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著名戰(zhàn)役
在曹操的一生中,有多少戰(zhàn)役是比較出名的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曹操的著名戰(zhàn)役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曹操的著名戰(zhàn)役
一:汴水之戰(zhàn):
戰(zhàn)爭背景:
董卓廢少帝,另立陳留王為帝,關東諸侯以清君側為名,集結兵力。北路以袁紹為首,南路以袁術為首,共同討伐董卓。然而聯(lián)軍軍合力不齊,處處勾心斗角,北路軍與董卓軍幾乎沒有接觸,南路軍只有孫堅一路奮力向前,先后擊破胡軫、呂布,其后董卓遷都長安,孫堅再次擊破呂布,奪取已成廢墟的洛陽。北路軍曹操勸諸侯追擊無果,于是自己親率數(shù)千人追擊董卓。
雙方兵力對比: 曹操:千余人
徐榮:史無記載,大都認為在1、2萬左右
汴水大戰(zhàn):
徐榮為董卓大軍斷后,曹操千里追擊,兩軍在汴水遭遇,西涼軍不論是論裝具還是素質,都比曹操則則組建起來的團練部隊強過數(shù)倍,戰(zhàn)爭呈一邊倒的形勢,曹操幾乎喪命。但曹操軍拼死奮戰(zhàn),終于拖到夜幕降臨,逃離戰(zhàn)場。
結局:徐榮大勝,曹操慘敗
意義:
1、 徐榮見曹操率領的軍雖然少,但奮力死戰(zhàn),認為酸棗不可輕率攻打,引軍回師; 2、 曹操一鳴驚人,整個關東聯(lián)軍中,只有曹操和孫堅和董卓軍正面對抗,曹操之名,天下諸侯盡知。
二:兗州之戰(zhàn)
戰(zhàn)爭背景:
黃巾之亂后,青州黃巾假意歸順朝廷,在董卓入京后,青州黃巾軍再度起兵,并且越來越強大,這股黃巾軍從青州入冀州,轉戰(zhàn)到兗州。兗州任城相鄭遂出兵抵抗,全軍覆沒。黃巾軍趁勢追進,一直打到東平,兗州刺史劉岱率官軍主力出戰(zhàn),仍是大敗,一方諸侯劉岱也死在亂軍之中。黃巾軍再攻東郡,而東郡則是劉岱令曹操屯軍之所。
黃巾軍的兗州大戰(zhàn)略:
擊敗劉岱后,此時的兗州布滿黃巾軍勢力,只有曹操數(shù)千人固守東郡,北方是黑山黃巾軍的活躍之所,東方則是青州黃巾的大本營,南方則是袁術和江東諸軍之爭,西面董卓擁兵自保。黃巾軍鑒于此時形式,決定戰(zhàn)據(jù)兗州要沖,扼四方交通要道,圖謀天下。如果袁紹韓援救兗州,黃巾軍則在此將其主力包圍殲滅,攻克冀州,和黑山黃巾軍會師。這樣,河北中原的黃巾軍便能擰成一股,對官軍形成絕對的戰(zhàn)略優(yōu)勢。
雙方實力對比:
曹操:數(shù)千人 且官軍屢戰(zhàn)屢敗,士氣低落,裝備占優(yōu)
黃巾軍:百余萬 且屢戰(zhàn)屢勝,士氣旺勝,由繳獲官軍武器武裝起來的精銳部隊大都認為在5萬---15萬,其余則裝備鐵鋤等鈍器。
兗州軍的內訌:
兗州刺史府因為劉岱戰(zhàn)死和黃巾軍兵臨城下惶恐不安,一部分人建議向袁紹韓*求援,并打算將官印送給袁紹,而鮑信、陳宮等人則力阻袁紹南下,將希望寄托在屯軍在兗州東郡的曹操。最終,掌握兵權的鮑信取得了成功,州吏渡過黃河,令曹操暫攝州事,但也因此,兗州內部分成兩派,袁紹派經常托鮑信、曹操的后腿。
兗州大戰(zhàn)前的險惡形勢:
其一:對手的實力異常強大
曹操的對手是人眾且強的鐵血精銳。青州黃巾軍在大起義時曾參與圍攻首都洛陽,后來再度起事,從青州入冀州,轉戰(zhàn)到兗州,是一支真真切切的百戰(zhàn)之師。并且,黃巾軍由于軍糧匱乏,在和曹操爭鋒之前,已進入到破釜沉舟的狀態(tài),兵力更高達100余萬,其中青壯年30余萬,由繳獲官軍武器武裝起來的精銳部隊大都認為在5萬—15萬之間。
因而曹操要的對手是30多萬的破釜沉舟狀態(tài)下的黃巾軍,而其曾多次擊敗官軍,和官軍有著異常豐富的戰(zhàn)斗經驗。 其二:自己的實力異常弱小
曹操的軍隊組成很復雜,我們這里詳細的探討一下曹操軍隊的組成。一般都認為曹操軍隊的人數(shù)是1萬多人。其中曹軍子弟兵明載是千余人。
曹操的軍隊組成要上朔到討伐董卓時代,夏侯惇等人早年在安徽培養(yǎng)了一只精銳的曹家軍。曹操曾帶著這支千余人的子弟軍追擊董卓。后來曹操被徐榮所敗,東到丹陽征兵,其后又合并衛(wèi)*、橋*等軍,收編各路雜牌義軍,組成曹家軍。這當中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軍隊。
劉岱死后,黃巾軍匯集兗州。曹操暫攝州事,統(tǒng)帥的是劉岱軍的殘軍和自己的偏師,官軍人數(shù)雖數(shù)倍于曹操,士氣卻很低落,那么擊破黃巾軍的重擔只能落在曹操的偏師之上。
也就是說曹操率領的軍隊完全是個大雜燴,戰(zhàn)斗力很難說,指揮起來有很大難度。
其三:沒有后路
由于兗州內部分成兩派(曹操派和袁紹派),使得曹操陷入了有進無退的地步,他唯一的盟友袁紹在等著他失敗,從而自己獨占兗州。黃巾軍戰(zhàn)敗,可以退再來。而曹操戰(zhàn)敗估計只能把人頭送到袁紹那了。袁紹為諸侯之首,諸侯們不會為了一個弱小的曹操而得罪強大的袁紹,西邊的董卓更是對曹操有切齒之恨。而糧草則一直困擾著曹操,曹操軍不但沒有任何補給,更可慮的是兗州大部已落入黃巾軍手中,兗州所存的糧食和武器大多也都成了黃巾軍的戰(zhàn)利品。
其四:官兵懼戰(zhàn),保存實力
雖然兗州有著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但諸侯都知道天下從此紛亂,以后所憑借的只有實力。他們或由于兵寡,或因為保存實力,都不愿意和黃巾軍正面對抗,誰都不愿意把自己陪進去。所以曹操想要指望官府他路援軍,那就是白日做夢。
以上四個條件可以說局勢險惡到極點,以少量雜牌軍快速擊敗幾倍于己的精銳和數(shù)十倍于己的百戰(zhàn)之師無疑是癡人說夢!但曹操是亂世奸雄,一個在東漢末至隋唐盛世的數(shù)百年間站中國歷史頂點的奸雄。
作戰(zhàn)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奸雄就是奸雄,即要有奸詐無比,也要有雄才大略。而雄才大略的曹操為了觀察黃巾軍,便大膽地偕同鮑信,率領一支僅僅千人的部隊,親自到前線近距離觀察。以一千人的部隊,到百萬敵軍面前搜索情報,曹操的確大膽的近乎魯莽。
(曹操心思細膩,長于創(chuàng)造性策劃,而且一向勇于行動,經常喜歡自己跑到最前線,因此,后世詩人蘇東坡稱贊他為中國史上最善于用兵的軍事家。但曹操一生的戰(zhàn)史中,卻經常出現(xiàn)狼狽的危險狀況,主要原因就在于他過分的大膽行為。
曹操對壽張之役的計劃周密很感驕傲,因此在會戰(zhàn)前夕,帶著鮑信到前線去視察,口沫橫飛地向鮑信說明他的作戰(zhàn)謀略?;蛟S是興奮過度,曹操和鮑信的騎兵部隊超出了步兵部隊前面一段很長的距離,正好來到汶水邊。突然間,眼前出現(xiàn)一支數(shù)千名的敵人部隊,曹操只有以數(shù)百名的騎兵倉促應戰(zhàn)。但岸邊地勢不平,騎兵隊無法發(fā)揮沖鋒的力量,加上步兵未能及時支援,人數(shù)遠居劣勢,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
危急中,鮑信要求少數(shù)勇猛的騎兵,護圍曹操先突圍逃走,自己率僅存的騎兵部隊浴血死戰(zhàn)。雖然曹操極力反對,但鮑信表示軍隊不可沒有指揮官。為了顧全大局,曹操只好趁隙突圍而出。結果曹軍死傷殆盡,鮑信也力戰(zhàn)而死,年僅四十一歲。)
通過大膽細膩的觀察,曹操終于發(fā)現(xiàn)黃巾軍的弱點——攻堅能力差,戰(zhàn)斗力雖強卻缺乏有力的統(tǒng)帥,只有集中力量攻其不備方才有機會取勝。而為了紀念鮑信,曹操決心非打贏這場戰(zhàn)役不可。
曹操動員起所有軍隊全部投入戰(zhàn)斗,并且下令堅壁清野。首先曹操帶著一只雜牌軍,軍隊派系多,戰(zhàn)斗力參差不齊,而曹操又是第一次指揮他們,很難指揮的得心應手。這樣的情況下曹操充分運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堅壁清野后,使得官軍只能前,不能退,把一只向心力不足的軍隊栓成一根繩,只有一起向前沖打敗黃巾軍才有活路。在曹操的手段下,官兵的求戰(zhàn)欲望高漲!很多人僅僅看到的堅壁清野使黃巾軍士氣迅速低落,而忽視了前者的重大意義。
曹操把主力匯合在一起,直接進攻甬道,斷黃巾軍的糧草。黃巾軍進往救援,正中曹操之計,曹操以逸待勞,首戰(zhàn)即獲大勝。黃巾軍沒有料到曹操孤注一擲,把所有籌碼都壓了上去,狼狽后撤。
壽張黃巾遭遇大敗,準備休整后再戰(zhàn)。而曹操擊退壽張黃巾軍后,立刻馬不停蹄殺向毫無準備的野營黃巾軍。黃巾軍兵臨兗州城,這幾天正在策劃攻城,突然聽聞曹操領軍殺來,大吃一驚,只能倉促迎戰(zhàn)。曹操卻早作好戰(zhàn)術部署,對松散的黃巾軍實行穿插,分割,包圍,而曹操親自帶兵直攻黃巾軍指揮中樞,一舉擊潰野營黃巾。并且隨著黃巾軍的撤退方向,曹操利用騎兵機動性高優(yōu)勢,又連獲大勝。等到潰敗的前線黃巾軍沖散主營陣地之時,曹操突然殺出,對著其窮追猛打,主力黃巾軍頓時潰敗,而曹操也一舉解除了兗州之圍。
收服黃巾
解除兗州之圍,戰(zhàn)爭并沒有結束,黃巾軍還有百余多萬人退居濟北,他深知民變是政治問題,就不應該用軍事武力來解決。屠丅殺,雖然能震懾于一時,但只要稍一放松,叛亂便會卷土重來。政治問題要用政治方法來處理才有效。因此當黃巾黨人勢力削弱時,曹操也展開了招撫的工作。
他甚至公開向武裝部隊將領們表示:“這次任務能否順利完成,安撫比追剿更重要得多。” 不久,談判破裂,曹操立刻展開行動。但他盡量避免殺戮,而以趕鴨子的策略,把大量黃巾黨人,逼壓到他預設的陷阱,再將他們圍堵起來。
時值寒冬,被圍困在濟北國的黃巾黨主力部隊,在曹操不停策動下,首先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曹操非常高興,立刻宣布不咎既往,老弱、缺乏作戰(zhàn)力的,全部遣返回鄉(xiāng)間,從事耕種。其余三十余萬人重新編組,加強訓練,編組為“青州軍”,并指導他們從事屯田的工作。
結局:曹操完勝
意義:
1、 擺脫了自脫離洛陽以來,有軍無地,依附他人的狀態(tài)
2、 曹操在正式擺脫袁紹控制,成為一方諸侯;
3、 曹操收降黃巾軍100余萬,編制屯田,使自己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一舉躋身中等諸侯行列;
三、匡亭之戰(zhàn)
背景:袁術伐曹
談三國戰(zhàn)爭之時,人們首先會想到赤壁,然后是夷陵、官渡等役,但是另一場經典的以少勝多戰(zhàn)役卻經常被人忽略,這就是袁曹中原之爭。伐董之后,天有三大勢力,袁術、袁紹和董卓,其中董卓軍力雖強,卻無爭霸之能,真正擁有能統(tǒng)一天下實力的,則是二袁。而袁術由于血統(tǒng)比袁紹純正,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有一大批擁護者,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曹操和袁紹結盟后,袁術為了給他小時玩伴一個教訓,親率精兵十余萬,浩浩蕩蕩地攻向兗州。
曹操的困境及瘋狂戰(zhàn)略
早在二袁失和之時,曹操就預感到袁術會北上,不過此時他的實力十分弱小,只能采取守勢。同時結交徐州陶謙和豫州的眾多小軍閥,然而陶謙不愿和袁術為敵,豫州親曹的軍閥單獨出擊袁術,全軍覆沒,兗州人人自危。而此時袁紹要求曹操將家眷送往冀州安至,表面上是為曹操好,實際上卻是要挾曹操將家人做為人質,因此曹操再度陷入極其陷惡的環(huán)境中:
曹操的軍事計劃:
面對如此險惡的政治、軍事環(huán)境,曹操一個大膽的軍事計劃出籠:兵分兩路,以步兵正面迎敵,做出固守的假象,另以萬余騎兵繞道奇襲,突襲袁術,盡滅袁術軍。
曹操的作戰(zhàn)計劃出來,所有人都楞住了!曹操莫非傻了?他不但要以萬余盡殲對方十萬精銳,還要長途奔波,設局偷襲!這可以說是三國史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一個瘋狂計劃!
袁曹中原之戰(zhàn),關于曹操的行蹤由于歷代很少研究者涉足,以致很多人認為是袁術進入兗州邊境后,輕敵而致。實際上袁術雖然囂張卻是并未放松警惕,謀臣大將皆在左右,未見有其疑義。關鍵是曹操在袁術進入兗州之際,已經迂回到豫州東部,斷其后路,他率萬余人忽然
出現(xiàn)在袁術聯(lián)軍的后方,關于這一點甚少有人注意,但是這確是袁曹之戰(zhàn)勝利之關鍵,我們可以大膽推測,曹操萬余兵力在袁術軍尚未全部進入兗州境內時,已經到達袁術后方斷其后路,等待袁術全部入境后給袁術聯(lián)軍致命一擊。而長途奔波,繞道千里,斷兵力十倍于己的敵人后路,曹操不可謂不膽大包天,而又未讓如此眾多的敵人發(fā)現(xiàn)任何蛛絲馬跡,又不能不說曹操的謀略性和軍事素養(yǎng)都是高人一等。 袁曹中原大戰(zhàn)
曹操把大部隊留在甄城迷惑袁術,自己運用騎兵的機動性,繞道袁術后方,等待袁術諸軍全部過境,疲憊大意,而且大將忙著部署北邊建立防御,袁術等主帥松懈的最佳時機。開始向匡廳進攻。曹操選擇的是早晨發(fā)動偷襲。選擇早晨看得出曹操對時機把握的老辣,早晨敵人尚在睡夢中,正處于最疲憊的時候,突然遭遇大規(guī)模偷襲,其慌亂可想而知!而自己可以利用早晨天亮明了敵方情況,選擇合適有效的戰(zhàn)術最大消滅敵人。很多偷襲喜歡放在夜里,這樣有利掩藏行蹤。但是曹操此次不光要造成敵方混亂,更要全殲敵軍。
結局:曹操大勝,袁術慘敗
意義:
1、 袁術一蹶不振,從戰(zhàn)略攻勢轉變?yōu)閼?zhàn)略守勢,影響力被局限在淮水之南,長江以北,再無爭霸中原能力,數(shù)年后被曹操吞并;
2、 曹操躋身大諸侯行列,成為繼袁紹、袁術、劉表、公孫瓚之后,又一個擁有統(tǒng)一天下實力的諸侯。
曹操的著名戰(zhàn)役
上一篇:北宋金沙灘戰(zhàn)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