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節(jié)日知識 >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 > 端午節(jié) > 端午節(jié)的相關傳說故事

端午節(jié)的相關傳說故事

時間: 梓炫0 分享

端午節(jié)的相關傳說故事附相關知識

端午節(jié)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相關傳說故事,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端午節(jié)的相關傳說故事

端午節(jié)的相關傳說故事

紀念屈原說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并不姓“屈”。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jié)聯(lián)系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xù)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后400多年的事了。雖許多端午習俗與屈原無關,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jù)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紀念伍子胥說

端午節(jié)的第二個傳說,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說

端午節(jié)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紀念介子推說

介子推是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由來傳說的主角,可也有認為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jù)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說,端午節(jié)系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端午節(jié)相關古詩及賞析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賞析

《端午日賜衣》出自《全唐詩》。這是詩人在757年五月,官拜左拾遺時所作。詩人描寫了端午節(jié)的風俗,實際上是描寫了自己在做官之后的心情?!凹毟鸷L軟,香羅疊雪輕”運用了典故,形容衣服的材料非常好。在《吳越春秋》《采葛歌》中,有“弱于羅兮輕霏霏”,謝莊詩“疊雪翻瓊藻”都是表現(xiàn)了衣服材料的良好。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是說衣領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潤的,天氣熱的時候穿起來一定很涼爽。這首詩整體語言風趣,運用了典故,表現(xiàn)了自己在端午節(jié)終于可以做官的心情。

《臨江仙》

宋·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jié)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賞析

此詞是陳與義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反映的是國家遭受兵亂時節(jié),作者在端午節(jié)憑吊屈原,舊懷傷時,借此來抒發(fā)自己的`愛國情懷。詞一開頭,一語驚人。“高詠楚詞”,透露了在節(jié)日中的感傷必緒和壯闊,胸襟,屈原的高潔品格給詞人以激勵,他高昂地吟誦楚辭,自己卻報國無志,深感流落天涯之苦。陳與義在兩湖間流離之際,面對現(xiàn)實回想過去,他以互相映襯的筆法,抒寫“榴花不似舞裙紅”。

“萬事一身傷老矣”,一聲長嘆,包涵了作者對家國離亂、個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歡娛都已成往事。“戎葵凝笑墻東”句,是借蜀葵向太陽的屬性來喻自己始終如一的愛國思想。“戎葵”與“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熬票顪\”是以這一年之酒與前一年之酒比較,特寫時間的流逝。酒杯深淺相同,而時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語,感喟深遠。

《屈原塔》

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jié)。

賞析

本年冬蘇軾侍父入京,途經(jīng)忠州南賓縣(今四川豐都),看到這個與屈原毫無關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驚異之余便寫下了上面這首五言古詩。詩分三段:前八句寫端午節(jié)投粽子、賽龍舟習俗與屈原的關系,次八句推測屈原塔的來歷,末八句贊美屈原不茍求富貴而追求理想的節(jié)操。

相比楚地民俗來,更觸動蘇軾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投飯和競渡不是呈現(xiàn)為娛樂化的熱鬧的民俗場景,而是祭祀與追懷的真正儀式,伴有“悲”、“哽咽”、“哀叫”等強烈的情緒活動。作者一再用反襯的筆法來強化議論的力度,如屈原赴死之決絕與世人眷懷之不絕,如事之無憑與人情之殷切,富貴之短暫與聲名之無窮,世人之澌滅與屈原之不朽,最終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jié)”一聯(lián)貫之,屈原持志之高潔與自己的無限景仰之情,都不待言而自喻。

《寄朱錫珪》

唐·賈島

遠泊與誰同,來從古木中。

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

夢澤吞楚大,閩山厄海叢。

此時檣底水,濤起屈原通。

賞析

《寄朱錫珪》這首唐代詩人賈島的一首五言律詩之一。“燒”字表現(xiàn)了在詩的意境營造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賈島詩中對于燃燒狀態(tài)的表現(xiàn)就頗能反映這種特色。

這首詩能充分體現(xiàn)賈島尚意的特色,賈島詩所寫之景常常并非盛唐詩人那種對自然或沉浸或相融的描繪,亦即賈詩在寫景中少了情的因素,而采取遠觀的態(tài)度對所描繪的景致進行意念上的再加工,使之符合某種非凡的審美體驗,使讀者可以對其進行直接的審美觀照,進而獲得超人意表的審美感受。

《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賞析

北宋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梅堯臣生于農(nóng)家,幼時家貧,酷愛讀書,16歲鄉(xiāng)試未取之后,由于家庭無力供他繼續(xù)攻讀再考,就跟隨叔父到河南洛陽謀得主簿(相當于現(xiàn)今的文書)一職,后又在孟縣、桐城縣連續(xù)擔任主簿職務。在連任三縣主簿之后例升知縣,召試,賜進士出身,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有梅都官之稱。梅堯臣入仕之后,曾胸懷大志,抱有遠大抱負,他原名“圣俞”,后改“堯臣”,意為立志要做個圣明君王的賢臣,然而他卻沒有遇到圣君。

梅公雖然在位途上極不得意,而在詩壇上卻享有盛名,他懷著無限的悲憤、苦悶、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寫出了《五月五日》,借屈原以抒發(fā)他的“不遇”情懷。

《浣溪沙·端午》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端午佳節(jié)情景的小詞,體現(xiàn)了人們對愛情的渴望和祝福。

上片寫“輕汗微微透碧紈”勾勒出了朝云的美麗身姿。這是一幅為端午節(jié)忙碌的場景。

下片寫端午佳節(jié)相互致賀,端午節(jié)各地的習俗。彩線輕輕的纏繞在紅色的胳臂會上,在發(fā)髻上掛著綠色的符錄?!安示€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描寫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佳人相見一千年”,則是對愛情的深深祝福。

端午節(jié)五大養(yǎng)生習俗

習俗之一:吃粽子——清熱除煩

中醫(yī)認為,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都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偟膩碚f,粽子有清熱除煩、助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初夏食用。

進食時須注意,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貪食。

習俗之二:插艾葉菖蒲——驅毒除瘟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痹诙宋绻?jié),家家戶戶都要將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艾葉(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現(xiàn)代研究表明,懸掛艾葉及燃燒艾葉的確有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葉、菖蒲還有驅蚊的作用,慢慢燃燒艾葉驅蚊效果更好。

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很少在家門口掛艾葉、菖蒲等草本植物。對于這個問題,專家說,可以采取煙熏和噴氣霧劑的方法來解決。普通家庭可以選擇在端午前后把門窗緊閉,然后用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煙熏2~4小時以上,這樣可起到殺菌作用。另外,還可以到商店購買殺蟲驅蚊的氣霧劑來達到滅害蟲的.目的。

習俗之三:涂雄黃酒——殺蟲解毒

端午前后,我國南方很多地區(qū)都已步入梅雨季節(jié),天氣條件有利于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節(jié)飲雄黃酒,但由于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后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

涂灑雄黃酒是端午節(jié)習俗之一。在端午節(jié),將雄黃摻在酒里制成雄黃酒,甩灑在居室的墻角和床下,具有較強的滅蚊和殺蟲作用。由于雄黃能從皮膚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積涂擦,以防中毒。

習俗之四:喝五加酒——祛濕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釀五加酒”是民間的習俗。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五加樹皮有奇香,可滋補肝腎壯筋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五加皮的藥用主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余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地處潮濕的區(qū)域,特別適合在端午節(jié)喝五加酒。

習俗之五:掛香囊——散風驅寒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jié)掛香囊的習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術、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兩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將這幾味中藥研細,然后放在布袋中,縫合好??梢耘宕髟谛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這幾味中藥,中醫(yī)認為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端午節(jié)的相關傳說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端午節(jié)的傳說故事

端午節(jié)的民間傳說有哪些

端午節(jié)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端午節(jié)的故事有哪些

關于端午節(jié)的傳說

端午節(jié)的四大起源傳說

端午節(jié)有哪些趣味傳說故事

2022端午節(jié)的民間傳說故事

關于端午節(jié)傳說故事

端午節(jié)的起源故事有哪些

137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