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個人寫作 > 自我鑒定 > 工作自我鑒定 > 2017社會熱點評議文章素材_2017年社會熱點評論作文素材

2017社會熱點評議文章素材_2017年社會熱點評論作文素材

時間: 巧萍1053 分享

2017社會熱點評議文章素材_2017年社會熱點評論作文素材

  作文命題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回避社會熱點問題,因為學生絕不能脫離社會,脫離現實,所以要多了解社會的熱點,作為文章的素材,發(fā)表對熱點的看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2017社會熱點評議文章素材的范文,歡迎閱讀!

  2017社會熱點評議文章素材篇一

  立意點: .環(huán)保、責任、改革、夢想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yè)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公共服務區(qū)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tài)。2016年底以來,國內共享單車突然就火爆了起來,最近一張手機截屏躥紅網絡。在這張截圖上,24個共享單車應用的圖標霸滿了整個手機屏幕,真的是“一圖說明共享單車的激烈競爭”。而在街頭,仿佛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各大城市路邊排滿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對這一新鮮事物也處于善意的觀察期。

  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一直是許多城市交通系統面臨的難題。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這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例如,如果家到地鐵站口的距離較遠,除步行之外的通勤方式就只能選擇自行車、“蹦蹦車”以及“摩的”等黑車。快遞業(yè)的“最后一公里”,衍生出的需求催生出各種快遞柜和代收服務的商機。而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讓部分人看到了商機。如今各路商家開始瞄上了用O2O平臺改造“自行車”的機會,希望給“自行車”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目前以ofo共享單車和摩拜單車為代表的“共享單車”模式開始在城市中流行起來。其他競爭者包括小鳴單車、優(yōu)拜單車、小藍單車等也紛紛入局,想要切下一塊市場蛋糕。在高校、地鐵口和各大商圈等人流密集點,“小黃車”和“小紅車”紛紛扎堆現身,特別醒目。用戶通過手機APP客戶端軟件的定位功能就能查找到附近的自行車,通過手機軟件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取車與還車,并支付費用。對于在校學生和上班族來說,這種有科技感的自行車帶來不少便利。

  2017社會熱點評議文章素材篇二

  立意點:規(guī)則與底線、尊重、堅守

  對這個故事再熟悉不過:為了救患有闌尾炎的媽媽,7歲的小愛迪生找來幾面明晃晃的大鏡子,讓油燈的光聚在一起,機智地讓家中房間變亮,醫(yī)生因此成功實施了手術。對于這則出現在人教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中的名人軼事,很少有人質疑它的真實性,直到8年前,數位語文教師開始和它“死磕”。死磕的理由也相當充分——沒有任何一本愛迪生傳記提及此事,更何況愛迪生7歲時,醫(yī)學史上還沒出現對闌尾炎手術的論述。

  這些年,我們學的究竟是不是“假課文”?漫天的質疑、聲討、抗議,如雪花撲面而來,凝結成一個大大的問號。令人欣慰的是,面對步步緊逼的讀者,教材編者沒有讓步,他們也較上了勁。有編者堅決回應,《愛迪生救媽媽》絕非“杜撰”的故事,它是“有來路的”。一部77年前的美國黑白電影,以及一篇34年前的人教版初中英語課文,就是這篇文章的素材來源。被問號擊中的我,扒出編者提及的影片和課文。

  當看到頭戴鴨舌帽的小愛迪生,拿著鏡子圍在母親病床前那一刻,至少,這不是一篇“比三聚氰胺更毒的假課文”。雖然救母的真實性仍然難以求證,但最起碼,它有源可溯。要不是讀者和編者“掐架”,恐怕我到現在也不知道,愛迪生救媽媽一事,除了一部老電影,并無其他可以相互佐證的資料,而在故事的原產地美國,普通人幾乎都沒有聽說過這則名人軼事。不過,除了釋疑,編者似乎還大喊了一聲“打住!”一個聲音冷靜地說,“教材可以批評,但不要炒作。”我倒認為,只要是理性的聲音,爭議更激烈也無妨。倘若雙方都擺出自己的觀點和依據,辯論,較真,“假課文”的質疑豈不會煙消云散?就怕不“較真”。有編者委屈地回應,“語文不是歷史”,主要功能應是為教學服務。也有教師淡然稱,不必糾結真實性,只要價值觀向善就行。這兩種觀點都經不起推敲。如果語文教學純粹是傳遞知識,我們的課文怎么會經過千百回的精挑細選,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旋律一致地弘揚美好高尚的情感?可見,我們的語文教育不可能回避價值觀的潛移默化。但為了弘揚善的價值觀,就可以拋掉真實的內核嗎?

  真與善沖突時,寧要樸素的真,也不要摻假的善。一個并不完美的真實形象,遠勝人為塑造的高大英雄。

  2017社會熱點評議文章素材篇三

  立意點:信念與堅持

  讓“工匠精神”照亮“中國品牌”,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yè)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fā)展進入質量時代。所謂工匠精神,既是一種做事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從業(yè)的追求;既是對自我的期許,也是對他人的承諾;既是一種職業(yè)的操守,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胺Q工匠者,必有對事業(yè)的沉靜與專注,必有對細節(jié)的關注和對品質的追求。他們細心打磨,不至極致必不輕付于人。他們承繼傳統而不泥古,融會貫通推陳出新。他們誠信重諾,視質量品牌為生命而決不妥協姑且。他們摒棄浮躁,沉潛于事滴水穿石,有事業(yè)心而無功利心。

  作為一種文化基因和精神傳承,工匠精神為各行各業(yè)所必需。小到技術研發(fā)、車間生產、服務提升等微觀領域質量水平的提升,大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振興、創(chuàng)新驅動等宏觀戰(zhàn)略的實施,都離不了工匠精神的支撐。單個工匠力量雖微,但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來厚植工匠文化,崇尚工匠精神,都以工匠精神來打造產品和企業(yè)的品牌,逐漸涌現出眾多的“中國工匠”和富有工匠精神的企業(yè),就能打造出響當當的“中國品牌”,塑造出光燦燦的“中國形象”。質量之魂,存于匠心。近年來,我們逐漸認識到,中國制造亟待匠心回歸,亟待工匠精神的注入和加持,以重振市場信心,培樹國際形象,筑就“中國品牌”。弘揚工匠精神,既靠思想自覺,也靠文化涵養(yǎng);既靠政策的激勵,也靠環(huán)境的營造。既需要樹立技能寶貴、勞動光榮的企業(yè)治理理念并注重產業(yè)工人素質的提升,也需要形成尊重工匠、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和制度、經濟環(huán)境,樹立技能寶貴、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

  既要建立體現人才和創(chuàng)新要素價值的激勵機制,也要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工匠精神是中國經濟迎接質量時代和步入轉型升級攻堅期的需要。讓我們高揚工匠精神,照亮質量時代之前程。


看過“2017社會熱點評議文章素材”的人還看了:

317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