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立春節(jié)氣的養(yǎng)生知識
立春這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那么你知道立春節(jié)氣的養(yǎng)生知識有哪些呢?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立春節(jié)氣的養(yǎng)生知識,供大家閱讀參考。
適時“春捂”
到了春天,為什么要春捂、不急于脫衣服呢?春天萬物生發(fā),樹的能量和營養(yǎng)液要從根部通過枝干向末梢枝葉輸送。人也一樣,經(jīng)過了一冬的養(yǎng)精蓄銳,冬季進補儲存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到了春天以后,也是從骨髓、從內(nèi)臟開始往外表輸送。
這時候,毛孔慢慢地張開,人的思維也開始從“若有私意”的那種封閉狀態(tài)轉(zhuǎn)向立志要奮斗、要外出、要出游。但是,剛開春有這么個特點,氣溫變化無常。盡管是春來氣溫逐漸回升,風也是吹面不寒了,但還可能會出現(xiàn)倒春寒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過早地開放自己的體表腠理,剛剛萌發(fā)的生機就會被扼殺,人的身體就容易受到傷害,生理和心理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那些冬天藏精不夠的人,春天過早地宣發(fā),就容易透支。
所以中醫(yī)有句話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就是說冬天儲藏的能量精血不夠的話,到春天,一開春,你又過早地脫衣服,就會得一場溫病。這種溫病不是傷寒,是以發(fā)熱、出血、自汗為特點的一種流行病或者傳染病。
切忌“靜”
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fā),人體應該借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yǎng)陽,養(yǎng)陽的關(guān)鍵在于“動”,切忌“靜”。老年人應該積極到室外鍛煉,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后外出鍛煉。另外,春練不能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對緩慢,體溫偏低,在鍛煉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老年人晨起后肌肉松弛,關(guān)節(jié)韌帶僵硬,鍛煉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guān)節(jié),防止因驟然鍛煉而誘發(fā)意外。
春季重點養(yǎng)肝
古人有句話, “滿則損,缺則盈”,正如同植物在秋冬落葉,收藏營養(yǎng),春天發(fā)芽一般,在經(jīng)過秋凍的積累能量后,到了春夏,人的筋脈就開始運轉(zhuǎn)了,人體得開始釋放能量。而肝在五臟中的作用,則剛好是主疏泄、釋放,所以,春天就得以養(yǎng)肝為總的原則。
進入春天后,保持心情舒暢,就能讓肝火流暢地疏泄出去,如果常常發(fā)脾氣特別是暴怒,就會導致肝臟功能波動,使火氣旺上加旺,火上澆油,傷及肝臟的根本。所以春季一定要心平氣和、樂觀開朗,如果生氣了,要學會息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分鐘。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立春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喜歡外出游春,俗稱出城探春、踏春,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送春
立春這天,民間藝人會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為“春牛”,送往各家各戶,謂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墻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nóng)事。
3、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jù)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
4、籍田禮
古代在立春日舉行的籍田禮,籍田的內(nèi)容包涵有對地母的祈求。在籍田儀式后聚飲,這是后世“團拜”和“賀年”的一種雛型的儀俗。
5、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tǒng)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制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涂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谷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6、鞭春牛
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后來一直保存下來,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7、吃春餅、春卷
立春這一天,潮汕民間還有吃春餅、春卷一俗。據(jù)《四時寶鑒》說:“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贝猴炇且喳溍胬又苹蛘糁频谋★?,以豆芽、韭黃、粉絲等炒成的合菜作餡兒包著食用。春餅的特點是薄而軟,形狀根據(jù)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8、咬春
立春這一日,中國民間講究要買個蘿卜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講究時令吃食,立春這天要吃春餅,吃春餅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盤的,這一日從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在胡同里吆喝:蘿卜賽梨。那時候,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卜給孩子咬咬春。
冬天,正是小麥分孽、長根時期,在這個時期人們要設法使根和分蘗長得粗壯一些,不要求上面的葉子長得過旺。因此,冬天在麥地上踩踩,問題是不大的,甚至反而有利于長根和分蘗。
這是因為,腳踩后麥葉會受傷,它就不會長得太旺,反而使更多的養(yǎng)分用到長根和分蘗上面去。有些種植戶在冬天,還要特地把麥田適當?shù)夭纫幌?,或?qū)iT用石磙子壓一壓。當然,踩得太厲害了也不好。
而在有的地方,冬天則在麥苗上蓋上一些碎土或河泥。這種做法看著奇怪,其實卻是許多地方的好經(jīng)驗,它不僅能使麥苗多分蘗,同時還可以壓碎土塊,將分蘗節(jié)更好地埋入土中,使根部與土壤緊密結(jié)合,彌補了地表的孔隙,可以起到保墑、保溫、防風、防凍的作用,使麥苗安全越冬。
而立春到來以后,天氣逐漸變暖,這個時候,麥苗的地上、地下部分都已生長,冬天里伏在地上睡覺的麥苗已“伸了伸懶腰”直立起來了,再過一些時候,人們用手在莖的基部摸一下,可以摸到一個小小的節(jié),這就是已經(jīng)開始拔節(jié)了。
有些人以為麥子到抽穗時才形成麥穗,但其實到立春拔節(jié)的時候,麥穗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不信的話可以找一個拔節(jié)的麥子,先將葉子剝?nèi)ィ儆靡桓樰p輕將最上面一個節(jié)的地方剝開,就可以看見一個亮晶晶的小穗子了。
所以,麥子在立春之前,或說冬天,雖然不怕踩,可是立春以后就不能踩了,否則形成的麥穗都會被踩死。同時還要注意的是,在這拔節(jié)孕穗的時候,要抓緊施肥澆水,這樣才能幫助穗子長得又大又好。
烙春餅
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春回大地時,選用新鮮冒芽的蔬菜,有嘗鮮的意思,代表著春天的氣息。春餅不能單吃,卷著合菜,一是比較美味,另外就是有“春到人間一卷之”的寓意。
大油餅
立春必備大油餅,豬肥肉剁碎,加上大蔥末和成餡。最后放在面里制成大油餅,餅烙熟了,豬的肥肉也已經(jīng)化在餅里了,只剩下餅皮和大蔥,香噴噴的,沾上臘八醋一吃,絕了。
炒合菜
天津人吃春餅,最重要的特色是合菜里津沽特產(chǎn)的韭黃。合菜是將韭黃、肉絲、粉絲、豆芽菜、嫩菠菜炒在一起的一種菜肴。
藍白線兒
韭菜綠里透藍,豆芽嫩白,春季主一年之生發(fā),此時食用綠豆芽(豆芽菜)有助陽氣的生發(fā),清理一冬的內(nèi)熱。用綠豆芽與春韭同炒,就是天津傳統(tǒng)菜式——“炒藍白線兒”。
炸春卷
立春最主要的年俗,就是炸春卷了,這叫“咬春”,是人們對春天的一種美好祝福?!耙Т骸保」湃恕耙У貌莞鶖?,則百事可做”之意。
2022年立春節(jié)氣的養(yǎng)生知識相關(guān)文章:
2022年立春節(jié)氣的養(yǎng)生知識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