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的神話故事
有人說,神話是人類幼年的詩。神話故事語言樸實自然,情節(jié)引人入勝,想象神奇絢麗。它契合了兒童的心理特征,滿足了兒童的審美情感,更是發(fā)展兒童言語能力的好載體。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黃山的神話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黃山的神話故事篇一:黃山飛來石
宋代有位叫單福的石匠,想在家門口修建一座橋,可惜沒有幫手,只有一位叫小姣的女子。 小姣和單福修了好久可是還沒有修成,小姣便在河邊立了塊牌子,上面寫著“捐身修橋”,一位瘸子將這這座橋要用的石頭運了過來,這位瘸子是八仙中的鐵拐李,鐵拐李又運來了一塊碩大的石頭,只聽下面的單福說:“石頭夠了。”鐵拐李就駕著這個石頭到處游蕩,游蕩到黃山,在此定居。 小姣是個講信用的人,她到處打聽那位神仙的下落,一只癩蛤蟆蹦著過來說:“你在找誰啊?”“我在找一位叫做鐵拐李的神仙。”“鐵拐李,他早就和其他七位神仙去了蓬萊,打敗了東海龍王,不知去哪了。”一聽到鐵拐李不知去向,小姣整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單??戳撕苁侵保愕教帍堎N啟事,鐵拐李看到啟事后,變成了一個天鵝,飛到了小姣面前,告訴她:“啊,鐵拐李現(xiàn)在在黃山,你快去找他吧。”小姣一聽,馬上啟程去黃山。 去黃山路途遙遠(yuǎn),馬都嫌累了,在路上歇著不動了,小姣只好把這匹馬買了,賣了匹驢,騎在路上,結(jié)果到貴州(黔)這個地方的時候,驢,又被老虎吃了,小姣只好走路,不知走了多少天,走到了黃河的一條枝江,旁邊就是安徽,小姣學(xué)著她爸爸那樣,搭好了一座橋,通向了黃山。 黃山十分峻峭,在山脈中,小姣只好用手和腳爬行著來走,有時腳和手都鮮血直流,可是小姣她決不放棄。 終于,鐵拐李看不下去了,他變成一只麻雀,給小姣帶路,一只走到了他的家里,小姣和鐵拐李結(jié)成夫妻,十分幸福的住在黃山。
黃山的神話故事篇二:鄭公釣磯
鄭公釣磯相傳為元代高士鄭玉垂釣處。鄭公釣磯位于溫泉景區(qū)湯泉左側(cè)溪畔,實為一巨石,長方形,依溪而立。
鄭玉,字子美,號師山,元代歙縣鄭村人。棄舉于業(yè),博究六經(jīng),教學(xué)鄉(xiāng)里,門人甚眾。朝廷授以翰林侍制、奏議大夫之職,他看破官場惡濁,以身體有病托辭不受。朱元璋起兵抗元,鄭玉自恃清高,不參與政事,潛心于黃山、白岳之間,以寫詩著文為樂事。曾載書入黃山祥符寺苦讀,講學(xué)之余,常竹冠野服,一童抱琴,一侍持綸,倘佯山水間。其性高潔,清淡飄逸,為時人所重。著有《師山集》、《周易纂注》、《春秋經(jīng)傳闕疑》等書,在黃山留下不少石刻題記和贊譽(yù)詩篇。朱元璋攻下徽州府,有人羅織罪名隱害鄭玉、他的學(xué)生鮑深聽說后,一面讓自己的兒子代其人獄,一面通知鄭公逃脫.鄭玉于心不忍,挺身就擒,視死如歸。當(dāng)明軍要處死他時,他穿戴整齊,從容自縊而死,以全節(jié)義。清歙人張廷凈有詩憑吊:“片石銘垂釣,遺蹤緬鄭公;官徒傳侍制,身自托漁翁;襟懷千古上,事業(yè)一竿中;篆留高風(fēng)跡,靖國仰忠魂。”后人對鄭玉的懷念,主要緣于他品德的高尚。釣磯有石板引橋可登其頂,磯上刻有“黃山仙境”四字。今人有詩贊其石曰:“如樓巨石近湯池,子美當(dāng)年作釣磯。風(fēng)雨滄桑經(jīng)幾度,年年春色人新詩。”
黃山的神話故事篇三:金雞叫天門
半山寺前仰觀天都峰腰老人峰上,有一石如雄雞,頭朝天門坎,振翅欲啼。半山寺路側(cè)巖壁上,刻有“空中聞天雞”五字。 這塊巧石還伴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古時候,黃山紫云巖下的小溪兩岸,居住著銀妹和金哥兩戶貧苦人家。金哥與銀妹天天結(jié)伴上山挖藥采茶。天長日久,兩人難舍難分。一天,雙雙來到小溪邊,金哥吹起了竹笛,銀妹唱起了山歌。不料這日天上的玉皇大帝也在游覽黃山,聽到銀妹那百靈鳥般的歌聲,便心想娶她做妃子.金哥和銀妹分手回到家后,玉帝派的天兵天將就來到銀妹家,告訴銀妹說,玉帝要娶她為妃,銀妹死也不從。第二天,銀妹和全哥剛要成親,突然狂風(fēng)大作,電閃雷鳴,天兵天將降到屋中,搶了銀妹就走。金哥追到老人峰上,已不見銀妹蹤影,便對著天門喊叫銀妹的名字,連叫七七四十九天,突然一陣風(fēng)雨過后,金哥變成了一只大金雞,抬頭高叫,聲音直沖九霄。那悲苦凄厲的叫聲,震塌了天門,只剩下一邊門坎,就成了如今看到的“天門坎”.那金雞也隨著化成了一塊巧石,終日朝著銀妹走過的天門。這就是如今看到的那高大的金雞永遠(yuǎn)望著天門坎的奇景。今人有詩贊曰:“天外飛來翅未收,峰前玉立幾千秋。雄姿不怕風(fēng)和雨,日對天門叫不休。”
黃山的神話故事相關(guān)文章:
2.黃山的歷史故事
3.黃山飛來石的傳說
4.民間故事精選5個
6.民間小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