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主旨觀點類題該怎么解題
想要考好公務員行測考試,備考階段掌握主旨觀點類題的解題方法十分重要,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行測主旨觀點類題的解題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行測主旨觀點類題的解題方法
一、找準內容主體
內容主體指的是題干中的材料圍繞什么話題或人事物展開的。因為題干較長,包含的信息量比較多,提到的名詞也比較多??忌屑刹荒芊纯蜑橹鳎义e文章表述的重點,導致做題出錯。確定文章的內容主體可以參考具有以下特點的詞語、句子來判斷:
1、多次出現的詞語。文章在闡述一個主體時,勢必會反復提及,這樣這個詞語便會多次在文中出現。由此我們可以反推,多次出現的詞語多半是文章的內容主體。
2、句子的主語。主語是句子的主體,出現次數多的主語一般是文章的內容主體。
3、表達意思的落腳點。一般出現在文章后部分,前面的一系列表達闡釋都是為了落到這個人/事/物上。
二、把握作者觀點傾向
主旨觀點類題目一定會在文字中流露出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在閱讀時,要特別注意如下這些含有傾向性的詞語。
1、強調:應該、務必、必須、關鍵、重要的是;
2、總結:可見、因此、總之、證明;
3、態(tài)度詞:遺憾、吃驚、欣慰、贊嘆等。
三、排除錯誤項
除了正面對材料分析,排除錯誤項對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也是很有效果的。錯誤項的類別主要有:
1、無關選項:表述正確,但是與本文無關或者不能從本文中得出此項結論;
2、錯誤信息:與原文不相符;
3、次要信息:主旨應當是文章的重點。選項雖文章有關,也不存在表述錯誤,但沒有提到文章重點,就是錯誤選項。
四、理順行文邏輯
行文邏輯就是文章的結構,是作者在寫作時的思路。常見的行文邏輯有:總分、分總、并列等。行文邏輯判斷方法:
1、注意關聯詞,把握重點
我們可以通過關聯詞語,判斷文章所重點表達的對象。
(1)轉折關系,重點在后。常見的有“但是”、“然而”“可是”“其實”“事實上”等。
(2)因果關系,強調結果。常見的有“因此”、“所以”、“因而”等。
(3)條件關系,強調條件。常見的有“只有”“只要”“除非”后面的內容。
(4)并列關系,同等重要。特殊情況有“是…不是…”“不是…而是…”,分別強調的是“是”和“而是”后面的內容。
(5)假設關系,強調假設后的條件。常見的有“如果”“倘若”后面的內容。
(6)遞進關系,強調遞進后的內容。常見的有“更”“尤其”“而且”“甚至”后面的內容。
2、給文章劃分層次
如果給出的文章邏輯脈絡不夠明確,會對解題增加難度。這就需要我們用分層的方法對材料內容做劃分,以便找出文章的重點。
(1)找出各句主干。句子是構成段落的元素,當整段分析起來較為困難時,必須先從句子入手。搞清楚每句話的主、謂、賓語是什么,可以通過剔除掉句子中的定語、狀語等修飾性、描述性的成分來完成。
(2)理清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常見的邏輯關系有總分、遞進、總結、鋪墊等。
(3)特別注意觀點句。在文章中如果可以找到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則為文章主旨。如果沒有這類句子,則要根據前兩部分的分析,判斷出作者的觀點。
行測的新題型解析
行測新題型之一:文章閱讀題
提起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最大變化,想必該是文章閱讀題型時隔14年的“回歸”。對于這一常規(guī)題型,參加江蘇等省考的考生并不陌生,但對于未復習這種題型的考生來說,會有一定的沖擊力。
文章閱讀的出題形式是給出一篇400-1600字的文章,設置4-5題,要求考生根據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選擇正確的答案??疾槲捏w包括社會科學文和科普說明文。文章閱讀雖是新出現的題型,但考查的題目一般是邏輯填空題和判斷閱讀題,且以片段閱讀題為主,因此邏輯填空題和判斷閱讀題的解題技巧在這里同樣適用。
行測新題型之二:綜合推理題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邏輯推理部分首次出現了綜合推理的題型,即一個材料下若干個小題。這種題目屬于樸素邏輯與假言命題推理綜合的題目,題型新穎,推理過程復雜,難度較大。
由于這類題目題干給出的條件較少,不能直接推出明確結論,所以通常都會在每道小題的問法中補充條件,借助補充的條件來推理選出答案。要注意對題干信息的充分挖掘,也就是要嘗試利用題干條件得出某個相對確定的結論,然后利用這一結論結合小題的問法來選擇答案。
行測和定極值問題的解法
數量關系歷來是行測考試中難度較高的、能夠拉開考生差距的重要題型,數量關系的完勝無疑意味著在萬千考生中的脫穎而出。
就近幾年的國考真題來看,數量關系部分考察的題型和題量趨于穩(wěn)定,其中極值問題一直是近幾年必考的題型,接下來就要介紹一下關于極值問題在我們考試的時候需要我們注意的考點——和定極值問題。
和定極值問題,顧名思義,就是和一定求極值的問題。和定極值問題的特點在于題干中往往會有類似于幾個數的和一定這類描述,然后讓我們去求其中最大的那個數最小是多少或者最小的那個數最大是多少,這是和定極值問題中最常見的兩種問法。對于這兩種問法,我們一般都是采取求平均值再分配的做法解決。
例1:要把21棵桃樹栽到街心花園里5處面積不同的草坪上,如果要求每塊草坪必須有樹且所栽棵樹要依據面積大小各不相同,面積最大的草坪上至少要栽幾棵?
A.7
B.8
C.10
D.11
解析:
對于這道題,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樹的棵數和是一定的,求的是在草坪上都栽上樹,草坪和草坪上的樹不同的時候,面積最大的最少要栽幾棵,對于這種問最大的最小的可能性,我們采取的方法是取平均值再進行分配的做法。也就是21÷5=4…1,也就是每個面積分4個還余1個,余數都是可大的給,所以最后的分配方式按照從小到大的是2、3、4、5、7,結果選擇A選項。
例2:5名學生參加某學科競賽,共得91分,已知每人得分各不相同,且最高是21分,則最低分最低是( )。
A.14
B.16
C.13
D.15
解析:
這道題跟上道題明顯的不同之處在于問法。這道題問的是最低分最低是多少。想要讓最低分最低,就要讓其他人的得分越高。得分最高的人21分、第二高的人20分、第三高的人19分、第四高的18分,然后用總分把這些分數減掉。最后的結果就是得分最低的人得最低分,即91-21-20-19-18=13。所以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C。
和定極值問題在考試的時候出現的題目并不難,考生在平時應多做練習,爭取做到熟能生巧,提高解題效率。
猜你喜歡:
行測主旨觀點類題該怎么解題





上一篇:行測數學運算讀題有什么技巧
下一篇:行測類比推理有什么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