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是什么意思
每次看冬至的發(fā)展歷史都會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原本的冬至是多么盛大的節(jié)日,用輝煌形容也是不過分的。那么你們知道關于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是什么意思內容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是什么意思_冬至節(jié)氣的由來,歡迎參閱。
冬至是什么意思
古時人們對冬至的理解是: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已經用土圭觀察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現代天文科學測定,與夏至日相反,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三候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初候蛆叫結;二候集角解;三候水泉動。”據說蛆繃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然生長,但陰氣仍然非常強盛,土中的蛆叫仍舊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各異,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后長,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消而解角;由于陽氣初長,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能夠流動并且溫熱。冬至期間,雖然北半球日照時間最少,但由于此時地面在炎熱的夏季積聚的熱量還沒完全消散,故此時氣溫還不算最低。但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比獲得的太陽輻射要多,因此氣溫短時間內會持續(xù)下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所以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天文學上也把“冬至”確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冬至節(jié)的由來
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饑唐、宋時期廠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p>
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
《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很多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與冬至有關,如三顧茅廬,劉備先后聽到司馬徽、徐庶推崇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術就帶著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第一次不獲晤面,快快而回。
后值隆冬之際,劉備冒風雪而往??酌鞒鐾忾e游,劉備遇其弟諸葛均,留一手札,囑為轉達。二顧茅廬,就發(fā)生在冬至期間,也是民間年畫藝人最樂意表現的“三顧茅廬”題材中的內容。
冬至節(jié)氣習俗
冬至和清明一樣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冬至又稱冬節(jié)、交冬。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貴賤,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那冬至為什么吃餃子呢?相傳醫(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那天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
他看見家鄉(xiāng)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就地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在我國的北方,也有冬至吃混沌這一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冬至在歷史上的周朝是新年,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在南方地區(qū)這一天則有吃湯圓、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F代各個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是什么意思相關文章:
★ 冬至表示什么意思
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唯美詩詞
下一篇:冬至文案簡短干凈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