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實用范文>導游詞大全>上海導游詞> 怎么介紹上海景區(qū)

怎么介紹上海景區(qū)

時間: 文瓊1297 分享

怎么介紹上海景區(qū)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關(guān)于上海的一些導游詞,歡迎閱讀借鑒,希望對你們喜歡。

  篇1:龍華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游客朋友:

  上午好,今天很高興帶大家到龍華寺來進香。龍華寺位于龍華景區(qū),在沒有到達之前,我把龍華景區(qū)的概況給大家做個介紹。

  龍華景區(qū)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西南方向。主要景點有龍華寺、龍華塔、龍華旅游城和龍華烈士陵園。它周邊的景點也非常豐富,南邊有上海植物園,黃道婆墓、鄒容墓。西邊和北邊有徐家匯商城、八萬人體育場、徐家匯天主堂和錦江樂園。

  龍華景區(qū)因為有一座千年古剎龍華寺而得名。這座寺院主要是供奉彌勒佛的。彌勒佛是佛教的未來佛,他現(xiàn)在還在天上兜率天修行,要修行四千年,天上一天,人間四百年,天上4020年,人間56億7000萬年。然后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接班成佛。所以這個寺院叫做龍華寺。這個景區(qū)叫做龍華景區(qū)。

  龍華景區(qū)的特色用一句話來概括:文化的綜合性和旅游的多樣性。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佛教文化和佛教旅游。龍華寺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規(guī)模宏整。沿著中軸線有山門,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寶殿,華林丈室和藏經(jīng)樓。左右有鐘鼓樓,西邊有觀音殿和羅漢堂。龍華寺寺院布局,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建筑的壯麗恢弘美。龍華寺的每一處殿堂佛像眾多,妙相莊嚴,充分表現(xiàn)了佛教文化的魅力。每一處殿堂都有匾額楹聯(lián),不僅點明了每一處殿堂的主題,還充分顯示了佛門的大智慧。龍華寺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樣法器,無不折射中華佛教文化的光輝,它是我們進行佛教旅游的一個生動的載體。

  龍華烈士陵園也在這個景區(qū),有“雨花臺第二”之稱,這就為龍華景區(qū)突出了geming傳統(tǒng)文化和geming傳統(tǒng)教育活動。烈士陵園的園門是鄧小平同志提的。里面的紀念碑“丹心碧血為人民”是--提的。像金字塔型的烈士紀念館是陳云同志提的。東面的烈士碑林抒寫了geming先烈的一些事跡,還有一處龍華烈士就義地,是1920年和1937年國民黨反動派槍殺geming烈士的刑場,許多黨的高級領(lǐng)導人就在那兒犧牲了。每到節(jié)慶假日,特別是清明時節(jié),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到這里來憑吊,是進行g(shù)eming傳統(tǒng)教育的最生動的課堂,

  龍華景區(qū)的民俗風情在上海大概只有豫園能和它相媲美了。每到年底的時候,12月31日龍華景區(qū)要舉辦一個盛大的熱鬧的旅游活動,這就是“迎新年,撞龍華晚鐘”。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里,子夜時分,108響鐘聲響起,成為旅游節(jié)慶的一個亮點。同時鐘聲又延長到新的一年,又是新年一條亮麗的風景線。還有每一年的3、4月舉辦龍華廟會,有400多年歷史,現(xiàn)在一年要舉辦兩次??疵耖g文藝,嘗地方風味,購地方特產(chǎn)。所以龍華景區(qū)文化的綜合性和旅游的多樣性在上海的旅游景點當中是相當突出的。

  好了,我們的旅游巴士已經(jīng)到達龍華景區(qū),下面請各位跟我一起參觀游覽。

  篇2:上海豫園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前來上海豫園參觀游覽。豫園景區(qū)位于上海老成廂境內(nèi),老成廂位于黃浦區(qū)境內(nèi),黃浦區(qū)則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qū)東南部。豫園景區(qū)是老城廂的璀璨明珠,主要景觀有豫園、豫園旅游商城、沉香閣、城隍廟、上海老街。豫園景區(qū)融旅游、園林、寺廟、商業(yè)于一體,集吃、玩、買、住功能大成。與外灘景區(qū)、人民廣場景區(qū)等相比,豫園景區(qū)的特色是一個“古”字。豫園景區(qū)的園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商業(yè)文化、美食文化和市民文化充分顯示了這一特色。

  豫園是上海市區(qū)內(nèi)惟一的明式園林,坐落在豫園旅游商城內(nèi),與城隍廟相鄰,是江南五大園林之首,兼有芥子納須彌、小中見大的明清古典園林風格,它以虛實相映、大小對比、高下對稱、疏密有致等建筑手法而著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家級4a景點。豫園是明代時任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建造的,潘允端為了讓曾任刑部尚書的父親潘恩安享晚年,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在上海老城廂建園,歷時20--年(到1577年),始成豫園,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豫,在古漢語中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園,有愉悅老親的意思。但可惜的是他的雙親未能眼見豫園落成就去世了。豫園按主體建筑可分為大假山、萬花樓、點春堂、會景樓、玉玲瓏、內(nèi)園六處景區(qū)。

  大假山景區(qū)

  主要有三穗堂、仰山堂、卷雨堂、大假山、游廊。

  游客們,步入豫園大門,迎面是一巨大黃褐色石塊,上面鐫刻--所書“海上名園”,后面是一座氣勢恢弘、寬敞雄偉的大廳,就是三穗堂,三穗堂是豫園最高大的廳堂,是主要建筑之一。為歇山式建筑,屋頂塑像左為拿著長矛的張飛,右為手持大刀的嚴顏,屋頂出檐部分造得呈現(xiàn)向上仰翻的曲線形狀,作用有兩點,一是為了緩沖雨水急驟下流,二是采光。讓我們進入堂內(nèi)參觀,堂內(nèi)中堂張掛著潘允端寫的《豫園記》,梁上高懸著三穗堂、靈臺經(jīng)始、城市山林三塊貼金扁額。廳堂正門的八扇隔窗雕刻著稻麥、玉米、高粱、瓜果等圖案,生動地點出了堂名“一稻三穗,豐收在望”之意。(可講三穗的故事)

  步出三穗堂,即是一座飛檐翹角兩層樓閣,隔荷花池與大假山相望。下層是仰山堂,上層是卷雨樓。仰山堂以仰山名,有兩層語義:一層是堂上所掛清人所書取自王羲之《蘭亭集序》得此地有崇山峻嶺句,點出此處為觀賞大假山得佳處,這里的仰山是仰望的意思;另一層則典出《詩經(jīng)》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句,此處仰山是仰慕的意思。卷雨樓卷雨的出典說法很多,一般認為取自王勃《騰王閣序》詩句珠簾暮卷西山雨,意思是在蒙蒙細雨中登上卷雨樓觀望大假山,迷茫如煙,隱約可見,別有一番詩情畫意。

  各位游客,清看對面的大假山,這是豫園景色的精華之一,也是江南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最精美、最大的黃石假山。它由明代著名疊山家張南陽精心設(shè)計堆砌,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假山高約12米,氣勢宏大,用20--噸浙江武康黃石疊成,一直享有江南假山之冠的美譽。見石不露土是它一大特色,假山黏合劑用石灰、糯米汁等制成,迄今有400多年了。假山層次分明,有近山、中山、遠山、山上林木蔥蘢,山頂有望江亭,可遠眺黃浦江。大假山雖不是真山,其氣勢卻不亞于真山,是園林中疊石碓山的經(jīng)典之作。

  各位游客,在仰山堂隔荷花池觀山景可稱為豫園一絕,仰山堂東側(cè)是游廊,如果我們要親臨大假山,就得經(jīng)過右邊這游廊,請看游廊前這對栩栩如生的鐵獅子,它鑄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歷史了,這對獅子左雄右雌,雄師左蹄踏球,象征權(quán)利和威嚴,雌獅踏著小獅子,象征子嗣昌盛?,F(xiàn)在請大家隨我進入這“漸入佳境”游廊,游廊西側(cè)墻上有“武舉奪魁”磚雕和“梅妻鶴子”泥塑。(古時科舉考試,如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均考取第一名,即中了解元、會元、狀元,就叫連中三元。圖中武將盤馬彎弓,英姿勃發(fā),志在必得。梅妻鶴子典出宋代林和靖,林和靖,北宋詩人,隱居杭州西湖孤山,終生不仕,賞梅養(yǎng)鶴,終生不娶,留下梅妻鶴子的千古佳話。)磚雕意在激勵人們博取功名,積極入世;而泥塑似又推崇淡泊名利,消極出世。反映出幾千年來中國士紳階層的矛盾心態(tài)。廊中有一太湖石,高2.3米,亭亭玉立,名“美人腰”,似美人柔腰顧盼,遮住了前面景物,乃造園抑景,產(chǎn)生含蓄美的藝術(shù)效果。

  萬花樓景區(qū)

  主要有魚樂榭 亦舫 兩宜軒 復廊 萬花樓

  各位游客,過漸入佳境游廊,至峰回路轉(zhuǎn)石壁處而右轉(zhuǎn),我們就來到了萬花樓景區(qū)。眼前右方這一突出于溪流之上的小榭,就是魚樂榭。當年莊子與惠子(莊子的學生)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魚出游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取名魚樂蘊涵著園主人對莊子的仰慕和避世隱逸的心情。魚樂榭是豫園的園中園,小巧玲瓏,小中見大,虛實相映,在園林空間處理上采取了分隔方法,很有獨到之處。

  各位游客,現(xiàn)在我們要穿過一條復廊,前往萬花樓。這復廊男寬北窄,據(jù)說在古代男人走南邊,女人只能走北邊,體現(xiàn)了男尊女卑,復廊中間墻上有漏窗,它分割了景區(qū)空間,又延長了觀賞時間。請看復廊西邊有一方亭,亭中有塊扁,上面所題的“會心不遠”典出《世說新語》, 說的是梁簡文帝游華林園,對侍游的大臣講:會心處不必在遠。簡文帝游園,見園林景色,認識到并非一定要到遙遠之處才能領(lǐng)悟萬物造化要旨,各位見此,是否也會有所啟示?復廊東有小軒,“觀山觀水兩相宜”,故名兩宜軒;復廊北面的建筑相當精致,形狀如船舫,稱為亦舫,也提醒我們,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各位游客,出了復廊,便可以看見萬花樓,請看這樓臺庭院有兩棵古樹,右邊是銀杏樹,相傳為建園時院主人親手種植,剛才跟大家介紹豫園歷史時說的建園時間大家還記得么?對的,和園一樣,這棵樹也有400多年歷史了。左邊一棵是廣玉蘭,也有近220年的樹齡了。這庭院四周遍種花木,“萬花深處”有一小樓,名“萬花樓”,為豫園中勝景。樓下四角雕有梅蘭菊竹,各位知道它們在植物中有什么稱譽么?對的,稱為植物四君子。萬花樓樓上有一幅對聯(lián):桂馥蘭芬水流山靜,花開柳眉月朗風清,點出了這一區(qū)域以花木為主題的特色。在萬花樓回廊的擋板上刻有木雕作品,稱為“暗八仙”,即是八仙手中所持的法器,大家可以一起來猜一猜,他們分別是呂洞賓的寶劍,鐵拐李的葫蘆,漢鐘離的芭蕉扇,韓湘子的寶箱,曹國舅的擅板,藍采和的花籃,張果老的魚鼓,何仙姑的荷花。

  點春堂景區(qū)

  主要有點春堂 打唱臺 古井亭 快樓 和煦(xu)堂 靜宜軒 聽鸝亭

  各位游客,從萬花樓向東,過“穿云龍”龍墻,就來到了點春堂景區(qū),點春堂之名取自于蘇東波得“翠點春妍”,有青翠之色點出了春天的妍麗之意。清代上海小刀會起義時,這里是起義軍城北指揮所。點春堂正中(中堂)懸掛著晚清畫家任伯年得《觀劍圖》,任伯年曾參加過太平軍,此畫反映了作者對反清斗爭的贊美之情;畫兩邊是已故著名書法家沈伊默書寫的對聯(lián):膽量包空廓,心源流粹精。點春堂內(nèi)還陳列著當年小刀會的兵器、自鑄的錢幣日月錢以及發(fā)布的文告等文物。

  各位游客,點春堂對面這個小戲臺,俗稱打唱臺,是江南地區(qū)最小、最精致的打唱臺。明清時期,園林同昆曲關(guān)系密切,當時文人紳士喜歡在點春堂內(nèi)看戲文,根據(jù)自己的喜愛挑演員點劇目,所以點春又有這層意思。戲臺的四面石柱上,分別有描繪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對聯(lián)。臺正中壁上張貼郭沫若1961年游覽豫圓時寫下的詩篇:小刀會址憶陳劉,一片紅巾起海陬(zou);日月金錢昭日月,風流人物領(lǐng)風流;玲瓏玉壘千鈞重,曲折樓臺萬姓游;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圓有史足千秋。

  各位游客,點春堂東面有座抱云巖,上面有一樓,似空中樓閣,登臨眺望豫圓全景,心胸為之一快,故被稱為快樓。

  各位游客,與點春堂隔水相望得廳堂為和煦堂,和煦,即春天的陽光溫和的意思,和煦和點春兩個堂名承上啟下,點出了園里的風景主題。

  會景樓景區(qū)

  主要有會景樓 九獅軒 流觴(shang)亭 浣(huan)云假山 水廊等景觀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來到會景樓景區(qū),會景樓顧名思義是美景匯集的地方,這會景樓位于豫園中央,登上會景樓,全園景色盡收眼底。會景樓是以水景為主體的區(qū)域。

  大家請看,會景樓西邊臨池而建的是九獅軒。大池南端與會景樓相對的亭,叫“流觴亭”,因其兩面臨水,取流觴曲水之意。是仿紹興蘭亭而建的,說起紹興蘭亭各位是否想到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呢,對的,王羲之和詩人墨客列坐在曲水之旁,將盛酒之杯放到曲水上,順流漂浮,所謂觴就是古人喝酒用的杯子,角字旁主要是指用牛角做的杯子,酒杯到誰的面前,誰就取流觴飲酒賦詩,王羲之就此寫了《蘭亭集序》,被評為天下第一行書,紹興蘭亭因而成了書法園林。各地園林如有曲水,仿建流觴亭,自然風雅的很。

  出流觴亭,便可看到浣云假山了,假山以安徽巢湖的湖石堆成的,水中假山倒影與天上彩云渾然一體,清水流淌,池波上下如洗白云于水中,如染假山于云間,故取名為“浣云”。

  會景樓東邊有積玉水廊,廊和路一樣,是中國古典園林中最富可塑性和靈活性的建筑,大家還記得前面游覽過的游廊和復廊么?這里是水廊,前半段筑于岸上,后半部架在水上,長達百米,是江南古典園林中最長的一條水廊。積玉水廊因廊中有以“積玉峰”石而得名,峰以積玉命名,意謂峰是由無數(shù)的美玉堆砌而成的。

  玉玲瓏景區(qū) 主要有 玉玲瓏 玉華堂 得月樓 藏書樓等景觀

  各位游客,過三曲板橋,進引玉洞門,便是玉玲瓏景區(qū)了,“引玉”,有引游人走向玉玲瓏的意思。玉玲瓏與蘇州瑞云峰、杭州縐云峰、并稱江南三大名石。玉玲瓏是太湖石,石色青黝,高約丈余,石棱似朵云突兀,通體成萬竅靈通。奇石瘦、皺、漏、透特點皆備。如果自上而下倒水,它72孔孔孔猶如小瀑布,在下放燃香,它72孔孔孔煙香飄渺。玉玲瓏后有照墻,墻上有寰中大快四個篆字。據(jù)記載,玉玲瓏以前鐫有玉華二字,因天長日久,風華雨溶,字跡逐漸沒了。

  據(jù)說,潘允端十分鐘愛玉玲瓏,為了便于隨時觀賞,特意正對玉玲瓏建一書齋,并以玉玲瓏石上的玉華二字命名為玉華堂。玉華也有取玉中精華之意。堂上扁玉華堂三字用明代文征明的字跡合成。堂內(nèi)家具具為仿明代之物,擺設(shè)一如明式陳式。玉華堂前有兩珠白玉蘭,白玉蘭是上海市花。

  (玉華堂東有積玉峰和積玉廊,玉玲瓏景區(qū)從引玉洞門入玉華堂、白玉蘭、玉玲瓏、積玉峰、積玉廊,皆冠以玉字,玉成了景區(qū)的精華,所以玉玲瓏景區(qū)又稱玉字景區(qū)。來源:考試大

  玉玲瓏西為得月樓,西近荷花池,取近水樓臺先得月之意。樓南北屋檐掛有扁額,其南是皓月千里,北是海天一覽。樓近荷花池,“水波如綺,藻采紛披”,底樓由此而得名為綺藻堂。堂外有回廊,廊間檐下有各種不同寫法的壽字,稱“百壽樓”。 得月樓南有藏書樓,是上海畫派的發(fā)祥地。)

  內(nèi)園景區(qū)

  主要有靜觀廳 延清樓 觀濤樓 聳翠亭和古戲臺等景觀

  各位游客,越過寰中大快前環(huán)龍橋,我們就到了內(nèi)園門樓前了。內(nèi)園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20年),原是上海城隍廟的花園,新中國成立后,修繕豫園時將兩園連在一起,成為園中之園。

  各位游客,靜觀廳是內(nèi)園的主體建筑,屬歇山式建筑,屋頂有碩大岳飛戰(zhàn)金兀術(shù)塑像。廳堂正堂高懸兩塊扁額,其一曰靜觀,其二曰靈昭停峙。內(nèi)園原來是城隍廟的花園,因此廳堂題額自然存在宗教含義、宗教色彩。道教認為,只有保持人的純真本性,才能認識自然萬物的發(fā)生和變化的根本,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就是此意,因此,靜觀是道教修煉和認識萬物的基本方法。這里的觀可解釋為道教建筑的專名,如白云觀。因此,靜觀是原先城隍廟道士起居做法之處。靈昭停峙,大意是說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勸人從善。城隍廟門殿聯(lián)語是對此扁的最好注釋: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wěn),行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各位游客,靜觀廳對面是座假山,正面一塊大石如壽字,其他有的像獅子盤球,有的像孔雀展翅,有的像犀牛望月,還有的像老虎、猴子、羊、等,耐心觀賞,可以在這堆石頭中辨出100多種動物形象。因此,這假山原名又叫肖形假山。大家可以仔細觀賞,看能找出多少動物形象來。

  各位游客,假山周圍有聳翠亭、延清樓、還云樓和觀濤樓。觀濤樓俗稱望海樓,整座樓的建筑沒有采用一個鐵釘子,但卻非常牢固,清時為上海最高建筑,以前登上三層觀濤樓可以觀滬城八景的黃浦觀濤。出延清樓可以到達船廳,因其不會游動,所以稱作 “不系舟”。

  各位游客,靜觀廳東側(cè)有九龍池和院落,大家知道有哪九條龍么?細觀池壁石隙間有4條石雕小龍,倒影水中成8條龍,還有一條呢,是池本身形狀像一條龍,所以叫九龍池。往前走就進入庭院了,院中有方形小廳,叫“可以觀”,廳前有磚雕《郭子儀上壽》。郭子儀四唐朝大將,他平定安史之亂,保衛(wèi)大唐江山,被封為汾陽王。他有七子八婿,享年84歲,可謂福壽雙全。古代90歲為上壽,80歲為中壽,70歲為下壽,郭子儀因聲名地位而稱上壽。

  各位游客,穿過假山幽徑,迎面就是內(nèi)院大戲臺。享有“江南園林第一臺”的美譽,此戲臺原在閘北區(qū),建于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為雙戲臺。1974年,因市政建設(shè)搬遷,一遷嘉定匯龍?zhí)豆珗@,另一移至豫園內(nèi)園。戲臺7米見方,臺柱高約2米,戲臺頂部藻井呈穹隆狀,裝飾華麗,有助于聚音共鳴,產(chǎn)生音響效果。戲臺兩側(cè)石柱上有俞振飛書寫的楹聯(lián):天增歲月人增壽,云想衣裳花想容。戲臺正對面的還云樓設(shè)貴賓佳座,全部采用清代的太師椅和茶幾,兩邊有雙層看廊,共有300個觀眾席。戲臺前的院落中,有一塊特大京磚,這是浙江嘉善古典磚瓦廠特意為古戲臺燒制的,重近一噸,堪稱京磚中的榜首。

  蜿蜒于園中的龍墻,巧妙地將全園30多處人文和自然景觀分隔成7個景區(qū)。大假山后的臥龍,似潛伏深山;萬花樓東側(cè)穿云龍欲昂首騰飛,穿向云中;和煦堂西雙龍舉首掙搶一珠;內(nèi)園蛟龍正臥墻睡眠。前面四龍的鱗片以瓦片作成,龍鱗豎起,以示精神振作;惟獨眠龍鱗片以泥塑成,龍鱗伏下,以示處于休眠狀態(tài)。在穿云龍頭的口下,塑有一只三足金蟾,龍吸金蟾吐的精氣,金蟾則飲龍的唾液,龍蟾互利共生。

  篇3:上海人民廣場導游詞

  概況

  人民廣場位于上海市中心,黃浦區(qū)西北部,是折射昨天、展示今天、展望明天的標志性景區(qū),是上海城近代和現(xiàn)在歷史的縮影,其新舊對比強烈,既見證了中國百年屈辱,又親歷了上海半個世紀的巨變,更展示著都市改革的新姿。在解放前,人民廣場是外國人跑馬賭博的地方,有跑馬廳,是搜刮、毒害中國人民的“圈錢機器”。解放后,跑馬廳改建成人民廣場、人民大道和人民公園。半個世紀以來,人民廣場經(jīng)歷過兩次巨變,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人民廣場景區(qū)布局特點是:人民大道橫穿東西,北面是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人民大廈、大劇院、美術(shù)館和國際飯店,南面有上海博物館、音樂旱噴泉、綠地及齊愛廣場鴿。今天的人民廣場不僅是本地地理概念上的中心和幾條國道的零公里起始點(318 312 320 214),更是上海市政機構(gòu)集中地、文化藝術(shù)交流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市民和海內(nèi)外游客休閑中心。

  人民大廈

  位于人民大道二零零號,無論從哪個方向踏入人民廣場,都能看到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這座雄偉的白色大廈,白色象征著人民政府廉政為民。人民大廈是由原市人大辦公樓改建而成,改建工程于1992年12月動工,1995年7月1日竣工交付使用,主樓高75米,地上18層,地下一層,主樓前面即為人民大道。除主樓外,還群樓、輔助樓、西樓、東樓、南樓和背樓,并建有地下車庫。大廈總體建筑采取莊重簡樸的外形設(shè)計,中部略為突出,大樓正面為突出的檢閱臺,臺下為正門,地下全部用花崗巖作踏步,花崗巖象征人民政權(quán)的鞏固,整個建筑群體現(xiàn)了為民服務(wù)的平時風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大廈名稱的由來。大樓建成啟用后,人們通常稱之為市政大廈,但在1997年初,市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12名人民代表聯(lián)名向大會提出書面意見,要求正式命名人民大道二零零號的建筑為人民大廈。意見提出三點理由:一是大廈位于人民大道,南有人民廣場,北有人民公園,大廈應(yīng)命名為人民大廈,以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二是在這座大廈辦公的是市人大、市政府,一個體現(xiàn)人民意志的國家地方最高權(quán)力機關(guān),一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國家地方行政機關(guān),用人民二字符合憲法賦予它們的職責;三是所有這兩個機關(guān)的領(lǐng)導和普通干部應(yīng)牢記作人民公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在全國反腐倡廉的時候,用人民二字給大廈命名更能堅定工組人員人民公仆的意識。這項提案很快得到采納和實施。1997年12月3日,上海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正式公布,將人民大道二零零號命名為人民大廈。

  人民大道

  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人民廣場中部的一條東西向大道,將人民廣場分成南北兩半。它東起西藏中路福州路口,西至黃陂北路近威海路口,全長570米左右。大道中間有一條金屬隔離欄桿,往兩側(cè)依次為三車道(雙向共六車道)汽車道路、綠化帶、自行車道路、行道樹、和人行道路。國慶一周年和國慶十周年都在人民大道和人民廣場舉行;1981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54周年之際,駐滬三軍在人民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對于上海市民來說,人民大道的功能,更在于它在社會政治活動中所起的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如同長安街和天安門廣場在北京人心目中一樣,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和青睞。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人民廣場和人民大道不再舉行大規(guī)模游行、集會。90年代,市政府對人民廣場進行大規(guī)模規(guī)劃改造時,人民大道的地面道路、路燈、綠化帶、行道樹等也作了相應(yīng)的改造和調(diào)整?,F(xiàn)在,大道中間是雙向六車道的汽車道路,兩邊緊挨的是南北兩條綠化帶。綠化帶中,最低層種植的是高約0.5米的小葉黃楊;中層是6米來高的香樟樹,其中南綠化帶52棵,北綠化帶43棵(編號53至95);香樟樹上方,是10米多高的照明燈柱。綠化帶外邊是自行車道,其外側(cè)是南北各一排行道樹,載種的全是我國特有的樹種銀杏,其中南側(cè)41棵、北側(cè)35棵。500多米長的人民大道,白天車水馬龍,一片繁花;入夜之后,銀光四射,晶瑩亮麗,與周圍的建筑和燈光一起組成令人矚目和向往的優(yōu)美風景。

  音樂旱噴泉

  位于人民大道以南,圓形噴水池面積1000余平方米,其中心有水的部分為320多平方米,這是一種國內(nèi)首創(chuàng)的大型旱噴泉,造型為三層九級下沉式,池中央凸現(xiàn)著上海的版圖,駐足池邊,黃浦江、崇明島等歷歷在目,上海的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水池內(nèi)有外、中、內(nèi)、三個圈層的水管,隨著音樂的高地起伏,它們向水池中心噴出高度分別為5米、10米和20米的數(shù)百根水柱。音樂旱噴泉的四角是4個傳統(tǒng)造型花缽,花缽的頂部可種植花草,稍下是燈光和音響,具有聲柱、燈柱、花缽三位一體的功能,巧妙地解決了廣場不設(shè)燈塔卻能取得良好照明和音響效果的問題,成為廣場內(nèi)四座優(yōu)美、典雅的裝飾物。旱噴泉的另一個大的優(yōu)點是噴水時,小孩可在水柱間穿梭;噴泉關(guān)閉后,游人可進入旱池游覽、散步;避免了常見的水池噴泉占有大片面積以及池水臟臭、吸附垃圾等弊端,噴泉的配電房和管理房全部進入地下,保證了廣場的整潔、美觀,充分發(fā)揮了廣場的游覽、觀光、休憩功能。順便說句,每月的14和15兩日是看不到噴泉的,這兩天管理人員要對噴泉進行清洗和保養(yǎng)。(六幅藝術(shù)浮雕是重點 待查)

  齊愛廣場鴿

  它給莊重、典雅的人民廣場帶來了更多的動態(tài)美,構(gòu)成了動靜結(jié)合的壯景。1995年2月,人民廣場改建工程正在進行,兩位人大代表在市人大會議上提出了創(chuàng)造條件讓鴿子在新人民廣場自由飛翔的建議,幾乎與此同時,有一位市民給市政府寫了呼吁信,說,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若能放養(yǎng)和平鴿,更能為廣場增添安定祥和的氣息,并希望和平鴿能在46周年國慶之際與市民見面。是領(lǐng)導兩天后即給予答復,肯定了這一建議。廣場鴿是經(jīng)過精心培育而成的,它具有一定的飛向能力和較強抗病能力,好近人,善低飛,喜漫步,體形優(yōu)美,觀賞價值高?,F(xiàn)在,廣場鴿由齊愛莊園有限公司管理,所以叫齊愛廣場鴿。

  上海博物館

  是中國四大博物館之一,位于人民大道201號,北隔人民大道與人民大廈遙相呼應(yīng)。于1996年10月12日全部建成開放。建筑高度29.5米,地上5層,地下2層。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 21個門類,其中猶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建筑造型是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jié)合,具有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寓意。方,象征著四面八方,圓,著意文化淵源之循環(huán),拱門又表達開放。整個建筑的外觀造型具有漢代的建筑風格,從遠處眺望似一個古代的鼎;從高處俯視,它的形狀如同一個碩大的漢代銅鏡。南門兩側(cè)八尊漢白玉雕塑的漢唐石獅、辟邪、天祿,守護著上海博物館珍藏的無價的文化瑰(gui)寶。上海博物館的展室分布是,一樓設(shè)有中國古代青銅館,第一展廳面積達1000平方米,能適應(yīng)各種不同陳列展覽需求的綜合性展覽廳(20--年西藏文物展)。二樓主要是中國古代陶瓷館;第二展廳主要用于與海外博物館和文物收藏機構(gòu)進行交流而舉辦的珍貴文物、藝術(shù)品展覽等(20--年與墨西哥聯(lián)合舉辦瑪雅文物展),三樓有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書法館和中國歷代璽印館;四樓分布的是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明清家具館、中國少數(shù)民族工藝館、中國歷代錢幣館和主要用于西方現(xiàn)代藝術(shù)展覽的第三展覽廳。

  上海大劇院

  位于人民大道300號,是目前中國最高級的劇院,總高度40米。地下2層,地面6層,頂部2層,共10層。大劇院敞向蒼穹的半月形且向上反翹的巨型大屋頂,像吉祥納福的“聚寶盆”,承接著來自宇宙和人類的恩澤,更象征著泱泱中華/禮儀之邦的文明古國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煥發(fā)著改革開放的上海擁抱藍天/喜迎四海賓朋的無限激情。上海大劇院的設(shè)計方案通過向國內(nèi)外招標,經(jīng)過反復論證、比較,最后由專家投票選定法國夏邦杰建筑設(shè)計師的設(shè)計方案。該方案以“一個敞開的宮殿,它是風景的延續(xù)”為構(gòu)思,以漢字“藝”的形象為建筑造型。大劇場擁有目前國際舞臺容納面積最大、動作變換性最多的舞臺設(shè)備。1998年7月28日,上海大劇院舉行試演出。如今大劇院已經(jīng)成為上海經(jīng)濟實力、科技水平、文化精粹和上海人民精神風貌的象征。

  上海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

  位于人民大道100號,人民大廈東側(cè),是人民廣場景區(qū)最新的一處建筑游覽景點,它與上海大劇院形成人民大廈東西兩翼對稱建筑,又與博物館相互襯托,各顯風采,構(gòu)成三足鼎立之勢。展示館1999年9月竣工,20--年1月完成布展,20--年2月對外營業(yè),它的落成給人民廣場的規(guī)劃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上海城市規(guī)劃館建筑高度為43.3米,地下2層,地面5層,共有5個展廳,28個展區(qū)。遠遠看去,展示館大樓像是中國傳統(tǒng)的高大城樓中間的“城門”,暗寓建筑與城市存在著內(nèi)在聯(lián)系。頂部由四片碩大的連體薄殼藝術(shù)造型組成,猶如四朵正在盛開的白玉蘭,白玉蘭是上海市市花,象征著上海充滿朝氣和活力;四朵白玉蘭連成網(wǎng)架,突出城市規(guī)劃中“網(wǎng)格”的要素和作用。上海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展示館的主題是“城市 人 環(huán)境 發(fā)展”,進入展示館第一層首先看到的是以輝煌為基調(diào)的序廳,序廳的主題是歷史的豐碑;第二層是規(guī)劃建設(shè)成就廳,向人們展示的是上海的今天;三層和四層分別是總體規(guī)劃一廳和總體規(guī)劃二廳;五層是影視廳。地下一層是“上海1930年風情街”。

  篇4:上海外灘導游詞

  親愛的游客,我們的車子行駛在延安東路高架上,還有十五分鐘就到了上海的著名景點外灘了。我在此向大家介紹一下外灘景區(qū)的概況。外灘是上海的窗口,是上海的像征,是上海歷史的凝聚。他集中體現(xiàn)了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jīng)濟中心城市,國際現(xiàn)代化大都市的特點。又能體現(xiàn)出上海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特點。

  外灘景區(qū)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融合的風景區(qū),又是西方古典風情與中國現(xiàn)代風情相得益彰的風景區(qū),也是中國近代文化與現(xiàn)在文化交相輝映的風景區(qū)。外灘位于上海母親河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東方明珠景區(qū)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橋,南至新開河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地區(qū)全長約1800多米地形呈新月形。

  在它西面有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金陵東路等幾條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它們是建設(shè)和發(fā)展外灘景區(qū)的重要支架。外灘原是在上海城廂外,東北面的沿江灘地。舊時俗稱:黃浦灘。1843上海開阜后,英國第一任駐滬領(lǐng)事巴富爾看中了這一地區(qū),于1845年以上海道臺頒布的所謂〈上海土地章程〉為依據(jù)劃定外灘在內(nèi)的800畝土地為英租界。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面劃定畝土地為法租界。

  隨后兩國沿江開筑道路,稱黃浦路,黃浦灘路。120年后也就是1945年,為了紀念偉大的geming先驅(qū)孫中山先生才改名為中山東一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棟巍峨?yún)⒉睿骶咛厣氖澜绺鲊诺滹L格的。并在此地區(qū)開設(shè)了110多家銀行等經(jīng)融機構(gòu),使之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經(jīng)濟中心。

  百年滄桑,上海政府于1992-1993年間對這一地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造。將原來的馬路擴建成十車道的寬闊道路,并在北面建起來造型獨特的吳淞路閘橋以此減輕外白渡橋的重負。隨后又建起了延安東路高架,使該地區(qū)的交通更為通暢,更展現(xiàn)了國際化大都市的強勁活力。沿江則修建起防汛墻和綠色長廊,各類雕塑和小品坐落其間更使得外灘詩情畫意。

  站在黃浦江邊的觀景臺上,江風拂面,江面波濤粼粼,百舸爭流,江上海鷗高低飛翔,可一覽大城市港口的絢麗風光。隔江而立的東方明珠廣播塔聳入云宵,國際會議中心造型優(yōu)美,金茂大廈,中銀大廈等跨世紀的摩天大樓更是欲與天工試比高,以及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宏偉的氣魄更使外灘借得美景。親愛的游客們想必大家在此時已經(jīng)很想一覽外灘的壯麗風光了吧,那下面由我?guī)ьI(lǐng)大家一起瀏覽外灘風景區(qū)。

  親愛的游客門,現(xiàn)在我們站在外灘的觀景臺上,西面就是著名的: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北面可以看到綠樹成陰的綠色長廊,黃浦公園和人民英雄紀念碑也在北面。隔江眺望則能看到陸家嘴經(jīng)融區(qū)的摩天大樓建筑群。下面我將重點給大家講解世界著名的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大家可以看到從延安東路高架下來一直到北面的外白渡橋,在中山東一路的西面成一字排開的20多棟西方古典風格的建筑,他們構(gòu)成為了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這些上海的近代經(jīng)典建筑源于西方的古典建筑,所以要想了解它們則要把它們和西方的傳統(tǒng)建筑聯(lián)系起來,在比較中了解他們產(chǎn)生的原因及特點和功能。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憑借自身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和人文,特別是歷代中西方文化以及南北地域文化不斷交流融合所造就成的深厚文化底蘊,讓上海迅速成為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突出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

  使上海成為當時世界建筑大師們競相表現(xiàn)自身價值,展示自己不風身手的大舞臺。其時大量外國建筑師的登陸,先期留學歐美的中國建筑師的回歸,給上海帶了西方先進的建筑理念和技術(shù),當然也使得當時建造成的上海近代建筑滲透了西方建筑的影響。所以當時上海的近代建筑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留下了一大批價值連城的文化遺產(chǎn)。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能像上海一樣擁有如此規(guī)模龐大。精美,技術(shù)精湛的近代建筑群。其中萬國建筑博覽風景線就是上海最為集中的近代建筑群。

  篇5:上海沉香閣導游詞

  沉香閣又稱慈云禪寺,位于上海市南市,初創(chuàng)了明萬歷二十八年(1620年),是上海市著名的佛教比丘尼道場。1983年,被國務(wù)院確定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1943年,現(xiàn)代名僧應(yīng)慈法師應(yīng)沉香閣住持葦乘之請,駐錫沉香閣,在這里首先開講華嚴初祖杜順(557-640)所著《華嚴法界觀門》,從此,慈云寺(沉得閣)成為應(yīng)慈漢師在上海弘揚華嚴宗的道場。

  應(yīng)慈(1872-1965年)法師自稱為華嚴座主,一生教演《華嚴》,深受國內(nèi)外宗教界的敬仰。他法名濕親,安徽歙縣人,26歲在普陀山出家,28歲在寧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后到金山、高旻、天寧等寺參學,依明性、寄禪、大定、月郎、冶開等名僧為師,后隨月霞法師研究《華嚴經(jīng)》,畢生致力于宏揚《華嚴經(jīng)》教義,對近現(xiàn)代華嚴宗的傳播影響很大。

  華嚴宗以《華嚴經(jīng)》為主要經(jīng)典,因?qū)嶋H創(chuàng)始人法藏被武則天賜號“賢首”,該宗又稱首宗。華嚴宗認為,世界是毗盧遮那佛的顯現(xiàn),一微塵映世界,一瞬間含永遠,宣傳“法界緣起”的世界觀和“頓入佛教”的思想。

  應(yīng)慈法師隨月霞法師在上海華嚴在大學、虞山興福寺華嚴講堂講授《華嚴經(jīng)》。1920年,他到杭州西湖菩提寺,潛心專修《華嚴經(jīng)》。隨后數(shù)十年,應(yīng)慈法師在江蘇、浙江、山西、上海等地傳播華嚴宗教義,并在常州、上海等地創(chuàng)辦華嚴學院,培養(yǎng)僧才。1948年,主持華嚴法會事務(wù)。晚年應(yīng)慈法師常住沉香閣,仍弘揚演教,講學不輟,自律為“四壁有經(jīng)皆可讀,一年無日不參禪”。

  應(yīng)慈法師是位愛國愛教的佛教界代表人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人民政府的政策法律,擁護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54年當選為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1957年,又被選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1962年當選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

  1985年,明旸法師為紀念應(yīng)慈法師圓寂二十周年題詞一首:

  佛學耆宿仰應(yīng)公,德重道高四眾崇。

  一片丹心愛祖國,大悲寵愿護禪宗。

  經(jīng)談般若真空理,教演華嚴玄妙功。

  二十年前撇手去,今朝又顯六神通。

  “文化大geming”中,沉香閣被工廠占用。為了落實宗教政策,市政府花大力氣協(xié)調(diào)各方面關(guān)系,搬遷工廠,將沉香閣移交給佛教團體管理使用?,F(xiàn)沉香閣內(nèi)還建有“應(yīng)慈法師紀念堂”,每天都有許多國內(nèi)外信徒、游人前來瞻禮、參觀。

  1989年落實宗教政策,開始邊修復邊開放。經(jīng)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與市文管部門研究,決定按照明清古建筑格局修復沉香閣。經(jīng)過五年整修,沉香閣又重現(xiàn)了明清時期的舊貌。四柱三間三牌樓的山門,基本保存了原有的石柱和部分構(gòu)件;天王殿正中奉天冠彌勒、韋馱、四大金剛;大雄寶殿中奉盧舍那佛、文殊、普賢、梵王、帝釋,兩旁為十八羅漢坐像,扇墻后為海島觀音;后殿為全寺主體建筑“沉香閣”——觀音樓。前后三進,兩邊耳房為配殿、僧寮,結(jié)構(gòu)完整,布局緊湊。

  現(xiàn)在的沉香閣,中軸線上,第一個建筑是修復的明代石牌樓,飛檐斗拱,氣宇軒昂,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題寫的匾額“沉香閣”懸掛在上面。

  第二進是天王殿,天冠彌勒、韋馱和四大天王像全部新塑裝金。天王殿里,一般都塑有四大天王,故稱為天王殿。明清以后的四天王像,基本成為定式,即東方持國天王,白面,手執(zhí)琵琶;南方增長天王,黑面,手執(zhí)寶劍;西方廣目天王,紅面,手執(zhí)一條龍或蛇;北方多聞天王,綠面,手執(zhí)一柄大寶幢(雨傘)。

  佛教中認為,四大天王,能護佛護法護國土護眾生,佛教信徒從四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寶(寶劍挾“風”、琵琶“調(diào)”音、寶幢喻“雨”、龍蛇喻“順”人之心意),能保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年年“風調(diào)雨順”。

  天王殿的正中,面南而塑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佛教中是受佛授記,繼佛之后在世間教化眾生的未來之佛,故又稱為彌勒佛。沉香閣內(nèi),塑的是彌勒尚在兜率天內(nèi)院時,現(xiàn)菩薩法相的天冠彌勒像?,F(xiàn)在大多數(shù)寺院都塑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像。相傳在五代時,浙江奉化有一個名叫契此的僧人,常常蓬頭垢面,手里拿一個布口袋,乞討于街上,人們都叫他“布袋和尚”。某年農(nóng)歷三月初三日,端坐圓寂之前,說了一首偈子:“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常不識。”佛教徒認為他就是彌佛的化身,而且他慈眉善目,使人見了都能生歡喜心,所以一般的佛教寺院中都將他塑為布袋和尚相。

  彌勒的背后是韋馱天將像,佛教中說他常常手執(zhí)降魔杵,巡游東、西、南三洲,面對佛尊,守護佛法,稱為“三洲感應(yīng)”。是寺院的守護神,老百姓又稱他為韋馱菩薩。常見的韋馱像為立像,一種是雙手合十,降魔杵橫擱于兩臂彎中,另一種是雙手扶杵柱地,或左手扶杵柱、右手叉腰,面對大雄寶殿,注視出入之人。個別寺院也有將韋馱塑為坐像的,如江蘇如皋定慧寺內(nèi),就塑坐、立各一尊韋馱像。

  第三進是大雄寶殿,迎門的一副楹聯(lián),是新加坡吳偉業(yè)居士所獻,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四川成都比丘尼道場鐵像寺和愛道堂的住持隆蓮法師所撰書:

  沉淪人盡渡載三千佛子一葉舟中;

  香水海無邊禮百億法王千花臺上。

  大殿正中須彌座上端坐報身佛盧舍那佛,文殊、普賢,大梵天、帝釋天分列兩旁。頂上精工雕刻的藻井,整個大雄寶殿頂上,有348尊貼金小佛像圍繞盧舍那佛,按佛教《梵網(wǎng)經(jīng)》經(jīng)義,象征這所莊嚴的比丘尼道場,嚴持比丘尼348戒。佛前供桌和桌上五供具都按明代式樣配置。大殿兩側(cè)是裝金十八歲漢。大殿南端東鐘西鼓,晨鐘暮鼓修持誦經(jīng)。

  進入大殿后的寬敞天井,空地上有一座三層銅制寶鼎和一對石燈臺。廣場周圍建筑都是兩層樓閣,東西兩廂的樓上東邊是專供海外女賓來寺院時的四套客房,按春夏秋冬季節(jié)特點布置有明式床寢家具,但配有現(xiàn)代化的衛(wèi)生設(shè)備。西樓上是沉香閣常住比丘尼們的寮房。樓下東廡是客堂,千手觀音殿和伽藍殿,伽藍殿內(nèi)供有一尊明代木雕伽藍神關(guān)羽像。西廡是祖堂,祖堂內(nèi)供著沉香閣(慈云禪院)歷代祖師蓮位,和1943年起即卓錫于此、并一生弘揚《華嚴經(jīng)》的“華嚴座主”應(yīng)慈法師的蓮位。

  天井正面的建筑,可以說是全國獨特的。從庭院向上看,正中四根立柱架起一重飛檐,檐上一個懸空亭閣,東南西全部落地窗。這就是全國聞名的沉香閣的閣,趙樸初居士為之題額為“南海飛渡沉香大士寶閣”。登兩側(cè)的樓梯而上,立即可聞到芳香馥郁,到此方是真正的沉香閣。雖然名稱為閣,實際上,閣只是凸出向外的十乎方的小閣,放幾把明式單背的椅子和高腳花幾而已。

  閣的后面的就是一個觀音殿,上面張掛著繡有“南海寶筏飛渡沉香大士”的歡門和四條風幡。正面一個大佛龕,龕前一張明式楠木大供桌,明黃色瓷五供具,恰到好處地陳列在供桌上,二尺高的縷空香爐內(nèi),飄出縷縷檀香味。佛龕兩側(cè)有銅制伽藍神和兩童子像。佛完內(nèi)供的就是沉香觀音。這尊沉香觀音,又名如意觀音。觀音呈坐像,原高三尺,是用特別名貴的沉香木雕就,故而得名。屈右足于坐上,右肘倚于右膝上,左手支撐于座上,頭微右側(cè),作凝思狀,花冠纓絡(luò),莊嚴慈祥。傳說,據(jù)《隋書》記載,隋大業(yè)四年(608),隋煬帝派大臣常駿出使南方國家,賜贈中國工藝品等禮品,赤土國回贈沉香觀音一尊,常駿回到長安,正值隋煬帝巡游揚州,常駿等從淮河乘船趕往揚州,途上遇風翻船,沉音觀音沉落淮河。直至明代潘允端發(fā)現(xiàn)后,奉回上海,建閣供于此處。據(jù)說原來每逢雨天,沉音芳馥四溢。

  現(xiàn)在的沉香觀音,是由沉香閣住持觀性法師1990年專程去泰國,從泰國募集到一段極其珍貴的真正的沉香木,價值一萬多美元。運回上海,配以上等檀香木,照原樣放大重雕而成,其神態(tài)和工藝水平,不遜于原像。閣的樓下為慈云堂,里面裝修、布置簡潔古雅,正中北壁一長幾、一八仙桌、兩張靠椅,兩側(cè)各四張靠椅,居上空地一張園拼桌,四個鼓形園凳。全部明式紅木所制,無桌圍椅披,高雅而有氣度;所有擺設(shè),不過是左右各一座黃梨木獨幅屏風,紅木長幾上一大理石插屏和一對花瓶而已。正面壁上一幅彩描觀音中堂和兩副對聯(lián),分別由趙樸初居士和真禪法師所撰書:

  趙樸初所撰為:

  花海沉思洞明自性;

  旃檀香風恒可眾心。

  真禪法師所撰為:

  無我無人觀自在;

  非色非空見如來。

  慈云堂西面是貴賓接待室。東面是方丈室,現(xiàn)沉香閣住持為觀性法師。觀性法師,現(xiàn)已85歲高齡,現(xiàn)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曾任南市區(qū)人民代表、區(qū)政協(xié)委員,又兼慈修居住持。由她帶領(lǐng)這兩個比丘尼道場的六七十比丘尼和二十多位佛學院尼眾班學尼熏休修持。沉香閣東北部重建了一幢明式建筑的小樓,現(xiàn)為“應(yīng)慈法師紀念堂”,堂額為趙樸初居士所題。底層是一個小法堂,二、三樓陳列著反映應(yīng)慈法師生前弘法利生事業(yè)的珍貴照片、著作、手跡和遺物。

  二樓堂中應(yīng)慈法師遺像兩側(cè),真禪法師為其親教師所書對聯(lián):

  霞月宗風不墜佛海圓融曾講三譯華嚴冗稱教主;

  永懷無私慧照幸侍師門靈山盛會依然一真法界。

  應(yīng)慈法師(1882一一1965),俗姓余,安徽歙縣人。一生以弘揚華嚴宗為宗旨,自號“華嚴座主”,晚年又起別號“拈花老人”。16歲依普陀山明性禪師出家,1920年依寧波天童寺寄禪法師受具足戒,先后參鎮(zhèn)江金山寺大定1揚州高旻寺月朗常州天寧寺冶開、揚州寶輪寺月霞法師等高僧。1920年與月霞等同得法于冶開法師,成為臨濟宗第四十二世,法號為顯親。以后隨月霞法師講經(jīng)、辦僧教育。1920年任常熟興福寺方丈。同年末,月霞法師圓寂時,囑應(yīng)慈法師:“善弘華嚴,莫作方丈?!贝文甏海瑧?yīng)慈法師即辭住持與持松,自任監(jiān)院。此后,終身以弘法講經(jīng)為己任。1943年起移錫慈云禪院(原為比丘道場,即現(xiàn)沉香閣),二十年間多次講三十(卷本)《華嚴經(jīng)》、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和八十《華嚴》。建國以后,自1953年起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1954年任上海市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1957直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1962年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名譽會長。1954年被選為上海市第一屆人民代表,一直連任至1965年圓寂于沉香閣。應(yīng)慈法師在遺囑中,希望“后輩弟子及學人在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lǐng)導下努力學習,加強改造,擁護政府政策法令,積極為社會主義建設(shè)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至要至要?!?/p>

  沉香閣的東部,建有一幢綜合樓。樓下是能供二三百人用餐的齋堂,在佛教節(jié)日和香期中,為佛教信徒們供應(yīng)有廣東風味的素齋。在二樓上,還設(shè)有一個小巧精致的餐廳,古色古香,裝飾有貼金的寶相花圖案。尤其是一幅精美的壁塑,按河南鞏縣石刻原樣復制的北魏“帝王禮佛圖”,更顯得古雅莊重。這個餐廳在上海佛教寺院,甚至大賓舍館中,也可稱得上第一流的。樓上是上海佛學院尼眾班的教室和學尼們的案房,每廟都有二十多位學尼,來自全國各地?,F(xiàn)在已招收第四屆學員。以前畢業(yè)的學員都已受過具足戒,并分配在本市的各個尼庵中或佛學院中,擔任著重要的執(zhí)事和教師,成為一代新的比丘尼接班人。

  上海沉香閣,以其古雅,以沉香觀音,聞名于海內(nèi)外。它又處在上海市市中心的旅游勝地,與老城隍廟和豫園的鄰近,吸引著無數(shù)的海內(nèi)外佛教信徒和游客,為上海市的繁榮興旺,作出了它應(yīng)有的貢獻。

  修復后的沉香閣為上海最大的比丘尼叢林。沉香閣住持觀性法師。1992年10月15日,沉香閣修繕一新,隆重舉行觀音像開光,觀性法師升座典禮。1994年8月14日上午,禮請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龍華古寺方丈明旸法師主持并隆重舉行了全堂佛像開光儀式。上海佛教信徒以及來自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諸山長老800余人參加了佛像開光典禮,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的法師和信眾專程來滬慶賀開光盛典,中國佛教協(xié)會趙樸初會長為此次活動發(fā)來了賀電。1992年沉香閣被列為上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5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