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處理不好怎么辦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有自己情感,通過喜怒哀樂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體驗,這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親子溝通處理不好怎么辦,歡迎借鑒參考。
走出誤區(qū)看問題:
誤區(qū)1——我還治不了你。很多父母受傳統(tǒng)的權威式的教育觀念影響,認為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權威不容挑戰(zhàn)。
面對孩子不聽話現(xiàn)象,一旦父母把權威架式擺出來,就很容易高高在上,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
父母如果總這樣做,你無疑把孩子放在一個弱勢地位上。
你要清楚,孩子是有思維的人,你可以通過強迫或者打罵讓孩子暫時屈從,但是對孩子來說,經常會口服心不服,這樣你還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嗎?
誤區(qū)2——不吼孩子幾句他不聽。很多父母經常對著不聽話的孩子大吼大叫,試圖從聲音上,從力量上對孩子起到震懾作用。
但是這種高分貝的噪音,恰是導致孩子心情煩躁的主要根源。
如果父母能用DV機拍下你河東猴吼的場景,事后你認真觀摩一下,你肯定會無地自容,你這種粗魯的行為,最終證明了什么呢?
恐怕什么也證明不了,只能說你氣急敗壞到不無計可施的地步了。
誤區(qū)3——有錯就要當場認錯。面對情緒已經對立的孩子,此時孩子內心充滿著憤怒和不滿,如果父母當場讓孩子認錯,恐怕有點難度。
有時孩子脾氣一上來,完全處于失控狀態(tài)。孩子滿腦子憤怒,還能產生內疚感嗎?
沒有內疚感的孩子,又怎能認識到自己錯在哪呢?
所以,請父母千萬要冷靜,不妨退一步,讓你和孩子都平息一下心情,待雙方都有好心情時,再心平氣和交流,恐怕此時交流的效果會更好些。
誤區(qū)4——錯在孩子,父母沒有錯。很多父母面對孩子時總是理直氣壯,這主要源于父母認為自己沒有錯,所以,在訓斥孩子時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是對的,孩子是錯的。
在這里父母就要想想了,你所有的言行都是正確的嗎?那孩子的錯是怎么產生的呢?
誰該對孩子的錯負主要責任呢?你是父母,孩子有錯時,你是否要承擔不教之過呢?
如果父母沒有勇氣去承擔這不教之過的話,肯定會一味指責孩子,這樣的做法時間久了,會讓父母和孩子在溝通方面越來越沒有話可說。
換位思考看問題:
站位一:有一位母親,他非??鄲溃蚴墙洺:屠细赣H發(fā)生觀念上的沖突。
每次和老人談教育孩子的問題時,老人都振振有詞,比如常說:“我還用得著你教我?
你們兄妹幾個,我是怎么養(yǎng)活大的?你說我不懂,鬼才相信。”面對老人的不講理,這位父母非常郁悶。
換位思考:如果你面對自己孩子時,你總不聽孩子的傾訴,而是總拿過來人的經驗去說教孩子,你想想看,孩子能理解你的話嗎?
能接受你過去的經驗嗎?要知道孩子并沒有經歷過你所成長的那個時代,也不可能想像得出來。
所以,不要試圖給孩子空口講大道理,而是要面對孩子現(xiàn)在的成長環(huán)境,面對孩子眼中的世界去和孩子做耐心的交流。
站位二:天氣漸漸冷了,有一位父母早晨看到孩子穿的衣服比較少,就要求孩子加衣服,可是孩子偏就不聽,這位父母催促了幾次,就火了。
訓斥孩子:“凍死你活該,以后感冒了,不要找我。”再看孩子,聽到媽媽的話,非常生氣,并且最終也沒有按媽媽的話去照做。
換位思考: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很容易讓我們理解。孩子不管年齡大小,冷熱他總會知道的。
如果你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強迫孩子必須多加衣服,是否考慮過孩子的想法?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加衣服呢?如果你善意提醒孩子一遍,孩子沒有聽,當他到外面感覺到冷時,自然就明白你的一片苦心了。
站位三:有一位母親,平時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基本沒有秩序,這就導致在做事時經常丟三落四,或者欠考慮,動不動就挨部門領導的批評。
這位父母卻理解成為領導對他不滿意,對他有看法,越是對領導不滿,在工作越不盡力,結果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換位思考:再看這位母親回到家后,每次都是催促孩子去寫作業(yè),但是孩子不是在電視前,就是在電腦前,催促多了,孩子就開始鬧情緒了。
雖然有時孩子不情愿去寫作業(yè)了,可是邊寫邊磨蹭,錯題多,且書寫字跡很亂。
結果父母檢查孩子作業(yè)時,火冒三丈。請想一下,父母這種做法合理嗎?孩子的情緒是否可以理解?
站位四:有一位初中生的父親,據班主任反映他的孩子在學習特別不認真,有時課上給女同學遞紙條,寫情書。
父母便想到孩子成績一直在下降,原因原來是在這里,于是就在孩子回家后,給痛打了一頓。
從此以后,孩子便不愿意理父母,有什么話問死也不會說出來。有時父母對孩子說什么話,孩子要么沉默,要么是簡單的應付。
換位思考:如果父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打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嗎?孩子為什么有早戀現(xiàn)象?孩子清楚早戀的危害嗎?
孩子應該如何面對自己的青春期情感?孩子之所后來和父母的關系僵硬,與父母的簡單粗暴,不講情理是不是有密切的關系?
通過上面的誤區(qū)和分析,父母不難看出,在某種程度上,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如果處理不好,就像炸藥包和導火索的關系。
父母如果動不動就用無名之火去點燃了導火索,那么一場爆炸就在所難免了。
可以說每一次親子沖突,都會傷及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信任。
如果父母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隨意給孩子嘮叨,發(fā)火,都會引起孩子情緒的煩躁,當這種煩躁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暴發(fā)就會在所難免。
所以,請父母要學會冷靜面對孩子,如果有親子矛盾和沖突,一定要慎重考慮,如何通過冷處理的方式,與孩子保持適應的距離。
當父母和孩子都情緒穩(wěn)定下來時,再尋找時機去交談,相信教育的效果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教育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激化矛盾。
相關文章:
3.初中親子溝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