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在線閱讀>讀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6篇700字

時間: 明健0 分享

這本書太深刻了,太多的哲學思考,有我能理解的和不能理解的。我覺得它是部偉大作品,形式嚴謹、故事動人、思想深刻,下面寫下我的一些想法,書以尼采的永劫回歸論點開始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1

這本書太深刻了,太多的哲學思考,有我能理解的和不能理解的。我覺得它是部偉大作品,形式嚴謹、故事動人、思想深刻,下面寫下我的一些想法。

書以尼采的永劫回歸論點開始的。尼采是正確的,永遠循環(huán)下去絕對稱得上是一場噩夢。沒有死,何為生?但是有限回歸卻絕對是十分有益的,我想這是昆德拉的觀點。昆德拉以捷克勇氣和謹慎的兩次選擇闡明:只有一次經(jīng)歷等于沒發(fā)生過,多次重復后發(fā)現(xiàn)當初選擇不一定真的是錯誤的。這使我想到了囚徒困境,單次囚徒博弈必然會選擇互相背叛,但多次重復博弈,雙方都會采取互相信任。我始終覺得,因為人人都知道生命的時間有限,所以都會去讓人生朝好的方向發(fā)展。但在道路上面臨的一個又一個選擇,誰能確定哪一種對未來是正確的?有限回歸就給出了這樣一種測試,去幫助你掌握正確選擇。我越來越覺得年輕時候,試錯是可以被原諒的,以包容心態(tài)而非苛刻去對待自己和他人,所有人都能活的更好。輕與重是全書的的主題。對待生活上,托馬斯的輕與特麗莎的重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對待蘇聯(lián)入侵捷克這個他們生活的時代背景上。托馬斯厭惡蘇聯(lián)人,對他們?nèi)肭纸菘松類和唇^。但他還是覺得這與自己的關(guān)系并不大,所以沒有多么強烈去反抗。相反,特麗莎將到街頭拍照作為自己捍衛(wèi)祖國權(quán)利的努力,她甚至因此像獲得了新生一樣。

其實這在兩人成長中已經(jīng)決定,托馬斯離開妻子和兒子,過著單身漢的生活,他的生活就開始輕飄飄了,作為布拉格一個十分出名的腦外科醫(yī)生,他可以說應(yīng)有盡有,他愜意的享受著這種輕飄飄的生活。而特麗莎從小就想擺脫母親,想?yún)s做不成,這就是一種沉重。她喜歡看書、游泳,這些似乎都是沉重人生的表現(xiàn)(我有種感覺,有些人在生活中就能很輕松得獲得知識,而像我就需要到書中苦苦求索,輕與重從基因里就決定了,我喜歡看書和游泳也說明我承受不了那種輕飄飄的生活)。但是他們兩個遇到了一起,輕不再輕,重不再重。托馬斯常常為這個順水飄過來的孩子望著院外的墻,也痛苦的一點點改變、一步步追隨著特麗莎。另一方面,特麗莎勇敢的離家去找托馬斯,開始了輕盈的嘗試。但是就像小說的名字一樣,輕之不能承受是必然的,托馬斯和特麗莎從蘇黎世到布拉格再到農(nóng)村,這本身就像書中說的那樣,越來越貼近大地,越來越重。強大的托馬斯遇到了特麗莎,不管出于同情還是愛情,最后都他都變得軟弱;而軟弱的特麗莎一步一步牽著托馬斯走,她最終讓托馬斯只屬于她一個人。什么是輕和重?什么是強大和軟弱?到頭來不過決定于人生中遇到什么人而已,往往因為那個對的人,我們才變得沉重和軟弱。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2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價值又是什么?我讀了這篇課文就明白了,生命無處不在,生命的意義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而有些人因受到某種打擊自殺身亡,可你知道嗎?它們還不如一些動植物呢!

比如說壁虎,它遇到危險時不會坐以待斃,而會把尾巴扔給它的天敵,乘機逃跑。還有我家門前的大樹,去年夏天,我們這下了一場暴風雨,電線都被刮斷了,就連對面樓上的避雷針都刮斷了,我心想那樹應(yīng)該斷了吧!結(jié)果第二天一看樹并沒斷,只是樹葉落了一地,可想它是多么珍惜生命。本文作者杏林子自十二歲患類風濕關(guān)節(jié)炎,全身百分之九十以上關(guān)節(jié)損壞,頭不能轉(zhuǎn),手不能抬,腿不能行,腳不能走,是一個殘疾人??墒撬齾s用她萎縮、扭曲的手創(chuàng)造了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她那有限的生命里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

而我們現(xiàn)在的人卻有一些輕視生命,無法在某種打擊下生活,我們?nèi)祟悈s可以頑強生活,我們要珍惜生命。

是啊!生命在有些人的眼里就是一片空氣,卻有些人看待生命就如金子。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好好活下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3

本書以托馬斯、特蕾莎、薩比娜和弗蘭茨之間錯綜復雜的感情展開論述。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yī)生,由于經(jīng)歷了失敗的婚姻,他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fā)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他應(yīng)付他眾多的情人。有一天他在一個餐廳里遇見了作為女侍應(yīng)的特蕾莎,他們以書為媒介彼此相愛了,托馬斯對特蕾莎的愛違反了他之前制定的原則,他從不帶女人回家過夜,但他卻收留了特蕾莎,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舊流連在眾多情婦之間,而全心全意愛他的特蕾莎卻因為此事在嫉妒不安的夢魘中驚醒。在猜忌和恐怖的想象中惶惶度日后來特蕾莎搬到了瑞士。但是面對托馬斯仍然與情婦私通以及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安,她毅然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分開之后的特蕾莎與托馬斯彼此感到生活都很無聊,沒有意義。他們意識到彼此分開了,雖然沒有對愛人的責任和義務(wù),但是生命卻變得輕飄飄的,就像靈魂離開了肉體,行尸走肉一般。最后,托馬斯又回去找特蕾莎,他們緊緊擁抱在一起,相顧無言,但感受到的卻是彼此對生命不可替代的重要。是重還是輕,似乎有了答案。也許“重”會使人無所適從,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但是“輕”卻讓人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生不如死。

書中的另一個女主人公叫薩比娜,她是一個畫家,曾經(jīng)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也是特蕾莎嫉妒的對象,薩比娜一生不斷選擇背叛,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沒有責任而輕盈的生活。她討厭忠誠與任何討好大眾的媚俗行為,但是這樣的背叛讓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虛無當中,她感到一次次的背叛使她的靈魂輕飄飄的,使她整個人沒有歸屬感,游離于所有人之外。弗蘭茨是被薩比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為她而放棄自己堅持的婚姻與忠誠,但是由于薩比娜的背棄,讓弗蘭茨發(fā)現(xiàn)自己過去對于婚姻的執(zhí)著是可笑的、純屬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對于母親理想的投射。離婚后,自由自立的單身生活為他生命帶來新的契機,并且了解薩比娜只是他對與冒險生活的追隨。后來他與他的學生相戀,在實際參與一場虛偽游行活動后,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學生旁邊。一場突然搶劫中,弗蘭茨因為想展現(xiàn)自己的勇氣而蠻力抵抗,卻遭到重擊,在妻子的陪伴下,無言的死于病榻上。薩比娜和弗蘭茨在經(jīng)歷了太多的事情后才明白:原來生命中我們本以為無法承受的負擔會在負擔消失后,整個人生都變得虛無縹緲,我們沒有了責任與負擔的同時,也失去了我們之所以存在的依托,于是我們只能空虛度日,生命因此變得毫無意義,我們也找不到我們存在的理由。

本書深刻探討了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尤其是對于“媚俗”這一觀點的看法。書中提到,媚俗是把人類生存中根本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視野之外。人類的博愛都只能是建立在媚俗的基礎(chǔ)之上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媚俗是以做作的行為取悅大眾的。這種行為侵蝕了人類最初美好的心靈??墒?,我們又不得不媚俗。媚俗是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無法避免。有時候,我們不得不違背內(nèi)心的價值取向去迎合整體的價值取向,個人似乎被集體所同化了。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的世界里,當我們的行為、意識、甚至精神與集體不相適應(yīng)時,我們就會顯得格格不入,無所適從。為了能更好的融入這一世界,我們又是只能委曲求全,改變我們的想法和觀點,避免被群體所拋棄。當然,也有人會反抗,堅持自己對事物的認知,遺世而獨立,但是我們又是否得知這種反抗是不是另一種方式的媚俗呢?其實,媚俗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國家。媚俗是存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4

假期在家看完了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想到看這本書是緣于該書譯者許鈞教授撰寫的:理解與翻譯——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篇文章前前后后讀了三四遍:第一遍看到時就一心想著要把書找來看看;第二遍看是為了幫助自己理解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和蘊含哲理;第三、四遍看時,則是為了讓自己領(lǐng)悟深刻些并能寫下點什么。

說說自己對小說的直觀感受。作為一個普通讀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讓我“看到的是一個美麗的,最后變成了凄婉的,進而再變成絕望的愛情悲劇。”書中兩條線四個主人公,一條線為特蕾莎與托馬斯,一條線為薩比娜與弗蘭茨。兩條線相互間看似分離但又有些交叉纏繞。四個主人公個性不一:特蕾莎始終渴望愛情靈與肉的統(tǒng)一;托馬斯認為做愛與睡覺是兩回事,他愛特蕾莎,但不影響他追逐享受他的“性趣”;薩比娜一直都在追求自由,她不斷地背叛,母親、祖國、情人,特別是當弗蘭茨全身心投向她時,她為作出徹底離開的決定而狂歡,這也使她最終在“俗”當中走向了反面,成為四個主人公中唯一的幸存者;弗蘭茨本欲堅守愛情承諾,但在妻子與情人的雅俗小碰撞中選擇了背離,一先的內(nèi)疚愧怍也因妻女俗氣市儈的言行舉止最終蕩然無存,徹底奔向了情人。

小說中有幾個部分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關(guān)于俄狄浦斯的意義。心理學上有“俄狄浦斯情結(jié)”:戀母、弒父。感覺書中的“俄狄浦斯”更像是一個“扣”,許多改變由此而起。第四部“靈與肉”中,特蕾莎試圖讓自己的身體自由。她在一個工程師家看到了占據(jù)了整個墻壁放滿了書的書架,這讓她欣喜,消除了來時一路上的不安?! ∽呓鼤埽鹱×怂木褪撬鞲?死账埂抖淼移炙埂返囊粋€譯本。這本書托馬斯曾經(jīng)送給她過,請她認真讀一讀,還和她講了很多。此時此刻她以為在陌生人房間的危險之境,通過這本書的話題可以進入到愛人思想的熟悉天地,可悲的是她陷入的是一個政治陷阱。到了第五部“輕與重”里,一開始就講了托馬斯因深信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籃子里順水飄來送與他的,所以特別珍惜被遺棄的孩子的形象,常常想到同樣出現(xiàn)這一形象的古老傳說《俄狄浦斯》。于是就有了他后來以此作比,對那些讓祖國喪失自由還自覺無辜的人們展開批評:“也許你們沒有長眼睛去看!要是長了眼睛,你們該把它戳瞎,離開底比斯!”托馬斯還為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盡管以往他從沒寫過這樣的文章、盡管發(fā)表出來的文章被編者大加刪改了、盡管文章被放在雜志倒數(shù)第二頁“讀者來信”欄目、盡管他一點也不高興,但多米諾效應(yīng)還是由此拉開了。

這其中很有意思的一段是托馬斯被醫(yī)院主任找去讓他考慮寫一個關(guān)于那篇文章的反悔聲明時,他明白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所有人都對他微笑”,所有人都希望他寫。昆德拉的描述非常犀利有趣。他說懦弱的人希望托馬斯寫是因為可以給他們挽回聲譽,懦弱成風,大家彼此彼此;勇敢的人希望托馬斯寫是因為把榮耀看成他們自己的一種特權(quán),絕不愿放棄,沒有懦弱者的襯托,他們的勇敢將成徒勞之舉,無人欣賞。反觀現(xiàn)實,不正是這樣嗎?

另一段是關(guān)于媚俗的探討。書中第六部“偉大的進軍”中,一開始就講到了斯大林的兒子。他在二戰(zhàn)期間也是一位將軍??勺詈蟊坏聡朔斄?,與英國人關(guān)押在一起。他有一件事情做的相當不好,就是上完廁所后會把廁所弄得臟亂不堪,而這點恰恰是與英國紳士風度格格不入的。于是英國人向德國人告狀,德國人就罰他去打掃廁所。廁所自然是和糞便結(jié)合在一起的,于是他覺得受到了奇恥大辱,便撞鐵絲網(wǎng)自殺了。請注意這部分名稱中的“偉大”,恰與滑稽可笑的結(jié)局形成鮮明對比。那什么是媚俗?小說中的一句話說得好:“就其根本而言,媚俗是對糞便的絕對否定。”當人要刻意表現(xiàn)崇高的一面之時,對生活當中的那些所謂的悲、俗的方面往往就會忽視或遮掩。作者從雅與俗的對立中揭示了人的虛偽和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5

用兩周時間讀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就在犯難這篇讀后感應(yīng)該如何寫,因為這不是一本普通意義上的小說,不以講故事的技藝取勝,它講的不是翔實的故事,而是生活的梗概,就像塊五仁月餅,不管面皮是怎樣的故事,只要能包進哲學、心理學、政治、宗教、音樂等各種餡,那才是精華,耐得起吸收,也耐得住時光的打磨。但不要就此誤以為這塊五仁月餅外表必定土得掉渣,相反,它外形同樣姣好,用語充滿哲思,又豐富連綿,嘲諷低調(diào)又極盡辛辣;敘事結(jié)構(gòu)有點像電影手法,略有點松散,但切放自如。就本質(zhì)而言,與其說它是一本小說,倒不如說它是一本哲學書。所以書評并不好寫,只能寫寫讀后感之類的東西,以聊表本書曾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跡。

文中多處引用了尼采,開篇就提出尼采的“永恒輪回說”的意味所在,即如果世界是無限輪回的,殘酷和美麗都會一再重復出現(xiàn),人的一舉一動都成為無法承受的重負;但如果輪回不存在,既不能與前世對照,也不能在來生修正,人生就成了永遠成不了畫的草圖,一切不能被原諒的,似乎都有了被原諒的理由,沒有重負的人生就真的輕松嗎?顯然不是,這就是本書探討的第一個主題——輕與重。

在我看來,四個男女主人公中薩比娜和托馬斯的抉擇著重點出了這個主題,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捷克是一個消滅個性的烏托邦,薩比娜在父親的管制和社會的壓制下荒蠻成長起來的,一生都在叛逃,她的畫作外表明媚,內(nèi)在晦澀;她能感受到的教堂的“美”,就在于“它是一個被遺棄的世界”;她酷愛墓地,認為那里才是人間的天堂;她跟不羈的酒鬼結(jié)婚、離婚,再做不同人的情婦。她叛逆成癮,無處安定,就像一片自由的云,想走就走,想留就留。似乎什么都發(fā)生了,其實什么都沒發(fā)生。發(fā)生了固然悲劇,什么也沒發(fā)生卻更加悲劇。成長之初背負得過多,長大后就想一古腦甩掉所有,及至以后看到負擔就畏懼,再無法背負任何東西。輕飄飄地無立錐的能量,像無腳的小鳥,真真是不能承受的輕負,寧愿能夠重些,把生命留住。

托馬斯與薩比娜很像,都處于世俗(媚俗)對立面,他與父母、前妻、兒子斷絕關(guān)系,從前半生種.種牽絆中脫身,成為所謂完全自由的人。但事情總會有轉(zhuǎn)折,六個巧合的橋段就把特蕾莎推到 托馬斯面前,以愛情的名義。于是托馬斯在愛情之重與自由之輕之間迂回,愛人與情人兼得,不愿讓渡兩者的好,也必受兩者的累,特蕾莎重復做著不同的惡夢,但主題只有一個。而另一個轉(zhuǎn)折是事業(yè)上的,托馬斯不愿在對當局屈從的道歉信上簽名,從而丟了前途光明的手術(shù)刀的工作。這個動作背后很難說是基于民族大義或責任感,更多是基于對眾人推搡綁架的消極抵抗??傊?,在半推半就間,他承受著這兩份生命之重,似乎生活變得輕松了,這就是詭異之處:看似輕巧的實難承受,看似沉重卻容易承受。很難說每個決擇是該避重就輕,還是相反;也很難說托馬斯夫婦最終被馴服的田園牧歌生活是真美好,還是真無奈。如果生命可以重來,或可以與前世今生比較,但人生只有一次,注定無法衡量內(nèi)心的冷暖。你能因為它是未經(jīng)排練的生活,而輕視僅此一次的生命體驗嗎?非此不可時,是因為珍惜;別樣亦可時,是因為豁達,有所為有所不為。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6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作者全名叫米蘭·昆德拉,1929年出生在捷克的一個藝術(shù)家庭。他有著極其強烈的捷克本土意識。小說有四個主要人物,他們的生命彼此獨立又交織,畫家薩比娜、醫(yī)生托馬斯、托馬斯的妻子特蕾莎以及學者弗朗茨,分別代表了從輕盈到沉重的四種生命形態(tài)。面對“布拉格之春”前后的歷史動蕩和生活中的媚俗,他們都做出了各自的理解與選擇,托馬斯夫婦在找到生命中真正的幸福后不久因車禍去世,弗朗茨在一次充滿媚俗色彩的鬧劇中死于非命,只有薩比娜懷著一顆高傲的心浪跡天涯。到底什么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呢?作品開頭就引用了尼采的永恒輪回理論來說明,如果這個理論成真,那么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動作,都將在此后被無限次重復,在永恒輪回的世界里,一舉一動都極其重要,都將為自己、他人和世界帶來不可更改的影響,由此帶來的沉重責任是任何人都無法承受的。而如果生命一旦消失便從此消逝,像影子一樣,了無分量,未滅先亡,沒有所為的輪回,如果它只發(fā)生一次的事情,即便是絢爛亦或是殘酷也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再重要的歷史事件,哪怕是法國大革命,因為它只發(fā)生一次,在人的生命中也會慢慢變成文字、理論和回憶,變得比一片羽毛還輕。一個在歷史上只出現(xiàn)一次的羅伯斯庇爾和一個反復了輪回、不斷回來看法國人頭的羅伯斯庇爾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所以米蘭昆德拉在文中指出,如果世界是建立在輪回不存在之上,那么世界上所有深刻的道德淪喪,都能被預(yù)先諒解,一切能被卑鄙的許可了。作者想要探討的是我們?nèi)绻恳幻腌姸急粺o限的重復,我們就會像耶穌一樣永恒的釘在十字架上,這種沉重是我們接受不了的殘酷。如果說重是一種殘酷,那么輕又意味著什么呢?會是美麗嗎?

以捷克歷史的傷痛,布拉格之春為例,被這場變革深刻改變?nèi)松娜?,又如何能夠接受它沒有意義呢?如果歷史事件都沒有意義,人做的任何決定還有意義嗎?生命還有意義嗎?這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薩比娜到瑞士以后,有了一個新的情人弗朗茨。弗朗茨是一個學者,在事業(yè)上很成功,對他而言,愛情是一種甘心屈從于對方意愿和控制的熱烈。但薩比娜對他不太滿意,不管是在性上,還是在審美上,他們都有許多矛盾。薩比娜喜歡扮演消極被動的角色,但是弗朗茨沒有什么支配欲,相反,他認為愛情就是主動放棄力量。相比于生命的沖動,弗朗茨更喜歡給一切賦予意義。例如他把對薩比娜產(chǎn)生的愛情,當成是他對冒險與浪漫的渴望,愛情就是卸下自己的防備,直面死亡的威脅。而薩比娜恰好來自一個經(jīng)歷戰(zhàn)亂的國家。這種磨難對于弗朗茨而言,似乎是一種光環(huán),使得薩比娜格外美麗,可在薩比娜看來,那些只是危險和丑惡的現(xiàn)實。

薩比娜和弗朗茨的關(guān)系對于薩比娜而言僅僅是性伴侶,但是弗朗茨很喜歡給自己加戲,仿佛沒有內(nèi)疚感和沉重的責任就活不下去。他主動向家里的妻子承認婚外情,希望借為她負責的這種態(tài)度來討好薩比娜。但這樣一來薩比娜便成了一個她根本毫不在乎的女人的情敵。于是就在一夜之間離開了日內(nèi)瓦,搬到了巴黎。

對于薩比娜而言,吸引薩比娜的是背叛,而不是忠誠。背叛就是擺脫原來的位置,投降未知,對于薩比娜而言,再也沒有比未知更美妙的了。壓倒薩比娜的不是重,而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背叛的時刻似乎眼前都鋪展開一條嶄新的路,便滿心歡喜,可一旦旅途結(jié)束,又會怎樣?當她背叛了親人、配偶、愛情和故鄉(xiāng),當這些一個都不剩時,她再也沒有什么可以背叛了,她最深切地感受到了人生意義的虛空,虛空是否就是背叛的終極?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6篇600字相關(guān)文章: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600字5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范文5篇

關(guān)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體會范文十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讀書心得5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心得范文5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范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小說讀后感八年級作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范文5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3000字作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范文800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6篇700字

這本書太深刻了,太多的哲學思考,有我能理解的和不能理解的。我覺得它是部偉大作品,形式嚴謹、故事動人、思想深刻,下面寫下我的一些想法,書以尼采的永劫回歸論點開始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1這本書太深刻了,太多的哲學思考,有我能理解的和不能理解的。我覺得它是部偉大作品,形式嚴謹、故事動人、思想深刻,下面寫下我的一些想法。書以尼采的永劫回歸論點開始的。尼采是正確的,永遠循環(huán)下去絕對稱得上是一場噩夢。沒有死,何為生?但是有限回歸卻絕對是十分有益的,我想這是昆德拉的觀點。昆德拉以捷克勇氣和謹慎的兩次選擇闡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高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
    高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后感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zāi)姆N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

  • 2021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
    2021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

    最近看的兩本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哲學意味更濃,也更能啟發(fā)我的一些思考吧。米蘭昆德拉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 2021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
    2021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

  • 彷徨讀后感內(nèi)容怎么寫
    彷徨讀后感內(nèi)容怎么寫

    《彷徨》中間不少熱情的向光明的人物,但是這些人物也不少缺陷;下面是小編整合的彷徨讀后感內(nèi)容怎么寫,一起來看看吧,肯定對你有所幫助的。彷徨讀

75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