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三月初三的禁忌
農歷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壯、漢、瑤、苗、侗等多個民族的節(jié)日,其中以壯族為典型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關于廣西壯族三月初三的禁忌,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廣西壯族三月初三有哪些禁忌
一、三月三前后不要買車,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
二、三月三前后不要購屋,免得好兄弟住進來。
三、三月三前后不要結婚,免得遭好兄弟眼紅。
四、三月三前后晚上不要出門,這是好兄弟們的活動時間。
五、三月三前后不要去海邊,免得不慎失足成了水鬼的替身。
六、女人在三月三前后如果正好是生理期,那么,一些動工、祭祀活動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
七、三月三當天走在荒郊野外,如果感覺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八、三月三這天不要撿路邊的錢,這些錢可能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九、三月三這天晚上不要穿戴繡有自己姓名的衣物,以免元神被附身。
十、三月三這天晚上,別亂靠墻休息,沒事不要亂靠墻,因為好兄弟平時最喜歡依附在墻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鬼上身。
壯族三月三簡介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在農歷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si)節(jié),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jié)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上巳節(jié)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jié)日。農歷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zhèn)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不少專家倡議將軒轅黃帝誕辰三月三日、上巳節(jié)設立“中華圣誕節(jié)”,以增強民族凝聚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常務會議上獲悉:每年農歷“三月三”將成為廣西公眾假日,自治區(qū)全區(qū)放假兩天。具體放假時間,將由自治區(qū)政府辦公廳每年年初確定后公布。
三月三各民族介紹
漢族
三月三,古稱上巳節(jié),相傳是黃帝的誕辰,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jié)日,所以有了“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在漢族,有吃地(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還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
壯族
三月三對于壯族人民來說是最為隆重的一個盛大節(jié)日的,相傳這節(jié)日是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所以又稱歌仙節(jié)。在三月三,壯族人民都會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還有不容錯過的是竹竿舞,很陡特色。
畬族
畬族三月三為谷米的生日,所以家家吃烏米飯。此日,家家宰殺牲口,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辦婚禮。節(jié)日里吃烏米飯。夜幕降臨時,則舉行篝火會,競相對歌。還有一個傳說是,為了紀念畬族英雄雷萬興的。雷萬興率領各族人民起義,一次戰(zhàn)斗中被困在山上,沒有糧食就用“烏稔子”充饑,后來在三月三這一天,沖出包圍反敗為勝,所以為了紀念這些畬族英雄,以后每年三月初三,畬族人就吃“烏米飯”作為紀念。
黎族
對于黎族來說,三月三是傳統(tǒng)的郊游節(jié)的。相傳洪水時期,天妃和觀音兄妹,飄泊在五指山區(qū),幸免于難。為了傳宗接代,妹妹臉刺花紋,使兄認不出來,配成夫妻,生兒育女,刀耕火種,使五指山富饒起來。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帶上竹筒香飯,手打花傘,來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苗族
對于苗族來說,“三月三”又稱“挑蔥節(jié)”,是從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戀愛節(jié)日演化而來,每到三月三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蔥為名匯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親相愛,邊挖野蔥邊說話邊唱苗歌,習俗一直延續(xù)至今。
布依族
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于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讓五谷豐登。
侗族
侗族每到三月初三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并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于節(jié)日舉行搶花炮、斗牛、斗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jié)”。這一天,姑娘們會聚在莫嘎樹下等候中意的小伙子討籃,若互相喜歡的話,就與姑娘約定還藍日期,所以這一天也是非常熱鬧的一天。
瑤族
對于瑤族來說,“三月三”又名“干巴節(jié)”,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瑤族男人都提前一個星期到老林守獵、捕殺野獸并且烤成干巴帶回家里。婦女們上山采摘小靛葉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紅、黃、藍、紫四種顏色的糯米飯用于敬獻盤古,年復一年,一直傳到今天。此外,瑤族人民的三月三也有歌節(jié),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還唱訴苦歌和謝仙歌。
廣西壯族三月初三的禁忌相關文章:
★ 壯族的禮儀禁忌
★ 布依族的婚俗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