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劃分上古時代與中古時代
目前史學界沒有“下古”的概念。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怎么樣劃分上古時代與中古時代,希望你喜歡。
劃分上古時代與中古時代的方法
至于上古和中古的分界線,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根據(jù)目前最高史學權威《中國通史》(白壽彝總主編,22卷本),上古和中古史的劃分是以秦皇朝為界的,即先秦史就是上古史。中古就是滿清皇朝1840年以前,直至秦皇朝。第二種說法,是采用歐洲歷史的學說,世界上古史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原始社會與奴隸制社會發(fā)生、發(fā)展和衰亡的歷史。而歐洲的奴隸制衰亡是以公元476年為標志的。故此,第二種說法是公元476年之前是上古史,之后是中古史。由于我國對上古、中古的劃分尚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是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劃分問題,即中國古史分期問題,到現(xiàn)在還沒有最后確定。所以,暫時,我們就以《中國通史》為準了。
我國古書記載的上古確切年代,只能上推到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的開端——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1989年白壽彝總主編的。
《中國通史》出版,避開了古史分期問題,代之以時間意義的“上古時代”、“中古時代”。 白壽彝在題記中說:“從歷史發(fā)展順序上看,這約略相當于一般歷史著述中所說的奴隸制時代。但在這個時代,奴隸制并不是唯一的社會形態(tài)。我們用‘上古時代’的提法,可能更妥當些。換言之,可以簡單歸納為:遠古時代:五帝;上古時代: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中古時代:秦漢至清。
上古時代基本介紹
史界定義
夏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期,統(tǒng)稱為“上古時代”?;蚍Q為“遠古時代”、“三皇五帝時代”。
在位首領
1.三皇[公元前?年-約公元前3077年,存有爭議]
*天皇氏:簡稱天皇
*地皇氏:簡稱地皇
*人皇氏:
伏羲氏
簡稱人皇
*有巢氏:簡稱巢皇/有巢
*燧人氏:簡稱燧皇/燧人
*華胥氏:簡稱華胥/華皇/胥皇,是燧人氏之妻、伏羲與女媧之母
*伏羲氏:又稱羲皇/伏羲/太昊/太昊伏羲氏
*女媧氏:又稱媧皇/女媧/女希氏/女媧娘娘/后土娘娘
*少典:前?年-前3216年在位
*神農(nóng)氏:又稱農(nóng)皇/神農(nóng)/帝石年,即炎帝,本名姜石年,少典之子,前3216-前3077年在位,據(jù)說在位120年(不可信)
2.五帝[約公元前3076年-公元前2029年,存有爭議]
*帝臨魁:炎帝之子,前3076-前2997年在位,據(jù)說在位80年
*帝承:前2996-前2937年在位,據(jù)說在位60年
*帝明:前2936-前2888年在位,據(jù)說在位49年
*帝直:前2887-前2843年在位,據(jù)說在位45年
*帝厘:又作帝來,前2842-前2795年在位,據(jù)說在位48年
*帝哀:又作帝裹,前2794-前2753年在位,據(jù)說在位42年
*帝榆罔:前2752-前2698年在位,據(jù)說在位55年
*…… …… ……(中間隔數(shù)代)
*黃帝:姬軒轅,少典之子,前2495-前2395年在位,據(jù)說在位101年(不可信)
*少昊:即玄囂,姬己摯,黃帝長子,前2395-前2322年在位,據(jù)說在位74年
*玄帝:姬顓頊,又名乾荒,或稱顓頊帝,昌意(未在位)之子,黃帝之孫,前2322-前2245年在位,據(jù)說在位78年
*帝嚳:姬夋(qūn),蟜極長子,少昊之孫,黃帝曾孫,前2245-前2176年在位,據(jù)說在位70年
*帝摯:姬摯(zhì),帝嚳長子,黃帝玄孫,前2176-前2168年在位,據(jù)說在位9年
*堯:又稱唐堯/帝堯/伊祁放勛,帝嚳次子,黃帝玄孫,前2168前2097年在位,據(jù)說在位72年
*舜:又稱虞舜/帝舜/姚重華,瞽瞍長子,顓頊的六世孫,黃帝的八世孫,前2097-前2037年在位,據(jù)說在位61年
*??(姓名失考):前2037年-前2029年在位,此人與“崇伯鯀(顓頊的玄孫)”
需要說明的是:三皇、五帝,僅是遠古部落首領或部落聯(lián)盟首領,不是真正的“帝”或“王”,但是后人以為他們很杰出或偉大,而追尊他們?yōu)榈弁酢?/p>
上古時代民族起源
上古時代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華帝國和其它古文明帝國一樣,從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區(qū),不斷的和其它的部落聯(lián)合,融化和擴張,形成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帝國。當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時,現(xiàn)代人一直不能解讀他們祖先的文字,以致難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現(xiàn)代的中國人卻能讀通幾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華祖先的文化。因為我們中華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統(tǒng)一和連續(xù)的文明,中華文明的發(fā)展當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國也曾經(jīng)被外族統(tǒng)治過,但是,不是我們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語言,文明,相反的,中華文明是一種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總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們所同化,融合,使我中華文明更趨先進,更具活力。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們的祖先吧。
自公元前3000至前21世紀,是中國文明初起的時代,有三皇五帝之說。三皇的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傳說伏羲氏教民結網(wǎng),從事漁獵畜牧,致嫁娶,以麗皮為禮,創(chuàng)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而已考古發(fā)現(xiàn)中國最早的文字,就約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確實應該是中華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媧是在伏羲氏以后為天下共主,她作笙簧,是音樂的開始,傳說她練石以補天,聚蘆灰以止滔水。神農(nóng)氏(炎帝)繼女媧后為天下共主,傳說他是農(nóng)耕和醫(yī)藥的發(fā)明者,又創(chuàng)造了五弦琴,開始蠟祭和市場??磥?,至他開始,中華民族開始進入農(nóng)耕社會。“五帝”乃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姓姬(或云公孫),號軒轅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遷徙至涿鹿(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一帶。炎帝傳為神農(nóng)氏,姜姓,號烈山氏或厲山氏。時南方強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領蚩尤率領之下,和炎帝爭奪黃河下游地區(qū),炎帝失敗,向北逃竄,向黃帝求救,并結為聯(lián)盟。黃帝統(tǒng)帥炎、黃二部與蚩尤戰(zhàn)于涿鹿之野,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大敗蚩尤,結果蚩尤被殺。涿鹿之戰(zhàn)后,炎黃兩部落發(fā)生戰(zhàn)爭,黃帝擊敗了炎帝。從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黃帝為共主,炎、黃等部落在黃帝的領導下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中華民族素自承為『黃帝后裔』,又因炎、黃兩部落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也稱為“炎黃子孫”。
黃帝之后,最著名的共主有唐堯、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領袖,姒姓,又稱夏禹、大禹。相傳堯的末年,洪水泛濫,禹父奉命治水,花了九年時間而一事無成,而被堯處死。及舜即位,禹奉命繼其父治理洪水。禹用疏導的方法,廣修溝渠,終于根治了水患,從此成了華夏民族的英雄人物,被稱為“大禹”。
傳說伏羲氏時官都以龍為名,稱青龍、赤龍、白龍、黑龍、黃龍。后來的神農(nóng)氏以火名其官,黃帝以云名其官。這些情況說明,一直到黃帝時,其政權組織都極為簡陋,實際上是部落頭領議事會。傳說,帝顓頊時設五行之官,以及負責祭天的南正之官和負責治民的北正之官,這才有了政權組織的雛形。帝堯時,傳說已有三公六卿百執(zhí)事的中朝官制,分管各方諸侯的四岳,以及州、師、都、邑、里、朋、鄰的各級地方組織劃分和州牧、侯伯的地方長官。帝舜時,有司空、司徒、士、共工、虞、秩宗、典樂、納言等中朝職官。顯然,堯、舜時職官體制的傳說,有許多后人附加的內(nèi)容。但從另一角度來說,堯、舜當時已經(jīng)有相對成形的職官體制。
怎么樣劃分上古時代與中古時代相關文章:
5.上古時代神話傳說
怎么樣劃分上古時代與中古時代
上一篇:華胥氏的后裔及其蹤跡介紹
下一篇:原始社解體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