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翻譯實習報告范文
英語翻譯實習的目標是讓學生認知作為翻譯譯員的基本素質(zhì),了解英漢語言、文化差異。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英語翻譯實習報告范文,歡迎參考。
英語翻譯實習報告范文篇一
在說所有的話之前,我先要聲明一下,接下來要說的話只是我個人對英文翻譯的一些想法,難免有不正確之處,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就推理小說的閱讀來說,我個人是偏向日系推理的,但是不懂日文,只能翻譯英文小說,有點囧。我自己平常是不太愛看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小說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很難碰見翻譯得好的作品。而且有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越是專業(yè)的翻譯,翻譯出來的作品語言西化現(xiàn)象就越嚴重。特別是社會科學的翻譯作品,很多時候根本是讀不下去,因為里面除了漢字是中文之外,語法和句式已經(jīng)西化得相當厲害了。英文翻譯的一些問題,接下來的敘述中我會竭盡所能地列舉一下,也希望大家一起參與討論。
英文翻譯中最大的問題,莫過于不加修改的直譯,這種翻譯大概只比google或者金山快譯好一點,句式和語法完全是英式的。這種翻譯多出在社會科學的專業(yè)學術(shù)著作中,基本上意思還是看得懂,但是讀起來味道怪怪的,而且一眼看出來是翻譯文章。而好一點的譯文,句式和語法也換成了漢語語法,但是不符合漢語的用于習慣。當然,習慣是比規(guī)則更難把握的東西,我個人認為在英文翻譯中有幾點漢語習慣是一定要注意的。如下:
1.長句盡量改短,語序調(diào)整為漢語習慣
英文中很容易就出現(xiàn)從句套從句的長句,這些句子讀起來本身就很難理解了,如果翻譯的時候還是不加改動,那讀者讀起來就更難理解。我在這兒舉個例子吧,就拿我自己翻譯的《釘子與鎮(zhèn)魂歌》的開頭部分:Theepisodeofthenailandtherequiemwasoneofthemostcharacteristicofallthoseinwhich,overarelativelybriefperiod,IwasprivilegedtowatchTrevisTarrantatwork.剛開始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自己也愣了好半天,因為這句話完全不是漢語的習慣,如果不假思索地直接翻譯,那就是:釘子與鎮(zhèn)魂歌的事件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在短暫的時間里,這段時間是我有幸觀察塔南特工作的那段時間。當然要合并成一句話,也可以這么翻譯:釘子與鎮(zhèn)魂歌的事件是我有幸觀察塔南特工作的那段時間里發(fā)生的最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天啊,閱讀起來太累了,但是這句話并沒有語法問題!我想在翻譯的時候要牢記一點:最后形成的是漢語,閱讀我們譯文的是中文讀者。所以在這里必須要調(diào)整語序,而且長句要改短,最后我給的譯文就是:在我有幸目睹塔南特破案的短暫時光里,釘子與鎮(zhèn)魂歌的事件應該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
2.定語改表語
英語中常常出現(xiàn)中心語前面出現(xiàn)兩三個形容詞的情況,這兒我舉《綠色危機》第一章的例子:Ahuge,squareenvelope,coveredwithahuge,squarehandwriting.直譯就是很大的方形的信封上面寫著大氣的方正的字體??吹揭痪湓捴杏羞@么多“的”,是不是覺得很煩?雖然說現(xiàn)在“的地得”好像是可以混用了,但實際上“的”一般用于形容詞,“得”一般用于動詞后,“地”用于副詞。我不主張混用,而且還有一點:不要濫用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已經(jīng)將漢語過分稀釋了,影響了漢語的美觀。老祖宗的文章里基本上不用這三個字,近代的文章中這三個字的使用頻率也不是很高,但是現(xiàn)在這三個字的確已經(jīng)被濫用了。我個人還是希望在翻譯的時候能夠控制這三個字的使用頻率,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把定語改成表語。漢語不習慣長句,也不習慣中心語前面加上一連串的定語,除非是作者要刻意造成這種效果。所以這句話我最后翻譯成:信封很大,呈方形,上面的字跡方正而灑脫。如果中心語前面有超過一個帶上“的”的定語,那種翻譯我個人是不太讀得下去的。
3.詞語的多樣性
這一點我也算是深有體會吧,因為我個人單詞量不足,翻譯的時候根本離不開金山詞霸。相信很多朋友在翻譯的時候免不了要查閱一些字典。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這個問題:字典上提供的解釋是沒有辦法覆蓋漢語詞匯的,也就是說,一個單詞字典可能只提供了一個很普通的解釋,使用的是最常見的漢語詞匯。但是如果你就按照這個意思進行翻譯,小說的魅力定會黯然不少。還是用2中的那句話,第二個huge是形容字寫得比較大,但是如果就直接翻譯成字寫得很大,這個翻譯只能算是普通翻譯。我之所以沒有這樣翻譯,一方面是因為前面的一個huge已經(jīng)翻譯成大了,一個大信封,這個翻譯是很貼切的。接下來我不想再重復使用大這個字,所以我翻譯成了字寫得很灑脫,把大這個意思包含在灑脫里面。常常人們在討論各位翻譯的風格,我想這種詞語的多樣性就是翻譯風格的最好體現(xiàn)。在翻譯的時候,應當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小說的行文,這樣才能更好地想到應該用什么樣的漢語詞匯來表達,而且在適當?shù)臅r候,可以用一些典故和成語,譯文定會亮色不少。這兒我也舉一個例子吧,《綠色危機》導讀中的一句話:Byitsnature,amilitaryhospitalisatheaterfordram英語翻譯實習報告范文ndtragedy;oneisnotbroughtthereunlessthereisaseriousproblem.Thosewhoawaitfresharrivalsarepreparedonlyforbadnews.我翻譯成:很自然地,這座戰(zhàn)地醫(yī)院成了悲劇上演的舞臺。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期待著能夠到這兒躲進桃源的人,最后都未能如愿以償。這兒有王婆賣瓜之嫌,不過大家也就原諒我了吧。
4.人稱代詞的明確
在看英文小說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在敘述中,人稱代詞用的特別多,稱呼名字反而多用在對話中。想想在漢語中,平常的敘述中直呼名字的時候卻占多數(shù)。在翻譯《綠色危機》的時候,我很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要花很大精力去尋找代詞到底指代誰,很多時候必須要結(jié)合上下文反復推敲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有時候還會弄錯。如果翻譯的時候仍然原封不動地保留這些代詞,讀者的閱讀觀感必定會受到影響。《惡意》中有句話:講得通和合情合理是兩回事,那我現(xiàn)在也可以說:能夠讀下去和流暢的閱讀也是兩回事。如果讀者閱讀的時候,反而要花大精力去明確人稱代詞的關(guān)系,那這本書的翻譯無疑是失敗的。這兒我就不舉例了,相信大家都有所體會。
5.押韻和雙關(guān)
如果說詞語的多樣性可以體現(xiàn)翻譯的風格,那么如何處理押韻和雙關(guān),則能夠全面體現(xiàn)翻譯的功力。這兩項是最難翻譯的,有的根本就翻譯不出來。比如我就碰到一個利用you的單數(shù)和復數(shù)進行雙關(guān),想了半天實在無法翻譯,最后只能加個注釋了事,真的很慚愧。押韻嘛,也碰到一個,原諒我在這兒又王婆賣瓜一次,這個押韻自覺還是翻譯的比較好?!毒G色危機》第二章中間有一段一名護士的自言自語:forceps,retractors,scissors,knives.ButWoodshasmarvellouslegs(伍茲是另外一名護士)!這兒一開始我還沒有注意到,看第二遍的時候才發(fā)覺這兒是個押韻。想了很久,大致翻譯成這個樣子,移動了一些詞語的順序:牽開器、剪刀、鉗子、刀子,但是伍茲的腿美得不成樣子!算是馬馬虎虎翻譯出這種押韻效果了。這兒我推薦大家看看楊絳翻譯的《堂吉珂德》,其中的詩句翻譯相當純熟,而且做到了押韻,從中可以學到很多翻譯的方法和用語習慣。
6.理解與適當?shù)难a充
總的來說,漢語比英語環(huán)保,翻譯過來的漢語占據(jù)的存儲空間一般都比英語小。但是有些時候英文只需幾個單詞,或者一個前綴,翻譯成漢語卻要解釋半天,而且都不一定能有英語那種效果。這就要對原句進行適當?shù)难a充。又是舉《綠色危機》中的例子:Sinceablowsytrollopoffiftycannotbeexpectedtocareforcompetitionfromanexquisite,self-possessedlittlecreatureoftwenty-two,theex-widowwas not sorry tosee her go.這句話是說一個寡婦嫁給了故事中一名護士(弗雷德里卡)的父親,然后后媽和繼女相處不快,所以后媽巴不得繼女去戰(zhàn)地醫(yī)院服務,眼不見為凈。請注意最后的ex-,寡婦嫁給護士的父親后,就不是寡婦了,但是作者使用這個前綴,明顯有戲謔的味道在里面。翻譯的時候要把這種味道體現(xiàn)出來。所以最后我花了一句話來解釋:一個50歲面容粗糙的老女人,怎么可能競爭得過22歲的女孩,更何況還是一位高雅沉靜的妙齡少女?所以弗雷德里卡離開家,這位寡婦高興得很。對不起,這兒要更正一下,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寡婦了。如果僅僅翻譯成前寡婦,我想在漢語中是體會不出這種效果的。
7.人名是否可以簡化?
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因為外國人的名字有名有姓,有時指名,有時道姓。對中國讀者來說,不啻是一項記憶力的考驗。如果故事的主要人物有5個人,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記住10個名字,不,因為有的名字還有昵稱,所以可能更多,有時候常常在上一句看到這個人的名,下一句看到這個人的姓,然后就暈了。閱讀的流暢感肯定受到極大影響。我本來想的是翻譯的時候改一下,全用名或者全用姓,但是好像國家對這些姓名的用法也有規(guī)定,不能這么改,所以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希望大家能夠指點我。
以上陸陸續(xù)續(xù)說了這么多,歡迎大家討論,最后我再闡明一下自己的翻譯觀,說一下自己的翻譯方法,希望能對想翻譯的朋友提供一下幫助。
翻譯的信達雅,我個人最看重雅。我的翻譯觀是:我不需要忠誠于單詞,也不需要忠誠于句式,我要忠誠的只是語素,只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信息。然后我再用漢語將意思表達完全,最后對譯文進行潤色加工,除了人名地名之外,我希望我的譯文盡可能地貼近我們平常使用的優(yōu)美漢語,不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是翻譯文章,也不能讓讀者閱讀的流暢感受到影響。如果是作者腦殘,我不希望譯文也像原文一樣腦殘,否則讀者罵的肯定是譯者而不是作者。英譯漢的精髓在漢語,而不是英語。
接下來為了直觀,我舉例說明我自己的翻譯方法。
克萊頓·勞森的短篇《奇跡盡在這一天》開頭一段:
LieutenantDoranoftheHomicideSquadnearlycollidedhead-onwithTheGreatMerliniinthedoorwayofthelatter'splaceofbusiness.Doranwasonhiswayin;theproprietoroftheMagicShop-slogan:NothingIsImpossible-wasonhiswayout."Where,"Doranasked,"Areyougoing?"
首先直譯:刑偵隊的檢察官多蘭和某人差點相撞——這個人是偉大的馬里尼。相撞地點是門口,是馬里尼做生意的商店的門口。當時多蘭正準備進去,而魔術(shù)店——店上貼著標語:一切皆有可能——的店主正準備出去。“哪兒?”多蘭問,“你準備去?”
這個譯文真是太混亂了,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調(diào)整語序。注意到文中有一個信息:魔術(shù)店上貼有標語。這種描述性的文字在漢語中,應該放在最前面,而不是夾在中間,否則讀起來很難受。所以調(diào)整語序后就是這樣:
魔術(shù)專營店門上貼著一副標語,上面寫著:一切皆有可能。店長馬里尼正準備出去,在門口卻差點撞上正準備進來的刑偵隊檢察官多蘭。多蘭問:“你準備去哪兒?”
這個翻譯已經(jīng)問題不大了,但是再看看,有沒有不是很流暢的地方?多蘭的問題是在什么時候問的?是在兩個人正好相撞的時候嗎?原文沒有說,但是我覺得應當補充一下,結(jié)合上下文可以推斷,多蘭應當是有急事來找馬里尼,所以應當是在兩人都剛剛站住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發(fā)問了。而且漢語中問一個人問題,最開始應當先稱呼一下這個人,這樣也有助于讀者加深對人名的記憶,保持閱讀的流暢。所以最后我整理的譯文就是:
魔術(shù)專營店門上貼著一副標語,上面寫著:一切皆有可能。店長馬里尼正準備出去,在門口卻差點撞上正準備進來的刑偵隊檢察官多蘭。兩人剛剛站住,多蘭就問:“馬里尼,你準備去哪兒?”
另外再說一下標語的翻譯,原文是雙重否定,但是如果直譯的話反而覺得很拗口。標語這種東西,就是要瑯瑯上口,所以我改成了肯定句式(雖然和李寧的廣告語重了……)。
就寫到這兒吧,一口氣寫完這么多話,真的很累,希望大家能夠一起來討論翻譯的問題,讓我們能夠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英語翻譯實習報告范文篇二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即將結(jié)束《英漢翻譯教程》的學習。通過學習,我又掌握了一門新的英語學習技能,也初步了解了英漢翻譯的基本要求與要領。簡而言之,就是獲益匪淺。
英漢翻譯是一門建立在綜合能力基礎之上的學科,囊括了全方位的知識以及中西文化的差異。不管是對個人能力以及日常積累都有較高的要求。前我一直有一種誤區(qū):認為只要掌握大量的詞匯,翻譯起來就會很容易,認為翻譯只不過是把大量的詞匯拼接連接在一起。可是當我真正接觸到這門課程時驚覺自己原來的思維是有多么的狹隘。當翻譯一句話時,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組合。勉強組合在一塊時不是錯誤百出,就是很Chinglish.
首先,英漢翻譯應遵循“忠實,通順”的標準。所謂忠實,就是忠實于原文的內(nèi)容。由于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一句英文在歐美人看起來順理成章,而在我們中國人看起來就會極其別扭。我們就會在翻譯過程中不自覺的用上自己的思維,因而改變了原文的意思破壞了原文的風格。通順就是指原文語言必須通俗易懂,符合規(guī)范。譯文必須通順,避免死譯,硬譯,符合規(guī)范。把原文的內(nèi)容適當?shù)谋磉_出來,既不能改變扭曲,也不能增加或刪減。如“Heisseriouslyill”.就譯為:“他病得很厲害”。有人為了追求漢語的“漂亮”譯為“他茍延殘喘”,這就得不償失了。
其次,翻譯分為三個階段:理解,表達,和校核。準確理解原文所要表達的意思,注意上下文的關(guān)系在翻譯過程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翻譯時采取直譯或者意譯兩種方式。有時在翻譯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直譯和意譯結(jié)合起來使用。主要取決與具體的情景。校核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不可忽視。即在翻譯時要經(jīng)過反復的推敲,已到達最好效果的翻譯。
翻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做好的事。我們在日常學習中必須注重積累有關(guān)英譯漢方面的知識以及基本方法。了解基本英漢語言對比(詞法和句法)。通過對比,掌握兩種語言各自的特點,以及所對應的意思,在翻譯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的運用。避免造成錯用,誤用,鬧出笑話。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語言的發(fā)展,很多英語單詞已經(jīng)不再緊緊局限于其原有的意思,更有了擴展。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擴充自己的積累。同時,我還學習掌握了英譯漢時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如:增詞法,重復法,省略法,以及詞義的轉(zhuǎn)義等等。還有關(guān)于各種不同句型的不同翻譯方式。如定語從句,被動語態(tài),狀語從句等等,這些在書本上都有系統(tǒng)的介紹。我們在日常練習的時候也要避免為了做題而做題,要在過程中學會理解,應用這些方法。
我還體會到理解和翻譯并不是一回事,幾個人的理解相同,翻譯成的文字風格可以是不同的。通過學習,我了解到可以直譯的就直譯,只要把詞序調(diào)整一下,保證通順,不致引起誤解就好。如果不能直譯,可憑借各種翻譯技巧,在不偏離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對句子的結(jié)構(gòu)作一些變動。方法也好,技巧也好,都是為忠實、通順地再現(xiàn)原作這個目的服務的,其功效自不待言,但并非萬應靈藥。任何方法在應用中都有其限度,過猶不及。如果一味死搬教條,盲目遵照翻譯的規(guī)則,過分依賴這些翻譯的技巧,最終只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結(jié)果。優(yōu)秀的翻譯者會在在實踐中經(jīng)常數(shù)法并用,因人因文而異,并無一定之規(guī),主要靠自己不斷實踐、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和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才能最終達到得心應手、曲盡其妙的境界。
經(jīng)過學習,我確實獲得了不少的進步以及在本學期的翻譯學習中,我們獲得了翻譯專業(yè)應具備的一項技能,也對下學期的漢英翻譯學習有了初步的計劃和想法,以后學起來的時候亦不會無從下手。我相信我在今后的翻譯道路更加寬闊平坦,我會再今后的學習中,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技巧,是這些寶貴經(jīng)驗成為翻譯學習的寶貴財富,力爭做一名合格的英語人。
我也知道只是經(jīng)過這學期的學習,我還有很多缺失以及不足的對地方。像中西文化這方面我就做的不是很好,經(jīng)常在翻譯時會弄不清具體的背景知識而做出錯誤的譯文。翻譯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措辭不當?shù)默F(xiàn)象。我還需要繼續(xù)的加深關(guān)于這方面的知識。翻譯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但是也不是高不可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積極學習進取的心,無論何時何地不能失去對翻譯的熱情。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有勇氣克服它。翻譯本就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積累,應運的過程。我有信心在未來的學習中會越走越遠,越做越好!!!
>>>點擊下一頁閱讀更多關(guān)于“英語翻譯實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