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跡學習心得范文精選5篇
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一位“頂天立地”的農業(yè)科學家,一位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的奮斗者,一位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共產黨人。小編整理了2019最新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跡學習心得范文精選5篇,希望能幫助到您。
更多時代楷模朱有勇內容推薦(點擊進入↓↓↓)
2019最新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跡學習心得范文【1】不忘初心,信念堅定,以祖國強大為一生奮斗目標。朱有勇辛辛苦苦做了幾十年的科技工作,本該退休頤養(yǎng)天年的他卻主動去找活干,而且干的還不是一般的活,啃的是扶貧的硬骨頭,在條件艱苦的窮鄉(xiāng)僻壤大山溝里一干就是五年。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一名先進分子,就應站在高處,胸懷全局,以看到還有貧窮的群眾自己也吃不下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人民安居樂業(yè)、生活幸福、祖國強大為自己畢生的奮斗目標。
不怕困難,刻苦鉆研,用科技改變家鄉(xiāng)貧困。開展扶貧工作后,朱有勇經過全面調研,把云山村蒿枝壩村民小組確定為科技扶貧示范點,以此為突破口,朱有勇率領百余人的教授、博士專業(yè)團隊,正式進駐蒿枝壩。面對諸多困難,朱有勇沒有退縮,而是勇敢的迎難而上,他認為“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為。在他身上,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受了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的赤子之心。
不負桑梓,發(fā)揮余熱, 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發(fā)明專利20余項、榮獲各種重大科技獎勵18項,朱有勇科研成果豐碩;植物病理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農業(yè)先進科技工作者,朱有勇頭銜眾多,但他最喜歡村民們叫他“農民院士”,他說他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他就是一名農家子弟,是黨和人民把他培養(yǎng)成院士,樹高千尺不忘根,他始終不忘這份恩情,始終關注著家鄉(xiāng)人民的生活。
新時代的年輕黨員干部和大學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輩人才學習,學習他們崇高的愛國精神、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踏實的工作作風、堅定的人民立場、真摯的愛民情懷,把視線投向國家發(fā)展的航程,把汗水灑在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舞臺,把青春寫在中國大地上,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珍惜大有可為的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之以恒奮斗,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2019最新時代楷模朱有勇先進事跡學習心得范文【2】
他出身農家,對土地和農民有深情厚誼,懷抱“讓農民過好一點”的樸素愿望,被人稱為“農民院士”,而他自己說“我就是一個會種莊稼的農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yè)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一位“頂天立地”的農業(yè)科學家,一位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的奮斗者,一位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共產黨人。
一道考題,促使他攀登農業(yè)科學高峰
三十多年前的一道考題,冥冥之中決定了朱有勇為農業(yè)科學奮斗的一生。
1982年,朱有勇參加研究生面試。后來成為他導師的段永嘉問道:“追溯世界農業(yè)歷史,依靠化學農藥控制病蟲害不足百年,在幾千年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中,人們靠什么控制病蟲害?”
這一問把他問懵了。
那個年代,農作物單一品種大面積種植容易發(fā)生病蟲害,致使農藥用量大幅增加,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安全和糧食生產構成潛在危險,水稻稻瘟病即為典型。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提出了很多辦法,但收效甚微。
1986年,朱有勇在云南省石屏縣田間考察,偶然發(fā)現(xiàn)“當?shù)剞r民用雜交稻和糯稻間種,稻田很少發(fā)生稻瘟病”。難道稻瘟病發(fā)病率跟水稻品種的多樣性有關?循著這個思路,他開始了利用生物多樣性防治病蟲害的研究。
此后10多年,他邊研究控病機理,邊進行了近千次試驗,最終確證了作物多樣性時空優(yōu)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新途徑。2000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上作為封面文章發(fā)表,引起全球關注。
作始也簡,將畢也鉅。朱有勇研發(fā)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推廣6000多萬畝,并獲得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和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二等獎;“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蟲害”技術在國內外應用3億多畝,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兩項技術都創(chuàng)造了顯著效益,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下一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