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會有什么樣的飲食習俗
寒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7個節(jié)氣,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195°(處于室女座)時。那么寒露會有什么樣的飲食習俗,讓我們來了解下吧。
寒露會有什么樣的飲食習俗
登高習俗
如果說白露時節(jié)天氣轉涼,開始出現(xiàn)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則露水增多,且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qū)會出現(xiàn)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jié),更會吸引眾多的游人。[4]
農(nóng)事習俗
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農(nóng)諺有: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蜜桃”。
節(jié)氣飲食
寒露時節(jié),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jīng)常喝,經(jīng)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yǎng)生辦法。
寒露飲食養(yǎng)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jù)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yǎng)肺潤腸,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癥。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自古秋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yǎng)不當,人體會出現(xiàn)咽干、鼻燥、皮膚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癥狀。所以暮秋時節(jié)的飲食調養(yǎng)應以滋陰潤燥(肺)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5]。”
吃母蟹
俗話說“西風響,蟹腳癢”,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團臍,十月尖”,寒露時節(jié)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jié),等農(nóng)歷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但過敏體質、胃寒者及孕婦、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黃,另外要注意螃蟹忌與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喝“寒露茶”
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習慣。寒露前后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謂之“正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為最佳。寒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jīng)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寒露簡介
寒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7個節(jié)氣,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歷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jīng)195°(處于室女座)時?!对铝钇呤蚣狻氛f:"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這一天,北京地區(qū)白晝時長已縮短至11小時29分鐘,正午太陽高度已降低至44°09'。寒露過后,太陽高度繼續(xù)降低,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jié)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xiàn)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fā)現(xiàn)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這一時節(jié),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qū)各地氣溫繼續(xù)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qū),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shù)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