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交口才
時代的高速發(fā)展,要求當代人的基本的社交能力與之相契合,而大量調查和研究發(fā)現,“需求”與“供給”難以持平。本文從現狀和調查數據兩個方面入手,借助相關事例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大學生具備良好社交口才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關于社交口才的一些觀點。
一、當代人社交口才能力的現狀
必須承認,現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因此社交能力確有進步。張揚個性、追求自由的當代大學生由于自身對社交口才的不同定義與觀念,使得其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貧嘴、插話等與社交口才大相徑庭的舉止,因此,提高口才這一能力的首要前提便是正確理解“口才”一詞:“口才是以口頭語言為外殼的,德、才、學、識的綜合體。它是人們在交談、辯論、質詢或演講時,熟練地將自己的思維成果、知識學問、道德情操等多方面修養(yǎng)綜合起來,充分發(fā)揮語言表情達意作用的一種高超的能力。”
由此可見,當代人的社交口才能力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xiāng)差別、區(qū)域差別導致學生缺乏自信、羞于表達。
我國地大物博,陸地面積約有960萬平方千米,涵蓋的不單單是廣闊地域,亦是廣闊世相,差異與時空共存。僅以語言的差異為例,“我國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作品為語法規(guī)范。”
除了南北方普通話較有差異,方言的存在也給人們交流帶來了影響。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承認自己社交能力不好,但是方法不當、收效甚微。
這一類人的存在使我們看到了大學生社交口才能力的提高希望頗豐。他們已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也愿意積極改正,卻因為缺乏正確、科學的方法指導而收效甚微。例如有些同學通過朗讀長篇小說來練習發(fā)聲和連貫的技巧,還有些同學一味照搬別人的肢體語言或者表達習慣,最后卻是風馬牛不相及,令人啼笑皆非。
3.自我感覺良好,實則有口無才。
大學校園里不缺滔滔不絕者,此類大學生多容易陷入由他人的贊美和羨慕構造出的誤區(qū)之中——自認為擁有良好的社交口才能力,實則不然。
普遍觀點認為,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社交口才,應符合三個條件:首先是明確說話對象和創(chuàng)造出清晰的語言環(huán)境,即大學生說話要符合場合,口若懸河卻置對象、場合于不顧,以致他人厭煩者,不能視其為口才出眾者。其次,社交還需要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反應能力,熟練地運用語言技巧方能融入任何場合、化解尷尬。最后,還必須要有“較高的領悟能力,即理解和接受能力。”
二、培養(yǎng)大學生社交口才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從我國第一位演講家盤庚為遷殷而發(fā)的三次“演講”,直至今天,漫長而綿延的歷史見證了社交口才在各種場合下無可比擬亦是無可替代的必要性。作為整個時代中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大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必然會了解到口才對自身的發(fā)展具有無法忽視的重要地位與價值。
1.外部需求和自我提升的必要條件。
就大學生而言,社交口才的必要性可體現在外部需求與驅動力,自我提升與完善力上。“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國”,渴望用自己所學造福社會的大學生們,可從切身體會中了解到語言,也就是狹義而言的交際口才,對整個世界、國家及社會的必要性,反映到大學校園中,便是與他人的交流與溝通,以通過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也是外部需求與驅動力的重要表現。
2.社會交際的先天優(yōu)勢和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
作為世界與國家的投影——社會,在甄選人才時,總會將甄選要求的重中之重放在交際能力,也就是口才中,且不論語言是區(qū)分人和動物的主要標志之一,僅以時代為縮影,便可了解大學生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也就是較好的口才,能為整個當代社會帶來何種規(guī)模的進步。
當代社會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日趨成熟的信息化社會,選舉,上司與下級交流,同事與同事交流,教師傳授學生課業(yè),學生將所學通過語言清晰表達以走上實現理想的通途,信息化社會對生活于其中的個體的各方面素質的要求成倍上升,尤其是對口才的要求更是大大提高。“情欲信,辭欲巧”,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也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全方位提升的重中之重。
因此,從自我提升與完善方面,大學生社交口才的必要性亦是不可替代的。
三、培養(yǎng)大學生社交能力的途徑
大學生社交口才既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應從何處入手,才能使良好的交際能力運用于外部需求與驅動力,以及自我提升與完善上?
1.注意分寸,符合場合。
與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社會角色進行交談時要注意分寸、符合場合。在面試時一定要把握好語氣,除了要有合適的衣著、高雅的談吐之外,最關鍵的是要能夠應對自如。
2.避免忌諱,緩和尷尬。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人,都有其忌諱之處。在交際場合中最大的禁忌就是談論一些忌諱之事,特別是在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間機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應該少談些民族有爭議的話題。例如某位男士相貌非常英俊,但是唯一遺憾竟是額頭上長了一個大大的痦子。這時我們就不應該談及關于這個的敏感話題,如果還問“你這痦子是怎么長上去的”不免讓對方感到尷尬。
再比如,對于身體肥胖的人我們應該不要提及“肥豬”、“胖子”等帶有侮辱性的字眼,不然會讓人感到不禮貌。
3.語言幽默,順水推舟。
陽光可以讓冰雪融化。一個大學生有了風趣的語言,在社交時就會盡快融入集體,給人以幽默、風趣的印象,更加具有親和力。幽默的語言有利于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生活中產生的種種誤會和猜忌有時也會因語言的風趣而冰消云散。幽默,在口語交際中有特殊作用,特別是在論辯中更有一般論辯方法難以達到的奇功特效。
某次婚宴上,來賓爭向新人祝福。一位先生激動地說道:“走過了戀愛的季節(jié),就步入了婚姻的漫漫旅途。感情的世界時常需要潤滑。你們現在就好比是一對舊機車……”其實他本想說“新機車”,卻一時口誤,霎時舉座嘩然。這對新人的不滿更是溢于言表,因為他們都各自離異,歷盡波折才成眷屬,自然以為剛才之語隱含譏諷。那位先生發(fā)覺言語出錯,連忙住口。他的本意是要將一對新人比作新機車,希望他們能少些摩擦,多些諒解。但話既出口,若硬改過來,反而不美。他馬上鎮(zhèn)定下來,不慌不忙地補充一句:“你們現在就好比是一對舊機車裝上了新的發(fā)動機。”此言一出,舉座稱妙。這位先生繼而又深情地說道:“愿你們以甜美的愛情為潤滑油,加大油門,開足馬力,朝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飛奔吧!”餐廳內頓時掌聲雷動。
(1)笑談應對,綿里藏針。
有的論辯是在談笑間進行的,表面上談笑風生,言辭里卻綿里藏針,既反擊對手,又不傷面子,是一種高級的幽默藝術。
二戰(zhàn)期間,美、英、蘇三國元首在德黑蘭舉行首腦會議,斯大林不斷對羅斯福和丘吉爾施加壓力,通過的決議全是蘇方提出來的。羅斯福和丘吉爾感到不舒服,二人決計要耍弄一下斯大林。
一天早上,例會之前,丘吉爾說:“我昨天做了個夢,夢見我成了全球的主宰。”羅斯福接著說:“我也做了一個夢,夢見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帥,您夢見了什么啦?”斯大林慢條斯理地回答:“我夢見,我既沒有批準對丘吉爾先生的任命,也沒有批準對羅斯福先生的任命。”兩個人尷尬地笑著,無言以對。斯大林機智地換一下思維角度,從人對人的關系去把握空間,不僅使自己走出了困境,還把兩巨頭戲弄了一番,幽默論辯的技巧,實在高超。
(2)以牙還牙,回擊挑釁。
在生活中,當你受到惡意的、含沙射影的攻擊時,你用幽默的方式,以牙還牙,回擊挑釁效果是最好的。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是猶太人。有一次,一個旅行家對海涅說:“我在旅行中發(fā)現一個小島,有一種現象使我十分驚奇:島上竟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把猶太人和驢子相提并論,顯然是對海涅的污辱和挑釁。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反駁道:“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么只要我和你一塊到島上去,就可以彌補這個缺陷了。”海涅的反駁十分幽默,沒有疾言厲色,既表明了自己的修養(yǎng),又狠狠地刺了對方一劍——暗指對方是蠢驢。
(3)反唇相譏,巧擋暗箭。
在生活中,有時你會遇到一些表面友善、暗含嘲諷或非禮的言辭,不管對方是有意的或者無意的,此時幽默一把、反唇相譏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英國首相丘吉爾75歲生日聚會,一位年輕記者對丘吉爾說:“真希望明年還能來祝賀您的生日!”丘吉爾聽出了這句話的言外之意——“你將活不到明年了”,于是,他拍拍年輕記者的肩膀,輕松地說:“我看你身體這么健壯,應該沒問題。”言下之意是:“你可以再活一年的。”是詛咒、是祝福,都奉還給對手,回答得非常巧妙。
(4)答非所問,巧妙下臺。
當你遇到不想回答、難以回答的難題時。幽默可以幫助你走出窘境、體面下臺。
俗話說,“王婆賣瓜,自賣自夸”,我們在交際時有時真的要說些順水推舟的場面話,往往會起到絕好的效果。例如在一些銷售行業(yè),銷售者總是盡力推銷自己的產品,如果有些許瑕疵,就會對顧客隱瞞。這時我們不免說一些真話,以真誠的態(tài)度來對待顧客,講清楚問題的所在,指明其缺陷。這種做法在很多時候都會有效果。
在日常交際中遇到以上四種情況。如果用恰當的幽默方式去對付,會有奇功特效。笑談間,論敵的明槍暗箭灰飛煙滅,豈不快哉。
四、結語
社交口才是大學生在正常的交際過程中自如地駕馭語言的能力。有人做過統(tǒng)計,一個人所獲得的信息大約有60%來自社交活動;所交的朋友80%以上是在社交場合初次相識的;知名人士幾乎毫無例外的最先是在社交圈子里出名的,有了一定的名氣后要利用大眾傳媒揚名,必不可少地要借助設計活動。⑧因此,培養(yǎng)和掌握社交口才的技巧,儼然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必不可少的技能,是生活快樂及以后工作順利、事業(yè)有成的不二法器。
論社交口才
上一篇:口才在社交的重要性
下一篇:青少年社交禮儀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