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通用學習方法 > 學習方法指導 > 大班《拉拉勾》教案設計教學反思

大班《拉拉勾》教案設計教學反思

時間: 炎婷817 分享

大班《拉拉勾》教案設計教學反思

  《拉拉勾》這堂課在于啟發(fā)幼兒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即興表演,培養(yǎng)幼兒寬于待人,與同伴友好相處的良好性格。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課《拉拉勾》的活動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拉拉勾》教案設計篇一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學習用兩種不同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運用眼神、動作、表情與他人交往。

  3.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拉拉勾》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情緒經(jīng)驗,為歌曲學習做好準備。

  1.教師:你和好朋友之間發(fā)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嗎?事情發(fā)生后心情是怎樣的?

  2.教師:當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鬧在一起玩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3.教師: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間發(fā)生矛盾,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解決?

  (二)幼兒學唱歌1.教師:示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歌詞內(nèi)容。

  教師:請你們仔細聽一聽,老師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師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導幼兒重點關注歌曲中的情緒變化。

  教師:你們感覺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師引導幼兒初步學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處,教師要有較明顯的動作暗示。

  4.教師引導探索用兩種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兩部分(用斷頓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輕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三)幼兒按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學習與同伴合作表演。

  1.幼兒根據(jù)每一句歌詞內(nèi)容,分樂句創(chuàng)編響應的動作和表情。

  2.教師引導幼兒不僅注意動作還可以運用表情來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重點創(chuàng)編動作:生氣、不理睬、翹嘴巴。

  活動延伸:

  熟悉歌曲后,啟發(fā)幼兒在歌曲的最后兩句做出各種友好的動作,如擁抱、觸摸、拉手等。

  《拉拉勾》教案設計篇二

  一、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在音樂活動中體驗快樂。

  2、 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啟發(fā)幼兒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即興表演。

  3、 培養(yǎng)幼兒寬于待人,與同伴友好相處的良好性格。

  二、活動準備:

  1、 兩幅幼兒表情圖示(生氣、友好)

  2、 歌曲拉拉勾的歌詞

  3、 歌曲拉拉勾的錄音

  三、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結伴隨音樂進活動室,導入主題。

  2、練聲,熟悉曲調(diào)。(采用拉拉勾的部分曲調(diào),用“啊”和“啦”進行練聲。)

  3、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自己討論,圖中的兩個小朋友怎么了?

  4、欣賞歌曲、情感體驗;教師生動地講述歌詞內(nèi)容,幫助幼兒理解生氣時的表情動作與和好時的難為情、互相友好拉拉勾的情景。

  5、教師有表情地,重點地范唱部分樂句,然后帶幼兒一起學唱歌曲。(提醒幼兒在唱“好朋友生氣”和“好朋友高興”的前兩句時不要拖音 )

  四、拓展幼兒思維,引發(fā)幼兒想象;

  分段字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唱準曲調(diào),把握歌曲的情緒變化。

  1、第一段:師:假如你真的生氣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回怎么樣?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點還是唱得慢一點?重點兒唱還是輕點兒唱?(唱時音調(diào)要遲緩些,“理”和“睬”兩個字唱的要短而有力,休止符準確,突出不理不睬的情緒。)

  2、第二段:師:你現(xiàn)在和朋友和好了,一開始有點兒不好意思,該怎樣唱?后來已經(jīng)和好了,你心里覺得怎么樣?這時應該怎樣唱?(唱時速度較第一樂段稍快,聲音要親切,表現(xiàn)生氣后又做好朋友的愉快情緒。)

  3、整體跟唱分別采用集體無伴奏跟唱,要求幼兒節(jié)奏準確,并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唱,同時要求幼兒咬字清楚。

  五、即興表演

  幼兒離開座位找朋友,邊唱歌曲邊即興表演,讓幼兒在自由、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通過自編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加深情感的體驗。

  六、活動小結和延伸;

  1、孩子們,今天和老師一起進行了這次活動,你們開心嗎?"和小朋友怎樣才能做到每天都是高高興興的呢?小朋友們在一起有時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也會有一些小矛盾。只要我們能互相謙讓,寬于待人,和這兩個小朋友一樣很快就能和好,那我們一定會很愉快的,讓我們都來做好朋友吧!

  2、這一類的歌曲重在聯(lián)系幼兒生活,讓他們自己去感受體驗,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拉拉勾》教案設計篇三

  主題目標: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實際任務,幼兒學會跟客人主動打招呼,會用適當?shù)恼Z言行為跟人商量著玩,當別人接受時,能從表情動作表示高興。從而培養(yǎng)幼兒愿意運用這些方法,主動與人交流,并友好相處。

  一、教學性情境

  活動名稱:交朋友

  活動要求:讓幼兒學會用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當別人不接受自己時,會想辦法讓別人喜歡自己。

  活動準備:木偶劇表演,課前學習表演《拉拉勾》。

  活動指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啞巴老虎》,幼兒觀察交流。

  1.小動物們愿意和老虎威威交朋友嗎?為什么?

  2.老虎威威想了一個不說話的辦法來跟小動物們交朋友,你們想一想不說法這個辦法好不好?為什么?(可用表情、動作,好聽的聲音)(幼兒嘗試)。

  3. 除了用這些方法交朋友,還有什么好辦法能交朋友?(幼兒商量,教師巡迥指導)。

  4.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好辦法,看看老虎威威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5.它終于交上了朋友,老虎威威是怎么交上朋友的?

  (二)小結:關心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和你交朋友。

  (三)游戲《拉拉勾》,體驗交上朋友的快樂。(實踐操作)

  二、實務性活動

  (一)具體內(nèi)容

  1.接待客人

  2.外出作客

  3.結伴游玩

  4.打電話

  (二)具體方法

  1.時間:可利用節(jié)假日。

  2.交往對象:成人、孩子(熟悉的、陌生的)。

  3.鼓勵幼兒在家里自己給老師打電話,并能找話題與老師交談。

  (三)活動重點:積累交流經(jīng)驗。

  (四) 活動指導:

  1.請爸爸、媽媽反饋活動情況。

  2.幼兒完成任務,老師與他們個別交流。并加以鼓勵。(你和誰一起玩的?玩得怎么樣?為什么……)

  三、分享交流活動

  (一)活動要求:通過運用已經(jīng)學會的適合的交往方式,獲得成功的體驗,激勵小朋友以后再次使用這些交往方法。

  (二)活動準備:設置“借東西”的情境障礙:

  1.老師正在上課,門關著;

  2.我的老師不在;

  3. 老師說:“哎呀,你們要借的東西我沒有,在其他老師那里”;

  4.老師正與別人談話。

  (三) 分享交流:

  1.創(chuàng)設“借東西”的真實情境,從中觀察孩子的反應。

  (1)我想請小朋友幫忙,向其他老師借一些東西,誰愿意幫助我?

  (2)我非常需要這些東西,請小朋友一定要想辦法借到這些東西。

  2.根據(jù)幼兒的實際反應,進行交流討論。

  (1)你們是怎么借到東西的?(笑咪咪,有禮貌,不打擾別人……)

  (2)你們在借東西時碰到了哪些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3.實務性經(jīng)驗的聯(lián)想,幼兒交流分享。

  (1)今天我們學會借東西的本領,那么平時你們遇到事情是怎么與人打交道的?

  (2)是不是也用過這些好方法呢?

  4. 幼兒得到的體驗:如果我們有事情,應該主動地告訴別人,讓別人明白,看看別人是不是愿意幫忙,當別人給了我們幫助,我們要感謝別人。

  >>>下一頁更多精彩“《拉拉勾》教學反思”

1506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