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撰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
讀《天工開物》有感偶然的在購物中,選中一本歷史課中背過書名的書,《天工開物》。本是隨意的買來翻翻,但開卷之后,贊嘆不已。實在沒有想到,我國在明代,就有這樣的科技著作。
《天工開物》,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的綜合性著作,是我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在理學占據(jù)文化領域的統(tǒng)治地位的當時,《天工開物》既是對古代科學傳統(tǒng)的有效繼承,也與當時興起的各種具有啟蒙意義的反權威意識,實學意識和民生意識息息相關。
由空談走向?qū)嵺`,是當時有識之士的反思,這種思潮在思維方式上開始散發(fā)出近代的氣息。 《天工開物》經(jīng)翻譯,走向世界之后,獲得極高贊譽,并且影響深遠。《天工開物》被歐洲學者稱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法蘭西學院漢學家儒蓮將此書稱為“技術百科全書”,將“天工開物”理解為“對自然界奇妙作用和人的技藝的闡明”。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把《天工開物》稱為“中國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國的狄德羅”,稱《天工開物》是“十七世紀早期的重要工業(yè)技術著作”。日本學者評議道:“作為展望在悠久歷史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中國技術全貌的書籍,沒有比它更合適的了?!?/p>
日本現(xiàn)代科學史學家藪內(nèi)清也認為宋應星的書足可與十八世紀法國啟蒙學者狄德羅主編的《百科全書》匹敵。十八世紀,在歐洲工業(yè)革命已經(jīng)拉開序幕,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依然十分落后,播種還在使用人工播種。這種播種方式,在種子的密度和覆
土深度上都十分隨意,直接影響出苗率。而此時中國,已經(jīng)在使用播種機。歐洲的犁設計也比較簡單、原始,操作十分費力,而中國的犁則效率更高也更省力。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在讀了儒蓮翻譯的《天工開物》中論桑蠶部分的譯本后,把它稱之為“權威著作”。達爾文在他的《動物和植物在家養(yǎng)下的變異》(1868)卷一談到養(yǎng)蠶時寫道:“關于中國古代養(yǎng)蠶的情況,見于儒蓮的權威著作”。他把中國古代養(yǎng)蠶技術措施作為論證人工選擇和人工變異。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2
今天我看了《典籍里的中國》,這一期講的是《易經(jīng)》,孔子為我們講述他從《易》變成《易經(jīng)》的過程。
在商朝時期,崇候虎野心很大,而西伯候雖是周國人,但是他愛楚國人,楚國的百姓也都敬愛他,這讓崇候虎很是妒忌,于是想法設法在帝辛面前陷害他,還殺害了西伯候的長子伯邑考。這讓西伯候很是傷心。西伯候在他父親遇害時就沒能救他,現(xiàn)在他兒子也被害死了,西伯候悲痛欲絕,同時也讓他想通了帝辛的昏庸無道。西伯候脫困后,就發(fā)動了戰(zhàn)爭,與楚國開戰(zhàn),楚國城墻堅固易守難攻,崇候虎還利用西伯候的愛民之心,拿百姓當人質(zhì)要挾西伯候。后來楚國百姓和戰(zhàn)士都受不了無道的壓迫,造反了崇候虎,擁護西伯候成為新的一代王。
看完后,讓我學到,做人不能自私自利,要做一個有美德和愛國的人。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3
今晚,我與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典籍里的中國》相遇,隨當代讀書人一起,進行一場穿越古今的對話?!百F五谷而賤金玉!”一句話仿佛濃縮了宋應星撰寫這本書的理念。卷一《乃?!?,卷十八《珠玉》,宋應星以實際行動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宋應星在6次科考失利之后,并沒有因此頹廢,而是在路途中看、學、思,在腳下的萬里路上悟到了書卷上沒有的東西,增加了未曾聽說的見聞。功名利祿于宋應星已然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那份理想:五谷豐登,物阜民康。
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把“重農(nóng)固本”視為安民之基,治國之要,每朝每代人殫精竭慮,極具創(chuàng)新精神,接力傳遞責任,只為中華。宋應星與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不僅是兩位科學家的握手,更是兩個時代的握手。他們找到了屬于科學家的共同夢想:求真務實、造福人民。我們有幸生于這個時代,享受先人前輩的勝利果實,我們更要將發(fā)展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讓科技再發(fā)展,讓祖國再騰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學習的目的各不相同,也許有人想當大官,有人想當企業(yè)家,有人想當科學家,但希望當我們通過學習實現(xiàn)各自理想后,可以繼續(xù)用我們所學知識回饋社會,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4
《典籍里的中國》———聽著名字,感覺是那么的沉重,古老,甚至是布滿灰塵,艱澀難以看懂的。今日閑來無事,看了第一期,完全顛覆了我的想象,話劇+主持+對話+表演+朗誦,沉浸式的表演講述,讓我大為震撼!看這個節(jié)目,既增長知識,又有趣,利于吸收。令我難忘的有以下幾點:
看這個節(jié)目,我知道了一個人物———伏生,并對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博學愛書,歷經(jīng)秦漢兩個朝代,做過秦博士,歷經(jīng)艱難藏《書》,為此妻兒都丟了性命,也只為保住《書》,然而,在墻中的典籍禁不住歲月的滄桑和書蟲的腐蝕,只剩下29篇,更為難得是九十多歲時有了機會把經(jīng)傳給漢朝官員,從而使后人把《書》傳了下去,后人評價:若無伏生,則無尚書,若無伏生傳經(jīng),后人難懂尚書。可見,老先生多么的難得!
《書》 開篇恢宏大氣,尤其重點讀了《禹貢》篇,“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庇淼墓?,不僅僅是用了13年治水成功,疏通了黃河,還定了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洲、雍州。
漢官晁錯奉皇帝之命向伏生學經(jīng),才使《書》得以流傳。
才有了現(xiàn)代人能夠?qū)W習中國典籍,中國文化得以傳承。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5
20xx年,隱沒千年的南朝古剎——定林寺在江蘇南京重見天日,那里埋藏的不僅是一座古跡,更有一脈文思。因為在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時期的文學理論家劉勰就是在定林寺創(chuàng)作了一部縱覽古今、歷久彌新的中國文章學元典《文心雕龍》,留下了一把打開中國文學寶庫的鑰匙。
一座古剎,時隔千年重現(xiàn);一部典籍,讓古今“文心”相通。全書僅3萬余字的《文心雕龍》,何以成為無數(shù)讀者眼里的“寫作高分秘籍”?CCTV-1今晚八點檔,隨《典籍里的中國》共赴一場文學、文采之夢,在“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的千古文思中,體悟劉勰如何用一生熔煉“文心”,為后世指明“立文之道”。
全書僅3萬余字卻火了千年
《文心雕龍》可以有多美?
《文心雕龍》全書共50篇,論及30多種文體,以3萬余字基本概括從先秦到晉宋千年以來的文學面貌和發(fā)展規(guī)律,全面探討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了體大思精的文學理論體系,在中國乃至世界文藝理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對當今文藝創(chuàng)作依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文心雕龍》書名的含義是什么,它有哪些深厚的價值?主持人王嘉寧將與三位專家學者共同為大家解讀。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結合劉勰在《序志》篇中的記載介紹道:“在劉勰看來,‘文心’就是文章的用心、立意,‘雕龍’則指寫作要像雕刻龍紋般細膩,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有體有用的好文章?!笨梢哉f,《文心雕龍》是一部應時而生的典籍。在它誕生之前,詩文創(chuàng)作雖盛,作品卻良莠不齊,文章離經(jīng)典越來越遠,文學評論也沒有一定的標準。為此,劉勰在定林寺跟隨僧祐生活的十余年里,遍覽名家之作,縱論各種文體,總結創(chuàng)作方法,最終著成《文心雕龍》,它也被奉為“作者之章程,藝林之準的”。
翻開《文心雕龍》,你會發(fā)現(xiàn)字里行間氤氳著中國古典文學之美。例如“風骨”一詞,原本主要用來形容人的精神面貌,而劉勰在《風骨》篇中,將“風”與“骨”凝結為完整的文論范疇,提出“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認為文辭情采應該同君子一樣有骨力和氣概,文辭表達精當,情感抒發(fā)要昂揚爽朗。這也引起了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戴衛(wèi)紅的共鳴,在她看來真正為人們所喜愛,為時代所需要的作品,也應當具有“風骨”的力量。
節(jié)目訪談現(xiàn)場,蒙曼教授還指出《文心雕龍》的一大亮點——每篇結尾都有一段“贊”。它和當下大家所理解的“點贊”不同,是劉勰對內(nèi)容要義的總結,普遍采用四言八句的形式,如詩歌般富有美感。例如《指瑕》篇的“贊”中說道“羿氏舛射,東野敗駕”,八個字包含了兩個典故,借此說明即便再有才華的人,稍不注意也會出差錯,因此人們在創(chuàng)作中應當秉持謹慎的態(tài)度。
戲劇舞臺首度構造多重夢境
邀你共赴劉勰的“文學之夢”
《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的生平在史料中著墨甚少,主要源自《梁書·劉勰傳》當中的三百余字,里面記載他自幼便失去父親,家境貧寒仍發(fā)奮讀書。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戚良德介紹,劉勰在《序志》篇中記述的兩個夢也是學界推測劉勰生卒年的重要依據(jù)。7歲時,劉勰夢到天上布滿錦繡般的彩云,彩云可以理解為天的文采,說明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才性;30歲時,劉勰又夢到自己手捧禮器,跟著孔子往南行,這表示他有著繼承儒家“經(jīng)世致用”這一文道傳統(tǒng)的想法。
在與專家多次討論后,本期節(jié)目戲劇舞臺決定用劉勰的這兩次美夢為創(chuàng)作支點,首度構造出多重夢境,并在“當代讀書人”撒貝寧與劉勰的對話中,鋪陳出《文心雕龍》的創(chuàng)作歷程和劉勰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節(jié)目組還加入了對劉勰“深愛接之”的昭明太子蕭統(tǒng)這一角色,將蕭統(tǒng)主持編纂《文選》的經(jīng)歷與劉勰《文心雕龍》產(chǎn)生的影響有機結合,雙“文”相會巧妙地展現(xiàn)《文心雕龍》對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與文學批評發(fā)展起到的推動作用。而劉勰、蕭統(tǒng)將分別由涂松巖、董暢扮演。
戲劇演繹中,彩云的意象貫穿劉勰和蕭統(tǒng)的傳奇人生。當彩云流轉,經(jīng)歷過生死分別的他們最終在彩云中“重逢”,讓蒙曼不由得感慨:“戲劇結尾設計得太巧妙了!劉勰和蕭統(tǒng),一個是清寒文人,一個是昭明太子,但是他們都有一顆文學心,有一個‘文心’夢?!?/p>
作為中國文章學的元典,《文心雕龍》在中國文論史上如巍巍高山,屹立不朽,它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與思想智慧穿越千年仍歷久彌新、生生不息。對《文心雕龍》的研究,也逐漸發(fā)展成一門顯赫的學問——“龍學”。“文變?nèi)竞跏狼?,興廢系乎時序”,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應當繼承先賢的人文精神,承擔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書寫出中華民族的新篇章。
CCTV-1今晚八點檔,敬請期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央視綜合頻道、央視創(chuàng)造傳媒和中國國家話劇院聯(lián)合打造,中國國家圖書館參與的大型文化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龍》,讓我們一起秉承先賢之志,雕千年文脈,傳中華精神!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6
最近幾天,央視頻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觀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xiàn),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又稱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chuàng)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xiàn)“禮”,第一次制定歷法?!渡袝肥恰拔幕洹?,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后,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xiàn)代人撒貝寧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尚書》中的故事。
讀《書》”的時候,內(nèi)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jīng)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fā)現(xiàn)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為一體?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jié)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戲劇沖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宏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為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jīng),如今《典籍里的中國》讓經(jīng)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jié)目不僅僅是敘事,更著力于展現(xiàn)《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時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chuàng)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中華文化,永續(xù)不絕。優(yōu)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yōu)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jié)、啟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jié)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弦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7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薄吨腥A世紀壇序》燙金的字樣深深烙在國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風雨飄搖中亦燃未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中華民族這片桀驁的土地上熠熠生輝。
近日,綜藝型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大放異彩,以獨具一格的方式向國人講述不絕如縷的華夏故事。節(jié)目第一期介紹了“政書之祖,史書之源”一一《尚書》。“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薄胺Q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華夏經(jīng)典,弦歌不輟。沉重的語句無一不使國人內(nèi)心澎湃,華夏文明的精髓綿延至今,溢散出無窮的光輝。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斗轉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經(jīng),青石永存。撫摸傳承千年的典籍,翻開古老泛黃的書頁,一個個沉重而又飽經(jīng)滄桑的文字浮現(xiàn)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華夏之淵源。品讀經(jīng)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品讀經(jīng)典,領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蘊;品讀經(jīng)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寧”的力量。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熔鑄于字里行間,鐫刻于時代青石,它們并未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熱血傳承中與時代接軌,推陳出新,千年繁盛。
風風雨雨,滄海桑田,華夏兒女血液中流淌的責任心和文化情卻未消逝。從愛子護書,以命相搏,用熱血傳承圣火,講授《尚書》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國》這一文化類綜藝節(jié)目的熱映,粼粼歷史長河中倒映出來的正是華夏兒女守護中華文化,傳承華夏文明,護得文學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壯志與堅定決心。
仰望歷史的天空,華夏文明熠熠生輝;跨越時間的長河,華夏文明綿綿不斷。一片片竹簡本木牘,不只是見證歷史的藏品,更是滋養(yǎng)文化血脈的“甘泉”。與千百年來遺存下來的經(jīng)典對話,不僅能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也能讓更多國人觸摸歷史脈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這是何等的幸運,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華夏文明,使其不絕如縷,薪火相傳,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礎,傳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無窮的魅力。
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fā)思想之先聲。傳承文化基因,鐫刻華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8
有這么一個人,他胸懷大志,一生翻越了重重高山,穿越了片片深林,淌過了條條大河,用雙腳丈量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有這么一個人,他勇于探索,一生言前人所不敢言,為前人所不可為,行前人所不能行,用信念尋到了長江的真正源頭!
他,叫做徐霞客。
少年時期,他因考試落第,心生沮喪。他的父親對他說:考試落第沒關系,但人要有志向!”徐霞客隧樹立了自己的志向:“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多么豪邁而又堅定,他也把這句話落到了實處,這既是他胸懷大志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他尋山遠游的真實寫照!
他看過黃山奇石、見過廬山瀑布、觀過雙龍洞石窟,朋友說他“尋山如訪友,遠游如致身”,這一切正是源于他對自然的熱愛。他雙腳踏遍五岳、游歷九州、溯源長江,歷經(jīng)三十余載,融入自然、敢于實踐、嘔心瀝血,終于著成《徐霞客游記》。游記既對我國大好河山有著準確、詳細、豐富的描述和記載,又充滿了深厚的文學底蘊。
徐霞客跋山涉水多年,只為探尋長江正源;不遠萬里、忍受傷痛,只為糾正前人錯誤,他不計辛苦與勞累的理想與豪邁,不怕挫折與阻礙的恒心與毅力,令我無比震撼,這讓我想到《明朝那些事》里的一句話:“成功只有一種,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一生。”
徐霞客憑著堅強的意志和過人的智慧,在地理和文學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越走越遠。他未走完的路,我們要繼續(xù)前行!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9
有什么是你拼盡一生所守護的?
俗話說,唯有詩和遠方不可辜負。那么對于伏生而言,則唯有《書》與講《書》不可辜負。戰(zhàn)火的響聲,淹沒了他的嘆息;兵車卷起的灰塵,掩蓋了他護書的身影。豈不嘆,楚人一炬成焦土;豈不恨,戰(zhàn)爭紛亂擾安寧;豈不幸,伏生留書傳千古。他若僂之背影飽含了月歲的沉淀,所講之《尚書》實現(xiàn)了千年的穿越。伏生一家,視《書》如命,拼盡一生,才得弦歇不掇,薪火相傳。伏生守護《尚書》一生,守護著寶貴華夏文明,照亮過去,更照亮未來。
當今日的我們安享繁華與和平時,邊境的石頭與棍棒無情地奪走四位戍邊英雄的生命?!罢\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而不可凌”,在雪山書寫下自己一生所守護的,用行動義不容辭守邊防?!扒宄旱膼?,只為中國”,陳紅軍、肖思遠、陳祥榕、王焯冉烈士將鮮血揮灑邊疆,衛(wèi)國土不失半寸,既是使命在側,責任在身,更是生死攸關之際為所守之中國,獻上自己的一生。英雄們愛國守邊,獻出生命,才得國土安寧,主權完整,人民生活康樂。
又有什么是你終其一生所追求的?
古時為了錢、權、名、利戰(zhàn)戈不斷,今時為了房子車子票子迷失了方向。究竟什么才該是這生吾之所求?又究竟是什么支撐著信念去守護所謂的心靈至高地?
你心靈至高地,住著什么?可能對于如我們一般的學生,早已被社會范式填滿了名牌大學,可終點又何嘗在此,這不過是起點而已。所要追求的,不應只是眼前的茍且。
我們很難平衡所求,就像伏生也會希望與妻兒共讀《尚書》,陳紅軍烈士也想多陪陪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詩和遠方也是美好的象征??勺罱K,他們選擇他們所守候和追求的,還是這些讓我們永遠銘記的萬死以赴。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本拖駸o數(shù)留名青史的英雄,是社會的模范,也是每個人優(yōu)先具備的精神,刻在民族心、民族魂里。
到底追求何事,守護何方?
今天的川流不息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就像當年張繼名落孫山時寫下的《楓橋夜泊》留傳千古,而中舉之人卻沒人被歌頌。但張繼面對的卻是落榜的落寞,中舉之人面對的是明日的榮華富貴。
就像著名辯論賽“青年人到底該做加法還是做減法”中說的——你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加重量,去承擔更多的責任,但你可能會很辛苦;也可以選擇為自己的生活打拼。沒有說誰幸福誰不幸福,只是每個人認為的幸福不同罷了。
熱淚滾燙,誰不是傾盡一生求一個好結果,無論過程如何,無論生命長短,終是成就了所追求的,守護長了所守護的,才是我們真正想得到的。
“魂兮歸來,以瞻家邦?!蔽蚁?,我所求的并不是明天的三餐,而是明天我能為充實自己做點什么;我所守的也不止于一隅,而是未來我能盡力守護這片土地上我所能守護的一切。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0
大醫(yī)精誠,所謂何?
打開典籍,品讀中國,我被那場跨越四百多年的時空對話直擊心靈,當王勁松老師飾演的李時珍先生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肅然起敬。
世人皆知李時珍著作《本草綱目》,卻無人知他重著本草30年是怎樣的決心和毅力。李時珍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yī),可是那時的民間醫(yī)生地位低下,生活艱苦,李言聞不愿李時珍再走上醫(yī)藥之路。然而李時珍熱愛醫(yī)學,并不熱衷于科舉,其后曾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還記得視頻中李時珍為學醫(yī)三求父親:“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彪S后李時珍二十三歲便隨其父行醫(yī)。后來在面對百姓因以往古代藥物書籍的錯誤而苦惱,李時珍毅然決然選擇重修本草。
然而,學醫(yī)難,行醫(yī)難,修本草書更難。當父親病重離去,已近中年的李時珍跪問父親:“沒有你,我還能寫成《本草綱目》嗎?”父親堅定的說“能!”李時珍花費自己畢生精力,經(jīng)歷27年的春夏秋冬,才構成了《本草綱目》。這部曠世著作完成后,李時珍喜極而泣,卻又面臨一個更大的難題。190萬字,將是多么大的出版工程!《本草綱目》無法刊印。一瞬間,我看到李時珍先生眼里的光暗淡了。
于是一生不愿求人的李時珍為了天下百姓,不遠千里,請求王世貞先生為《本草綱目》作序,為使《本草綱目》更加嚴謹完整,他又修書十年。這部耗盡他畢生心血的書籍終于即將出版,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本草綱目》剛剛刻成,李時珍仙逝。他終是沒能看到自己畢生耗費心血的書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有那么一刻,我希望《典籍里的中國》中的時空穿越是真的,李時珍捧著《本草綱目》,彌補了未曾親眼見證其刊刻出版的遺憾,他的心血沒有白費,畢生所愿達成的那一刻,他等了一輩子。
什么是醫(yī)者?“凡為醫(yī)者,遇有請召,不擇高下遠近必赴?!痹诳吹嚼钛月勏壬。咐相l(xiāng)親那一聲:“老李先生,您保重身體??!”在看到李時珍先生在面對身中鉛毒的患者而無法挽救時眼神中的無奈,在看到為了天下百姓一身傲骨的李時珍千里求序時堅定的眼神,我好像明白了何為醫(yī)者。不為良相,則為良醫(yī),身為一個醫(yī)者,有太多太多的艱辛。他們的身上肩負著沉重的責任,他們時刻記著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他們讓生命多了一份期待與希望。
“為利益百姓,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fā)大慈大悲惻隱之心,誓愿普救生靈之苦?!比绱藶榇筢t(yī)也!——尾記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1
一、央視出品,必屬精品。
過去半個甲子,可以說我們一直處于“娛樂至死”的時代。港臺風、歐美風、哈韓哈日風,輪番上陣。再到內(nèi)娛興起,全民選秀、全民狂歡。時至今日,各大衛(wèi)視的王牌綜藝,以及作為后起之秀的網(wǎng)絡綜藝,仍然占據(jù)著絕大部分的流量。我們樂過、笑過、感動過,唯獨極少回首來處,問問自己,我們的祖先是誰?流傳下來了什么?
所幸國家有數(shù),官媒有譜。我們忘了的,國家不曾忘。資本只逐利,官媒有擔當。所以才能聚起一批有學識、有能力、有情懷的人,為我們呈現(xiàn)這樣的文化大餐,來喚醒每一個中國人溶于基因中的文明記憶。
事實上,央視作為官媒,一直在堅持制作文化大餐,以饗國民《百家講壇》、《舌尖上的中國》、《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中國漢字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典籍里的中國》等等等等。所以除了傾心各種各樣的娛樂綜藝,我們不妨留出一些時間,帶著孩子一起,看看以上這些精品大作,既增長見識,又是在承接祖宗的魂,續(xù)文化的根,豈不樂哉。
二、正本清源,以正視聽。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沒落,是有復雜的內(nèi)外部原因造成的,我在乾園群中做過總結,在此不做重復。其帶來的一個副作用一直影響至今,那就是在廣大國人心中,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直帶有偏見――外來的一定比自己的好,西方的一定比東方的強,新的一定比舊的先進。而作為“群經(jīng)之首”的中華元典《周易》,更是直接被等同于封建、迷信,從此難登大雅之堂。
本次央視年度文化大作《典籍里的中國》,特地選擇在傳統(tǒng)中秋佳節(jié)之際,以高規(guī)格、大制作,由中國社科院、國家話劇院、國家圖書館為節(jié)目的權威性、專業(yè)性背書,帶領國人走進《周易》、品讀《周易》,這毫無疑問,是在為《周易》正名――《周易》絕非封建迷信,而是當之無愧的文化瑰寶。試想《周易》若為封建迷信之學說,可能在央視的舞臺上出現(xiàn)嗎?可能通過官媒去宣傳、去推廣嗎?把《周易》等同于封建、迷信的偏見,從此翻篇,再無立足之所。
除了為《周易》正名,《典籍里的中國》還通過“百家講壇”式的文化解讀,和“話劇表演”式的舞臺呈現(xiàn),為《周易》正本清源。
《周易》雖源于卜筮之書,但在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由無數(shù)先賢的繼承和發(fā)展,早已跳出卜筮之用,成為集自然哲學、社會哲學、治國智慧、人生智慧的大成之作。伏羲始畫八卦,乃是為了在上古時期生產(chǎn)力水平非常有限的情況下,以超絕的智慧,通過八個符號來觀察、記錄、推演自然的變化,以帶領族人尋一處安身立命之所,過一世平安順意之生活。文王拘而演周易,則是一個偉人在苦難中的不屈與抗爭。七年光陰,兩千多個日夜,這位喪失自由、痛失愛子的君主沒有因苦難而倒下,相反以絕無僅有思想實驗,將伏羲八卦演繹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終成《周易》。
孔夫子韋編三絕,留下《十翼》,從此讓《周易》大放人文光彩?!吨芤住返乃枷刖瑁羁逃绊懙街袊鴤鹘y(tǒng)文化價值取向的建立和華夏民族性格的形成。經(jīng)由西方傳教士帶至西方社會后,又深刻啟迪了西方思想家、科學家的思想和科學探索。
時至今日,提起《周易》,若世人仍只看到《周易》的卜筮之用,而不見《周易》的思想光輝,那就好比在海邊玩耍的頑童,只知沙灘上貝殼的精美,而不知大海的博大和深邃,此非《周易》之過,而為世人之大失。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2
最近幾天,央視頻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國》第一期,觀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xiàn),讓觀眾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渡袝酚址Q為《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chuàng)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xiàn)“禮”,第一次制定歷法?!渡袝肥恰拔幕洹?,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后,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xiàn)代人撒貝寧的對話為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眾深入了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后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白x《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里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chuàng)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jīng)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3
到底什么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為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xié)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
黃昏,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fā)上,對著電視津津有味的看著《典籍里的中國》。這是大年初一剛推出的綜藝節(jié)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說,節(jié)目的進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臺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眾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nèi)容也是干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表達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為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為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zhàn)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xiāng),鑿開墻壁,卻發(fā)現(xiàn)被他藏在墻壁里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為了保護尚書,假設不是因為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懊悔,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氣??!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于尚書局部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zhàn),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局部,現(xiàn)代讀書人撒貝寧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后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為開成石經(jīng)。華夏經(jīng)典,弦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fā)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4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一個電視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之《傳習錄篇》,它是一個講述中國古代典籍的綜藝節(jié)目,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趣有味,有知識,更多的是對古人的了解與尊重。
節(jié)目的編排很有新意,采用多舞臺話劇表演的形式,主持人穿越到古代與古人相見,面對面地共同探討經(jīng)書古典的奧妙。
《傳習錄》是記錄王陽明思想的語錄體著作,由他的弟子徐愛記錄整理完成。成書原因,和另一部儒家典籍非常相似,那就是論語。論語說:言之必可行也,傳習錄說:知行合一。
“傳習”兩字源自《論語》中“傳不習乎”一語。
傳一一老師傳授的學業(yè),包括老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以及事件處理的方式、行為以及態(tài)度,即言傳身教。
習一一復習、實踐,即實踐行動。老師所傳遞給我們的東西,要時時地實踐運用。
傳習一一作為書名,是弟子想將陽明先生的思想記錄下來,并不斷地將它運用于實踐。
因此,所有讀過《傳習錄》的人都可以算是陽明先生的學生。打開典籍,品讀中國。我們中國人,都應該了解并知道王陽明先生,都應該讀《傳習錄》以學習其理論,都應該踐行《傳習錄》的立言宗旨——知行合一。陽明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yǎng)自主意識,肯定自我價值,從而成為對時代有用的人。
《典籍里的中國》記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我和媽媽觀看時,心中那份驕傲自豪的情感一直在撞擊著我的心靈,希望同學們也來觀看這個節(jié)目哦!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5
繼與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賢相遇對話后,“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引領觀眾走進明代哲學家陽明先生的學堂,走進《傳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昨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jié)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以王陽明《傳習錄》收官。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人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賢智慧,以及傳承注重實踐、實干興邦的重要理念,在網(wǎng)上持續(xù)發(fā)酵。事實上,第一季11期節(jié)目期期有文化的燃點、情感的爆點,每次更新都會掀起新一輪熱議,被許多年輕人稱為“封神之作”。截至昨晚,節(jié)目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3億,抖音#典籍里的中國#主話題播放量超14億,節(jié)目相關視頻全平臺播放量超20億。著名評論家饒曙光認為,《典籍里的中國》能成為現(xiàn)象級節(jié)目,即在于創(chuàng)作者深挖傳統(tǒng)精髓,鉤沉典籍里的中國精神之源,為當代人指引征途,實現(xiàn)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以典籍為脈絡,串聯(lián)起中華文明史的文化之鏈
《典籍里的中國》通過時空對話的創(chuàng)新形式,以典籍為脈絡,串聯(lián)起中華文明史的文化之鏈,以期構建深刻的文化傳播、交流的歷史圖譜。圖為《傳習錄》劇照。
戲劇舞臺開啟,昨晚《典籍里的中國》采用倒敘手法,從王陽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講起,回顧他從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貶謫貴州、龍場悟道、平寧王之亂的坎坷一生,同時也是追尋大道的求索一生。跟隨節(jié)目,觀眾跨越500年時空,得見王陽明九死一生仍心向光明,終悟得“知行合一”思想真諦的歷程;年輕人更在節(jié)目中觸摸到《傳習錄》的睿智光輝。
昨晚節(jié)目播出后,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揚的一番話被許多網(wǎng)友轉發(f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陽明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我們培養(yǎng)自主意識,肯定自我價值,成為對時代有用的人?!本W(wǎng)友在一次次接力轉發(fā)中感悟的實為“學史力行,行勝于言”的真理。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應銘記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實干興邦。
其實回到節(jié)目創(chuàng)作的初心便可知,《典籍里的中國》憑什么每一期都能成爆款。中華文明綿延數(shù)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nèi)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中華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古老燦爛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一個重要奧秘即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典籍,正是中華文化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能永遠給予中華兒女精神滋養(yǎng)。因此,《典籍里的中國》通過時空對話的創(chuàng)新形式,以典籍為脈絡,串聯(lián)起中華文明史的文化之鏈,以期構建深刻的文化傳播、交流的歷史圖譜。
自牛年新春開播,《尚書》《本草綱目》《論語》《孫子兵法》《楚辭》《史記》《道德經(jīng)》《傳習錄》等享譽中外、流傳千古的典籍依次登場。伏生一生守護和傳承《尚書》的故事,“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李時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醫(yī)者品格,司馬遷、屈原、孫武等人深切的家國情懷,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賢思想的精華和內(nèi)涵等——典籍里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也一次次煥發(fā)新的光彩。
在新媒介與傳統(tǒng)文化的交互中,讓當代中國人與先賢心靈相通
曾有網(wǎng)友留言:“為什么每一期都能點燃我們內(nèi)心那團火?因為它喚醒了我們常用而不知的傳承,它讓你驀然發(fā)現(xiàn),那些經(jīng)典其實就記在腦海,刻在心中,掛在嘴邊,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痹陴埵锕饪磥恚兜浼锏闹袊分阅堋皢拘选被?、沸騰我們的血液,在乎融合了“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創(chuàng)新形式,在乎節(jié)目在新媒介與傳統(tǒng)文化中找到了交互的契合點。
在網(wǎng)友心里,《典籍里的中國》留下了太多名場面。比如《孫子兵法》,其所承載的“重戰(zhàn)”“慎戰(zhàn)”的思想光輝,深遠影響后世20xx多年。節(jié)目借戲劇的方式帶領觀眾推開歷史之門,“目睹”柏舉之戰(zhàn)大敗楚軍后,孫武勸吳王止戈為武的一幕。當孫武和伍子胥道出“這打來打去到了最后,不就是想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的歷史真諦,許多觀眾讀懂了《孫子兵法》“安國全軍”的精髓要義。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原戰(zhàn)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薛國安進一步闡釋:“如果我們現(xiàn)在面臨著對和平發(fā)展的嚴峻挑戰(zhàn),一定會涌現(xiàn)出成千上萬個既敢戰(zhàn)又善戰(zhàn)的新一代‘孫武’,自古熱愛和平的中國人民,根本不愿意戰(zhàn)爭,但是也不懼怕戰(zhàn)爭,我們會以億萬同胞凝心之力,共筑新時代的萬里長城!”
又比如《楚辭》一期,戲劇故事圍繞屈原手中的“柑橘”展開。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懷王共同成長經(jīng)歷的一個見證,而且是屈原對那片土地、對那片土地上人民的一種情感隱喻,還是他對自身的一種期許。熒屏上,屈原和楚懷王從兩個愛吃橘子的孩子成長為躊躇滿志的少年,就像是并肩生長的兩棵橘樹,想為家國開花結果……可惜,一個自沉汨羅,一個客死于秦。當楚懷王“離去”,屈原大口大口吃著橘子,甚至吞下了皮,感知到人物的情緒,幾乎所有觀眾潸然淚下。也由此,屈原和“天問一號”的夢幻聯(lián)動顯得格外珍貴動人。20xx多年前,屈原仰望蒼穹發(fā)出《天問》;20xx多年后,依然傳承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精神的中國人,已經(jīng)奔赴深空,將最浪漫的詩篇寫在了宇宙之中。
用時代的新介質(zhì)開拓新的傳播場,節(jié)目火了,典籍“活”了。正像節(jié)目最初的推廣詞——“中華典籍浩如煙海,兼收并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不絕如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