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通用學習方法 > 學習方法指導 > 只聽半句教學設計

只聽半句教學設計

時間: 慧珍791 分享

只聽半句教學設計

  教師們在授課前需要準備的教學設計都準備好了嗎?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只聽半句》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只聽半句》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識記生字,會讀課文。

  (一)、談話導課:

  1、卡片出示“話”字: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能用這個字組詞嗎?能夠用數(shù)量詞跟它組詞嗎?

  2、我們聽別人說話時,聽一句好呢?還是聽半句好?

  3、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nèi)フJ識一個聽話只喜歡聽半句的小朋友,大家有興趣嗎?

  板書:只聽半句,學習生字“聽”。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指導寫:無、半、及、句。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讀課文,邊讀邊標出小節(jié)。

  2、同桌按小節(jié)互讀互聽,互相提示并幫助糾正讀錯的字音。

  (目的:用讀書的方法檢查學生對小節(jié)的概念是否理解正確,培養(yǎng)學生互相聽讀、互相糾錯的能力。)

  3、反饋:

  (1)、幫助同桌糾正了哪個字的讀音,能夠帶領大家讀一遍嗎?

  (2)、能夠在課文中找出有這個字的句子并帶大家讀一遍嗎?

  (3)、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應該怎樣寫呢?

  (4)、檢查全部生字的認讀情況:

  A、讀生字卡片,讀一個拿一個。

  B、小游戲:生字寶寶很淘氣,趁同學們不注意又逃回了課文里,同學們在課文里捉住他們,有信心嗎?

  C、展示檢查學生勾畫生字情況。

  D、再讀生字卡片,讀一個收一個。

  (目的:用匯報的方式反饋學生自讀時的識字效果,充分喚起學生的生活積累,主動地識字,把識字過程真正落到實處。)

  (三)、細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有一定語氣(會讀)。

  1、自由練讀課文,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地讀,讀好一節(jié)再讀下一節(jié)。

  2、四人小組合作練讀課文:1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是最有把握讀好的小節(jié)讀,互相提示、糾正,要讀準確、流利。

  3、面向全班檢查練讀情況:指名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有意指導學生讀好課文。(按課文的先后順序逐一完成)。

  4、朗讀全文。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識記的生字,指導寫:術、丁、以、總。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激活學生想象,發(fā)展學生語言和思維,明白聽話只聽半句是不好的習慣,從小養(yǎng)成聽話聽清楚,說話說明白的好習慣。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出示文中主人公圖片:同學們,你能夠認出圖片中的人是誰嗎?記性真好。(板書課題:只聽半句)

  2、復習認讀生字:這篇課文雖然短小,但要求我們認讀的生字卻不少。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的小腦袋里都把這些字記住了嗎?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方法讓老師檢查你們。

  3、聽寫寫過的生字詞:咱們的詞語花籃還是空空的,能夠裝滿嗎?(無論、半句、來不及)

  (二)、精讀課文,激活學生想象。

  1、邊看課文上的圖邊小聲讀課文:(同學們把課文的生字生詞記得這么準,肯定也記得,課文中寫的這個小朋友在聽人講話時是很有特點的。這個小朋友在聽別人講話時到底有什么特點呢?)

  2、學生反饋后大屏出示指導朗讀:他無論聽誰說話,都只聽半句。

  3、根據(jù)小朋友的這個特點,你想給他取個什么名?

  4、自由小聲讀課文,思考:課文里寫他都聽誰說話了?

  5、在什么情況下聽半句話?理解后指導朗讀:重點指導朗讀描寫在家里的2、3小節(jié),重點指導“知道了,知道了”這一句,讓學生體會到不耐煩的心情,并讀出來。

  (1)、指名朗讀第二小節(jié):奶奶想告訴他什么?沒有說完的話應該是什么?他聽了哪半句?

  (2)、聽了奶奶的半句話,他說了什么?應該是怎樣的語氣說出的?指導朗讀“知道了,知道了。”

  (3)、分角色朗讀第二小節(jié)。

  (4)、在家里除了奶奶說話他只聽半句,還有誰說話他也只聽半句?(按照第二小節(jié)的方法學習第三小節(jié))

  6、四人小組選擇內(nèi)容(在學校、在公園的表現(xiàn)任意選一)合作學習,選擇匯報方式匯報學習效果。

  7、馬大哈聽話聽半句有對的時候嗎?像這樣的情況你覺得還會有哪些?他是不是每次都對呢?總是像這樣,在生活和學習中還會鬧出什么笑話?(為后面的拓展埋伏筆)

  (二)、思維和語言訓練:

  1、大屏展示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制作的啞劇畫面:以課文內(nèi)容和平時的生活見聞為依據(jù),為啞劇配解說詞。(任意選一,也可以自己畫一幅圖自己配解說詞。)

  2、多媒出示練習:

  面對馬大哈的表現(xiàn),我想說……

  面對馬大哈的表現(xiàn),我想起了我曾經(jīng)鬧出的笑話,那就是……

  (同學們,面對這個哭笑不得的馬大哈,也許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他說,也許這勾起了你相同的經(jīng)歷回憶。你想說什么呢?你想起了什么呢?請與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吧!)

  3、課本劇排演:從大家的發(fā)言中我們知道了,聽話只聽半句是非常不好的一個習慣,首先,它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xiàn),其次,它有時候會讓我們鬧出笑話,有時候會讓我們耽誤事情。我們把課文里的內(nèi)容排成一個課本劇,演給我們身邊的人看,讓他們也知道好嗎?

  (三)、分角色讀全文后小結:

  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形成這樣的壞習慣。我們小朋友一定要從小做起,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在老師的指導下,自覺的養(yǎng)成好習慣。聽話要聽清楚,說話也要說清楚。

  (四)、指導寫字:丁、術、以、總(同學們,你們在讀書,老師在讀你們。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讀出了你們愿意做一個把話聽清楚、聽完整的好孩子;從你們今天的表現(xiàn)中,老師讀出了你們都是把話聽清楚、聽完整的好孩子。所以,老師一點都不擔心你們把這篇課文中沒寫的生字寫好,你們擔心自己嗎?)

  1、多媒體出示要寫的字:認讀后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字的結構規(guī)律)

  2、你認為最難寫的字是哪個?怎樣寫才能夠寫好?(示范)。

  3、學生練寫后展示欣賞評價:聽話聽得認真,所以寫得好。

  (五)、朗讀全文。

  《只聽半句》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被設定為“四會”高效課堂的展示課,因此,在課堂的始終,我都圍繞著“四會”的教學模式而進行,讓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真正的會質疑、會傾聽、會表達、會探究。

  一、質疑引路

  學須有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在課堂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積極思維而獲取知識。雖然是一年級,但我仍大膽的設計了質疑的環(huán)節(jié),在引入課題后,我說:“看著這個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嗎?會提問的小朋友才是聰明的小朋友,也是會學習的小朋友。”學生聽后連忙從課題入手,開始思考,然后引導他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從低年級開始,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體驗學習中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體驗問題解決后的成功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用心傾聽

  傾聽是一種交際互動,不但要求說者會說,還要求聽者會聽。“學會傾聽”是要求聽別人講話要用心,要細心。這也是一種禮貌,表示對說話者的尊重。由于學生年齡小,心理發(fā)育不成熟,要從課堂上的點滴入手,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別人在發(fā)言時,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別人在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認真傾聽,老師在講解時也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從小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三、樂于表達

  低年級的孩子,首先要求他回答問題時要說完整的話,如:課初,我問:“你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有的學生回答:“很緊張。”這顯然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我就要求他把話說完整,當學生回答問題說了完整的話時,我給予肯定的評價,讓學生從老師的反應中明白說話就應該這樣。然后才是培養(yǎng)學生課堂上的口頭表達能力,再就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發(fā)言、積極發(fā)言。同時,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發(fā)言、樂于說話、善于表達。

  四、主動探究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學習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識字方法的探究到對課文延伸的探討都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如:在指導朗讀時,我先問學生,在你的印象中,奶奶是什么樣子的?你有一個什么樣的爸爸?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去揣摩朗讀時應運用不同的語氣。課末,讓學生與文中的小男孩對話,自己悟出文章要讓我們明白的道理,整節(jié)課都是師生共同積極自主參與的一種學習過程。

  不足之處:

  1、注重課堂朗讀,但形式不夠豐富,并且教師的示范性還不夠到位。作為低年級學生,教師的朗讀示范性作用也不可忽略,但在課堂上引導有余、示范不足。沒有什么比教師親身示范更能讓學生直觀地體驗。

  2、沒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課文中的插圖直觀、充滿了童趣,但我只注重了課件的運用,而沒有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浪費了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

  3.在課堂上,我缺乏“靜待花開”的耐心。這點體現(xiàn)在進行深入的課文分析之時,我引導不夠,多次都幫助學生分析、解決,而作為教師不僅僅要給學生積極引導,還要有等待的耐性。

  課堂永遠是一個充滿意外,而又總是留有遺憾的地方。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每次的認真總結分析都可以幫助我在教學上更進一步。

803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