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哲學論文(2)
生活中的哲學論文篇二
《生活的藝術》中的教育哲學意蘊
《生活的藝術》是林語堂先生旅美期間專事創(chuàng)作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也是繼《吾國與吾民》之后再獲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1937年在美國出版后,先后再版四十余次,并有十余種文字的版本。全書共十四章,由六十九篇生活隨筆散文構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期間也不乏教育哲學意蘊的論述,對中國當前教育頗具啟迪。
一、夢想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自己人生的夢想
林語堂先生在《論夢想》一文中說:“無論個人和國家,都有夢想,我們的行動多少都依照夢想而行事。”“而且我們幼時的那些夢想并不是沒有實現(xiàn)性的。這些夢想常和我們終身共存著。”“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所以夢想是真實的。”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無論一個孩子是在屋頂?shù)男¢w上,或在谷倉里,或是躺在水邊,隨處都有他的夢想,而這些夢想也是真實的。像愛迪生、史蒂芬生、司格德幼年時都夢想過。這種奇妙的夢想,結出了最優(yōu)美最瑰麗的果。每個小孩子都有一顆思慕的和切望的靈魂,懷著一種熱望去睡覺,希望在早晨醒轉來時發(fā)現(xiàn)他的夢想已成為事實。
夢想對一個人的一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往今來,凡是有作為的人,無不重視夢想的作用,他們在青少年時代就確立遠大的意志方向。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chǎn),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fā),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于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shù)貍鳛槊勒劇=K有一老者,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后,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yè)。
夢想是人生航程的燈塔,是人生奮斗的目標,人們?yōu)榱诉_到這個目標就要以堅強的毅力,頑強的斗志,勇于拼搏的精神去奮斗。夢想當中有些較為清晰,有些較模糊,清晰者產(chǎn)生了迫使這夢想實現(xiàn)的力量;而那些較不明晰的便在長成的時候逐漸消失。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就沒有了確定的奮斗目標和前進的方向。
因此,在教育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在青少年時代就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和夢想,就會使其一生過得更加有意義,有價值,誠如高爾基所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在發(fā)揮過程中對社會就越有益。”
二、智識教育:讓學生成為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的人才
林語堂先生在《智識上的鑒別力》一文中說:“教育和文化的目標,只在于發(fā)展智識上的鑒別力和良好的行為。一個理想的受過教育者,不一定要學富五車,而只需明于鑒別善惡;能夠辨別何者是可愛,何者是可憎的,即是在智識上能鑒別。”
當今社會已經(jīng)告別了傳統(tǒng)工業(yè)時代的機器轟鳴,取而代之的是以網(wǎng)絡為主要載體的信息知識時代。社會的這種信息化轉型非常迅速,不同于以往社會轉型的漫長過渡期。當今中國流行的一句“知識改變命運”正是學?,F(xiàn)行人才培養(yǎng)模式之下的產(chǎn)物。因此,現(xiàn)行學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必須從“知識傳授型”向“智識教育”人才培養(yǎng)方式轉變。
所謂“智識教育”,就是教育者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應用信息與知識能力的一切教育活動。在很多情況下,“智識教育”并不與掌握精準的系統(tǒng)知識相對應,“智識教育”是一種對人才進行智慧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單純的腦力活動,而是強健腦力的活動。任何使學生有效地提升知識和技能應用水平的教育活動都應歸屬“智識教育”的范疇。
據(jù)林語堂先生分析,孔子好像覺得學而不思比思而不學更不好,所以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必因看見弟子之中這種學而不思的人太多了,所以他要提出這種警告。這個警告其實也是現(xiàn)代的學校所極為需要的。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一般的教育,和一般的學校制度,都偏于割舍了鑒別力以求學問。視強記事實即為教育的本身目標,好像富于學問即會使人成為一個高士。
因此,林先生指出:“我們應該舍棄那種規(guī)定的、劃一的、被動的強記事實方法,而將這種積極的滋長的個人快樂定為理想目標。文憑和學分如一旦廢除,或僅僅值其所實值,學問的尋求即能趨于積極。因為那時做學生的至少要自問為什么而讀書了。”
為什么眾多的學者都不停地發(fā)問:“為什么中國高校培養(yǎng)不出杰出的人才?”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定位的優(yōu)秀人才是“知識學習型”人才,是一個知識量不斷累加的圖書館型的人才,而杰出人才是那些能夠有效運用知識創(chuàng)造知識的人才,是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鬃诱f:“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里的“習”就是知識的實踐應用,這才是快樂的。沒有知識的應用,學習就會變成單純的模仿。
所以,林語堂先生說:“尋求智識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和旁人無干。只有如此,教育方能成為一種快樂,并趨于積極。”
三、審美教育:讓每一名學生學會從審美中體驗快樂
審美教育,又稱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手段,培養(yǎng)使人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從審美角度,通過人們對現(xiàn)實的審美視察,在審美實踐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豐富其精神生活,啟發(fā)其自覺性,提高人們對于美的感受、鑒賞能力,從而使人們自覺地遵循美的原則,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能力。
對青少年進行審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對自然美、藝術美、形體美的感受和欣賞水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更是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需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而且有助于開發(fā)智力,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語堂先生在《什么是美》一文中說:“所謂文學的美和一切物事的美,大都有賴于變換和動作,并且以生活為基礎。凡是活的東西都有變換和活動,而凡是有變換和活動的東西自然也有美。”根據(jù)林先生的分析,凡是宇宙中活的東西都有著文學的美??萏俚拿绖儆谕豸酥淖郑瑧已碌那f嚴勝于張夢龍的碑銘。所以我們知道“文”或文學的美是天成的。凡是盡其天性的,都有“文”或美的輪廓為其外飾,所以“文”或輪廓形式的美是內(nèi)生的,而不是外來的。 而在《對唯物主義的誤解》一文中,林先生又指出:“從書本上所得的知識進展到人生的知識,只靠想象或認識是不足為用的;他必須不停地摸索前進——去感覺各色各樣事物的實情,對于人生和人類天性中的萬般事物,都去獲得一種正確的而不是雜亂的整個印象。”
教育的精髓是啟迪智慧。智慧是知識、修養(yǎng)、經(jīng)驗與情感的有機結合。真正有成就的大學者,他們的成功和他們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開的。1978年度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學家”的問題時說:“往往許多物理問題的解決并不在物理范圍之內(nèi),涉及多方面的學問可以提供廣闊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說,有空去看看動物園也有好處,可以幫助提高想象力。”可見,美育的社會功能在于全面培養(yǎng)人,塑造美的心靈,促進人的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
因此,學校要通過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使他們具有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以陶冶情操,培養(yǎng)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鑒賞美的能力,使他們具有一定的美學知識和藝術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審美理想;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使他們善于在生活中表現(xiàn)美和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活動的能力。
四、個性教育:讓每個學生在健康成長中不失去自我
林語堂先生在《論發(fā)現(xiàn)自己》一文提出:“我們是誰?這個問題似乎是不能解答的。不過我們都已承認,我們?nèi)粘Cβ瞪钪械淖晕也⒉皇峭耆嬲淖晕?。在生活的追求中我們已?jīng)喪失一些東西。”“我們往往在生活的追求中忘記了真正的自我,正如莊子在一個美妙的譬喻里所講的那只鳥一樣,為了要吃一只螳螂而忘記自身的危險,而那只螳螂又為了要捕捉一只蟬也忘了自身的危險。”
這里其實蘊涵了教育領域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個性教育”。朱智賢先生主編的《心理學大字典》對“個性”作了這樣的界定:“個性”也可稱人格,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結構是多層次、多側面的,由復雜的心理特征的獨特結合構成的整體。
個性的外在表現(xiàn)為獨特性,而內(nèi)在的特質卻是主體性和個人,無論是缺乏獨立性、自主性(表現(xiàn)為缺乏主見、人云亦云、盲目從眾),還是缺乏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為內(nèi)心世界的貧乏、智慧上的平庸),都會被視為缺乏個性。正如康德所指出的:“‘他有個性’,這在絕大多數(shù)場合下不單是說到他,而且也是在稱贊他,因為這是一種激起人家對他的敬重和贊嘆的可貴性質。”在教育學的視域中,個性與自由個性,有著共同的含義,即指人的完整性、獨特性,個體所具有的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
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讓每個學生在健康成長中不失去自我,讓學生成為他自己。樹林中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海灘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教育因個性而精彩,不僅因為教師的個性,還因為千千萬萬的學生的個性。如果我們要求用一種模式去限制原本是豐富多彩、各具特征的個人的發(fā)展,就意味著我們對某些個體的不公正。這也是教育之所以要民主化的重要理由。
因而,馬克思說:“要使這種個性成為可能,能力的發(fā)展就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縱觀當今比較流行的管理模式,自主化管理也好,培育發(fā)展模式也好,其根本指向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自我,成為他自己。
五、自然教育:讓學生成為大自然中幸福快樂的個體
林語堂先生在《生活的藝術》中,還多次論及自然教育的話題,他說:“欣賞并融入大自然,陶醉并沐浴在古今優(yōu)美的文化,肯定自己,只有作為個體的個人對自己負責,并使自己能體現(xiàn)自我價值,來尋找到自己快樂的源泉,這才是一種自然的人生哲學。”林先生甚至還說:“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意滿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動,覺得快樂。當一個人悠閑地陶醉于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么輕松,好像在天堂一般。”
林語堂先生的自然教育與袁去病博士創(chuàng)立的自然教育不盡相同。袁去病博士的“自然教育”是基于生物遺傳動力反饋簇理論體系的一種教育理念。主要倡導如何按照天性培養(yǎng)孩子,如何釋放孩子潛在能量,如何在適齡階段培養(yǎng)孩子的自立、自強、自信、自理等綜合素養(yǎng)的均衡發(fā)展的完整方案,解決兒童培養(yǎng)過程中的所有個性化問題,培養(yǎng)面向一生的優(yōu)質生存能力、培養(yǎng)生活的強者。而林語堂先生的自然教育更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優(yōu)化自然自我的自然人生哲學。
西方社會流行一句古詩:“我來自塵土,我終歸于塵土。”正是這來與走之間的旅程,才是生命的眷戀,生命的履歷。于是,我們該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像魚一樣在水里,迎著粼粼的水波,蕩漾著心情,自由地游弋;像鳥一樣飛翔在湛藍的天空,與云為友,做天空的旗幟……有了這樣豐富的想象力,我們可以摒棄作為人的所謂的高貴和自尊,真正成為自然的朋友,真正的欣賞并贊嘆種種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根據(jù)林語堂先生的分析,人有時就是一條魚,有時就是一片云,有時就是一塊石頭,有時就是一叢青草,只要我們愿意,我們想成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在古今文學經(jīng)典中,有了“莊周夢蝶”,有了“陶潛忘菊”,閑云野鶴的仙人與霧嵐和山水融為一體的文人,這才是真正對待內(nèi)心的良法。僅僅“只要不妨礙別人,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說法,是極其錯誤的,至少我們沒有意識到自然的存在。也許在追求私欲的過程中,看起來似乎很灑脫,但其內(nèi)心的空乏顯而易見。
自然的智慧是無與倫比的。自然創(chuàng)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絕倫,令人不能不贊嘆自然智慧的深邃、高超;自然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生命,人類更是自然的杰作;自然能運用美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宇宙的一切。因此,我們要在教育中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走進自然,成為自然的一部分,并按照自然的法則生活、行事,才能成為大自然中幸??鞓返膫€體。
總之,林語堂先生在《生活的藝術》中娓娓道出了一個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表達了中國人的曠懷達觀、陶情遣性的生活方式,將浪漫高雅的東方情調(diào)予以充分地傳達,也就是文人所指的閑適哲學。而其中諸多關于夢想、智識、審美、個性與自然的論述,以及讀書藝術、寫作藝術、交友藝術等的論述,都對我們當前的教育提供了可資思考與借鑒的深刻見解。因而,《生活的藝術》既是一本生活隨筆散文集,也堪稱一部生活教育哲學論著。
看了“生活中的哲學論文”的人還看了:
3.哲學與生活論文
5.哲學的論文范文
6.大學選修哲學論文
7.對哲學智慧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