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興趣愛好 > 學樂器 > 學笛子 >

吹笛子應該如何循環(huán)換氣呢

時間: 張洪1135 分享

  循環(huán)換氣是吹笛子的一個重要技巧,學會了對吹笛子有很大的幫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吹笛子循環(huán)換氣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吹笛子循環(huán)換氣的方法

  舌頭

  笛子雙吐技巧是舌頭來回伸縮的連續(xù)運動,由于雙吐循環(huán)換氣延長了雙吐吹奏的時間,所以,舌根極容易產生疲勞而僵硬;有的吹奏者為了想吐奏快些,將舌根及喉管收縮得過分緊張,這更增加了舌根的疲勞,便雙吐循環(huán)換氣無法繼續(xù)進行下去。它的解決的辦法是:1、在練習時,努力使舌頭、舌根及喉管放松,不要為了追求快而造成欲速則不達。 2、在舌頭感到疲勞時,應停止練習,讓舌頭各部位休息一會兒再繼續(xù)練,這樣不敢使舌頭的動作變形。如此反復持之以恒的不斷練習,不僅可以提高舌頭的力度,速度也自然而然地會得到提高。

  唾液

  在運用雙吐循環(huán)換氣技巧時,由于舌頭長時間在口腔里來回不停地運動,使口腔內產生了許多唾液,給繼續(xù)吐奏造成了困難。根據(jù)每個人的生理條件不同,唾液產生的多少也有所不同。而在剛學會這一技巧時,最容易產生唾液,隨著不斷的練習,吐奏時間雖然延長了,但唾液產生得并不多,這里有一個人的生理功能適應和習慣的過程,但這個適應和習慣的過程只能使唾液產生得少一些,而不能使唾液不產生。碰到這種情況是將產生的唾液存放在腮兩邊,這樣還可以繼續(xù)吐奏一段時間。通過不斷地練習適應,這個問題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即使吐奏時間延長,所產生的唾液也不會成為繼續(xù)吐奏的障礙。另外,覺得唾液產生的多少與平時吃的食物及每個人胃的狀況有很大關系。一般說來,吃面食比吃其他食物所產生的唾液要少得多,這是因為唾液是酸性的,面食是堿性的,可以中和一部分唾液。而胃酸多的人唾液極容易產生。這要吹奏者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捉摸。

  鼻子

  在進行雙吐循環(huán)換氣吹奏時,由于鼻子不斷地較長時間的連續(xù)吸氣,且吸進去的氣速又很快,空氣與鼻腔的磨擦力與自然吸氣相比要大得多;而有時由于空氣干躁或者身體與吸進去的空氣之間溫差較大,因此,很容易造成鼻腔發(fā)熱、干燥,有時甚至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吼痛而傷風感冒,這種情況天冷時較多。在這里除了也有一個鍛煉適應的過程外,要注意的是,一旦感覺鼻腔發(fā)熱干燥,可以用涼水沖洗一下鼻腔,使之潤濕后再繼續(xù)練習。逐步習慣了再加自己注意那些造成鼻子不適的客觀因素,這種現(xiàn)象會逐步減少而消失。

  憋氣

  在進行較長時間的雙吐循環(huán)換氣吹奏時,往往會產生一種很憋氣的感覺,從而使雙吐無法繼續(xù)下去。造成這種憋氣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吸氣不夠而供不應求;另一種就是吸氣太多而供過于求,使肚子里的氣無法排出。這兩種情況的感覺是一樣的—都覺得憋得慌。但往往辨別不清是由那種原因所造成的。初學者,第一種情況比較多,解決的途徑是加強練習,逐步提高吸氣速度和吸氣量,并且努力將氣吸入腹部。經(jīng)過不斷的練習,這個供不應求的問題是容易克服的。但當?shù)谝环N情況克服以后,就會產生第二種情況,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甚至是在錯覺中產生的。明明體內已盛滿氣,但感覺好象是氣不夠,還不斷繼續(xù)吸氣??朔霓k法,最好是主觀上注意,不讓它產生。萬一產生了又想繼續(xù)進行吹奏下去時方法是在用口腔里的空氣進行吐奏時,將體內多余的氣從鼻孔里釋放出去。

  循環(huán)換氣的技巧

  一、包吹法的用笛包吹法適用于任何調的笛子。只要是依靠吹孔奏發(fā)音的笛子及西洋長笛,都能適用包吹法,不過用中音笛(如D、E調)和低音笛子,(如大C調、B調、A調等),效果尤佳。在梆笛了使用包吹法,發(fā)音高昂、粗壯、有力但音色燥,而且吹時較費勁,不如在中低音笛子上那樣自如,音色音質那樣柔麗動聽。傳統(tǒng)的六孔笛子,用包吹法可奏出一個八度的音,如果在傳統(tǒng)笛子的上、下(第六孔之上、第一孔之下的適當處)各增開一個音孔,音域就可達到十度音。隨著笛子不斷改革,包吹法的音域將還會擴展。

  二、包吹法的練習包吹法初練時會有些茫然,很不習慣,吹久了還會有些頭昏和嘴發(fā)麻,特別是辛辛苦苦練了一陣,連一個音都沒有發(fā)出來,這時最容易對此吹法產生疑慮和失去信心。“有志者事竟成”,如果堅持練下去,就會突破一點,只要突破了一點,就會全面開花,取得勝利。練習包吹法一定要一步一步地由淺入深,由易漸難地進行,不能急于求成。所以練習包吹法時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練前準備首先準備的是選好的笛子,一般來講選用E、D、C調(三孔為“1”)笛子為好,而且最好是有調節(jié)頭的雙節(jié)笛,吹奏時先把吹孔和音孔兩節(jié)轉動一下,使吹孔與音孔膜孔不要成一條直線(同哨吹法那樣成為一條直線,雖也可以吹奏,但手指按孔有些別扭,所以不如轉動一下好),要把吹孔向內側轉動與膜孔音孔約成20度的斜度,使雙唇包起來方便自然,使手指保持原吹笛姿態(tài)不變,如同吹巴烏那樣。用傳統(tǒng)的六孔笛吹奏,為了使包吹的音域增寬,可自己動手在第六孔上方適當處(準確位置應按音高的要求和個人持笛的習慣而測定),增開一個附加孔,如果自己制作笛子(也可以定制)可將兩個后出音孔(又稱穿繩孔)去掉,在適當處改開一個附加孔(即增加笛子本調的一個4音),這樣不但增加了一個音(包吹的本調是低音5),而且使用起來也很方便。開始練習先要注意找到正確的口形,注意在雙唇將要包住吹孔的那一瞬間,嘴巴不宜張開的過大,不宜緊張,要自然松弛,要微微地把嘴張開似微笑狀,輕輕地包住吹孔。雙唇外側邊沿要把吹孔包完,但所包的面積不可過大,要盡量少占一點面積,以外面看不見吹孔為宜。雙唇的內側邊沿要微微接攏,注意不可用力緊閉。氣息的流動沖擊,使雙唇之間形成一個自然的風門,氣流的沖擊(口風)使雙唇微微有麻感地振動,進而振動笛子發(fā)出所需的聲音來。

  吹笛子氣息的控制

  笛子的發(fā)音、聲音的高低、強弱、長短、剛柔都與吹奏時的“運氣”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運氣上的功夫,我們叫它“氣功”,有不少人起初學習時總找不到氣息的著力點,或者本來氣息已經(jīng)沉到丹田了卻不知道其原理,結果又會出現(xiàn)錯誤,還有的甚至使勁地鼓小腹以為那樣就叫氣沉丹田……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呼氣和吸氣的時間大致相同,而吹笛子則要用深呼吸,就是用橫隔膜著力,即胸腹聯(lián)合呼吸法。換氣時最好用口、鼻相結合的方法。以口為主,就是將嘴的兩角稍稍放開吸氣,這樣吸氣較快。吐氣時,應利用胸肌、腹肌和橫隔膜的控制能力,使氣息能夠均勻、有節(jié)奏地逐漸吐出。初學者在剛學笛子時就要注意呼吸方法,不要違反正常呼吸的運動規(guī)律,否則會影響演奏,也不利于身體健康。

  為了掌握正確的“運氣“方法,可以結合吹奏長音,作以下兩種練習:

  (1)慢吸慢呼——深深地吸一口氣,吹一個長音。吸氣時要求吸足而不出聲,呼氣時要求均勻、平穩(wěn),時間長而不費力。

  (2)快吸慢呼——這是吹奏竹笛時運用最多的呼吸方法。吸氣時間越短越好,因為在樂曲進行中允許吸氣的時間是很短的。 呼吸運氣要注意避免聳肩、收腹、挺肚等錯誤,還要注意弱音的控制。

  要想吹好笛子必須在“運氣”方面好好琢磨琢磨。氣是最根本的,首先要有這樣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后還要勤學苦練。因此,初學者要想把笛子吹好,就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呼吸、運氣等方法。

猜你感興趣:

1.吹笛子如何循環(huán)換氣

2.笛子吐音循環(huán)換氣技巧有哪些

3.吹笛子的氣息控制技巧

4.怎樣快速吹笛子的基本技巧

5.吹笛子時怎么吹高音

6.笛子吹高音怎么控制氣息

391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