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歷史傳說
洛陽,一個(gè)歷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那你知道洛陽歷史傳說有哪些嗎?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洛陽歷史傳說,歡迎大家閱讀。
洛陽歷史傳說 篇【1】
洛陽八小景中有"龍池金魚",龍池,即今日郊區(qū)辛店鄉(xiāng)延秋村北面的秦嶺幽谷。這條山谷,人稱龍池溝,也叫龍?zhí)稖?,是歷史上素負(fù)盛名的花溝,春天桃李芬芳,夏日荷花滿塘,秋季野菊萬朵,冬日臘梅飄香。谷深處,有一深潭,潭中有泉,清水終年淙淙沿谷流下,滋潤得滿溝花木旺盛,充溢靈氣。此潭即"龍池"。池內(nèi)過去有五色魚,紅、白、黃、青、黑,游起來五彩繽紛,令人稱奇。潭后原有龍?zhí)端?,又?quot;九龍圣母寺",殿堂宏麗,綠樹掩映,景色極美??珊薜氖牵湛苤谅鍟r(shí),炸毀古寺,并且往龍?zhí)吨型稊S數(shù)枚手榴彈,連無辜的游魚也沒能逃生。近年,鄉(xiāng)民將深潭重砌,筑起圍墻,又在潭中放養(yǎng)了黑色小鯽魚,在潭旁建起一間寺房,并將流下的潭水?dāng)r成水庫,造富鄉(xiāng)里。水庫中養(yǎng)魚放鴨,又成新景。
說起龍池里的魚,那才叫邪呢!為啥?據(jù)說年復(fù)一年,不多不少,總是360條,不見老的死,不見小的生,一律的一樣長。那魚游動(dòng)開,映著樹隙里撒下的縷縷陽光,潭面上就放**五彩的光。人都知道這五色魚是神靈,誰捉了就要送命,因此千多年來,沒人敢傷害它們。哪來的五色魚呢?說起來,這和九龍圣母的來歷有關(guān)。
很早以前,這龍池溝旁有戶人家,姑嫂兩人有次進(jìn)溝采蘑菇,走著走著,嫂子感到口渴了,就來到深潭旁,撥開水面漂浮的落葉,喝了兩捧清清的泉水。泉水又甜又涼,嫂子咂咂嘴直腰站起時(shí),忽覺肚子里陣陣作痛,就又捂住肚子蹲下去,緊聲喊小姑子。小姑子過來一看,覺得嫂子是臨產(chǎn)了,忙飛身跑回家,一邊托鄰居去喊下地干活的家人,一邊自己取了早已備好的襁褓,提了一瓦罐灶上熬的雜豆湯,匆匆趕回那深潭旁。到了潭旁,只見嫂子躺倒在地,肚腹裂開,身上爬著九條小龍。小姑子啊呀一聲,嚇得暈倒在地,瓦罐一下摔碎在潭旁,豆湯流進(jìn)了潭里。那豆入水,竟化作游魚,由于豆有五種,那魚竟分出五色。姑嫂的家里人趕來時(shí),只見潭邊籠罩金輝。正驚疑呢,金輝化作幾道金光,飛入潭中。大家近前一看,潭邊只剩下暈倒的小姑子一人。
后來,人們在這潭旁建了一座寺廟,塑了嫂子的圣像,在房梁檐柱上雕了九條騰云駕霧的飛龍,尊這塑像為"九龍圣母",寺因此得名,亦叫"龍?zhí)端?quot;。
圣母生的這九條龍,人言性格各異。據(jù)李東陽《懷麓堂集》說,大龍叫"囚牛",喜好音樂,就是現(xiàn)在胡琴頭上刻的那獸;二龍叫"睚毗",喜愛廝殺,就是刀劍柄上那"龍吞口";三龍叫"嘲風(fēng)",喜險(xiǎn),即殿角走獸;四龍名"蒲牢",喜鳴,即古鐘上的獸鈕;五龍名"狻猊",愛坐,即佛座上那雄獅;六龍名"霸下",愛負(fù)重,就是俗稱馱石碑那"老鱉";七龍名"狴犴",好訴訟,成了舊社會(huì)獄門上那獅子頭;八龍好文,即石碑兩旁雕的"文龍";九龍名"蠻吻",愛吞,即殿脊獸頭。
洛陽歷史傳說 篇【2】
洛陽牡丹甲天下。但好中還有好,奇中還有奇。最好最奇的,人稱花王和花后。對花王和花后的來歷,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gè)故事。唐朝時(shí)候,牡丹山里住著一個(gè)死了爹娘的窮孩子,靠打柴為生。別人不知他的姓名,稱他樵童。樵童生在牡丹山,長在牡丹山,從小酷愛牡丹。即便那焦骨牡丹砍下來不用曬,見火就著,他也沒有傷過一枝。
山坡上有個(gè)石人,據(jù)說是花神派來的護(hù)花仙翁。樵童自從打柴以來,上山下山,都要路過石人身邊。上山時(shí),他把干糧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掛,說:“石人哥,吃饃吧!”對面笑笑,打柴去啦;餓時(shí),從石人脖子上取下袋子,笑著說:“你不吃,我吃啦!”便坐在石人身邊吃起來。樵童沒有親人,見了石人也想親熱親熱。他常想:石人若會(huì)說話該多好,我也有個(gè)親人啦!
樵童十七八歲時(shí),一天,他打完一擔(dān)子柴,擔(dān)到石人跟前,照例要停下來歇歇腳。這時(shí),只見從石人背后閃出一個(gè)年輕姑娘。樵童起身要走,那姑娘已坐在他的柴捆上。姑娘說她叫花女,孤苦一人,無家可歸,愿與樵童結(jié)為百年伴侶。樵童一聽連連搖頭,說:“咱萍水相逢,一無媒,二無證,那可不行。”花女說:“面前的石人為媒,腳下的牡丹山為證,不也行嗎?”樵童說:“石人、牡丹山不會(huì)說話,哪能作媒證呢?”他話音剛落,石頭開口說:“老弟,我就當(dāng)媒人,你答應(yīng)吧!”說著,手上現(xiàn)出一顆明晃晃的珠子,“這是一件寶物,名叫‘二花長生珠’,拿去可作信物。”樵童又驚又喜,看看那姑娘穿著雖破爛,長得卻是天仙一般,笑著不出聲,說話又好聽,沒有比她再可愛的人了,不禁羞得面紅耳赤,低著頭說:“石人哥說話啦,這是上天有意,咱就回家吧!”
他們拜過石人,取了二花長生珠要走,石人又開口說:“這顆寶珠,一來可作信物,二來你們夫妻輪換著,每天都要噙在口中一個(gè)時(shí)辰。但切記不能咽下去,如果一個(gè)人把它咽下,你們夫妻就會(huì)拆散。”樵童覺得奇怪:“石人哥,這寶珠是信物,每天噙它干啥?”石人說:“一百年后再來問我吧!”說罷,再不答話了。
春去冬來,花開花落,一百年過去了。大唐變成了大宋。樵童和花女都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雖然年過百歲,但他們?nèi)匀簧韽?qiáng)力壯。樵童上山打柴,仍不減當(dāng)年。樵童上山打柴,忽然想起當(dāng)年石人說的話。他又把干糧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掛,問道:“石人哥,一百年過啦,我還不明白你說的那話的意思,你能不能再開開金口?”石頭真的又開了口:“老弟,你生在牡丹山,長在牡丹山,牡丹山中數(shù)你最愛牡丹。那顆寶珠本是一丸仙丹,噙在口中慢慢消化,你可長久活在這牡丹山里呀!”“石人哥,我真不想離開這牡丹山,可現(xiàn)在頭發(fā)都白啦,還能活多長多久呢?”石人問:“那仙丹還有多大?”“像粒綠豆那么大。”“好啦!”石人說,“你已經(jīng)被仙丹滋養(yǎng)百年,仙丹也快化完啦?,F(xiàn)在可把那仙丹分成兩半,你們二人各吃一半。能活多長多久,吃罷你就全明白啦!”
樵童回家用刀去分仙丹,比來比去,怕切不開,分不均勻,又怕滾跑了,不敢下刀?;ㄅ^來要過刀子,好像連看都沒看,一刀下去,公公正正分為兩半。他們各取一半,填到口中咽下。
頃刻,樵童變成了仙童,花女復(fù)原為仙女,二人飄飄蕩蕩,升上了云天。
原來,花女是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他愛上酷愛牡丹又勤勞誠實(shí)的樵童,便帶仙丹一顆,讓護(hù)花仙翁作媒,與樵童結(jié)為夫妻。她寧愿在人間辛苦百年,決心超度樵童為牡丹仙童。
樵童隨花女飛去后,從空中飄下一黃一紫兩方手帕,落在他們住過后屋門前面,立即化作牡丹兩棵,一棵開黃花,一棵開紫花,花朵奇美,國色天香,整個(gè)洛陽城和牡丹山上,沒有一棵能比得上的。兩種花朵,黃花最美,人稱花王;紫花稍次,人稱花后,都說他們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
后來,這兩棵牡丹被姚家花園的花匠移到園中。姚家花園的掌柜和當(dāng)過宰相的魏仁溥有故交,他把紫花贈(zèng)給魏家,種在魏家花園里。因此,后人也稱花王為姚黃,花后為魏紫。
洛陽歷史傳說 篇【3】
很早很早以前,龍門還未鑿開,伊水流到這里被子龍門山擋住了,就在山南積聚了一個(gè)大湖。
居住在黃河里的鯉魚聽說龍門風(fēng)光好,都想去觀光。它們從孟津的黃河里出發(fā),通過洛河,又順伊河來到龍門水濺口的地方,但龍門山上無水路,上不去,它們只好聚在龍門的北山腳下。“我有個(gè)主意,咱們跳過這龍門山怎樣?”一條大紅鯉魚對大家說。“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會(huì)摔死的!”,伙伴們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線鯉魚便自告奮勇地說:“我先跳,試一試。”只見它從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離弦的箭,縱身一躍,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帶動(dòng)著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團(tuán)天火從身后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它忍著疼痛,繼續(xù)朝前飛躍,終于越過龍門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變成了一條巨龍。山北的鯉魚們見此情景,一個(gè)個(gè)被嚇得縮在一塊,不敢再去冒這個(gè)險(xiǎn)了。這時(shí),忽見天上降下一條巨龍說:“不要怕,我就是你們的伙伴大紅鯉魚,因?yàn)槲姨^了龍門,就變成了龍,你們也要勇敢地跳呀!”鯉魚們聽了這些話,受到鼓舞,開始一個(gè)個(gè)挨著跳龍門山。可是除了個(gè)別的跳過去化為龍以外,大多數(shù)都過不去。凡是跳不過去,從空中摔下來的,額頭上就落一個(gè)黑疤。直到今天,這個(gè)黑疤還長在黃河鯉魚的客頭上呢。
后來,唐朝大詩人李白,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diǎn)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猜你感興趣:
1.洛陽民間故事
2.洛陽歷史故事
3.洛陽牡丹泉的傳說
洛陽歷史傳說
上一篇:關(guān)于羅浮山的歷史傳說
下一篇:驢肉火燒的歷史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