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jié)氣吃什么養(yǎng)生_芒種能種什么
關于芒種節(jié)氣吃什么養(yǎng)生_芒種能種什么
芒種是第九個節(jié)氣,預示天氣將越來越熱了,人體適應不了這樣的溫度,就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昏昏欲睡的情況。那么你知道芒種節(jié)氣吃什么養(yǎng)生嗎?下面小編就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問。
1、青梅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jié),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yōu)質(zhì)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zhì),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diào)節(jié)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營養(yǎng)保健功能。
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2、鯉魚
夏初的鯉魚正值產(chǎn)卵季。魚在臨近產(chǎn)卵期時,體內(nèi)積蓄了很多脂肪和營養(yǎng)成分,身體肥碩而結(jié)實,因此肉的味道最鮮美,吃起來有種香甜的感覺。夏季氣候溫熱潮濕,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于祛濕開胃、利水消腫。而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鯉魚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極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兒童、孕婦、老人在內(nèi)的各類人群都適合吃。
濕熱天氣里,吃鯉魚可以適當加一些祛濕的食材一起煲湯,比如陳皮、冬瓜、蔥白等。咳嗽時則可以用鯉魚與少許川貝一起煮湯食用,可止咳平喘。而赤豆鯉魚湯是一道緩解腎炎水腫的經(jīng)典食療方,兩者配在一起食用,可以增強利水消腫的功效。夏季人容易燥熱,可以選擇清蒸、燉湯等。
3、桑椹
中醫(yī)學認為,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發(fā)明目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目眩、耳鳴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jié)等癥。桑椹入胃,能補充胃液的缺乏,促進胃液的消化,入腸能促進腸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因而有補益強壯之功。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緩解眼睛疲勞干澀的癥狀。
桑椹中含有過敏物質(zhì)及透明質(zhì)酸,過量食用后容易發(fā)生溶血性腸炎,因此小孩不宜多吃桑椹。桑椹內(nèi)含有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zhì)的吸收,且性質(zhì)偏寒,故脾胃虛寒、大便稀溏者不宜食用。
4、薏米
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薏米性涼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米祛濕最好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湯喝。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利水腫,解毒排膿的功效。兩者放在一起,非常適合夏至后炎熱潮濕的時段食用。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泡上2個小時,煮成粥。粥好后,可以依據(jù)個人的口味,適當?shù)丶尤胩?,或者是食用一些小菜,炎炎夏日,喝上一碗小豆粥,很是舒爽?/p>
5、鴨肉
炎炎夏日,在保持葷素合理搭配的基礎上,夏季食用肉類的首選非鴨肉莫屬。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根據(jù)中醫(yī)“熱者寒之”的原則,在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食用,滋陰養(yǎng)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極強,凡是體內(nèi)有濕熱、虛火過重的人都適合吃鴨肉。
鴨雖營養(yǎng)豐富,但食用時也得注意:不應久食煙熏和烘烤的鴨肉,因其加工后可產(chǎn)生苯并芘物質(zhì),此物有致癌作用。鴨肉為多脂肪食物,不宜多食。尤其是肥胖、動脈硬化者應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感冒者應食辛散發(fā)表食物,而鴨肉滋補戀邪,可使感冒纏綿難愈。
6、綠豆
研究證明,綠豆皮里面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如類黃酮、單寧、皂甙等。綠豆中還有生物堿、豆固醇以及大量的膳食纖維等。因此夏季吃綠豆清熱解毒,緩解中暑。綠豆常見的吃法是熬粥或熬湯,做成綠豆沙也是不錯的選擇。
綠豆性寒涼,素體陽虛、脾胃虛寒、泄瀉者慎食,一般不宜冬季食用。服藥,特別是服溫補藥時不宜食用綠豆,以免降低藥效。綠豆不宜煮得過爛,以免使有機酸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清熱解毒功效。
7、泥鰍
經(jīng)過一個春天的生長,在這個時節(jié),泥鰍肉質(zhì)達到了最為肥美的時刻。因其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優(yōu)良食品,故被稱為“水中人參”。中醫(yī)理論也認為,泥鰍有補中益氣、解毒保肝、解渴醒酒、養(yǎng)顏等功能,同時,老年人常吃泥鰍還有助于抵抗衰老,強身健體。
買來的泥鰍,用清水漂一下,放在裝有少量水的塑料袋中,扎緊口,放在冰箱中冷凍,泥鰍長時間都不會死掉,只是呈冬眠狀態(tài);燒制時,取出泥鰍,倒在一個冷水盆內(nèi),待冰塊化凍時,泥鰍就會復活。
8、食醋
營養(yǎng)專家認為,盛夏出汗多,多吃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增進食欲并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此外,夏天人易疲勞,醋酸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功效,可以幫助人們恢復精力,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醋還有很強的抑制細菌能力,對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
專家建議,食用醋的方式很多,既可以蘸著吃,也可以在平時做蔬菜炒鍋快達到最高溫時,適當放點醋。在燉煮肉、骨、皮類的食物時,也可添加一點醋,這樣不僅能使這些食物快速熟透,還能促進其中蛋白質(zhì)充分分解。
9、黃瓜
黃瓜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春季常見的煩躁、喉痛等癥狀,都有幫助?,F(xiàn)代醫(yī)學認為,黃瓜中含有纖維素,對促進腸蠕動、加快排泄有一定作用。黃瓜所含的黃瓜酸,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排出毒素。
但黃瓜偏寒,脾胃虛弱、久病者宜少吃。黃瓜很適合用來涼拌,比如黃瓜木耳、蒜拌黃瓜等。脾胃虛寒的人可以清炒黃瓜,或者做黃瓜餡兒水餃。
芒種時節(jié),正是北方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季節(jié)。芒種時節(jié),我國絕大部分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處于“夏收、夏種、夏管”的“三夏”大忙季節(jié)。此時麥已成熟,若遇連雨天氣,甚至冰雹災害,會使小麥無法及時收割、脫粒而導致倒伏、落粒、穗上發(fā)芽、爛麥場。必須抓緊一切有利時機,搶割、搶運、搶脫粒。
同時也要忙著播種,特別是夏大豆、夏玉米等夏種作物的生長期有限,為保證到秋霜前收獲,必須提早播種栽插,才能取得較高產(chǎn)量。
而所謂夏管,是因為“芒種”節(jié)氣后雨水漸多,氣溫漸高,棉花、春玉米等春種的莊稼已進人需水需肥與生長高峰,不僅要追肥補水,還需除草和防病治蟲。否則,病蟲草害、干旱、漬澇、冰雹等災害同時發(fā)生或交替出現(xiàn),春種莊稼輕則減產(chǎn),重則絕收。
芒種時節(jié)或許是適合播種與種植的最后關頭,進入六月,天氣炎熱,更進入了梅雨季節(jié),最適宜種植的蔬菜已經(jīng)很少,但此時仍然適合種植以下作物。
生菜
生菜是不少朋友夏季比較喜歡的一種蔬菜,吃起來非常的清爽。生菜的生長速度非??欤话惴N植后一個月左右就能夠采摘食用了。不過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生菜的葉片當中的水分含量非常高,夏季溫度過高的時候注意適當?shù)恼陉?,避免葉片出現(xiàn)灼傷或者水化等情況。
紅薯
黃河附近土壤呈砂質(zhì),非常適合種植紅薯,種植出來的紅薯不僅形狀好看,味道也非常的好。家中每年也都會種植一些紅薯。老家河南這邊每年在麥收之后就會種植紅薯,一般在每年的十月下旬左右的時候就能夠收獲了。
玉米
家中種植有玉米的朋友應該不少,科學興農(nóng)老家這邊也有不少農(nóng)戶會專門種植玉米,一般也都是選擇種植夏玉米,種植時間一般也都是在麥收過后,六月中旬左右開始,也就是芒種過后的十天左右種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