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的教案及原文閱讀
《黃山奇石》的教案及原文閱讀
《黃山奇石》一文向讀者再現(xiàn)了黃山四絕之一“奇石”的奇與趣.《黃山奇石》這課文還運用準確的詞語,把“靜”的石頭寫“活”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于《黃山奇石》的教案范文及原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山奇石》的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
2.了解黃山石的神奇,培養(yǎng)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3.抓住石的特點,展開想象,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2、3自然段;
2.抓住特點,展開想象,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抓住石的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圖片導入,激發(fā)情趣。
出示黃山風景的圖片,讓學生觀看。教師簡單介紹引起學生興趣,導入本課學習。課件展示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 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識生字,讀通課文。
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2. 教師指名讀課文,了解學生認讀課文的情況。
3. 播放課文錄音,訂正字音。學生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內容?
4. 學生交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從兩個大的方面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1)黃山風景區(qū)簡單介紹。
(2)介紹了黃山奇石。
三、細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介紹的幾種黃山奇石。
1. 自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黃山奇石?它們各是什么樣子的?
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2. 學生交流第二自然段,品讀寫“仙桃石”的部分。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該段,注意“飛”和“落”等關鍵詞的讀法。
出示仙桃石圖片課件。
3. 學生交流第三自然段,品讀寫“猴子觀海”的部分。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該段,注意邊讀邊想象畫面。
可以采取讓學生表演模仿的方式幫助理解。
出示猴子觀海圖片課件。
4. 學生交流第四自然段,品讀寫“仙人指路”的部分。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該段,注意邊讀邊想象畫面。
可以采取讓學生表演模仿的方式幫助理解。
出示仙人指路圖片課件。
5. 學生交流第五自然段,品讀“金雞叫天都”的部分。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該段,注意邊讀邊想象畫面。
出示金雞叫天都圖片課件。
6. 學生再讀課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整體感悟黃山奇石之“奇”。
四、教師小結。
從了解黃山開始,到了解“黃山奇石”,體現(xiàn)了學生認識事物的層次性。
識字與閱讀教學有機整合,音、形、義分步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自讀自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用簡明的話題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加強朗讀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第二課時
一、回顧復習,導入本課。
1. 認讀生字新詞。
2. 指名讀課文。學生思考回答: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黃山奇石?各是怎樣介紹的?
學生回答。
3. 教師小結。
二、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進行想象等拓展練習。
1. 教師導入結尾段的閱讀:黃山的怪石號稱“黃山四絕”之一。黃山的怪石也不僅僅是課文中詳細介紹的這幾種。讀課文的第六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介紹其他怪石的。
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2. 根據(jù)“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名字,想象出它們的具體樣子。分小組說一說,選出一個代表給全班同學說。
課件出示學習提示,以及相關圖片。
三、練習書寫本課生字。
教師給本課生字分類,請學生認真觀察,并總結規(guī)律。
出示課件
秀、每、其:上下結構,但是上下部分占格位置不同。
神、伸、狀、形:都是左右結構,前三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形”字左右等寬。
區(qū)、巨:對比練習,注意筆順。
尤:注意筆畫的書寫,注意不要多寫一撇。
檢查生字認讀和課文朗讀情況,回顧課文主要內容,鞏固第一課時學習效果。
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又鍛煉表達能力,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培養(yǎng)歸類識字的能力,達成把字寫好看的教學目標。
《黃山奇石》的原文閱讀
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qū)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shù)氖P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不動的蹲在山頭,望著翻滾的云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著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你去給他們起名字呢!
猜你感興趣:
1.黃山奇石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