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最新5篇
7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家衛(wèi)國、反抗侵略,用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那么你知道《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該怎么寫嗎??為了方便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收看《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最新5篇,歡迎閱讀!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1
今與朋友聚餐,交流到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探討了一番,之后,我花了6個小時通過網(wǎng)上的視頻、文字及書籍做了下大概了解。在這個過程中,心情一直是非常的沉重.....
由于美帝介入出兵朝鮮,新中國在偉人的指導下,1950年10月,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開始。因為剛剛建國一年,百廢待興,當時的新中國可謂是一窮二白,面對的是當時世界一流強國們,能有勇氣出兵一戰(zhàn),可謂魄力十足!但是,現(xiàn)狀是非常的凄慘,我軍裝備非常差,沒有自己的空軍,坦克等先進武器,甚至重武器都比較少,基本都輕武器,并且很多時候子彈都得節(jié)省用,物資極度匱乏,連保暖的衣服、充饑的食物都滿足不了,導致很多士兵活活凍死......但就是這樣的軍隊戰(zhàn)勝了美帝聯(lián)合軍,取得如此大的勝利,完全靠的是志愿軍的不犧牲精神,萬眾一心其利斷金!戰(zhàn)爭是慘烈的,它的殘酷法則是將一切手段合法化,在敵人飛機大炮坦克的轟炸下,堅持了下來,以血肉之軀鋼鐵意志來彌補差距,也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像黃繼光用身體堵槍口,這不是單個事跡,而是很多!拉鋸戰(zhàn)時,基本上是敵人白天通過裝備優(yōu)勢占領的陣地,志愿軍晚上又奪回來。有個印象最深,在寒冷的冬天,路面上是積雪,腳踩在雪上會發(fā)出咔嚓聲,志愿軍為了減少聲音防止被敵人提前察覺,竟然赤腳前進!抗美援朝三年中,戰(zhàn)況激烈的戰(zhàn)斗很多,如砥平里之戰(zhàn)、上甘嶺戰(zhàn)役等每一場戰(zhàn)役都是絞肉機,志愿軍被轟炸的血肉橫飛,損失慘重。
之后,蘇聯(lián)援助了空軍及喀秋莎火炮等裝備,加上領導人的英明指揮及志愿軍的英勇拼搏,終于于53年7月27日,迫使聯(lián)合軍達成?;饏f(xié)議,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束。重新回憶起,志愿軍真是神一樣的存在,想到他們在那條件、那環(huán)境、那狀況下,卻依然不畏懼、不動搖,已經(jīng)超乎了認知!此刻,沉痛的心情夾雜著莫名的心酸,若問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就是!向逝去的英雄,致敬!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2
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邱少云烈士的故事,小時候就聽爸爸媽媽講過,邱少云這光輝的名字早就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了。
我貪婪的讀著,字里行間我仿佛看到了邱少云那高大的身影、堅毅的神情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的眼睛濕潤了,我含著熱淚默默的說:“邱少云叔叔您沒有死,您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永遠活在朝鮮人民的心中,您的名字永遠閃爍著光輝!”
邱少云叔叔為什么能在烈火燒身之下不動搖呢?是因為他有剛毅的性格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能把革命勝利看得高于一切,所以他為了革命的勝利寧肯犧牲自己。邱少云叔叔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戰(zhàn)斗的勝利,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我們這代著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啊!
邱少云叔叔的英雄事跡告訴我們:紀律是贏得勝利的重要保證,“紀律是重要的保證。”當年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路上忍饑挨餓啃樹皮吃樹根也不損害群眾的一點利益,他們路過蘋果園時連掉在地上的蘋果看也不看一眼……想當年邱少云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暴露目標紋絲不動,讓烈火燃燒著。這是何等的剛毅、何等的崇高。
今天有些年青人卻把紀律置之腦后,上車不排隊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課堂上隨便講話,這些跟邱少云烈士相比顯得多么渺小和自私。我呢……上課也有講話的不好習慣,這跟我肩負的學生責任挺不相稱的。今天為了革命的三個現(xiàn)代化就應當為了攻下文化科學堡壘而努力,我們也要向邱少云自覺遵守革命紀律,上好每一堂課,從小培養(yǎng)自覺遵守紀律的共產(chǎn)主義的美德,永遠將邱少云先烈的品格精神作為我們永往直前的動力,永遠踏著邱少云的腳印一步一步向前。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3
今天天是陰沉的一如我的心情,與同學一起去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一下車便看到那高高聳立的紀念塔,心中又是一抖,紀念塔的正面鑲嵌著題寫的“抗美援朝紀念塔”七個鎏金大字,下面是由旗幟、鮮花、彩帶組成的漢白玉塔花,代表和平、勝利和友誼。塔的背面是頌揚中國人民志愿軍豐功偉績的塔文。塔體兩側分別刻有抗美援朝紀念章與和平萬歲紀念章??赡撬闹艿挠稳丝上脒^那聳立的背后是多少鮮血多少的白骨······是那鮮血和白骨給剛剛站起如個孩童般的中國一個穩(wěn)穩(wěn)站立的堅強支點。我不曾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也無法用語言來說明那到底是段怎樣的時間,那不是史料或是視頻可以傳達出的,我不知道那是的領導人是怎樣的無可奈何卻仍打起精神爭取力挽狂瀾,我不知道那時的戰(zhàn)士是否疲倦,是否厭惡了戰(zhàn)爭,是否想后到家中看看妻兒父母卻不得不為祖國的安寧而奔赴戰(zhàn)場保家衛(wèi)國,我不知道那時的人民是怎樣的期待安寧卻聽到戰(zhàn)事又起時的怔然,我不知道他們送走戰(zhàn)士的時候是否有淚水在眼眶中不能落下······
那些是我無法碰觸的過去而今天在抗美援朝紀念館中我仿佛逆轉時間看到了其中一角。耳邊是輕柔的介紹的聲音:抗美援朝紀念館,始建于1958年,當時隸屬安東市人民委員會文化科。紀念館的前身是1953年創(chuàng)建的“遼東省地志博物館籌備處”。1956中11月2日,經(jīng)遼寧省文化局批準,成立了“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原遼東省地志博物館籌備處撤銷。1957年7月,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開辟了“原始社會”、“歷史文物”陳列,同時設有“抗美援朝紀念”專室等共十二個陳列室。1958年9月29日經(jīng)遼寧省文化局上報中央文化部批準,將“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改為“抗美援朝紀念館”郭沫若同志題寫了館名。
看著那大廳中的雕像和照片我仿佛看到各民主黨派聚集簽下聯(lián)合宣言,仿佛看到那因設備不完善而無比艱難的戰(zhàn)役。一幅幅的照片無聲的訴說著那個血淚的時代,多少人撒血異國他鄉(xiāng),再也無法歸來永遠埋骨異國。那是怎樣的寂寥悲凄,那漸漸無神的雙眼里有著怎樣的遺憾,那慢慢腐爛的身軀里有著怎樣強烈的愿望,可惜在無人能知。
當參觀到第三次戰(zhàn)役的展廳時進來了許多小學生,他們手拉手的參觀著喧嘩著,他們可知他們頭頂?shù)恼掌馕吨裁?,走到門口時看到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正在看那第三次戰(zhàn)役的介紹,看的那樣仔細而專注,這位老人才是真的是想看看紀念館的吧。進來了那么多得旅游團,那么多的人,有幾個如這老者一般是真想回味那是的艱辛悲苦呢,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畢竟我也是為完成作業(yè)而來,我也沒資格說他們。
觀著史詩般的展覽,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著,70年前進行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是抵御侵略、反對強權的偉大壯舉。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百業(yè)待舉。在朝鮮處于生死存亡、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略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奉命開赴朝鮮。歷經(jīng)千難萬險,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侵略者。志愿軍指戰(zhàn)員在這場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進而形成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偉大的志愿軍戰(zhàn)士不愧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圓滿完成了中國人民賦予的光榮而偉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以寶貴的生命維護和平與安寧,以壯麗的青春譜寫了歷史的光輝篇章。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先輩的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隨著歲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場戰(zhàn)爭留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印跡卻永遠不會消失,10余萬為國捐軀的中華好兒女的英名更是永遠銘記不忘。
勿忘過去,珍惜今天。我們今天的一切來之不易,我們要時刻珍惜這一切。
追憶那場戰(zhàn)爭,我們應該滿懷感激之情向最可愛的人--英雄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致敬!向犧牲在朝鮮土地上的光榮的烈士們和他們的家屬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參加那次戰(zhàn)爭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說:忘記歷史等于背叛!雖然有些偏激但并不無道理。那些歷史是由先輩們用鮮血白骨潑寫的,用他們的青春換來的,雖是保家衛(wèi)國之戰(zhàn)可誰都不能否定它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亞洲的作用,對朝鮮半島的作用。如今無數(shù)的先輩長眠于綿延的長白山腳下,那號角之聲已經(jīng)消散在朝鮮半島的上空但那聲聲號角之聲不該在我們心中消散,那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對世界發(fā)出的聲音。中國雖未多強大但絕不低頭。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4
在1953年朝鮮戰(zhàn)場夏季反擊戰(zhàn)中,志愿軍某部三連接替了友軍的防務,上了938.2高地主峰的前沿陣地,對面不到百米處就是美國鬼子。美軍不甘心938.2高地被我友軍奪取,天天向我方陣地前沿和縱深實施狂轟濫炸,隔一兩天就以數(shù)十人或百余人的規(guī)模,在炮兵和坦克掩護下向剛接防的三連等陣地反擊。那時,處在山溝里的炊事班送飯到前沿陣地,即使在夜間,也是三天兩頭有傷亡。不要說一天三餐,一天一餐也難保證,兩三天才能送上一次飯。戰(zhàn)友們回憶說:吃飯難,還有壓縮餅干可以啃幾口,抵一陣子饑餓,但飲水難時刻威脅著戰(zhàn)士的生命。
接防上陣地那天早晨,每人都背了一壺水。有的戰(zhàn)士在通過炮火封鎖區(qū)時,水壺就被敵人機槍打中,水漏光了。多數(shù)人在炎熱的夏天打了一天仗,沒到下午,一壺水早已喝光。到了晚上,大家渴得唇干舌燥。上陣地第四天,天剛黑下來,指導員余發(fā)榮跑到三排十班的貓耳洞,對班長鐘樟彩說:“沒有水,戰(zhàn)士們快渴死了,有的人已經(jīng)接小便喝了。你負責的活動小分隊,除了到敵前偵察敵情抓‘舌頭’(俘虜)外,要加一項任務,就是到山溝里找水源。只要找到了水,拼上命也要把水背上來。”鐘樟彩時年24歲,入朝后在煙臺峰打坑道中光榮負傷,剛立過功。
指導員走后,他隨即就叫戰(zhàn)士到各班收集了30多個軍用水壺,背上沖鋒槍和水壺,離開貓耳洞奔往前沿陣地的山溝。在泛著少許白光的小路上,他仔細辨認路痕,確認沒有埋著地雷后,加快速度走幾步,又低下頭仔細查看一段再走幾步,就這樣辨認一段走一段。
當跑下80余米時,山坡上已逐漸有些灌木和青草了,他放慢了速度,仔細搜索,特別注意聽水流聲音。猛然間,他發(fā)現(xiàn)不遠處的小樹叢里橫著兩段似原木一般的東西……他貓著腰手提沖鋒槍警惕地向那兩段東西走去。待走近了,才看清那是兩具尸體,仔細一看,在緊靠上面那具尸體邊的巖縫里,向上噴涌著一股清水,水量還不小。他高興極了,隨即將靠近泉邊的尸體移開幾步,看清楚了那是個穿志愿軍服裝的年輕戰(zhàn)士,身上背著槍和一些水壺,手里拿著一個軍用水壺伸向噴涌的泉水。他判定這兩個戰(zhàn)士是到這里灌水時,遭敵人封鎖水源的機槍掃射而犧牲的。
他怕美軍機槍再次射擊,不敢怠慢,連忙趴下喝飽了泉水,又急速卸下身上背著的全部水壺,很快將所有水壺灌滿。水背回之后,看著連里戰(zhàn)士輪流傳遞水壺,喝著那甘甜泉水時的高興勁,鐘樟彩也樂了。
自從那天背水成功以后,他又每隔一兩天去背過三次水。每次都遇到定向、定點打到泉水附近的機槍子彈和炸彈,但鐘樟彩都根據(jù)美軍打槍打炮的規(guī)律避過去了。他也因背水榮立了三等功。
《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5
羅盛教,湖南省新化縣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個貧苦農(nóng)民的家里,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任志愿軍47軍第141偵察隊文書。他高舉起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旗幟,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鮮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軍,迎接戰(zhàn)火的洗禮。當年,他參加了陣地防御作戰(zhàn)。
1952年1月,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風雪彌漫,氣溫降到零下2攝氏度以下。
2日,一位朝鮮少年崔瑩在櫟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壓破冰層,掉進2.7米深的冰窟窿里,一瞬間就沒了頂。剛剛投彈訓練歸來的羅盛教見此情景,像接到戰(zhàn)斗命令,毫不猶豫地沖上去。他邊跑邊脫掉棉衣,縱身跳進冰洞,潛入水底尋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羅盛教一連兩次沉入水底,摸到崔瑩,幾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層太薄,崔瑩無法爬上去,又塌進冰水中。羅盛教第三次潛入水底摸住崔瑩,雙腳蹬著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后一點力氣,用頭將崔瑩頂出水面,戰(zhàn)友趕來協(xié)助救出。崔瑩得救了,羅盛教卻被沖到遠處的冰層下,再也沒有出來。
收看《為了和平》第一集正義擔當觀后感最新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