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記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快速記憶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說閱讀是對知識“記”的存儲過程,而對知識的再現(xiàn)和運用往往是“憶”的提取體現(xiàn)。關鍵不在于儲存,而在于提取、檢索。我們掌握快速法的關鍵就是 人們當需要知識的時候,能有效地把記下的內容,大量地、準確地“憶”出來。下面小編為你整理快速記憶基本原理, 希望能幫到你。
快速記憶的基本原理
快速記憶的基本原理只有兩個:聯(lián)想和編碼。核心是聯(lián)想,也就是用豐富的想像來進行緊密的聯(lián)結。當我們說要提高記憶力的時候,其實只是要轉變我們的記憶方式,把難記的資料轉化為容易記的編碼再進行記憶。
我們的大腦對于記憶不同的信息,有著不同的記憶效率。對于生動的圖像,我們的大腦原本就有非常強的記憶能力,任何人都能夠快速而又牢固地記住那些生動而又豐富的圖像。而對于記憶那些抽象、沉悶的信息,我們大腦的記憶起來卻是比較慢的,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對于大腦來說是一種低效率的方式,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快速而又牢固地記住大量資料。
因此,我們訓練記憶力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地迎合大腦對生動圖像的這種快速記憶能力, 把一切不容易記的資料都轉化為大腦容易記的圖像再進行記憶,而不是要強硬地提高死記硬背的能力。記憶方法系統(tǒng)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更熟練地使用大腦的聯(lián)想功能,另一方法則是幫助我們掌握把抽象信息轉化為生動圖像的編碼方法,以方便我們的大腦進行快速記憶,然后再用定樁法的技巧來更充分地運用聯(lián)想和編碼的方法。
快速記憶基本上只是用到兩種能力:聯(lián)想能力和編碼能力,一個人記憶速度的快慢取決于他聯(lián)想是否鮮明和快速,以及對抽象信息的編碼是否熟練。所以,我們通常所說的提高記憶力,不是指提高死記硬背的被動記憶力,而是指提高運用聯(lián)想的方法來進行主動記憶的能力,以及提高對抽象信息進行快速編碼的能力。或者更進一步說,不是要提高聯(lián)想能力和編碼能力,而是要掌握更多更好的聯(lián)想方法、編碼方法,更熟練地運用聯(lián)想和編碼這兩種“技術”。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提高的不是記憶力,而是運用記憶方法的能力。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天生的記憶力其實沒多大區(qū)別,區(qū)別只在于有些人通過學習,掌握了更多更好的記憶方法,或者說更通過練習,能夠更熟練地運用這些記憶技巧,而另一些人則還是停留在死記硬背的記憶方法之中。
就像有些人游泳游得很好,還會蛙泳、疊泳、自由泳等多種方法,而另一些人則根本不會游。這不是天生的,只是后天學習和練習的結果。記憶力的提高也是同樣道理。每個人對于記憶生動豐富的圖像,都有著非常強的記憶力,能夠快速而又牢固地記住這些信息。而同時,每個人卻又無法快速地記憶那些抽象、沉悶的信息。
因此,快速記憶的原理,就是要把所有信息都轉變?yōu)樽屛覀兊拇竽X能夠快速記憶的圖像,然后再通過聯(lián)想把這安圖像緊密地聯(lián)結起來。而有效的記憶力訓練方法,也就是要幫助我們迅速地把記憶信息轉變?yōu)檫m合大腦快速記憶的生動圖像,讓這些圖像盡可能地生動豐富,并且?guī)椭覀冏羁焖?、最緊密地把它們聯(lián)結起來。
我們原來習慣于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來記憶,這對于大腦來說是一件非常低效率的方式。而要想提高記憶力,就必須拋棄這種落后的記憶方式,而采取對大腦來說非常高效的記憶方式。所以,提高記憶力的真正奧秘在于:改變我們的記憶方式,用一種符合大腦快速記憶原理的方式來進行記憶。
每個人都擁有非常驚人的記憶潛能,只要你掌握這些簡單的記憶方法和記憶力訓練方法,那么,你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無限的記憶潛能釋放出來!別看記憶大師的記憶力比普通人高出這么多,事實上他們所用的記憶方法都非常簡單,而且大同小異。快速記憶的原理都是相通的,而且非常簡單。只要方法正確,任何人都可以快速提高記憶力!
事實上,掌握這些世界上最頂尖的記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你所花的時間一共不會超過10個小時。掌握方法之后,再加以練習,就一定能夠非常快地提高自己的記憶力,而記憶力提高的程度,則取決于對這些方法進行練習的程度了。
記憶分類:
1.形象記憶
以感知過的事物形象為內容的記憶叫形象記憶。這些具體形象可以是視覺的,也可以是聽覺的、嗅覺的、觸覺的或味覺的形象,如人們對看過的一幅畫,聽過的一首樂曲的記憶就是形象記憶。這類記憶的顯著特點是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觀性 。
2.情緒記憶
是以過去體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為內容的記憶 。如學生對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的愉快心情的記憶等。人們在認識事物或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總會帶有一定的情緒色彩或情感內容,這些情緒或情感也作為記憶的內容而被存貯進大腦,成為人的心理內容的一部分。情緒記憶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經久不忘的,對人的行為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如教師對某個學生的第一印象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該生的態(tài)度、行為,就是因為這一印象是與情緒相連的 。情緒記憶的映象有時比其他形式的記憶映象更持久,即使人們對引起某種情緒體驗的事實早已忘記,但情緒體驗仍然保持著。
3.邏輯記憶
是以思想、概念或命題等形式為內容的記憶。如對數(shù)學定理、公式、哲學命題等內容的記憶。這類記憶是以抽象邏輯思維為基礎的,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邏輯性等特點 。
4.動作記憶(運動記憶)
是以人們過去的操作性行為為內容的記憶。凡是人們頭腦里所保持的做過的動作及動作模式,都屬于動作記憶。如上體育課時的體操動作、武術套路,上實驗課時的操作過程等都會在頭腦中留下一定的痕跡。這類記憶對于人們動作的連貫性、精確性等具有重要意義,是動作技能形成的基礎 。
以上四種記憶形式既有區(qū)別,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如動作記憶中具有鮮明的形象性。邏輯記憶如果沒有情緒記憶,其內容是很難長久保持的。 1.瞬時記憶
瞬時記憶又叫感覺記憶,這種記憶是指作用于人們的剌激停止后,剌激信息在感覺通道內的短暫保留。信息的保存時間很短,一般在0、25~2秒之間。瞬時記憶的內容只有經過注意才能被意識到,進入短時記憶 。
2.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是保持時間大約在1分鐘之內的記憶。據L·R·彼得遜和M·J·彼得遜的實驗研究,在沒有復述的情況下,18秒后回憶的正確率就下降到10%左右。如不經復述大約在1分鐘之內就會衰退或消失。有人認為,短時記憶也是工作記憶,是一種為當前動作而服務的記憶,即人在工作狀態(tài)下所需記憶內容的短暫提取與保留 。
短時記憶有三個特點: 記憶容量有限,據米勒的研究為7±2個組塊。“組塊”就是記憶單位,組塊的大小因人的知識經驗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組塊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個數(shù)字,也可以是一個短語、句子、字表等。 短時記憶以聽覺編碼為主,兼有視覺編碼。 短時記憶的內容一般要經過復述才能進入長時記憶。 3.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的記憶。從時間上看,凡是在頭腦中保留時間超過1分鐘的記憶都是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容量很大,所存貯的信息也都經過意義編碼。我們平時常說的記憶好壞,主要是指長時記憶 。
瞬時記憶系統(tǒng)、短時記憶系統(tǒng)和長時記憶系統(tǒng)雖各有自己的對信息加工的特點,但從時間銜接看是連續(xù)的,關系也是很密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