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小年的區(qū)別介紹
小年期間漢族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jié)為小年。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南北方小年的區(qū)別,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南北方小年的區(qū)別
區(qū)別一:
北方要吃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品。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小年這一天做年糕是南方很多地區(qū)的傳統(tǒng)。年糕又稱“年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
區(qū)別二:
北方小年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
南方小年沒有吃火燒的習俗。
區(qū)別三:
北方的小年,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發(fā)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后進行。
南方小年沒有沐浴理發(fā)的習俗,南方是除夕前沐浴理發(fā)。
區(qū)別四:
在北方,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xiāng)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南方小年沒有趕亂婚的習俗。
區(qū)別五:
北方小年習俗。北方的每個節(jié)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南方小年沒有吃餃子的習俗。
區(qū)別六:
小年的時候廣西武宣、桂平等地區(qū)有做米餅的習俗。用糯米粉、花生、芝麻、白糖制成,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歷史淵源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干干凈凈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由于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近代我國一些地方流傳,小年“官三民四船五”,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其實,傳統(tǒng)上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北方地區(qū)百姓隨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習俗之一,民間祭灶,源于古人拜火習俗?!夺屆罚骸霸?。造也,創(chuàng)食物也。”灶神的職責就是執(zhí)掌灶火,管理飲食,后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作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詩》:“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云,乞取利市歸來分?!?/p>
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薄肚宄笆反笥^·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于坤寧宮。從清朝中后期開始,帝王家就于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jié)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區(qū)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qū),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tǒng)。
過小年的傳統(tǒng)食物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qū),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米餅
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粘糕
在山東魯西地區(qū)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粘糕用黃米、紅棗等為原料,香甜勁道,入口綿軟,取“年年高”的吉慶之意。
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糖瓜
糖瓜是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名點,既是春節(jié)年節(jié)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北京有這么一句歇后語:“灶王爺升天---好話多講”。過去講廿三那天要祭灶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關東糖供著,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之心。
小年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兩個神仙。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大年心眼好,愛惜人。每到五谷不長的寒冷季節(jié),大年怕餓壞人,就把天上的白面撒下來讓人們吃。小年雖說是大年的親兄弟,心眼卻壞透了。他用邪術把大年撒給人的白面變成雪籽,吃下去不治餓還凍壞肚子。等到把人們病倒了,他再變成巨齒獠牙的猛獸下來吃人。他吃人吃飽了肚皮,就躺下睡覺,一覺能睡三百六十天,醒過來還吃人。人們雖說知道它三百六十天下來一回,可是藏到哪兒也躲不過去。只好燒香磕頭,請求大年給作主。
大年正為白面變雪、人煙稀少的事胡猜亂想哩,一聽人間禱告,才知道是小年作的惡。他氣恨恨地去找小年,小年卻滿不在乎地說:“你行你的好,我吃我的人,礙你啥事啦?”大年看他不講理,氣得抬手去打他。誰知小年心惡勁大,竟反手把大年打倒在地,還惡狠狠地說:“不念一母同胞,我連你也吃了!”
大年打不贏小年,只得親自下凡對人們說:“小年生來怕雷怕火,等他再來了,你們用油松干柴燒青竹,圍成圈子,點上火,人們坐在中間,它下來就吃不著人啦。”人們記住大年的話,小年下來時,干柴油松燒得青竹“砰啪”亂響,烈火烤人,急得它轉圈磨牙沒辦法,只好空著肚子回去了。他知道這是大年的主意,就去打大年,大年沒法,也跳到人們燒的火圈里。小年恨得咬牙切齒地說:“等我練好了火功,把你們吃個孩娃不留!”
日出日落,草青草黃。兇狠的小年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沒睡覺,終于練成了火功,再過一天又要下去糟踐人啦。
大年呢,也早已作好了準備。他也是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沒睡覺,整天沒明沒夜地熬氣力,練武藝,再過一天也要下山和小年大戰(zhàn)一場,保護人類不受殘害。
正好到三千六百天中午,大年小年在半空中迎頭碰上。小年知道不除掉大年自己吃不安生、就動手打起來。大年毫不示弱,二人打得黃風滾滾,云霧遮天。這就是后來春天風多霧多的原因。
一氣打了三十二天,小年急了,張嘴要吞掉大年。大年急忙舉起手心雷,誰知小年縱身一躥躲到了高處。大年追著他往上打,他就一直往上躥。這就是二月二打悶雷的原因。
大年又追了七十四天,看手心雷打不住他,就放手不打了。小年卻認為哥哥的雷放完了,一翻身沖下來抓大年。大年閃身躲開,抬手從背后拉出一條雪白的長蟲。只見那長蟲口吐烈火,直沖小年燒去。不等小年躲避,大年又口吐轟天雷。小年閃身躲開,張口噴出一股黑水,雖澆不滅火,濕不了雷,可也保住了他自己。大年追,小年跑,震得天搖地動,大雨傾盆。這就是夏季扯閃打雷下暴雨的由來。
小年打累了,一頭扎進海里睡去了,大年急忙放出太陽,催熟五谷,免得因為他和小年打仗叫人們挨餓。
小年一氣歇了一百天,抖擻精神又來和大年打仗。大年二話不說,接手就打。這回小年學精了,先施出他練的冷氣滅火功夫,一張嘴,陣陣冷風朝大年刮去。大年一哆峻,急忙縱身往高處去。小年也急忙趕上去,攆得大年沒處躲藏,就變成一個小石頭落到地下。小年找不著大年,氣得嗷嗷亂叫,駕著冰冷的狂風亂翻亂找,實在找不著,就下起漫天大雪,要凍死大年。
其實,大年早已躲到了人們藏身的山洞里,人們給他生火烤,熱飯吃。大年暖和透了,還要來松脂橡油,把身上抹了一層又一層,準備和小年決一死戰(zhàn)。
又是到了三百六十天頭上。小年預料大年被凍死了,就大吼一聲沖下來要吃人。只見大年一滾,帶著滿身大火躥到半空。等小年剛下到樹梢上時,大年一頭鉆進小年嘴里,順喉嚨下到肚里,放火燒起來。疼得小年手扳樹枝,兩腳亂蹬。不一會兒,小年手一松,身子橫到了樹杈上。只見他的身子上熱氣騰騰,燒得只剩下了一張皮。
大年和小年都死了,人們齊刷刷地跪在當院,哭著給大年磕頭,并把裝著大年身子的小年尸體永遠掛在樹上。往后,人們每隔三百六十天就在院里的樹下給大年燒香,說大年是火神,有香火就有神通。能??菔来桨?。
后來。朝里的能人推出三百六十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一循環(huán)。這一循環(huán)起個啥名哩?大家都說。大年為咱舍了命,咱永遠也不能忘了這個大恩大德。夠一個循環(huán),就算過一年吧。人們還根據大年燒小年的辦法,仿著小年剩下的那個空殼殼,做了一個又一個燈籠。每年過節(jié)就掛在樹上,驅魔鎮(zhèn)邪。
南北方小年的區(qū)別介紹相關文章:
★ 小年是哪一天
★ 小年夜有哪些習俗
南北方小年的區(qū)別介紹
上一篇:有關小年的傳說故事
下一篇:春節(jié)有什么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