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歷史百科>歷史典故>

《千字文》里的典故

時間: 藍俊22 分享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千字文》里的典故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千字文》里的典故

  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中國上古時期的文化,璀璨絢麗、深邃神秘。傳說中的伏羲氏以龍紀官,神農氏以火紀官,軒轅氏黃帝以云紀官,金天氏契帝以鳥紀官,他們個個都是高深莫測,集上古文化之大成。龍師是伏羲,他是中國上古時代的三皇之首。三皇五帝到底是哪幾位,歷來傳說不一,各有所本。今據(jù)晉朝史學家皇甫謐《帝王世紀》的說法,將三皇鈥解為伏羲氏、神農氏和黃帝。

  火帝是發(fā)明鉆木取火的燧人氏,他是人類文明的奠基人。有了火,人類才告別了黑暗,進入了光明的文明時代,所以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火。鳥官是中國上古五帝的頭一位少昊氏,代表了少、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五帝。人皇鈥是人皇氏,代表了遠古史上的天地人三皇,與上古史上的伏羲氏、神農氏和黃帝不是一個概念。

  說到中國古代史,先要分清幾個時間段:宋元明清時期屬于近古,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漢時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時期是太古(也可以說是上古),伏羲氏以前就屬于遠古了。中國遠古史的奠基就是盤古開天地?,F(xiàn)代科學證明:地球是在五十億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四十億年以前出現(xiàn)的,人類是五百萬年以前出現(xiàn)的,所以我們的老祖先盤古氏距今至少有五百萬年的歷史了。

  盤古氏下來就是天地人三皇,這個時期太久遠太古老了,沒有文字只有傳說,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證?!惰b略妥注》是兒童讀的歷史課本,里面唱道:乾坤初開張,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萬八壽最長。

  傳說,人皇時代,人的壽命最長,有一萬八千歲。那時的人是**居,住地窖山洞即**又不安全,經常遭到野獸的襲擊,于是在樹上搭窩蓋屋,吃水果、戴樹葉,就進入有巢氏時代。接著學會了鉆木取火,進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時代了。

  火帝下來是龍師伏羲氏,伏羲也寫作伏犧,就是制伏野獸的意思,這個時期就是歷史學家說的狩獵階段距今一萬二千年。中國最早的陶器出現(xiàn)于一萬二千至一萬四千年之間,也就是伏羲氏時代。伏羲氏姓風,號太昊,其母華胥氏受青虹感應而生下伏羲。這個時候,黃河里面出來一個馬頭龍身的怪獸,毛卷卷的,身上有斑點和花紋。伏羲氏見后受到啟發(fā),以結繩記事的長短線搭配組合,畫出八卦的符號。又根據(jù)龍馬身上的花紋發(fā)明了漁網,使人類文明進入到漁獵時代。因為伏羲氏見到了龍馬,于是用龍來給百官命名,如有青龍官、赤龍官、飛龍官等等,因此把伏羲氏叫做龍師。

  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陽縣),在位一百十五年。伏羲氏的陵墓被稱為天下第一陵,每年二月二龍?zhí)ь^之日,都要在太昊陵祭拜人祖,成為人祖古會。人們要摸一摸子孫窯和女媧氏摶土造人的泥泥狗。

  人類學會使用火以后,文明階段才真正開始,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就是神農氏。神農氏姓姜,號炎帝,他自稱是太陽神、火德王,兩個火字為炎,所以神農氏也是火帝。炎帝因為有火德,就以火為百官命名,如春官叫大火、夏官叫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北火。神農氏選五谷、嘗百草,教民稼穡,在位一百四十年。他是農業(yè)的始祖、又是醫(yī)藥之王,藥王廟供奉的藥王就是神農氏。也有供藥王孫思邈的,但孫思邈是唐朝的大醫(yī)藥學家,比神農氏晚得太多了。

  鳥官人皇說的是五帝的第一位是少昊氏,又叫金天氏。他是黃帝的兒子,因為學會了太昊伏羲氏的學問,所以人稱少昊氏。那個時候是太平盛世,有鳳凰飛來,因此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都用五鳥、五鳩、五雉等鳥類來命名。例如有鳳鳥官、玄鳥官、青鳥官等等,所以稱他為鈥鳥官鈥,也就是以鳥為圖騰?!稓v代帝王年表》記載:鈥少昊金天氏,初居江水,邑于窮桑,以金德王居曲阜。鳳鳥至以鳥紀官,在位八十四年崩鈥。

  人皇指代遠古時代的天皇、地皇、人皇,因為年代太久遠了,聽起來如科幻故事一般。例如《史記路補三皇本紀》中說:人皇有九個頭,乘著云車,駕著六只大鳥,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一共傳了一百五十代,合計四萬五千六百年。人皇長著九個頭,有誰相信呢!只能作為故事聽。歷史三皇定為上古時代的伏羲氏、神農氏、還有黃帝,這是見之于史的三皇,在殷商的歷史文獻上有文字可考。

  遠古的天地人三皇,就演義為天上的玉皇大帝是天皇爺,掌管人的性,人要是做事虧良心、不講天理,天皇就降災給你,收你的性。地府的閻王爺是地皇爺,主管人的命,人要是不孝父母、不講情理,地皇就降病給你,收你的命。人間的皇帝是皇王爺,掌管人的身,人要是為非作歹、作**犯科,皇帝就治你的罪,讓你失去人身自由。宣傳有天地人三皇目的無非是讓人學好,要有一怕不要任著性子胡做非為。一旦積重難返,就悔之晚矣了。龍師火帝,鳥官人皇的傳說故事,在《呂氏春秋》《漢書》等典籍中都有提及。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這兩句話說的是黃帝時代。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從黃帝開始,人類的人文文明進程才正式開始了。黃帝姓姬名云,因生于軒轅之丘又名軒轅,號有熊氏,在位一百年。從黃帝時代始,中國歷史開始以甲子記年,至今有五千年,所以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黃帝手下有六個大臣,各有貢獻。創(chuàng)造文字的是倉頡,倉頡造字;制作音樂的是伶?zhèn)?,伶?zhèn)愒鞓?隸首做算數(shù),大撓造甲子,岐伯作醫(yī)學,發(fā)明衣裳的是胡曹。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階段,人只是以樹葉獸皮往**一圍。直至胡曹發(fā)明了衣裳:上身穿的叫衣,**圍的裙子叫裳,褲子是很晚才出現(xiàn)的。這里用倉頡造字、胡曹造衣裳代表黃帝時代完成的包括指南車、歷法、舟車在內的傳統(tǒng)科技成果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稱頌了中國人對人類物質文明的貢獻。

  傳說中的黃帝大戰(zhàn)蚩尤以后,在荊山鑄鼎,舉行慶功大典。正當眾人欣賞巨鼎時,突然東方天際彤云密布,金光閃處一條金龍騰云而至。黃帝知道自己離開的時刻到來了,于是乘上龍背。從黃帝登龍身的有七十余人,很多人扯住龍須也想上去,結果扯落了龍須和黃帝的弓。黃帝乘龍而去,百姓抱弓而哭。被扯下的龍須落地,長出了許多嫩草,就是中藥里的龍須草。

  磻溪伊尹,佐時阿衡。

  從這里開始舉出一系列文臣武將的事例,說明他們策功茂實的經過,都是一段段感人的事跡,都已經成為膾炙人口的戲文故事。

  第一個出場的是太公姜子牙,他的事跡是渭水垂釣,文王訪賢的故事。磻溪是在渭水河畔(在今陜西寶雞附近)的一個溪潭,水旁有一塊大石頭(磻),姜子牙曾坐在上面釣魚。姜尚,字子牙,是東方夷人。他的祖先曾協(xié)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呂,他以地為姓,故又稱呂尚。姜子牙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負的人。但在紂王的統(tǒng)治下,他懷才不遇,后來聽說西伯侯、文王姬昌思賢若渴,便來到陜西岐山腳下的渭水河邊,那時他已八十七歲了。他坐在磻石上用直鉤釣魚,不但不用魚餌,魚鉤還懸在水面上三寸。有人問他這樣能否釣到魚,他回答說愿者上鉤。周文王精通《易經》,曾著過《周易》。這一天,文王要出外狩獵,他就先卜了一卦。結果顯示:此次狩獵的獵物不是野獸,而是獨霸天下的輔臣。果然在渭水遇到姜子牙,兩人談論之后,文王大喜,說:我的先祖曾經預言說,將來會有圣人幫助周國振興,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于是稱姜子牙為太公望,立為國師。姜太公給文王制定的戰(zhàn)略,首先是修德以傾商政。這樣就有四十多國先后歸順了周。到周文王晚年,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完成了對商的戰(zhàn)略性包圍。文王死后,武王繼位,姜太公輔佐武王伐紂。武王在出師前卜了一卦,結果很不吉利,偏又趕上暴風雨,諸侯們都很恐懼。呂尚卻認為,決定大事不能靠占卜,應抓住戰(zhàn)機立即出兵。結果是大獲全勝,商朝被滅。武王占領殷都后,把紂王存放在鹿臺的錢和儲藏在鉅橋的糧食散發(fā)給窮苦的百姓,并且為商朝的忠臣比干的墓加土,還釋放了被紂王囚禁的箕子,從而深得民心。呂尚作為周朝的開國功臣,受封于齊,都城在營丘(今日的山東臨淄)。呂尚到齊國后,開始改革政治制度、大力發(fā)展商業(yè),讓百姓享受魚鹽之利,使齊國很快成為大國之一。太公呂尚活了一百多歲,但葬地始終不詳。

  第二位出場的是伊尹,他輔佐成湯滅了夏桀,開創(chuàng)了殷商六百載的天下。伊尹的手藝是烹調,他本來就是湯王的廚子。中國的手藝人講究拜祖師爺,廚子要拜伊尹,戲子要拜唐明皇,唐明皇是戲班子的祖師爺。如果讀一讀《呂氏春秋·本味篇》,你就知道伊尹的廚藝有多高了。這篇文章記載了伊尹與成湯兩個人,就飲食烹飪方面的對話。伊尹是一個孤兒,出生以后就被扔在伊水旁邊,他以水為姓,所以姓伊。有辛氏的家人在河邊發(fā)現(xiàn)了伊尹,就把他抱回來由家里的廚師代為收養(yǎng)。伊尹從小跟廚師學藝,以后隨著有辛氏嫁給了成湯,伊尹也就成了成湯的廚師。這個人極其聰明,很有謀略,很想幫著成湯干一番大事業(yè)。但一個廚子,怎樣才能接近成湯呢?他就想了一個奇招。成湯有一段時間發(fā)覺飯菜的味道不對,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于是把廚子伊尹叫來,問問他這菜是怎么回事。伊尹于是根據(jù)烹調的道理,縱談天下大事。成湯聽得大喜過望,知道此人絕非等閑之輩,經過幾次長談以后決定拜伊尹為宰相。商朝宰相之位的官名叫做阿衡,如《詩經·商頌·長發(fā)》中有詩曰:寮維阿衡,左右商王。因為伊尹適時地輔佐成湯建立了商朝,所以此地稱他為佐時阿衡。古代飲食和醫(yī)藥是不分家的,自古就有藥療不如食療的說法,所以伊尹還是中醫(yī)煎湯藥的祖師爺。至今還流傳說,煮中藥的沙鍋是伊尹傳下來的。

  《千字文》創(chuàng)作背景

  中國很早就出現(xiàn)了專門用于啟蒙的識字課本,秦代出現(xiàn)的有《蒼頡篇》、《爰歷篇》,漢代則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賈魴的《滂喜篇》、蔡邕的《勸學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國時代有《埤蒼》、《廣蒼》、《始學篇》等,這些作品中只有《急就章》對后世產生了影響,其余影響不大?!都本驼隆冯m然是《蒼頡篇》之后較突出的小學之書,但由于流傳中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其權威性到南北朝時已大不如前,而這一時期出現(xiàn)的一些啟蒙讀物如《庭誥》、《詁幼》之類,可讀性有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千字文》問世了。

  南朝時期,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后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周將其編成了有內容的韻文,這就是流傳至21世紀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千字文》里的典故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千字文》里的典故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千字文》里的典故 龍師火帝 ,鳥官人皇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弟子規(guī)》里的典故
    《弟子規(guī)》里的典故

    《弟子規(guī)》正是在一種文學氛圍下,寫作而成的。其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一個秀才。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弟子規(guī)

  • 魑魅魍魎的歷史典故
    魑魅魍魎的歷史典故

    魑魅魍魎是古代傳說中害人的鬼怪的統(tǒng)稱,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魑魅魍魎這個詞語背后有哪些故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魑魅魍魎的歷史典故,希

  • 察言觀色的歷史典故
    察言觀色的歷史典故

    察言觀色指留意觀察別人的話語和神情,多指揣摩別人的心意。察言觀色這個詞語背后有哪些故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察言觀色的歷史典故,希望

  • 稠人廣眾的歷史典故
    稠人廣眾的歷史典故

    稠人廣眾,后也有稱稠人廣座的,與大庭廣眾成語意思相差不多,都是指有很多人的場合。稠人廣眾這個詞語背后有哪些故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

23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