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實用范文>辦公文秘>方案大全>

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

時間: 春競0 分享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歡迎大家來閱讀。

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紙繩的粘貼方法和技巧,學會用紙繩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圖。

2、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激發(fā)他們對紙繩工藝制作的興趣。

3、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各種紙繩的粘貼方法和技巧來制作一幅春的美景圖;發(fā)揮想象、體現創(chuàng)意。

教學準備:各色紙繩、彩色卡紙、剪刀、固體膠、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題

1、情境導入:小朋友們,春天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春的美景圖片欣賞。

3、揭題

4、引出本課節(jié)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二、紙繩的粘貼方法

1、指導“漩渦式”

2、指導“曲線式”

3、指導“連續(xù)對折式”

三、大顯身手——紙繩的妙用。

1、紙繩作品欣賞

2、出示“海報”——制作要求。

3、師提供制作底板。

4、學生討論構圖方案。

5、四人小組合作制作春的美景圖。

四、展我風采——作品展示、點評

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制作1-2件作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2、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包括廢舊物品,設計制作一件有使用價值或有觀賞價值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樹立環(huán)保意識,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知識。

3、學會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規(guī)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勞動習慣。

教學準備:

1、防風衣架和垃圾桶兩種手工作品。

2、制作四件手工作品的材料工具。

3、構思一件作品,準備所需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用實物投影出示文中4張圖片,說出圖中制品所用的材料。

2、分組討論,這些作品能否改用其他材料,讓學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材料,甚至是廢舊物品,都可拿來制作成作品。

(二)模仿制作

1、通過學生自由閱讀模仿制作中的圖片和文字說明,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驟。

2、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分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組選1-2件作品合作完成。

注意:分組人員一般不超過6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做完整理桌椅。

3、展示作品,評價作品。

(三)設計制作

1、學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礎上,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分號小組,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作品,由小組成員討論制作的作品。

2、收集材料,準備工具,根據分工動手制作。

3、設計作品中沒有安排評價欄目。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小制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篇3

活動目的:

1.嘗試用捆扎大小珠子扎染T恤。

2.欣賞各種扎染作品,了解民族工藝,了解古代扎染的過程。

3.樂于參與活動,感受扎染的奇妙,體會勞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古代扎染的圖片或視頻

2、已經扎染好的T恤和各種扎染作品或作品圖片(花布、衣服、圍巾、包等)。

3、純棉淺色t恤,大小不同的珠子、玻璃球、皮筋或毛線,染料、剪刀、顏料盆,清水桶,抹布。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出示已經扎染好的T恤、幼兒觀察。

——小朋友們這件T恤好看嗎?

——T恤上都有些什么顏色?

——你們知道這些顏色是怎么扎染上去的嗎?

二、學習扎染:

1、欣賞扎染。

(1)播放古代扎染的圖片或視頻,了解扎染過程。

(2)欣賞各種扎染作品,引導幼兒討論花布上有哪些圖案?花布上圖案的顏色特點。欣賞用裹珠子的方法扎染而成的t恤,感受圖案的奇特。

2、教師示范扎染的材料與操作過程。

(1)示范扎染的過程,浸泡——晾干——捆扎——浸泡——晾干——燙平,知道用不同的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制作材料,共同討論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學習扎染。

3、嘗試在T恤上進行扎染,布置圖案。

(1)鼓勵幼兒用大小珠子在T恤上進行扎染,設置圖案。

(2)教師觀察幼兒操作并給予指導。

三、教師指導:

1、誰的作品扎染成功了,為什么?(扎緊了)

2、誰的作品沒有扎染成功,為什么?(沒扎緊)

3、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讓橡皮筋扎的緊一點?(可以多繞幾根)

4、如果染完顏色后,橡皮筋拆不開可嘗試用剪刀。

5、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結束部分:

幼兒把扎染的作品晾干,欣賞同伴作品,教師進行總結點評。

活動延伸:幼兒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并穿上自己扎染的衣服在表演區(qū)進行表演。

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篇4

為了迎接國際五一勞動節(jié),每個單位都會策劃一些節(jié)目,我們幼兒園今年也別出心裁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活動。

希望通過此活動,教育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練好本領,長大了用自己的勞動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為社會服務。

一、活動的生成

為迎接 五一勞動節(jié) 的到來,讓幼兒對 五一勞動節(jié) 有了深刻的認識,引導幼兒認識周圍的勞動人民,萌發(fā)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勞動人民的成果。我們大二班在節(jié)日前夕開展了 勞動人民最光榮 的主題活動。希望通過此活動,教育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練好本領,長大了用自己的勞動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為社會服務。

二、活動內容

1、介紹 五一 國際勞動節(jié)。了解五一勞動節(jié)的由來,初步理解五一勞動節(jié)的含義。

2、繪畫 各行各業(yè)勞動人民 美術作品。介紹各行各業(yè)的勞動人民,初步了解不同勞動者對社會的不同奉獻。

3、談話:說說 我的爸爸媽媽相互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的工作,知道他們工作的辛苦。

4、組織幼兒義務勞動,如:擦桌子,椅子、洗抹布等。

5、手工:制作 美麗的花 。組織幼兒將自制花朵送給幼兒園各行業(yè)的勞動者,并說一聲祝福的話。

6、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篇5

活動目標

1、 欣賞并學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2、 了解歌詞含義,能有感情的唱兒歌。

3、 感受歌曲中勞動最快樂,勞動創(chuàng)造最光榮。

活動準備:歌曲《勞動最光榮》視頻及音樂。

活動過程:

導入教師和幼兒進行討論,引出兒歌。

提問:

1 你們知道5月1號是什么幾日么?

2 你們覺得勞動為什么是光榮的?

3 關于勞動有什么好聽的兒歌呢?

教師總結: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jié),一個人在勞動或者學習中充分體會到成長的喜悅、收獲的快樂,當他這些積極的情緒和體驗積淀下來,最終形成的是自尊、自豪、自信――“光榮”由此而萌發(fā)。老師這呢,有一首關于勞動的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一、學唱兒歌

1、欣賞兒歌《勞動最光榮》。

提問:這首兒歌好不好聽?你聽到了什么?

2、欣賞音樂視頻。

提問:這首兒歌叫什么名字?你們想不想學唱這首兒歌呢?

3、學唱兒歌。

教師范唱;

幼兒聽著琴聲有感情的唱;

提問:你們覺得這首兒歌怎樣唱?用什么方式去唱?

4、分組演唱。

男孩女孩比比賽,看誰唱的最好聽。

5、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

討論:老師覺得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我們來一起想一想,為這首兒歌加上一些動作吧。

二、兒歌表演

總結幼兒自創(chuàng)動作,與幼兒一起邊唱邊跳。感受勞動帶給人們的快樂,激發(fā)幼兒的勞動激情。

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和探索,了解身邊的勞動工具。

2.利用勞動工具,與伙伴合作完成任務,記錄操作結果。

3.初步了解工具與人類的關系,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生活中常用的幾樣勞動工具。

材料準備:黃豆、花盆、核桃、沙子、圖書、夾子、鏟子、篩子、訂書器、膠條、膠棒(以上物品每組一份)、操作記錄卡、《做過一百個鳥窩的小藍鳥》繪本或者PPT圖片。

活動重難點

重點:運用多種感官探索和發(fā)現工具的作用。

難點:培養(yǎng)幼兒使用工具合作完成任務的能力。

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激發(fā)興趣。

教師講述故事《做過一百個鳥窩的小藍鳥》,引發(fā)幼兒思考,請幼兒說一說故事中的做窩工具有什么用處。

(1)師:故事中的小藍鳥做窩都用了哪些材料?(棉花、小石子、空盒子、手帕、柳枝、刺繡材料、干花、冰、巧克力、樹枝、稻草、泥土)光用這些材料它就能做窩了嗎?它還需要什么幫助它又快又方便地做窩?

(2)理解工具的概念:工具就是一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更快、更順利地做好一些事情的物品。

2.了解不同工具的用處。

(1)教師出示夾子、鏟子、篩子、訂書器、膠條、膠棒,請幼兒猜猜這些工具都可以干什么。

(2)教師與幼兒一同總結不同工具的作用。

3.幼兒分組實驗。

(1)教師提供材料,明確任務。

師:完成這些任務(給花松土、打開核桃、將黃豆和沙子分離、修補圖書、運送沙土)可以用什么工具呢?

(2)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任務。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找出你們認為最適合完成任務的工具。

幼兒合作進行任務,記錄操作結果,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進行指導。

4.集體總結。

師:請小朋友們說說你們都選擇了什么工具,用這些工具做了什么?(重點在于讓幼兒說出工具的作用,如篩子可以分離黃豆和沙子)

5.拓展經驗。

師:請小朋友們說說,生活中還見過或者使用過什么工具?(引導并鼓勵幼兒說出在家中、幼兒園、社區(qū)及其他場合見到的勞動工具,并說出這些工具是做什么用的)

活動延伸

師:工具是人們在勞動中發(fā)明的,工具在勞動中也在不斷改進。我們開動腦筋,也可以發(fā)明有用的工具或者改進現有的.工具。請小朋友回家想一想,日常見到的工具是怎么來的。

秋季開學勞動課程教案模板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電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及電的來源。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并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統計分類。

3、通過教學,使學生養(yǎng)成節(jié)約用電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城市夜景,語音教室,醫(yī)院手術室,商場電梯,花卉噴灌,電子顯示屏。

2、電的來源及發(fā)電方式的錄像片。

3、拍攝一些家用電器照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啟發(fā)學生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了電將會怎樣?

(引導學生依據自身的認知經驗提出各種假設)

2、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出: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離不開電,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揭示課題,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

(二)學習課文,認識電的廣泛用途及它的來源。

1、多媒體展示電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

2、請學生說說點的其他用途,認識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3、觀看錄像資料,讓學生了解電的來源和發(fā)電方式。

4、了解電的來源后,針對不同的發(fā)電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學生養(yǎng)成節(jié)約用電的習慣,并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什么樣的方式是節(jié)約用電(比如:隨手關燈,出門關掉電視機等)

5、同時還可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因為我們國家雖然國土面積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的資源就很少了,節(jié)約用電就是減少資源的消耗,這也是愛國的一種具體行為。

(三)學習課文,評議學生家里的家用電器。

1、出示家用電器照片,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你家里有哪些家用電器?那些你會用?小組內可議一議使用各種家用電器的體會,進一步認識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同時完成書上習題。

2、小組內合作完成課文中的統計表。

3、小組內合作完成課文中的填空題。

4、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法給家用電器分類。

(四)因地制宜,加強現場教學。

組織學生議一議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電器及理由,先小組內交流,后小組內推選代表交流。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到當地的家用電器生產企業(yè)參觀,了解家用電器的生產流程;或到專業(yè)的家用電器商場參觀,要贏有關人員作介紹,邊參觀邊講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也可給學生分號租后讓學生自己去參觀,回校后組織交流。

156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