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師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5篇參考教案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不要和學生斗氣,教師要學會寬容,方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真善美。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整理了幾篇關于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的參考范文!
2019教師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5篇參考教案篇一
寒假走進蘇霍姆林斯基,使我反思語文教師的素養(yǎng)。
歲月悠悠,滄海桑田。踏過教學的腳印,回眸,卻發(fā)現(xiàn),當一切的西方“后現(xiàn)代”改革渲染我們的課堂時,驀然,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卻成了我們應對的高山。
對于語文老師而言,專業(yè)素養(yǎng)意味著什么呢?
我以為,語文教師應當成為“語文的化身”。那里的“語文”應是“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語文的方式,不僅僅僅指語文課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更是指用語文的方式來思考、來感悟、來表達,敘事、隱喻、抒情、對話,乃至一聲問候、一句評價。那課堂上的分分秒秒,語文老師不僅僅僅屬于自己,他就應當成為語文。是否還能夠這樣說,如果以前我們說“我是教語文的”,那么,我們這天應說“我是用語文教人的”。若爬過這座山,到達這境界,語文教師的素養(yǎng)務必提高。
有人這樣評價我們語文教師:視野不寬??知識貧乏,學識單薄、干癟,以本為本,拘泥教材,搬教參,對答案,不善舉例和比喻,不善聯(lián)系和聯(lián)想,不能對課文知識進行有效擴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開;底蘊不厚??缺乏見解力和創(chuàng)造性,智慧疲軟,人云亦云,教學沒有深度和厚度;修養(yǎng)不足??育人乏術,職責心似乎挺強,藝術性卻很差,貌似很優(yōu)秀,其實問題多多,自我感覺良好,反思潛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學生活乏味,類似套中人,心靈缺乏陽光,難與學生交往溝通。
君不見,語文教學的原點不在上課的老師形象怎樣的迷人、課件怎樣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設計多么精彩、教學布局怎樣的巧妙,以上這些都能夠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輔助加以彌補。然而,衡量一堂課的好壞,依我看,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學科本位的價值獲得,二是教育學的含量。這兩者恰恰要靠教師的學科專業(yè)水準和教育教學潛力來引導幫忙學生完成,而前者卻是前提。
在清華附小,對于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我簡單地概括為兩句話:第一、解讀教材的功夫,第二、課堂教學的功夫。然而如何培養(yǎng)這素養(yǎng),讓教師所受的專業(yè)教育和積累下來的專業(yè)經驗,溶于教師課堂上的言談舉止之間,成為教育的機智和情懷,為學生的成長引路、照明,成為能夠在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中能夠吸引學生熱愛語文的強有力的磁場,這或許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深思。
于是,每一位立志“用語文教人的”語文教師,是否就應當以一顆為師者應有的良心思考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專心行走于課堂間??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直接體現(xiàn)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方式莫過于在課堂上的行走。一名語文老師是否至少應當具備這樣的條件,才能夠有勇氣行走于語文的課堂: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從這些年來的成長經驗中提煉、總結而成的,在此基礎上,才能談素養(yǎng)的蘊藉和提高。我要求清華附小的語文教師,就從這些最基本的素質談起,我們的學生從清華附小畢業(yè)時也努力要做到這幾條。
2019教師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5篇參考教案篇二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里,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里,我感覺收獲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痹谘凶x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fā)。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xiàn)。
更深的體會是教師的成功,來自學生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首先就認識教師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學生,首先必須認識學生是什么?答案是顯然的:教師是人,學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實這不只是學生應該學會的`,更應該是我們教師要學會的!從眾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做人貴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會善。我的這種感受是在學習過程中的積累,一直以來,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經驗為借鑒,堅持以“認真負責”處世,以“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為原則,我覺得,作為一位教師,首先必須做到:
一、說到做到,從不失信;
二、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三、尊重學生,一視同仁;
四、講求效率,仔細認真;
五、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六、精讀細講,教學相長。
話又說回來,常言道: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學習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學習中最大的樂趣。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么,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簡言之,同時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我覺得做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難”。只要我們不斷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積累經驗,長期地保持一顆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學生又將演出一幕怎樣的好戲?我今天又將看到孩子們的什么新花樣?我自己又該為他們做些什么事?處處為孩子們著想,在為學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時,你也必然有進步。
2019教師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5篇參考教案篇三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于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后于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后于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個性是在現(xiàn)今知識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于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應對新的挑戰(zhàn),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帶給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zhàn)勝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里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透過書本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偟膩碚f,讀書對于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此刻幾個方面。
一、讀書能夠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能夠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于整個人類的關系,好比記憶對于個人的關系。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fā)現(xiàn),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并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xiàn),透過對他們的學習,發(fā)現(xiàn)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也是這樣來實現(xiàn)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么,無論多么偉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lián)系的,現(xiàn)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明白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于自身的發(fā)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了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必須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xiàn)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務必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了解才行。
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范,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于他發(fā)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后,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忙。
從它的經歷中,我們能夠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為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有助于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用心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于己于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能夠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并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yè)的蓬勃健康的發(fā)展。
2019教師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5篇參考教案篇四
如何使教師能更好的發(fā)展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新課程對教師專業(yè)知識層次的需求,《教師專業(yè)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已指出教師是“個人成為教學專業(yè)的成員并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
終身學習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保證。教師專業(yè)化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要求?,F(xiàn)在越來越提倡學習化社會。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學習尤為重要。要有競爭力、應變力,首先要有學習力。我認為教師的責任是使學生由學會知識轉向學會學習?!皩W校”就是作為學習者的學生和作為學習者的教師同時存在的場所。21世紀的教師已不是就時間意義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師身上所體現(xiàn)的新世紀人的素質而言,教師應當首先改變心智模式,意識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于對教育的壟斷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終身學習,才能夠以引導者的身份進行教育,也才能夠實現(xiàn)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師專業(yè)化是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不斷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現(xiàn)實需要。當前,隨著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師質量與全國實施素質要求的差距明顯表現(xiàn)出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場競爭局面的出現(xiàn)。只有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教師自身具備不斷學習提高的能力,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終生培養(yǎng),教師的創(chuàng)新動機需要終生激勵,而無論是創(chuàng)新能力還是創(chuàng)新動機都來源于教師的終身學習,從教師職業(yè)特點的角度看也要求教師要終身學習。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適應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概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能力,適應綜合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新要求;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的能力;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的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水平,學會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我們會發(fā)現(xiàn)——盡管每種人生千差萬別,但從邏輯上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發(fā)展模式,即:“認識自我——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所說:“沒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誠然,人生修養(yǎng)是一項復雜、艱難的工程,而一個樂于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師是永不停止學習的人,我愿意進行終身的學習,形成完整的人格,實現(xiàn)自我超越,影響我的學生。
教師的專業(yè)成熟是一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發(fā)展階段。教師的勞動不同于一般的勞動,教師的專業(yè)實際上包含兩個專業(yè):一個是學科專業(yè),一個是教育專業(yè)。教師的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既是學科知識的專家,又是學科教學和教育知識方面的專家。優(yōu)秀的教師既需要有深厚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了解青少年發(fā)展的規(guī)律,懂得教什么和怎樣教,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以及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品質。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職能,發(fā)展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總之,教師的繼續(xù)學習是教師專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yè)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yè)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yè),提高專業(yè)水平,從而達到專業(yè)成熟的境界。加強教師專業(yè)化學習是新課程的需要,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2019教師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5篇參考教案篇五
參加工作的這幾年,我聽過不少老師的示范課:有的教師講得井井有條,知識分析透徹,算理演繹清晰,學生聽得輕輕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變式和實際問題卻往往束手無策;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細碎的問題,師生之間一問一答,頻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暢,但結果檢測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卻并不理想;有的教師注重精講知識,留出大量的時間練習各式各樣的習題,雖然學生解題能力尚可,但卻抑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潛能;有的教師讓少數(shù)優(yōu)等生在課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動、匯報……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際上多數(shù)學生作陪客旁觀,個別學困生更如霧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這些課在平時的聽課活動和觀摩教學中并不少見。眾所周知,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我認為,如果不對好課的標準進行重新認識,勢必會影響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我認為一堂好課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考慮。
“一個都不少”——面向全體學生
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以統(tǒng)一化的集體教學為特點,強調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檢測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設的全班學生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的一致性為前提,教學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課,首先應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展。面向全體學生,就意味著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制約著學習的結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將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的數(shù)學學習傾向。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并不意味著搞“填平補齊”,而是在致力于絕大多數(shù)中等水平學生發(fā)展的同時,還要使那些在數(shù)學方面學有余力的優(yōu)生脫穎而出,學有困難的學生學有所得,達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應依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與學生個體或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單一課堂交往模式,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交流、多邊互動的立體結構;應有效地采用活動化、探索性的學習方式,通過合作、討論、交流,發(fā)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應在練習層次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應對某些特殊學生(特優(yōu)或學困)給予特殊政策;應使課堂成為每一位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能力的舞臺。
“在活動中學數(shù)學”——關注學習過程
“數(shù)學是人們在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基礎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應用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過程不能只是接受現(xiàn)成的數(shù)學知識,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的過程。許多東西是教師難以教會的,要靠學生在活動中去領會。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是有效的學習。一堂好的數(shù)學課,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向學生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參與概念、法則的形成過程,暴露學生學習知識的思維過程。具體說,教學時應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幫助學生獲得新知學習的必要經驗和預備知識(奧蘇貝爾稱之為“先行組織者”),從而為新知學習提供認知固定點,提高學習者認知結構中適當觀念的可利用性;應啟發(fā)學生從原有認知結構中找準新知的生長點,不僅要考慮學生學習新知識所需要的基礎,而且充分考慮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已了解多少,從而確定新知學習的起點(維果茨基稱之為“最近發(fā)展區(qū)”);應突出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矛盾,引發(fā)認知沖突,使學生達到“憤悱”的狀態(tài),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保持學習動機,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應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去親自體驗,決不去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親自動手,決不替他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說的,讓學生自己動口,決不代他講。為學生多創(chuàng)造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些活動的空間,多一點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多一點體嘗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shù)學的生命在于應用”——注重學用結合
數(shù)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shù)學的應用業(yè)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少專家指出,數(shù)學教學不能“掐頭去尾燒中段”,要重視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和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一堂好課,不僅要讓學生建構知識的意義,還應使他們懂得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引自《小學數(shù)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一方面,數(shù)學課本中有許多知識的教學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特別是幾何初步知識、統(tǒng)計知識及一些應用題的學習,都是從實際出發(fā),經過分析整理編成數(shù)學問題的;另一方面,由于課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許多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事例未能進入課本。因此,教師應處理好數(shù)學的學與用的關系,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注重學用結合,應在課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數(shù)學應用性因素,堅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fā);應盡可能地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數(shù)據(jù)編制數(shù)學問題,體現(xiàn)數(shù)學與生活相伴;應在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上,改變封閉式的單向結構為開放性的多向結構;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探索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實踐和應用中體會數(shù)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了解數(shù)學的價值,增進對數(shù)學的理解和應用數(shù)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著眼全面發(fā)展
葉瀾教授說過:“課堂教學應被看做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p>
在數(shù)學課上,學生們除了學習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智能,還帶著自身的情感、動機、需要等一并投入課堂;學生們除了與教師交往外還與同伴之間進行相互交往;學生們除了認知、情意方面的發(fā)展,還包含群體合作能力、行為習慣及交往意識與能力等多方面的發(fā)展。誠然,這一系列目標不是一節(jié)課所能完成的,但卻必須通過每節(jié)課來實現(xiàn),滲透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在每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每個學生都是把整個生命投入課堂的,我們所進行的都應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著眼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應在數(shù)學課上營造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無論是課堂的引入、新知的展開、結論的獲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發(fā)展、個性的展現(xiàn)……課堂的每一分鐘都能像磁石一樣緊緊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應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問題情景與任務目標,讓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有效地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助互動;應充分挖掘數(shù)學的形式美與內在美,體現(xiàn)數(shù)學的文化價值和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學數(shù)學的過程中經常伴有輕松感、快樂感和成功感,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新時代的課堂教學,已經進入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要目標的新階段。通過對目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反思,認為,一堂好課不同于一臺好戲。演戲是按照固定的劇本,依據(jù)既定的程序,演繹著不變的情節(jié)。而上課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這些個體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有著不同的學習能力和豐富情感。因此,我們所上的每一課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復的、豐富而具體的綜合。一堂好課,不是講授得多么滴水不漏,環(huán)節(jié)上的天衣無縫,細節(jié)上的精雕細琢,而是應該建立在實際學情的基礎上,面對全體學生,關注學習過程,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