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如何做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是面試中的常見問題,也經常是面試時的第一個問題。在一個常規(guī)的面試中,寒暄之后,面試官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幾乎千篇一律,“請介紹一下你自己”。那么面試中的自我介紹有什么講究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面試時如何做自我介紹,歡迎借鑒參考。
要詳略得當 不要報流水賬
很多求職者的自我介紹都是按照時間順序闡述的,就如小李同學。對自己而言,這樣闡述是最舒服的,因為按照時間順序回憶過去,最不容易遺漏,但這樣的闡述往往難以突出重點。國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選取100對夫婦,妻子在丈夫出門前按照時間順序以報流水賬的方式交代了七件事,結果回家后大部分丈夫只做了一件事;少部分人做了兩件事;只有極個別的人做了三件事;七件事都做的一個都沒有??梢?,報流水賬根本不能讓聽者捕捉到重點。
面試中的自我介紹一般1分鐘~3分鐘,字數(shù)200字~600字,你指望面試官聽一遍后能記住多少?更重要的是,你如何才能確定其中的關鍵信息被對方記住?其實,大多數(shù)信息在簡歷中已說明,重復一遍的意義何在?因此,與其報流水賬,不如將自己的競聘優(yōu)勢歸納一下,選擇企業(yè)最感興趣的內容重點闡述,其他則一筆帶過。
比如小李若應聘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可以將自我介紹的重點放在組織、溝通或協(xié)調經驗上;如應聘小微企業(yè),則可將自我介紹的重點放在獲得的證書上。此外,很多學生朋友喜歡將“離家近”“喜歡”作為主要的應聘理由。當然這也是企業(yè)錄用人員的考慮因素,但前者只能算錦上添花,并非主要因素,宜一筆帶過;而后者若要取信,最好能詳細說明為了這份“喜歡”,你究竟做過哪些努力。
要圍繞崗位 不要“什么都會”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不同企業(yè)甚至同一企業(yè)的兩個崗位要求往往也會有所側重、不盡相同,所以無論是簡歷撰寫還是面試,都要針對崗位要求闡述競聘優(yōu)勢,“萬金油”的自我介紹往往過于“全面”,有許多與應聘崗位無關的冗余信息——“你的專業(yè)是機械自動化,怎么會想到應聘行政助理呢?還有我們是民營企業(yè),看你考出了英語口譯證書,對于未來的職業(yè),你有什么規(guī)劃嗎?”看,說得多未必是“好事”。單位非但不會認為你“優(yōu)秀”,還可能覺得你缺乏清晰的職業(yè)規(guī)劃,甚至對能否穩(wěn)定產生懷疑。因此在自我介紹時說的每一個競聘優(yōu)勢,甚至在說每一句話前,都要先問一下自己,這對應聘崗位有什么幫助。圍繞崗位要求,幫助大的先說,幫助小的少說,沒幫助的不說。例如小李,家教和雞排店打工對應聘崗位幫助不大,若有其他相關實習經歷的,可在其后一筆帶過;若無其他相關實習經驗的,不說亦無妨。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求職者,尤其是學生朋友會說,“我怎么知道哪些競聘優(yōu)勢是企業(yè)需要的呢?不如多說點”。其實,這種不可知論正是許多應聘者求職失敗的重要原因。試問若是連招聘需求都無法把握,面試時又怎會打動面試官呢?
關于如何了解單位的真正招聘需求,筆者有兩點建議:一是多參加現(xiàn)場招聘會,開放式的環(huán)境,有利于你聆聽企業(yè)提問,同時上場實踐機會較多,經過數(shù)次高密度的聆聽、實踐,相信很快就能總結出該職業(yè)的核心需求,從而制訂出具有針對性的求職策略;二是在自我介紹后,可以客氣地詢問,根據(jù)對方應聘崗位要求,自我介紹中還有哪些內容沒有提到,以便再針對之前疏漏進行補充。
要正面積極 不要倉促上陣
廣義而言,絕大多數(shù)面試的第一個問題均可以看作是“自我介紹”類的問題。因為無論單位問什么,應聘者都可以通過語言技巧轉換成介紹自己。自我介紹時應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自己的競聘優(yōu)勢,雖然這個道理誰都懂,但實際操作時,很多求職者依然會暈頭轉向,這主要還是因為準備不夠充分。
理清思路后,在自我介紹中,還須進一步使用正面積極的語言。這里面有兩層意思,一是針對面試官的提問,尤其是開放式問題,不要簡單回答,而應根據(jù)判斷詳述理由。因為多數(shù)情況下,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企業(yè)只是根據(jù)回答內容來考量求職者的綜合素質。比如“應聘這份工作,我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量的,第一……貴單位要求……,而我……;第二……”。這樣的陳述就比“因為專業(yè)對口,曾在××公司做過1年相關工作,所以來應聘”之類干巴巴的話顯得有血有肉。二是任何時候,都要注意少用否定詞。因為否定詞往往會在面試官心中留下“不行”“不會”的烙印,哪怕其后再多“但是”也難以彌補。
此外,提到面試準備,常聽到類似抱怨,“怎么準備啊?我又不知道人家會問什么”。聽著似乎挺有道理。但果真如此嗎?非也!首先企業(yè)提問一般會圍繞崗位要求,其實還是有跡可循的。因此根據(jù)崗位描述總結優(yōu)劣勢、制訂策略、理清思路,面試時就容易給人留下反應敏捷、思路清晰的好印象。其次應聘思路理清了,也便于面試時見招拆招,以不變應萬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