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通用學習方法 > 高效課堂 > 教師關于高效課堂的學習心得(2)

教師關于高效課堂的學習心得(2)

時間: 素雯896 分享

教師關于高效課堂的學習心得

  教師關于高效課堂的學習心得篇三

  本學期學校教導處組織我們學習了《如何才能打造高效課堂》。經(jīng)過學習,我認識到了高校課堂的重要性,也懂得了什么樣的課堂才是高效課堂,同時對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課堂有了些許的認識和體會。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jié)晶。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F(xiàn)在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是在訓練習作中的升華認識,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高效率、高質(zhì)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

  高效課堂的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因此,評價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高效地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于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于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guī)劃,在于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舍與提煉,在于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于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nèi)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呢?我覺得具體的是:

  一、精心備好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

  精心備課,分四步。

  第一步是在備課前泛讀,我們一定要經(jīng)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么簡單,自己必須廣泛深入地閱讀,隨時充電充實自己,打下深厚的知識基礎,作好充足的教學準備。比如科學課中有許多知識和技能必須老師先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給學生去上課,否則你不可能讓學生透徹地掌握正確的科學知識與技能;自己如果都是迷迷糊糊的,那學生肯定更是云里霧里的。這哪談得上高效呢?只會令學生生厭而已,久而久之就是誤人子弟了。所以,我每次備課前都進行大量的閱讀。翻閱各種資料,上網(wǎng)查詢各種疑難問題。所以,本期我自己閱讀學習的教學資料形成了厚厚的一本,遠遠超過了備課本的厚度。“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我是深有體會了。總之,我認為一個負責任的老師絕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東西去教學生。

  第二步是備課時自讀,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完全是自讀自思自解。

  第三步是針對自讀時的難點疑點,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

  第四步是在上課后,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后反思,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我覺得寫教學反思與教學后記或教學日記絕不是應付上級檢查的事情,而是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所以,本期我寫了一些隨筆與反思,來隨時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但是,由于時間精力有限,我的反思與日記還是寫的不夠。所以為了讓自己的課堂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以后我要堅持寫教學隨筆與日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第四步是既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也要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讀教材,并提出疑問。因為對同一教材的內(nèi)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nèi)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我們要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里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透教材,能夠?qū)滩膬?nèi)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后再統(tǒng)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么、怎么教?學生學什么、怎樣學?但無論事先如何備,都不會與事實上的發(fā)生的一模一樣,必然有很多出入。這就需要課后進行反思,進行整理,小結(jié)得失,及時進行調(diào)理,揚長避短,以求下節(jié)課上得更好。不僅是知識方面的小結(jié),還是思維方法等方面的小結(jié)。教材的編排一般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lián)系;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后的思想方法。這條暗線一般不被重視。但經(jīng)歷上課實踐后,教師一般都有感覺,只要勤于總結(jié),及時運用到課堂中去,必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 例如,教師研究學生對所教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jié)問題,對于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認知偏差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此外,通過設計高質(zhì)量的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拿它和本節(jié)知識做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安排學生能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牢固掌握、靈活掌握,也就是能夠舉一反三,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運用新觀念,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要關注,老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學習之中,并能自我調(diào)節(jié)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于換位思考、轉(zhuǎn)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上新課之前,布置學生預習,或布置有趣可行的實驗作業(yè)。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后在課堂學習時能夠?qū)W中有思,思中有學。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chǎn)生疑問,進而發(fā)現(xiàn)問題,要給學生質(zhì)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zhì)疑,會質(zhì)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通過質(zhì)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fā)現(xiàn)問題”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 要調(diào)動學生質(zhì)疑的積極性,就必須適時開放課堂,讓課堂活起來。這“活”,首先是方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靈動,課堂開放。其次是適度控制,使課堂又活又實,活而不亂,不“跑野馬”,該止時堅決止,該落實的知識、方法、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都能落實。這一點我覺得是最難做到的。課堂上要做到收放自如真的很困難。學生喜歡活躍的課堂,但是你稍一放開,可能局面就難以控制。特別像六年級這樣人數(shù)較多,男生也比較多的班級就更覺得不好控制。這一直是我想探討的問題,希望可以和同仁們多多切磋。第三是切入點要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討的價值,出其不意,與眾不同,環(huán)節(jié)奇特。第四是注重價值,即真正把問題“弄清”,不做花架子,不探討與本學科無關的問題,做到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huán)節(jié)清、滲透點清,一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師生心里清清楚楚。

188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