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講解工作管理細則
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講解工作管理細則
博物館,又叫博物院,是匯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并對那些有科學性、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建筑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下文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講解工作管理細則,歡迎閱讀!
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講解工作管理細則全文
一、講解前的準備
(一)時間要求
1.來館服務的志愿者應在約定服務時間前15分鐘到志愿者休息室報到,辦理相關手續(xù),并在約定服務時間前5分鐘到達服務的展廳。
2.志愿者按預約時間在相應展廳門口等候15分鐘仍未見到觀眾到場,本場服務取消。
3.如遇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到崗服務,需提前通知志愿者休息室值班人員。
(二)著裝要求
1.志愿者上崗服務時,著裝應本著莊重大方的原則,避免特殊化的服裝佩飾,需符合《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者禮儀規(guī)范》相關準則。
2.為了更好的建立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者形象的統(tǒng)一性,協(xié)會綜合管理部(簡稱“管理部”)將對不符合上崗服務人員著裝要求的志愿者進行提醒,如多次口頭提醒無效,管理部將對其進行書面提醒和警告記錄。
二、講解安排
(一)預約流程
1.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講解實行預約制度,每位志愿者都需通過提前預約和按時履約2個步驟才能上崗服務。
2.為保證各展館講解人員適當和均衡,管理部將設定各展館講解人數(shù)上限,并根據(jù)需要作相應調整。
3.預約講解時間需提前48小時(含)以上,例如:1日10時可預約3日10時及以后講解服務。
4.預約時,遇到某場次講解人數(shù)已滿,應選擇其他場次或其他展廳。
5.取消預約講解需提前24小時(含)以上,例如:想取消3日10時的講解預約,需在2日10時前由志愿者經網(wǎng)絡操作或通知秘書處協(xié)助取消,否則記錄違約。
6.如遇突發(fā)情況,無法按時履約,也可委托其他符合上崗要求的志愿者,代替本人按時到崗服務。工時和履約情況記入被委托者名下。
7.預約記錄向公眾透明,如不方便公示本人預約,請向秘書處說明情況。
(二)服務規(guī)則
1.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講解員需按照協(xié)會培訓部規(guī)定的考核規(guī)范進行服務。
2.為避免與專職講解員上崗時間發(fā)生沖突,志愿者需按照指定的開始時間上崗。
3.中國國家博物館志愿者上崗服務時必須佩戴上崗證,志愿者不得在未考核通過的展廳掛證講解。
4.請預約服務的志愿者按時到崗履行服務,服務完成后記錄履約一次;到崗時間(以到預約展廳時間為準)超過預約時間記為遲到,記錄違約一次。遲到記錄違約后,志愿者堅持講解仍記錄相應服務時長(視同非預約上崗情況處理)。
5.接受非預約上崗,但僅記錄服務時長,不記錄履約次數(shù)。
6.因觀眾未到場等待15分鐘后取消的服務,執(zhí)行服務志愿者本人記錄履約一次,記錄服務時長0.5小時。
7.午間用餐及休息時間不計入服務時間,登記服務時長時請主動說明。
8.每位志愿者每次上崗服務時間不得少于1小時,每天最多記錄5小時服務時長,最多記錄一次履約。
9.為了不干擾其他志愿者的正常講解工作,志愿者不能在非預約時間自行在展廳內掛牌講解,需先到秘書處報到,由秘書處安排上崗時間。
10.志愿者不應因親友參觀而影響預約時段的服務質量。
11.為觀眾提供講解服務時,不應因個人原因中止講解,個人手機應調至無聲,不應在講解過程中接打電話。
11.不允許個人通過講解收取費用。如遇特殊情況,需及時向管理部工作人員匯報,聽取指示后再行處理解決。
三、實習試講辦法
志愿者凡有意報考新展覽講解,可到秘書處申請該展覽實習試講。從申請當日起30天內,志愿者可進行3次試講。試講與正常上崗采用相同流程,先預約后服務,但僅記錄服務時長和履約情況,不記履約次數(shù)。試講當天請先到秘書處借用“實習試講證” 佩戴進行試講,并于當日歸還。不得到未申請試講的展覽進行講解。未通過考核前不可再次申請其他展覽試講。
四、暫緩上崗的情況:
(一) 標準程序:為保證講解質量,志愿者通過考核每個展覽,超過60天(從最后一次服務日次日(含次日)計算60天(含第60天))仍未上崗服務,暫停該展覽服務資格,志愿者須通過培訓部重新考核(人工考核)該展覽后才可預約服務上崗。志愿者通過考核每個展覽分別獨立計算。
簡化程序:志愿者有多個被暫停服務資格展覽需同時考核通過時,可選擇一個展覽通過人工考核,其余被暫停服務資格展覽須在七日內向培訓部提交現(xiàn)場講解錄音備案(視同非預約上崗,僅記錄服務時長,不記錄履約次數(shù)。),培訓部收到錄音備案后恢復志愿者該展覽服務資格。超出七日未提交,按“標準程序”辦理。
例如:志愿者瓷器、玉器、佛像展覽分別被暫停服務資格,欲同時恢復三個展覽上崗服務資格,可先選擇瓷器展覽通過人工考核,并在七日內向培訓部提交玉器、佛像現(xiàn)場講解錄音備案,培訓部收到玉器、佛像展覽錄音備案后恢復志愿者玉器、佛像展覽服務資格,如只收到玉器展覽錄音備案則只恢復玉器展覽服務資格。
(二)同一時段,預約的志愿者優(yōu)先上崗服務,未預約的志愿者按秘書處安排時間上崗。
(三)未佩戴上崗證時不能上崗。
(四)因產假、病假、事假等原因志愿者名下通過考核每個展覽超過60天(從最后一次服務日次日(含次日)計算60天(含第60天))仍未上崗服務情況參照本款第(一)條規(guī)定辦理。
(五)其他暫緩上崗的情況。
五、監(jiān)察巡查制度
(一)管委會承擔志愿者上崗服務的監(jiān)察、抽查和巡查工作。定期對監(jiān)察、抽查和巡查工作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公布。
(二)監(jiān)察、抽查和巡查工作包括:志愿者是否符合上崗要求,講解內容是否規(guī)范,志愿者是否按時到崗服務等。
注冊年度內對違例情況,分別以口頭提醒、書面提醒、警告方式進行。其中警告須有管委會3人核實,并予以記錄。警告后提交管委會討論處理,情節(jié)嚴重者管理部有權終止其服務資格。對存在非原則性問題者,管理部會及時提醒并要求改正,若同樣問題三次書面提醒仍未更正者,管理部有權終止其服務資格。講解內容不符合相應標準或服務質量有明顯下滑者,培訓部將安排其重新參加培訓考核。
六、志愿講解服務之外志愿服務的記錄統(tǒng)計
志愿者接受秘書處安排,完成約定工作,記錄履約情況和服務時間,該記錄與上崗講解服務記錄同樣適用于年終考核標準。不便以時間記錄的工作,將按該活動預先公示的單位換算規(guī)則,換算成時間計入志愿者的服務記錄中。
博物館藏館功能
博物館在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漫長歷程中,形成多職能的文化復合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博物館的職能仍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之中。博物館的新職能、新形態(tài)、新方法、新的收藏對象也不斷地出現(xiàn)。因此,國際公認的博物館定義也在不斷修改之中。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為了給博物館下一個各國都能接受的定義,進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長時間,曾經作過多次討論和修改。1946年11月,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成立時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館是指為公眾開放的美術、工藝、科學、歷史以及考古學藏品的機構,也包括動物園和植物園。195年、1962年、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又多次對博物館定義進行了討論修改,直到1974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第十一屆大會通過的章程,才明確規(guī)定: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huán)境的見證物進行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很多人認為,這是目前較為適當?shù)囊粋€定義,但也有人認為,這只是國際間的一般性定義,各國仍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去對待博物館。
美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現(xiàn)代的博物館是征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的實物,并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美國博物館協(xié)會認為:博物館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說明自然現(xiàn)象及人類生活的資料,并使之用于增進人們的知識和啟蒙教育的機關?!短K聯(lián)大百科全書》提出:博物館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學研究機構、科學教育機構。日本的博物館法規(guī)定:博物館是收集、保存、展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工業(yè)、自然科學等資料,供一般民眾使用,同時進行為教育、調查研究、啟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并對這些資料進行調查研究作為目的的機關。
中國對于博物館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對其定義也有過多次修改。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認為:博物館是一種文化機構,不是專為保管寶物的倉庫,是以實物的論證而作教育工作的組織及探討學問的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對博物館的定義進行了兩次大的討論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國博物館工作座談會通過的《省、市、自治區(qū)博物館工作條例》中才明確規(guī)定:博物館是文物和標本的主要收藏機構、宣傳教育機構和科學研究機構,是我國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通過征集收藏文物、標本,進行科學研究,舉辦陳列展覽,傳播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目前中國博物館界對國際博協(xié)1974年作出的這一定義基本上是肯定的。
猜您感興趣:
2.博物館講解員禮儀
4.關于博物館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