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歷史知識點:西方人文精神
1、 起源—希臘的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
(1)智者學派
★背景:希臘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fā)展,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學者開始關注人本身。
★主張:認識社會、提倡懷疑、反對迷信、強調(diào)人的價值和人的決定作用(普羅泰格拉: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切構成了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培養(yǎng)公私兼顧的好公民
★評價:強調(diào)人的主體意義,否定了神和命運的作用,樹立人的尊嚴。(重視主體作用,忽視道德 )
(2)蘇格拉底――哲學成為人的學問
★主張:A、有思想的人是萬物的尺度B、強調(diào)知識的作用,應把道德與知識合二為一,美德即知識 。C、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nèi)的美德
★影響: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人的科學
(3)亞里斯多德――邏輯學
★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影響:A、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古希臘科學文化的集大成者。B、為現(xiàn)代科學門類奠定基礎,使哲學成為獨立的學科 C、將希臘哲學的理性精神發(fā)展到頂峰
2、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1)文藝復興
★代表人物—前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重點薄伽丘 。
薄伽丘作品十日談,主旨宣揚人文主義,批判教會,歌頌現(xiàn)實生活,肯定人的價值,提倡生而平等,反對封建等級。
藝術的復興——后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
達.芬奇: A、表現(xiàn)和歌頌人的美及思想感情。善于將解剖學、透視法和明暗轉(zhuǎn)移法運用繪畫之中。用寫實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善惡。B、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
拉斐爾:擅長圣母像,《西斯廷圣母》,其繪畫以優(yōu)雅、和諧、高度完美著稱,被視為古典美術精神的典范。被稱為畫圣
戲劇的復興——莎士比亞
英國人文主義的杰出代表?!豆防滋亍肥亲罱艹龅淖髌?/p>
(2) 宗教改革
★背景:A、文藝復興喚醒了沉睡的人們,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義宗教觀逐漸興盛 B、羅馬教皇的權威受到挑戰(zhàn)。C、為樹教皇絕對權威,羅馬教會宣揚因行稱義。D、1517年,教皇兜售贖罪券。
★主張:“因信稱義”,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這一思想使人獲得精神上的自由和靈魂的自主權。帶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
★代表作:《九十條論綱》
★影響:A、解放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fā)展 B、形成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3、 啟蒙運動
★背景:17、18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資產(chǎn)階級在思想領域反對封建統(tǒng)治與教會特權。
核心:
A、理性主義:提倡理性,判斷事物,敬畏事實,尊重科學,反對偶像與教條,直指封建專制及宗教思想。
B、繼承人文主義精神,高舉民主與科學的大旗,宣傳自由、平等、博愛,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
★代表:
A、孟德斯鳩:代表作是《論法的精神》,提出三權分立學說,成為資產(chǎn)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B、伏爾泰:A、根本否定天主教會B、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C提倡天賦人權,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盧梭: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主張“天賦人權”、 “人民主權”,主張創(chuàng)立民主共和國。代表作《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為推翻封建統(tǒng)治奠定理論基礎
D、康德:人非工具,人是一切發(fā)展過程中最終價值取向。其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人類主體地位
★影響:
A、歐洲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
B、發(fā)展了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把反封建斗爭推進到反對專制制度,建立資產(chǎn)階級“理性王國”,構建資產(chǎn)階級政治制度的高度。
C、具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zhì),不僅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做了輿論準備,而且為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