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傳統(tǒng)食物及注意事項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們國大部分地區(qū)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jié)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景象。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jié)氣的一個特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露的傳統(tǒng)食物及注意事項,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寒露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螃蟹
老南京關于寒露的習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裝等。也有俗話說“寒露發(fā)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熬旁聢F臍,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jié),等農(nóng)歷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蒸食螃蟹最營養(yǎng)!用手捏住螃蟹兩排腿根處的大蓋兩側(cè),然后用牙刷刷所有能刷到的地方。盡量刷干凈再放在盛器里;再將姜末放在小酒碗內(nèi),加熬熟的醬油、白糖、味精、黃酒、麻油攪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最后,將螃蟹上籠,用火蒸15至20分鐘,至蟹殼呈鮮紅色時取出。
花糕
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花糕因“糕”與“高”諧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親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制花糕的原料分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餡料(棗泥、花生仁、葡萄干、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經(jīng)和面、制酥、包餡后,將生坯拍成兩個片中間夾上各種果仁,然后上爐燒烤,即成外形美觀,色澤素雅的重陽花糕。
柿子
民諺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軟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澀、性寒,入肺、脾、胃,清熱潤肺。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梢责B(yǎng)肺護胃,清除燥火,經(jīng)常食用能夠補虛、止咳、利腸、除熱。
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癥,所以最好飯后食用,盡量少食柿皮。同時也要控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纖維素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菊花酒
寒露與重陽節(jié)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qū)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jié)。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yǎng)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如今的菊花酒做法一般是用甘菊花2000克、枸杞500克、當歸500克、生地黃1000克,加水適量煎汁,用紗布過濾后待用。用糯米3000克,洗凈后加清水適量煎至半熟瀝干,與菊花汁混勻蒸熟,拌入適量酒曲,裝入瓦壇中,包好發(fā)酵,直到有甜味時即成。
一般來說,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已進入秋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飲食養(yǎng)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適當多食甘、淡滋潤養(yǎng)生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yǎng)肺潤腸。
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zhuǎn)向寒冷。根據(jù)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四時養(yǎng)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yǎng)陰防燥、潤肺益胃。于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在北京,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
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減少肺部的刺激感,同時還可以滋潤呼吸道,消除呼吸道壁上附著的痰液,這樣很快就可以潤肺止咳,連呼吸都覺得非常順暢,秋季咳嗽的人不妨試試這個妙方吧。
寒露節(jié)氣吃什么蔬菜好
1、紅薯
紅薯的名字很多,又叫番薯、朱薯、山芋、甘薯、紅山藥、金薯、番茹、土瓜、地瓜、玉枕薯、紅苕、白薯、甜薯等。中醫(yī)認為紅薯性平味甘,入脾、腎經(jīng);有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等功效。
2、芋頭
芋頭營養(yǎng)豐富,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zhì)2.2克,含淀粉18%左右,脂肪0.2克,鈣40毫克左右,維生素C6毫克,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尼克酸、鐵、磷、鉀、鈉、維生素A、B1、B2.另外,芋頭含有豐富的氟,有抑制細胞異常增生和護齒的作用。
3、山藥
作為白色食物之一的山藥,中藥材稱淮山、淮山藥、懷山藥等。因其營養(yǎng)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尤其山藥含皂甙、黏液質(zhì),有潤滑、滋潤作用,故可益肺氣,養(yǎng)肺陰,益肺止咳。而且,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食療佳品。補脾養(yǎng)胃以鐵棍山藥最佳。
4、土豆
“燥性干澀,易傷津液”,中醫(yī)認為入秋后氣候干燥,腸道會因受燥氣損傷而變得干澀,原來就有便秘的患者會因秋燥而加重病情,而一些原本沒有便秘的人,也容易在這個季節(jié)感到大便干結(jié)難解。所以這時要多吃土豆。
寒露養(yǎng)生注意事項
1、預防秋燥
秋天氣候干燥,因而皮膚水分蒸發(fā)快,故易造成皮膚干裂、皺紋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結(jié)等,因此秋天預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則。
2、多飲湯水
秋季空氣干燥,把進補的物品制成湯水服用比較適宜。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卜、蓮藕等加入魚、肉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牛肉湯、菠菜豬肝湯、蘿卜排骨湯等。
3、增強體力
秋天氣候漸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過多,有意讓機體凍一凍,經(jīng)受一些寒涼之氣的鍛煉,這也是增強機體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的重要方法。
4、預防疾病
秋末氣候轉(zhuǎn)涼,這個時期是中風和心肌梗死發(fā)病的高峰期,極容易導致猝死?;加新灾夤苎?、肺氣腫和肺心病的人,對氣候的變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導致復發(fā)、病情惡化。
5、早起早睡
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6、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雖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fā)生。因此,入秋之后應少食瓜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7、調(diào)理飲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8、適時進補
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y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
寒露的傳統(tǒng)食物及注意事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