點情誼,砸不得啊!”
“這么說,你是情愿跟我比試嘍?”王保久趾高氣揚地問。
“唉,”老丈嘆了口氣,“我還能比什么呢,早年終日拉面,兩條胳膊早已積勞成疾,自從把面館交給小兒后,我就再沒動過面板啦!”
“你這話是什么意思?”王保久冷笑道,“該不是害怕與我比試,故意說得這么可憐吧?”
“那倒不是,老漢我一輩子與面為伍,只要功夫到了,身體的每一個部位皆可拉面。”老丈說到這里,想了想,說,“我這雙手雖然不中用了,但是幸好還有一雙腳,若是開門做生意,用腳拉面那是對客人的不敬,不過只是比試的話,倒也無妨吧?”
王保久一聽這老丈要用腳和他比賽,差點沒把肺氣炸,可是按老丈現(xiàn)在這樣子,不這么比還能怎么比?于是,他把外衣一脫,走到后堂灶房,和老丈比試起來。比什么?做“褲帶面”。
褲帶面的特點是面薄而韌,入口筋道,嚼起來有勁兒。做這種面,講究的手法是揉、搟、抻、拉,反復(fù)加工,直到將一塊面團(tuán)抻拉得薄如錦緞,狀如褲帶,彈性十足,然后將它切成細(xì)條下入沸水,暴煮三滾,澆上調(diào)好的湯汁,才算大功告成。王保久和老丈面對面進(jìn)行比試,各支一口大鍋,各守一張面板,爐灶里柴火熊熊,面鍋中沸水翻滾。
王保久自然不用多說,本來就是行家里手。單說那老丈,剛才還是顫巍巍一副老態(tài)龍鐘的模樣,可是一進(jìn)后堂馬上就來了精神。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坐上板凳,脫去鞋子,讓伙計挽起褲管,洗凈雙腳,然后就在腳上灑了一層薄薄的面粉,從面盆里夾起一塊面團(tuán),雙腳在面板上一沾,飛快地揉搓起來,時而雙足并踩,時而虎步拉抻,一塊面團(tuán)轉(zhuǎn)眼之間就被他的雙腳拉成了褲帶形狀的面條。
這些隨從對做面的功夫是一竅不通,拍馬溜須的本事卻是登峰造極,他們根本不去看老丈雙腳搟面的絕活,就盯著王保久喝彩鼓掌,還罵老丈說:“這個老不死的,居然敢跟我們御面師爭高下,也太不要臉了!”
那老丈本來氣定神閑專心搟面,可一聽“御面師”三個字,臉色不由微微一變,一緊張,一張面皮被抻成了兩段。老丈停下腳,讓自己穩(wěn)穩(wěn)神,想了想,彎下腰將抻壞的面皮往旁邊一放,從盆里又揪下一塊面團(tuán)來,重新開始做。
不一會兒工夫,他們兩個人的面都做好了,煮出鍋一比較,老丈做的雖厚薄均勻,但與王保久的相比,卻失之筋道,入口雖滑溜,卻少了幾分嚼頭。老丈滿面戚容,搖頭嘆息:“小老兒今天算是遇到高人了,這塊招牌小老兒自己摘了它。”
王保久得意地穿起外衣,系上腰帶,親眼看著老丈的兒子摘下招牌,這才鉆進(jìn)轎子,啟程上路。可是走出不遠(yuǎn),他忽然驚出一身冷汗:“天吶,真是活見鬼了。”原來此刻,他發(fā)現(xiàn)自己原先系在外衣上的腰帶,此刻竟掛在轎簾一側(cè),隨著轎子起落在他眼前一晃一晃,而系在他外衣上的,卻是老丈先前做壞了的那半條褲帶面。
王保久明白了,剛才比試時,一定是老丈聽到那幫人喊自己御面師,為了給自己留面子而故意輸給自己的。想想比試之前自己發(fā)過話,若是輸了,要敲鑼打鼓送他們純金招牌的,自己腰帶都莫名其妙被人家換了去,這不算輸那還有什么叫輸?
王保久動了壞心眼,忙命隨從掉頭回去,可是當(dāng)他們沖進(jìn)面館時,已是人去樓空,只有空蕩蕩的墻壁上還留著四句似詩非詩的順口溜:半碗面條半碗湯,半條褲帶惹禍殃;做面本是為糊口,何必非要爭面王?
中華經(jīng)典故事民間故事:自投羅網(wǎng)
早年,在海寧鹽官城里有一個規(guī)模頗大的陳氏綢緞莊,大約占了全城大半的生意。綢緞莊的老板是個女子,名叫潘壽春。她的男人中年離世,只留下女兒玉亭。幾年前,家里招了一個上門女婿,名叫徐信。徐信本是外省人,他和孿生兄弟徐陽兩人屢考不中改做了生意。后來徐信進(jìn)了陳家做女婿,負(fù)責(zé)打點門面生意。弟弟徐陽則做起了茶葉生意,常年奔走于江浙閩三省。
這日傍晚,徐信一邊在柜上整理賬目,一邊搔頭撓耳,翻來覆去思索著。原來,他平時瞞著妻子和岳母,在外吃喝嫖賭,肆意揮霍,虧了一大筆銀子。最近,潘老婆子發(fā)現(xiàn)兩宗賬目出現(xiàn)了嚴(yán)重的虧空,便找到徐信問話。徐信驚恐之余,跪在丈母娘面前,謊稱把錢借給了朋友,一個月后保證如數(shù)歸還。潘老婆子沉吟良久,決定給女婿這個機(jī)會彌補,否則到時將徐信掃地出門。連日來,徐信為了此事寢食難安。
正當(dāng)徐信苦惱之時,外面?zhèn)鱽砹死薰囊粯拥那瞄T聲。不一會兒,伙計前來通報是他的兄弟徐陽連夜來訪。徐信心中一喜,忙出門迎客。
而此時,徐陽已經(jīng)高喊著“兄長”,大踏步走了進(jìn)來。由于長年在外,徐陽衣衫襤褸,滿面風(fēng)霜,盡顯疲憊。
徐信連忙吩咐擺下酒菜,招待兄弟。徐信見兄弟連夜來訪,心中不禁暗暗高興。幾杯酒下肚,寒暄幾句,徐信正想開口向兄弟借銀子。不想徐陽卻先開口了:“兄長,不瞞你說,我的生意砸了。上個月剛從福建武夷山買進(jìn)茶葉,不想遇到了連日的陰雨……唉,這在往年可是晴好的日子呀!我的茶葉在路上受潮發(fā)霉,血本無歸,還欠下了一屁股的債。兄長,我今天來是向你借銀子的。待我生意稍有起色,我就連本帶利歸還。”說完,他聲音嗚咽,雙目含淚。
唉,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徐信失望之下接連喝了幾杯烈酒,一個念頭在心中陡然升起。他盤算了一會兒,道:“徐陽,兄長最近遇到了一點難事,這個月的賬目尚未理清。你也是知道的,我的岳母是何等精明的人。我一時俗事羈絆,難以脫身。這樣說吧,你我兄弟長相酷似,旁人難以辨認(rèn)。你馬上替我跑一趟杭州,去宴請那里的一批老客戶,順便把幾筆生意談妥。然后,你就在杭城悅來客棧秘密住下,不要露面,我自會找到你。到時,定能幫你渡過難關(guān)。記住,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我,千萬不能露出馬腳。”
徐陽擺手道:“兄長,辦完事我恨不得早日回到海寧,拿了銀子好去還債。怎么能安然住在杭城?”
徐信眉頭一皺,說:“為兄自有安排,你不要再問。”
隨即,徐信給徐陽換上自己平時的衣服,交代清楚綢緞生意場上的規(guī)矩。徐陽原本就是個生意人,一點就通。徐信見徐陽言行舉止絲毫沒有破綻,就連夜送兄弟去碼頭乘船前往杭州。
看著兄弟的船漸漸消失在夜色中,徐信立即回到柜上,美美地睡了一覺。一大早,他喚醒伙計收拾東西,說他要乘船到杭州談生意。臨行前,徐信親自去拜別岳母,說十天后歸來,到時定會報上賬目,補上空缺的漏洞。而潘老婆子睡在床上,氣喘吁吁,咳嗽不斷,似聽非聽。
碼頭臨別之時,妻子玉亭叮囑徐信道:“夫君,母親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每天焦慮不安。你此去杭州,辦好事務(wù),盡量早回。”
聽了妻子的話,徐信內(nèi)心欣喜若狂:這老婆子,巴不得早死才好,就不用我親自動手了。但是,他的臉上還是堆滿了悲切和依戀,道:“做生意的難免東奔西走,家里還需賢妻多多操勞。”
船行到臨平,徐信就借故下了船。而后改乘回船,在離鹽官十里遠(yuǎn)的老鹽倉下船。此時正值黃昏,徐信一路步行來到鹽官城外的九里桑園歇息一晚。那里,還有一幢小樓。自潘老婆子生病后,再也沒有人去住過。徐信已經(jīng)定好了如何去殺死岳母的方法,因為她嚴(yán)重的哮喘,窒息將是最為干凈利落的。況且,潘老婆子還有一個古怪的習(xí)慣。她喜歡在完全黑暗的房間里服用湯藥,然后入睡。她在睡覺的時候,也不喜歡有人去打擾。這樣,潘老婆子的死別人很容易會認(rèn)為是病發(fā)身亡,絕對不會想到謀殺。
猜你感興趣:
2.短篇民間小故事
3.中華民間小故事
中華經(jīng)典故事民間故事
上一篇:中華民間故事梗概
下一篇:中國最著名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