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經費管理制度
規(guī)章制度可以建立健康而良好管理秩序,同時也因其中所包含員工的行為規(guī)范及員工的責權利,對規(guī)范企業(yè)的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闹行W校經費管理制度,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中小學校經費管理制度篇1
一、義務教育經費的管理和使用范圍。
1、中小學義務教育經費是指保證農村中小學正常運轉,在教學和后勤服務等方面開支的費用。
2、支出范圍包括:教學業(yè)務與管理、教師培訓、實驗實習、文體活動、水電、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材料等購置,房屋、建筑物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等。
3、不得用于人員經費、基本建設投資、償還債務、帆務接待、購買禮品和其他饋贈等方面的支出。對不按規(guī)定使用義務教育經費的要依法嚴肅查處并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二、嚴格預算管理,積極實施預算編制規(guī)定。
1、中小學預算以立核算的學校為基本編制單位,實行一個學校一本預算。
2、中心學校以下的村小、教學點及初級中學的預算由其所隸屬的中心學校統(tǒng)一編制。
3、中小學校要堅持勤儉辦學的方針,按照量入為出、統(tǒng)籌兼顧、保證重點、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編制年度預算,不得編制赤字預算,不得隨意變更和調整預算,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局С鲱A算要按國家統(tǒng)一的“目”級科目進行細化編制,
4、項目支出預算要充分論證,按輕重緩急原則合理排序。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
三、阜南縣地城鎮(zhèn)農村義務教育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標準:
義務教育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總額不低于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
(1)一類支出項目標準: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25%。
1、師訓費:占預算內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7%。用于教師培訓所需的差旅費、伙食費、材料費和住宿費等開支。不準用于公款旅游休假、療養(yǎng)等與教學無關的支出。此項費用由中心學校統(tǒng)籌管理使用。
2、書報雜志費標準: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1.5%。由村完小、初級中學管理使用。
3、專用資料費標準: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1.5%。由村完小、初級中學管理使用。
4、圖書資料購置費標準: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2%。由村完小、初級中學管理使用。(年均增加不少于藏書標準的1%。)
5、儀器設備購置費標準: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13%。由中心學校在全鄉(xiāng)統(tǒng)籌管理使用。
(2)二類支出項目標準:辦公費(不含書報雜志費)、水費、電費、郵電費、維修(護)費、印刷費七項支出合計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比例為65%。村完小、初級中學使用60%,由中心學校統(tǒng)籌管理使用5%。
其中維修(護)費標準:房屋、建筑物及儀器設備的維修(護)費不低于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10%。由村完小、初級中學管理使用。
(3)三類支出項目標準:招待費、會議費、交通費、差旅費四項支出合計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比例為10%。
1、交通費、差旅費:兩項支出合計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6%。由村完小、初級中學管理使用4%,由中心學校統(tǒng)籌管理使用2%。
2、會議費: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2%,由中心學校統(tǒng)籌管理使用1.5%,村完小、初級中學使用0.5%。
3、招待費:占公用經費支出總額的2%。由中心學校統(tǒng)籌管理使用。
四、中小學財務管理
嚴格賬戶管理。中心學校按財政部門的規(guī)定開設賬戶,對和地方的義務教育專項資金進行專門管理核算。中心學校統(tǒng)一核算各村級完小和初級中學經費,按各完小和初級中學學校名稱建立明細賬,實行分戶核算,統(tǒng)一管理。
(一)加強財務監(jiān)管。
1、實施義務教育經費機制保障后,各中、小學嚴格按規(guī)定收取費用,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擴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防止“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嚴禁私設小金庫、公款私存。對各項收費、校辦產業(yè)、勤工儉學、捐贈等收入全部納入學校財務,統(tǒng)一管理。
2、建立、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重財務事項或單筆活動資金超出2000元必須經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5000元以上的須報中心學校批準,1萬元以上的報縣教育局批準后方可實施。
3、嚴格核銷手續(xù)。每張票據必須有經手人、證明人、審核人、單位法人簽字并注明用途、所屬類別,方可核銷。
4、財務人員必須及時、準確真實、完整地記賬、算賬、結賬和報賬,確保會計信息質量。每年度末進行財務結算后,必須向學校班子成員及教職工公布賬目,實行財務公開。并定期在校內外公布學校財務管理情況,接受師生和群眾的監(jiān)督。對賬目管理混亂,違犯財經紀律的財務人員,要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處罰,嚴重者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5、嚴格控制單位的開支項目和開支標準,不得任意擴開支范圍、擅自提高開支標準。要遵照“??顚S?、量入支出、勤儉節(jié)約”的原則辦事。對不經教育局批準,擅自立項、擴開支范圍,年終出現(xiàn)新債務的學校,追究學校法人代表的經濟責任。
6、健全財務機構,中心學校配備專(兼)職財會人員,各中小學配備專(兼)職報賬員。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7、各學校財務人員每月到中心學校報賬一次。
8、各中小學到中心學校報銷的單據必須真實,如經中心學校或相關部門審核后出現(xiàn)虛假情況,追究經手人和學校領導責任。
9、各校長直接經手發(fā)生的票據,須由學校其他領導審核簽字后方可到中心學校報銷。
10、不得挪用各種類別項目資金。
(二)、中小學校財務管理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是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學校按規(guī)定編制學校年度預算;嚴格按批復的預算抓好執(zhí)行,合理合規(guī)使用資金。制定學校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學校資產管理。對學校經濟活動及財務收支情況進行控制和監(jiān)督。定期公示學校財務收支狀況。組織編制學校年度決算,進行財務分析,如實向上級教育、財政等部門映學校財務收支狀況。
(三)、完善監(jiān)督機構。中心學校要成立經費使用監(jiān)督小組,組長由黨總支(支部)書記或工會主席兼任,對學校經費的使用管理進行全面監(jiān)督。學校主要領導的直系親屬不得在本單位任財務人員或報賬員。
五、嚴格資產管理,維護資產完整。
中小學校的資產是指學校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中小學校要加強資產的核算、管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建立健全資產、物品的購置、驗收、登記、保管、使用、交接、維修等內部管理制度,資產的出租、出借、出讓、變賣、對外捐贈、報廢、報損等,要經校會集體研究后,上報縣教育局、財政局審核批準。并設立專(兼)職公物保管員。具體要求:
1、型資產購建需經學校領導班子會議決定。
2、各學校對固定資產、物品、材料每學期末至少清查、盤點一次,做到帳帳相符、帳物相符。
3、型資產(學校各類基地、房舍、校園等)的處置(出售、報廢等)相關文規(guī)定辦理審批手續(xù)。其變價及殘值收入必須入賬,作為專用基金管理。
4、單位確認為呆死賬的往來款項,必須經教育局審批后方可核銷。
六、嚴格資金管理制度。
教育、財政部門加對各學校經費使用情況的監(jiān)督、檢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對各學校的財務收支進行檢查,管好用好資金。對違紀違規(guī)人和事,將按有關規(guī)定嚴肅查究,從嚴處罰。
七、嚴格資金審計制度。
各中小學主要領導和財務人員因工作調動等,必須先進行財務收支審計,然后再移交財務手續(xù),中心學校派人監(jiān)交。
中小學校經費管理制度篇2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民族學創(chuàng)新教育經費的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確保創(chuàng)新教育活動的有序開展,根據學校有關規(guī)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項目經費范圍
本辦法所述創(chuàng)新教育經費是指學校為開展民族學本科生研究訓練計劃項目和本科生學科競賽計劃項目所安排的經費。
第二條 項目經費管理
(一)經費由實踐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育指導中心負責管理,經費使用須經教務處主管領導批準。
(二)經費使用前,單位和個人應向實踐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育指導中心提交經費使用計劃。
(三)除滿足本辦法要求外,還應符合學校財務處相關規(guī)定。
第三條 項目經費使用
(一)經費使用范圍包括各項目評審費及運行中發(fā)生的組織費用。另外還包括項目實施過程中必備的耗材、工具,相關的參考資料、軟件,課題調研、差旅費,實驗費等相關費用。
(二)經費不得用于與項目運行無關的硬件設備的購買,勞務費、餐費等,以及其他被認定為不合理的費用。
第四條 本辦法由教務處實踐教學與創(chuàng)新教育指導中心負責解釋,并適時提出修改。
中小學校經費管理制度篇3
一、經費管理原則
1、遵守學校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嚴肅財經紀律,本著"少花錢、多辦事"的節(jié)約原則,加強我院各項經費使用和報銷的管理工作。
2、本規(guī)定所指經費包括行政公用經費、新上專業(yè)開辦費、第二課堂活動經費、院創(chuàng)收經費和其他屬于學院統(tǒng)管的經費。
3、全院經費使用管理由院長負責,院長會同書記審批報銷。
4、各項經費使用實行"先申請、后使用"的管理辦法,未經預先申請批準的費用開支,一律不予報銷。
二、行政公用經費管理辦法
1、行政公用經費來源于學校撥款,各項經費使用必須符合學校財務規(guī)定。
2、行政公用經費主要用于院系日常運轉所發(fā)生的費用(包括辦公用品費、郵電通訊費、用車費、打印復印費、清潔衛(wèi)生費、接待費等)。
3、行政經費的使用必須與院其他管理制度相銜接。特別是采購、用車和接待,要按有關制度履行審批管理手續(xù)。
三、采購管理辦法
堅持購前審批,購后驗收制度。要求:
1、日常辦公用品由辦公室主任負責購買,驗收后由院長核批報銷;
2、超過500元以上的采購,尤其是單件價值在200元以上的物件購買,由院辦公會議定后方可購買,驗收后由院長核批報銷入帳;
3、為了加強采購過程中的監(jiān)督,大件物品采購應由2人(或2人以上)同時參加;
4、院長批準報銷時應指明列支經費的來源。
四、新上專業(yè)開辦費管理辦法
1、新上專業(yè)開辦費由院統(tǒng)一管理,嚴格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使用;
2、用于采購的費用按有關采購管理制度執(zhí)行;
3、用于學術會議的費用按有關學術會議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執(zhí)行;
4、其他需從開辦費中開支的費用,由院長提出建議,院務會議做出決定。
五、學術會議經費管理辦法
1、學術會議經費來源包括學校下?lián)艿某霾钯M、新上專業(yè)開辦費中用于學術會議的部分、院創(chuàng)收增撥部分;
2、參加學術會議必須經系主任推薦,由分管科研的院領導同意并報請院長批準,沒有經過批準的學術會議,費用一律自理;
3、學術會議經費實行額度管理,分管院領導在批準參會時應同時規(guī)定經費額度,一般不允許超過經費額度,特殊情況超過額度時,必須說明理由,并經院長批準,否則不予報銷;
4、嚴格執(zhí)行學校有關差旅報銷的標準,不能超標。
5、會議期的旅游娛樂項目開支一律不予報銷,資料費、會務費除非在會議通知中有明確說明,否則不予報銷。
六、創(chuàng)收經費管理辦法
1、創(chuàng)收經費由院長統(tǒng)一管理,分項目具體實施。凡項目本身發(fā)生的費用在項目收入中預先開支,待項目完成結算后,將凈收益轉入學院統(tǒng)一使用與管理。
2、對聯(lián)系有償項目人員給予信息費獎勵。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3、創(chuàng)收項目的費用開支由項目負責人安排計劃,報分管院領導審批。數(shù)額較大的費用開支,由院長直接審批;創(chuàng)收項目總支出預算及項目支出標準,由院務會議審批。
4、院里使用未結算項目的經費(即不是直接因項目本身而需開支的費用),要在財務上予以區(qū)分,以便項目核算。
5、院創(chuàng)收凈收入主要用于院里發(fā)展事業(yè)(包括教學、科研、職工福利、改善辦學條件等),在使用上應與公用經費分開,由院長核批。如需增補公用經費,應經過院務委員會批準。
6、院創(chuàng)收收入和支出情況定期向全院教工報告,增強透明度。
七、第二課堂經費管理辦法
1、第二課堂經費包括學校按學生人數(shù)下?lián)艿慕涃M和院根據財力增撥的經費及專項捐助經費。
2、第二課堂經費的開支由學生辦公室列出計劃,報院長核批。
3、用于采購的經費按有關采購管理制度執(zhí)行。
4、結算報銷由院長簽批。
中小學校經費管理制度篇4
為有效管理學校教育經費和正確使用經費,避免造成教育經費浪費,做到合理合法。富順縣教育局將結合學校資金的性質及用途等制訂以下十條經費管理制度。
一、 學校的預算內外經費均納入學校財務部門統(tǒng)一管理。后勤處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財務人員要求做到努力增收節(jié)支,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倓仗庁撠熂訌妼ω攧杖藛T得管理和業(yè)務學習指導。
二、 由后勤副校長分管財務工作,經費收支實行審批制度。各部門需要使用經費的必須逐層請示匯報到主管領導。大額支出要由學校教代會和行政會討論審批并按相關政府采購程序進行報批后使用。
三、 根據事業(yè)發(fā)展需要和財力情況,本著“量入為出,統(tǒng)籌兼顧,保證重點,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編制年度財務收支預算。預算報經學校教代會批準后,財務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確保計劃圓滿完成。
四、 各項支出的原始憑證,經會計主管審核,內容真實合法,符合財務制度規(guī)定,并有經辦人、驗收人和有關負責人簽字,最后經校長簽字后方可辦理支出,差缺附件資料或支出不真實等,財會人員不準予報銷。
五、嚴格遵守物價部門核準的.范圍和標準進行亮證公開收費,根據上級規(guī)定,各項收入使用財政統(tǒng)一規(guī)定收費票據,收費必須全部上繳財政專戶,返回后納入學校財務統(tǒng)一管理。禁止任何部門和個人以任何名義向學生亂收費;嚴禁個人私自收取、存放資金,坐收坐支以及私設“小金庫”的情況。
六、 出納、會計要獨立分管經費和帳目,分工明確,盡職盡責。提款現(xiàn)金數(shù)額較大(如10000元以上)的經費需要有2人以上財務人員協(xié)助,保證資金安全,切實管好用好各項經費。
七、凡是學校預算內、預算外資金的全部存入學校的中央特設專戶中,凡屬于教育專項經費的.一律不得挪做他用, 各項專用基金嚴格按規(guī)定提取,分別核算管理,??顚S?。
八、 嚴格控制借款,因公借款,需以書面形式匯報所需的開支數(shù)額及相關說明,并經校長批準后方可借支,并按規(guī)定時間及時結算。
九、 嚴格執(zhí)行本條規(guī)定;禁止巧立名目亂發(fā)錢物,自行提高津貼補貼標準,借重大活動籌備或節(jié)日慶祝之機變相向職工普遍發(fā)放錢物等問題。教育局將嚴肅查處私設“小金庫”,違反規(guī)定使用專項經費發(fā)放津貼補貼,虛報冒領財政資金發(fā)放津貼補貼等行為。
十、 會計每月月末及時向主管領導和校長匯報收支結余情況,總務處定期向師生公布有關經費的收支情況,主管領導定期對所屬部門的財務工作進行檢查監(jiān)督。
中小學校經費管理制度篇5
國家對中小學義務教育經費補助標準逐年提高,學校公用經費相對寬裕。加強教育經費管理,規(guī)范支出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尤為必要。為加強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管理,進一步規(guī)范教育經費收支行為,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結合我校實際,制訂《夕陽民族小學義務教育經費管理制度》。
一、收費管理
1、學校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2、所有經過批準的收費要進行公示。學校必須按照有關規(guī)定收費,并把收費項目、收費范圍、收費標準、舉報電話,在單位內外醒目的地方,以公示欄、公示牌、公示墻的形式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天。
3、所有收費,要開據規(guī)范性票據。收費學校必須向繳費人開據安徽省財政廳印制的統(tǒng)一票據。
4、無收費依據,自立收費項目、超標準、超范圍、搭車收費、收費不開據或使用不規(guī)范票據、打白條等收費的,繳費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付和舉報。已經發(fā)現(xiàn),嚴肅查處,追究當事人責任和單位領導責任。
二、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管理
1、管理模式
我縣義務教育經費管理實行縣財政專戶管理,資金額度分配到校,學校把握使用,縣會計結算中心統(tǒng)一結算的運作模式。
1)資金額度到校:學區(qū)把資金數(shù)額明確到各學校,讓學校了解可使用資金額度,以便學校預算安排使用計劃;
2)學校把握使用:學校將按照一定原則,認真審核學校預算;
2、義務教育經費使用原則
1)確保學校教育教學正常運轉的原則。義務教育經費要首先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正常運轉,以及在教學活動中、后勤服務、校舍維護等方面的必要支出;其次要根據不同規(guī)模學校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分配和使用中小學公用經費,并適當向辦學條件薄弱學校傾斜,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縮小區(qū)域內學校之間的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
2)堅持預算控制的原則。小學預算編制應當遵循真實性、完整性、重點性、科學性、透明性、績效性原則。應根據明確的公用經費數(shù)額,按輕重緩急、統(tǒng)籌兼顧、保證重點、量入而出,將學校收支全額納入預算,作出預算編制,做到預算不留缺口,嚴格按照預算辦理各項支出。
3)公開透明原則。大額支出事項,應集體決策并進行公示、公布,公開透明。
3、公用經費使用范圍
學校維持正常運轉所需開支的業(yè)務費、公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和其他屬于公用性質的費用等方面。
1)業(yè)務費是指為開展教學活動所發(fā)生的各項業(yè)務費用,包括教學業(yè)務費、實踐實習費,文體維持費、宣傳費等;
2)公務費是指為開展教學活動所發(fā)生的辦公費、水電費、取暖費,公用車旅費、會議費、郵電費,機動車燃料費;
3)設備購置費是指因教學和管理需要購置的儀器設備、文體設備、圖書及其他設備;
4)修繕費是指教學和管理用房屋,建筑物和各類設備維修所發(fā)生的人工、材料費用,以及不夠基建立項的零星的土建工程費用;
5)教師培訓費,按照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用于教師按照學校培訓計劃培訓所需的差旅費,伙食補助費,資料費和住宿費等開支;
6)農村中小學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不得用于人員經費、基建、投資和償還債務等方面的開支。如:工資、獎金、福利補貼等。堅決禁止不按規(guī)定亂發(fā)各種津補貼。根據省財政廳、教育廳通知精神,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分項開支應按一定標準。經學校公用經費使用情況問卷調查結果,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可按以下比例:
業(yè)務費:不少于年度公用經費支出預算總額的30%;公務費:支出應控制在年度公用經費支出預算總額的20%以內;設備購置費:支出應控制在年度公用經費支出預算總額的15%左右;修繕費:支出應控制在年度公用經費支出預算總額的25%左右;教師培訓費:支出在年度公用經費支出預算總額的5%安排;
4、經費支出程序
1)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報賬員,負責本校報賬事務。專兼職報賬員要在二年內取得會計從業(yè)資格證。經費支出實行學校校長一支筆審批制度。500元以下的支出,憑正規(guī)發(fā)票,由經手人簽字后交學校校長驗核、批報。千元至萬元的設備購置,嚴格按政府采購手續(xù)辦理。
2)大額經費支出,原則上不支付現(xiàn)金,實行轉賬。
3)完善批報手續(xù)。出具票據要規(guī)范,手續(xù)要齊全;支出票據要有經手人、審核人、批報人;大額設備購置和校舍維修等支出,票據要附合同和物品清單,工程類票據要附合同(協(xié)議)和預決算清單。
5、加強國有資產管理
1)嚴格執(zhí)行國有資產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定期進行資產清查。
2)學校要加強資產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資產(物品)的購置、驗收、保管、領用、交接、維修等內部管理制度,學校資產的出租、出借、轉讓、變更、捐贈、報廢、報損等必須按程序報批。資產處置取得的收入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guī)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并按規(guī)定安排支出。學校不得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抵押、擔保。
6、建立健全各種賬目建立健全各種賬目,如:各種會計賬目、易損易耗物品和大宗物品固定資產的登記管理臺帳等。明確責任,嚴格管理,厲行節(jié)約,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8、嚴格把握接待、招待標準,壓縮公務支出費用。嚴格控制公務費支出。禁止超標準招待,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請客送禮,假公濟私。
三、檢查與監(jiān)督
1、堅持民主理財,推行校務公開。各學校要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大的經費支出事項,要集體研究決定并在校內外,公示、公布;推行校務公開、財務公開管理制度,接受師生和群眾監(jiān)督;
2、建立責任追究制。對因管理不力,不正確行使職責,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違規(guī)違紀行為,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將嚴肅處理,情節(jié)嚴重的,依法追究責任。
20__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