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教學教育敘事
口語教學教育敘事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敘事展開對現(xiàn)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jīng)驗的發(fā)現(xiàn)和揭示過程。
周五走進教室,看到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緊盯著我,一個個紅紅的小嘴抿著笑意——孩子們等著我評價他們的小制作。盡管有心理準備,看到學生擺在課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種失落感。紅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圓半癟的小泥球……一個個裂紋遍布,丑陋、粗糙、單調、呆板……
因為要上口語交際課“我的小制作”,我根據(jù)本地紅土多的條件,提前一周布置下了用粘土做小制作的活動。今天,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時間。
盡管我臉上保持著習慣性的微笑,心中卻打鼓:這樣的手工如何描述呢?這些孩子又能說出什么樣的話來。但我知道,我不能以我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夠完成作業(yè),然后先讓同學們在組內交流,說說制作過程,說說自己的想法,聽聽別人的說法,交流一下制作心得……
立刻,班里熱鬧起來。大家七嘴八舌,談笑風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悶:這個告訴怎么找到的紅土,那個講請誰幫了忙,這個說開始水澆多了團不成形狀,那個說越摔覺得泥越有粘勁兒,做小花的告訴怎么掐的花瓣,做小雞的介紹頭是怎么按在身子上的……
小組交流的熱烈讓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讓我驚喜不已。有的說,找粘土不費勁,我們家里團煤球時剩下好多呢!不過,我嫌表層的泥土不粘,自己深挖了一些;有的說,我團泥球團了好多,要多大團多大,滾起來一點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說我做了小母雞,我知道我二叔家有兩只,便到他家里照著做,開始怎么也不能把雞頭按在身子上,還是二叔告訴我用小棍給連上的。
……
一節(jié)課,孩子們說的意猶未盡,我聽得如醉如癡。
原來,只要我們給了孩子們創(chuàng)造的機會,孩子就能心靈手巧;只要我們給了孩子表達的自由,孩子就能暢所欲言;只要我們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嘗不是最精致的美麗!
反思:語言不是刻意營造的東西,它深植于生活的肥沃土壤。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說話的理由和環(huán)境,拆除說話的條件和框架,課堂上訓練的口語能力就能真的變成生活中的交際能力。
課堂是孩子們的課堂,它依附于孩子的認識水平。只要把孩子的課堂交還給孩子,而不是用老師的眼光拔高課堂的標準,課堂就能變成孩子成長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