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知識大全 > 方法百科 > 保健治療方法 > 慢性胃潰瘍的食療方法

慢性胃潰瘍的食療方法

時間: 朝燕820 分享

慢性胃潰瘍的食療方法

  慢性胃潰瘍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癥或萎縮性病變,下面和學(xué)習(xí)啦小編具體了解下慢性胃潰瘍的食療方法。

  慢性胃潰瘍的食療方法:

  韭菜子蒸豬肚

  原料:韭菜子10g、豬肚1個。 制法:豬肚洗凈,將韭菜子放入肚中,再放入碗內(nèi)加調(diào)料,上籠蒸至爛熟即可。 功效:溫和行氣,健脾和胃。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

  生姜米醋燉木瓜

  原料:木瓜100g、生姜、米醋適量。 制法:木瓜洗凈切塊,生姜洗凈切片后一同放入砂鍋,加米醋和水文火同燉,木瓜燉熟即可。 功效:補氣益血,解郁調(diào)中,祛風(fēng)散寒,消積解毒。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產(chǎn)后缺乳、病后體弱。

  白胡椒蒸鯽魚

  原料:200g以上活鯽魚1條、白胡椒25g。 制法:鯽魚殺好去內(nèi)臟,將白胡椒粉放入魚肚中,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和胃止痛。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

  胡蘿卜山楂湯

  原料:鮮胡蘿卜2個,炒山楂15g,紅糖適量。 制法:將三種原料同入砂鍋,加水煎制1小時即可。 功效:消食導(dǎo)滯。 適應(yīng)癥:食滯胃脘型慢性胃潰瘍。

  姜韭牛奶羹

  原料:韭菜250g、生姜25g、牛奶250g(或用奶粉2湯匙)。 制法:韭菜、生姜洗凈切碎,搗爛,以潔凈紗布絞取汁液,放入鍋中再加牛奶,加熱煮沸即可。 功效:暖胃止疼。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胃寒性胃潰瘍、胃脘疼痛、惡心嘔吐。

  乳鴿山藥湯

  原料:乳鴿1只、淮山藥50g、砂仁15g、生姜、胡椒、精鹽適量。 制法:乳鴿殺好洗凈,下油鍋用姜爆至微黃,再將乳鴿與洗凈的淮山藥及胡椒一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燉2小時,然后加入打碎的砂仁,再燉15~20分鐘,加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溫中健脾,行氣止嘔。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胃潰瘍。

  糯米紅棗粥

  原料:糯米60g、紅棗10枚。 制法:紅棗去核后與糯米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益氣養(yǎng)胃。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脾胃虛弱者。

  蜂蜜土豆粥

  原料:土豆(不去皮)300g,蜂蜜適量。 制法:土豆洗凈、切塊、用水煮成粥狀,服時加蜂蜜調(diào)勻即可。 功效:養(yǎng)胃益陰。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胃陰不足者。

  香菇粥

  原料:水發(fā)香菇、燦米各100g、熟牛肉50g、蔥姜末、食鹽、味精、胡椒、香油各適量。 制法:秈米洗凈入鍋加水1升,牛肉切丁,香菇切絲,再一起放入鍋中熬粥,粥熟時入香油、蔥姜末及各種調(diào)料調(diào)味后即可。 功效:益胃健脾。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胃痛。

  百合糯米粥

  原料:百合30g、糯米60g、冰糖適量。 制法:百合洗凈,與糯米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入冰糖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養(yǎng)陰益胃。 適應(yīng)癥:慢性胃潰瘍、胃陰虛者。

  慢性胃潰瘍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慢性胃潰瘍是最常見的胃病,屬中醫(yī)學(xué)“胃脘痛”、“痞滿”、“吞酸”、“嘈雜”、“納呆”等病范疇。中醫(yī)認為,慢性胃潰瘍多因長期情志不遂,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常,導(dǎo)致肝氣郁結(jié),脾失健運,胃脘失和,日久中氣虧虛,從而引發(fā)種種癥狀。在臨床上應(yīng)根據(jù)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

  食滯傷胃型患者飲食不節(jié)致使脾胃受損,食積胃脘,脹滿痞痛,惡心嘔吐,噯腐吞酸,大便秘結(jié)有腐敗異臭,舌質(zhì)紅,苔厚黃膩,脈象弦滑。證屬食滯傷胃、腑氣不通,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術(shù)、茯苓各12克,山楂、神曲、雞內(nèi)金、麥芽、炒萊菔子各15克,木香、厚樸、半夏、陳皮、枳實、大黃(另包后下)各10克,生姜5片。每日一劑,水煎服。

  脾胃虛寒型患者胃脘墜脹不舒,食欲不振,嘔吐酸水,隱隱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則輕,餓時疼甚,進食稍減,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質(zhì)淡、胖大、邊有齒印,苔薄白,脈象沉細弱或浮大無力。證屬中氣不足、脾胃虛寒,宜補中益氣,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shù)、茯苓、山藥、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陳皮、良姜、香附、吳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胃陰虧虛型患者胃脘灼熱疼痛,嘈雜不適,雖饑而納差,口干口渴,大便艱澀,舌質(zhì)紅有裂紋,舌苔光剝或少苔,脈象弦細數(shù)。證屬肝脾不和、胃陰虧虛,宜疏肝健脾、益陰養(yǎng)胃。藥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參、玉竹、白芍、全栝樓各15克,麥冬、花粉、草決明、草石斛、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熱邪犯胃型患者胃脘灼熱疼痛,嘈雜易饑,口苦咽干,泛吐酸苦水,便秘,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象弦細。證屬熱邪犯胃、中焦郁滯,宜疏利中焦、清熱和胃。藥用蒲公英、敗醬草各30克,白花蛇舌草、白芍各15克,枳殼、佛手、連翹、黃芩各10克,海螵蛸、鍛瓦楞子各12克,黃連、吳茱萸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肝郁犯胃型患者胃脘痞滿隱痛,兩脅撐脹疼痛,噯氣頻頻,時有泛酸,食欲減退,舌質(zhì)紅苔薄白微黃,脈象弦細。證屬肝郁氣滯、胃失和降,宜疏肝理氣、健脾安胃。藥用柴胡、白芍各15克,白術(shù)、茯苓、香附、醋元胡各12克,當(dāng)歸、川楝子、烏藥、枳殼、佛手、蘇梗、吳茱萸各10克,黃連、甘草各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瘀滯傷胃型患者胃脘刺痛或銳痛,痛處拒按,時感胃部灼熱嘈雜,納差,舌質(zhì)暗紫有瘀斑苔薄黃,脈象澀滯。證屬氣滯血瘀、郁熱傷胃。宜活血化瘀、行氣理胃。藥用丹參、蒲公英各30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20克,香附、元胡各12克,三棱、莪術(shù)、五靈脂、蒲黃、川楝子、烏藥各10克,砂仁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肝火犯胃型患者因久病脾胃氣虛,情志不舒,郁而化火,致使胃脘痞滿隱痛,食后疼痛加重,經(jīng)常燒心泛酸,口苦發(fā)黏,便溏,舌質(zhì)淡紅,苔黃膩,脈細數(shù)。證屬虛實夾雜、肝火犯胃。治宜舒肝理氣、清熱調(diào)胃。藥用黨參、柴胡、茯苓各15克,半夏、黃芩、梔子、木香、佛手、生麥芽各10克,黃連、吳茱萸、甘草各 6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濕困脾胃型患者胃脘痞悶,納呆,少食即感脹,口淡無味,渴而少飲,腸鳴轆轆,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懶動,舌質(zhì)淡胖苔白膩,脈象濡細。證屬濕阻脾胃,困遏中焦。宜健脾祛濕、理氣醒胃。藥用薏苡仁30克,蒼術(shù)、茯苓、雞內(nèi)金各12克,藿香、佩蘭、白蔻仁、厚樸、菖蒲、半夏、陳皮、干姜、枳殼、連翹各 10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中成藥

  1、飲食停滯型:

  (1)加味保和丸:每次6g,一日2次,用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成人量的l/2,3―7歲兒童服成人量的1/3。

  (2)開胃山楂丸:每次l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3)山楂內(nèi)消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小兒酌減。

  (4)山楂丸:每次1丸,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5)木香檳榔丸:每次3―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6)沉香化滯丸:每次次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7)檳榔四消丸:水丸劑每次6g,或大蜜丸每次1丸,均為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

  (8)開胸順氣丸:每次3―9g,一日1―2次,溫開水送服。

  2、寒凝停滯型:

  (1)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1/2成人量,3―7歲兒童服1/3成人量。

  (2)胃氣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時溫開水送服。

  (3)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成人量的1/2,3―7歲兒童服成人量的1/3。

  (4)丸氣拈痛丸:每次6―9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3、肝胃不和型:

  (1)香砂養(yǎng)胃丸(沖劑、口服液):水丸劑每次9g,或濃縮丸劑每次1.2g,均為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驔_劑每次1袋,一日2次,開水沖服?;蚩诜好看?支,一日2次。

  (2)香砂平胃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每次服6g,3一7歲兒童每次服3g。

  (3)舒肝健胃丸:大蜜丸成人每次l丸,或水丸每次3―6g,均為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成人量的1/2,3―7歲兒童服成人量的1/3。

  (4)木香順氣丸:大蜜丸成人每次1丸,一日2次;或水丸劑每次6―9g,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成人量的1/2。

  (5)沉香化氣丸:每次3―6g,一日2次,空腹溫開水送服。

  (6)健胃片:每次6片,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7)舒肝和胃丸:每次1丸,一日3次,飯后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成人量的1/2,3―7歲兒童服成人量的1/3。

  (8)沉香舒氣丸:每次2丸,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

  (9)氣滯胃痛沖劑:每次1袋,一日2―3次,開水沖化服。

  4、肝胃郁熱型:

  (1)左金丸:每次3―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2)加味左金丸:每次6g,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成人量的1/2,3―7歲兒童服成人量的1/3。

  (3)胃益膠囊:每次6粒,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5、脾胃虛寒型:

  (1)理中丸:蜜丸劑每次1丸,或水丸劑每次5―9g均為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2)桂附理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姜湯或溫開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或濃縮丸每次8―12丸,均為一日2―3次,空腹溫開水送服。小兒用量酌減。

  (4)參桂理中丸:次1―2丸,一日1―2次,用姜湯或溫開水送服。

  (5)健脾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克,或濃縮丸每次8丸,均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小兒酌減。

  (6)溫中健胃丸:每次6克,一日2―3次,溫開水送服。

  (7)啟脾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溫開水送服。7歲以上兒童服成人量的l/2,3―7歲兒童服成人量的1/3。

  (8)枳術(shù)丸:每次6―12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9)開胃健脾丸:每次6―9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10)枳實消痞丸:每次6g,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

  (11)虛寒胃痛沖劑:每次1―2袋,一日2次,開水沖服。小兒用量酌減。

  (12)溫胃舒沖劑:每次1袋,一日2次,開水沖服。3個月為一療程。

  6、胃絡(luò)瘀血型:

  元胡止痛片:每次4―6克,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7、胃陰虧虛型:

  玉竹沖劑:每次1袋,一日2次,開水沖服。

102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