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云觀導游詞
北京白云觀導游詞
白云觀既供華夏大地供奉的傳統(tǒng)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神,白云觀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謂諸神薈萃,集于一觀,這在各地的古觀、古寺中是少見的,其間記述和演繹了許許多多宗教故事、神話傳說。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北京白云觀的導游詞,歡迎查看。
篇一:北京白云觀導游詞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由我擔任大家的導游員帶領(lǐng)大家參觀。首先歡迎大家來到西北地區(qū)最大的道教圣地——白云觀參觀游覽。它位于佳縣城南五公里處的白云山上,因山上建有古跡白云觀,山下奇異的黃河峽谷風貌而聞名,素有“關(guān)西名勝”、“白云勝景”之美稱。
說到白云觀所在的白云山,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白云山原名對龍嶺,這里白云繚繞,雙龍蟠曲,加之山腳下黃河奔騰,水流神韻。一日山上來了一個蓬頭赤腳道人,自稱玉風真人,他在山上結(jié)了個草庵,白日采藥,晚上打坐誦經(jīng)。他的醫(yī)術(shù)非常高明,為百姓醫(yī)病無不手到病除,當?shù)厝罕娋粗缟?,白云觀便是在其住持下,得朝廷官員張總兵和地方人士牛登弟資助而修建的。相傳修建時正逢盛夏,工匠們頭頂烈日,酷熱難忍,突然,天空出現(xiàn)了一片白云,正好將烈日遮住,真人感而靈之,便把對龍嶺改名白云山。
1947年秋,毛澤東轉(zhuǎn)戰(zhàn)陜北,曾兩次登上白云山,賞古跡,覽名勝,盡領(lǐng)北國風光,感悟傳統(tǒng)文化,留下了一代偉人同四方群眾共度重陽節(jié)的千古佳話。
白云觀建筑布局依山就勢,前低后高,鱗次櫛比,層層上升。建筑可分為兩部分:即道路區(qū)和宮殿區(qū)。道路區(qū)從小石牌樓至真武大殿是一條700余級的石階蹬道,連接木牌樓和四道天門,游人到此需涉攀高之險:宮殿區(qū)位于白云山主峰之上,是建筑的分布區(qū)。白云山廟觀的建筑,既有統(tǒng)一的格調(diào),又富于變化,建筑空間的連接體則更是豐富多變,這些建筑結(jié)合了明清兩代的營造方法,又明顯融人了地方風格,使之更臻完美。
白云觀既供華夏大地供奉的傳統(tǒng)神,也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神,白云觀山神之多、之全,真可謂諸神薈萃,集于一觀,這在各地的古觀、古寺中是少見的,其間記述和演繹了許許多多宗教故事、神話傳說。因此,白云觀也就能滿足各種人的各種要求,自然而然成為人們寄托精神的圣地,人們對白云觀寄托著某種美好愿望,這也許就是白云觀香火鼎盛、歷代不衰的原因。一年中,白云觀較大的廟會有三次,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師降生之日; 四月初八,是白云觀修成之日;九月初九,是真武祖師飛身之日。歡迎大家到時來趕我們的廟會,那時真是熱鬧非凡。
現(xiàn)在就請大家跟我登上白云山,走進白云觀。天下名山必賦名門,這座官式形制的大牌坊就是白云觀的山門,它的建筑為四柱三門七樓牌樓,三昂七踩半拱,歇山頂。門楣上攜刻著明萬歷皇帝敕諭的“白云山”三個大字,充分顯示著它的等級地位及威嚴神圣。
入山門,過滴翠園,只見涓涓細流不斷,據(jù)說這洗心泉是專門供朝山的賢士凈身的地方,以示洗去凡塵俗土。越小石牌坊,又稱為“低頭牌坊”,小石牌坊為明代遺跡,清嘉慶年間重修,為二柱單跨石構(gòu)建筑,上下游人須低頭而過,以示虔誠朝山之意。
現(xiàn)在映人我們眼簾的便是360余級的石階“神路”了,這便是登山之道。這一級一級石磴,采用699塊青石依次砌成,從山根直達山頂,愈高愈陡,宛若天梯。
當我們踏上最后一級臺階時,一座精美俏麗的純木結(jié)構(gòu)木牌樓便映入眼前了,木牌樓建于明萬歷年間,高8.5米,四柱三門三樓,歇山訂,正樓單檐。顯得脫俗素雅。這座牌坊無依無托,搏擊風雨400余年,它特殊的結(jié)構(gòu)和構(gòu)造,顯示了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精湛工藝。
穿過木牌樓,我們便來到白云觀廟觀群。首先我們來到的是五龍宮,五龍宮為白云觀的底層建筑,也是白云觀重要建筑之一,建于1690年。五龍宮由正殿、兩廊,觀音樓組成整齊的小四合院,在古柏青松的掩映下顯得格外幽靜莊嚴。五龍宮也稱 “五龍擇圣宮”,是道教追溯真武大帝脫胎成仙的宮殿,殿內(nèi)供奉著赤、黑、白、黃、綠五條龍,象征五龍擇圣。越過五龍宮,就是白云觀的四道天門,仰望天門一處高過一處,上接云天,如入天宮。
經(jīng)過一番辛苦,穿過四道天門,我們便來到白云觀的中心——真武祖師殿,也是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俗稱正殿。真武祖師殿由前后兩殿組成,古建筑專家考證,后殿為明代建筑,建于1605年;前殿為清代建筑,該建筑基本上保持了明清建筑風格。進入殿院首先看到一株參天古柏,冠蓋如云,一對石獅雄踞院中,威嚴無比。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真武大殿院內(nèi)的這些古柏,它們已活了300余年。 進入殿門,真武祖師塑像端坐平臺,這座銅像高達3米,重5000斤,兩邊有泥塑十大元帥,選型美觀,栩栩如生,神威赫赫,喻以真武祖師出巡之勢。真武祖師內(nèi)的壁畫繪于明萬歷年間,它以極其宏大壯觀的場面,描繪了道教諸神拜謁真武祖師的情景。這些壁畫大都出自民間畫匠之手,其筆法精細,人物生動,顏色明麗,顯示了畫家們非凡的才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這是一座藝術(shù)殿堂,是一座文化寶庫,令我們贊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真武祖師殿外的鐘鼓樓。鐘樓建于1605年。鐘樓上懸掛的欽鐘是1606年所鑄,重一萬斤,這口鐘的傳奇之處在于此鐘比普通大鐘多出兩耳,傳說在這兩耳上,對著雹滅、惡風、暴雨敲打,有退云止雹、禁惡風、止暴雨的神奇功效。每當古鐘敲響,響徹八方,隔河的山西也能聽得見,有白云晨鐘之美譽,列為佳縣八景之一。
鼓樓與鐘樓對應(yīng),十字歇山頂,兩滴水木構(gòu)建筑,鼓樓上的特別之處是不掛皮鼓,而掛銅鼓,傳說與名宦海瑞有些瓜葛。相傳道觀中的鼓面原先都是牛皮所制,一日海瑞來到道觀朝拜,聞聽道人講:“修煉之土,三餐素食拒不殺生”,海瑞提問:“既不殺生為何用牛皮制鼓?豈不言不副實?”道士聽后幡然悔悟,從此道觀中所有的鼓面都改用了銅皮。
2001年1月6日國務(wù)院公布白云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走出正殿,看到三官殿,三官殿為單檐歇山式建筑,氣勢雄偉,里面供奉的為天官、地官和水官。
告別三官殿,我們來到藏經(jīng)閣,懸山式磚木結(jié)構(gòu),坐南面北,內(nèi)立 “圣旨”碑,龍首碑額,上刻神宗皇帝給白云觀頒發(fā)的圣旨,圣旨原件保存完好,現(xiàn)藏于佳縣檔案館。藏經(jīng)閣建于1619年,為白云觀主要建筑之一,內(nèi)存有道經(jīng)4726卷。
過玉皇閣、三清殿,我們來到了元辰殿,這座重檐qian 山式仿古建筑建于1992年,面闊7間,面積近500平方米,殿內(nèi)正中塑斗姆及左鋪右弼,四周塑60元辰。斗姆即星斗之母,60元辰乃60甲子,為道教信奉的60位置宿神,每位神明用天干地支循環(huán)相配而得,自己的出生年稱為本命元辰。大家都可以推斷一下自己的本名元辰,然后禮拜求吉祥,順星。
現(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財神殿,又名三靈侯殿,建于1710年,硬山式仿古建筑,殿內(nèi)供奉了福神、祿神及財神。
游了這么多景點,大家也累了吧,現(xiàn)在我們就去超然閣。當我們駐足在這座方亭時,一種遠離城市的喧囂之感油然而生,于是煩惱頓消,頓覺天地之大。
休息完之后,接下來的時間就請大家自由參觀。白云觀的羊道會、道教音樂也是非常有名的,有興趣的朋友就請去欣賞。我的講解就到這全部結(jié)束了,愿我的講解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篇二:北京白云觀導游詞
北京白云觀為道教全真派十大叢林之一,全真龍門派的重要祖庭,現(xiàn)為中國道教協(xié)會、中國道教學院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所在地。改革開放后,白云觀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fā)展機遇”,全體道眾積極展示道教風采,弘揚道教文化,活躍首都文化氛圍,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yè),努力發(fā)揮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積極作用。
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
白云觀前身系唐代的天長觀。據(jù)載,唐玄宗為“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觀。金正隆五年 (1160年),天長觀遭火災焚燒殆盡。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金世宗賜名曰“十方天長觀”。泰和二年(1202年),天長觀不幸罹于火災,后重修改名“太極宮”。元初,邱處機自西域大雪山覲見成吉思汗,東歸燕京,賜居于太極宮。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極宮為“長春觀”。明初易名為白云觀。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對白云觀又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觀之規(guī)模。
白云觀歷史上高道輩出,做出最大貢獻的當屬宋末元初的丘處機和清中期的王常月。丘處機是道教全真派的重要創(chuàng)始人,他的三教合一的思想,濟世救民的實踐,以及在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和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貢獻,都對當時和后世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與同時代宗教界、思想界代表人物相比較,可以說無出其右者。至元初期,全真教盛極一時,丘處機的聲譽亦登峰造極。此外,丘處機“一言止殺”的歷史更是在文化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宋末元初之際,蒙古騎兵所到之處,輕者大肆劫掠、抓戰(zhàn)俘和女人為奴隸,重者屠城,滿城人口盡數(shù)屠殺。為挽救生民于戰(zhàn)火,丘處機帶弟子18人歷時3年、行程萬里,會成吉思汗于大雪山,對成吉思汗進言:“要長生,須清心寡欲;要一統(tǒng)天下,須敬天愛民。”促成成吉思汗下達“止殺令”。同年,丘處機曾持旨釋放淪為奴隸的漢人和女真人3萬余,并通過入全真教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漢族學者,使得中國多少年來的文化、建筑等等諸多方面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白云觀發(fā)展至清朝,又出現(xiàn)一位為道教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王常月。他最大的貢獻,在于讓本已衰落的龍門派復興,可說也是令全真的復興,甚至可以說是整個道教離現(xiàn)今時代最近一次的復興。王常月本人也被譽為“中興之祖”。
二、愛國守法,注重修持
白云觀管委會非常注重道眾政治素養(yǎng)的提高,幾年來,努力提高道眾思想政治覺悟,積極參加“和諧寺觀教堂”活動,提升道眾修為,樹立道教良好社會形象。一是抓學習,堅持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個小時的學習制度,組織道眾學習時事政治,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道教教理教義有關(guān)內(nèi)容,逐步夯實道眾思想基礎(chǔ)。
二是抓培訓,邀請宗教部門領(lǐng)導、公安消防部門專業(yè)人員、專家學者授課,對宗教政策、法律法規(guī)、安全常識、傳統(tǒng)文化知識等進行培訓輔導,不斷提高道眾學識。三是抓修持,帶頭恪守清規(guī)戒律,認真組織早晚功課,積極參加中國道教協(xié)會舉辦的玄門講經(jīng)活動,由白云觀選拔的道友在兩次玄門講經(jīng)活動中,均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促進道眾自我約束,自我向善。
三、服務(wù)社會,參與公益慈善活動。
為滿足信眾的信仰需要,更好的介紹道教慈善群眾、和諧社會的思想,組織人員編寫、印制善書120余萬冊,制作光盤20萬張,供游人香客參觀游覽時取閱。為更好地服務(wù)基層,濟世利人,在管委會的倡導下,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白云觀道醫(yī)館為患者免掛號費,為貧困群眾免治療費,為特困人員免全部費用,得到多方贊譽。2008年9月,白云觀兩個陳列室開放,一些珍貴的道教歷史文物供觀眾免費參觀。近年來,管委會與香港青松觀聯(lián)系,組織道眾書寫道教經(jīng)典語句,印制掛歷、臺歷,贈送給信眾香客,受到普遍歡迎。2013年,白云觀積極配合西城區(qū)政府舉辦“白云杯”太極拳(劍)第二屆邀請賽,選派白云觀道長示范表演,為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社會和諧,弘揚華夏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尊道貴德、互敬友愛起到了推動作用。近年來,白云觀管委會還帶領(lǐng)道眾積極參與慈善活動,為汶川、臺灣、玉樹、舟曲等受災群眾捐款捐物,總計400多萬元。
四、開展對外交流,弘揚傳統(tǒng)文化。
白云觀秉承“濟世利人”之重責,以弘揚道家文化為己任,大力拓展道家文化對外的交流和傳播。多次受國外邀請弘道傳法,受邀赴港澳臺等地進行了交流演出。先后兩次參加香港舉辦的道教文物展,展品包括神像、法服、法物、供器、經(jīng)書和經(jīng)板等,對于香港各界群眾加深了解中國的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大幫助。兩岸三地道教宮觀聯(lián)誼會是由北京白云觀、臺灣臺北指南宮、香港蓬瀛仙館共同發(fā)起的活動,自2008年以來,在北京、香港、臺北成功舉辦了三次,對加強兩岸三地道觀文化交流和聯(lián)誼合作、促進兩岸三地和平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988年8月,白云觀正式成立了“白云觀道教經(jīng)樂團”,先后出版《仙家樂》《白鶴飛》《天尊韻》《玄門日誦早晚課》等光盤。2012年,樂團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行白云觀道教音樂匯報演出。樂團還多次出訪新加坡、臺灣、香港、加拿大、美國等地演出。向世界友人展示了道教音樂精華,向世界人民展示道教獨特的文化魅力。宣揚彰顯了中國道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加強了各國道教文化交流,受到世界各地友人的一致好評。
古老的白云觀,如今已成為首都北京的一大名勝,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海內(nèi)外眾香客游人。每年春節(jié)的民俗廟會,更是游人如織,熱鬧非凡。白云觀已成為人們了解中國道教文化與傳統(tǒng)習俗的重要窗口。2001年06月25日,白云觀作為清代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1年被國家宗教事務(wù)局評為和諧宮觀等榮譽稱號。近幾年來,先后多次被評為北京市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北京市衛(wèi)生先進單位和西城區(qū)精神文明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