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讀后感 >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

時間: 宋佳4544 分享

讀后感靈活多樣,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fā)而引起的思考與聯(lián)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fā)的決心和理想,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范文,歡迎參閱。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篇1

這是我第一次很自覺地想寫一些關于我讀過的書的感覺。我想寫下來這份感覺,主要是因為這本書給我太多的震撼了,壓的我踹不過氣來,我迫切的需要通過寫作這一方式來緩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過《月亮和六便士》后,我一直篤信作者毛姆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偉大的心里學家。盡管在此之前,同時在此之后,我并沒有看過有關毛姆的簡介,我的這份篤信我是很堅定的。這本書對人的心里的細節(jié)描寫及為何會產生這種心里的分析,讓我十分震撼,以至于我到現(xiàn)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還沒有得到平靜,甚至是連語言這個我最為熟悉的東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說了。盡管這本書給我?guī)磉@么強大的震撼,以至于我都不能好好的說話,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寫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書后,我最大的感觸是“我”認為查爾斯。思里特克蘭德尋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個新的靈魂。對這句話,感觸頗深。一直以來,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以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與才華,我便可以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名留史冊的人物??墒钱斘铱匆娺@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拔摇庇H身經歷與感受到了斯特里克蘭德的事跡與存在,“我”看著他拋棄妻子,看著他又如何傷害對自己最真的朋友,這樣一個未被社會傳統(tǒng)價值觀的人為何能夠取得這么偉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過作者不斷的記述并且引起潛意識的問題,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偉人,他在成長中必須要做一些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他們拋棄以前的生活基礎,被人們認為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及社會道德敗壞的人。但是他們在做這些時候,早就已經忘卻了社會道德對他們的審判,他們心中有的只是一個新的靈魂。但是這個新的靈魂在他們剛拋棄以前生活基礎的時候,還沒有成行,還不足以讓這個新的靈魂發(fā)揮到讓世界為之震撼的地步。于是他們需要繼續(xù)磨練,需要在社會里面輾轉,尋找一處真正適合他們新靈魂居住的地方。這樣他們才能創(chuàng)作出不朽的價值。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篇2

讀這本書是因一位繪畫老師的介紹,也是因這本書的名字看起來很有趣,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講述了主人公恩特里克蘭德是個在倫敦做事的證券經紀人,他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漂亮,喜愛虛榮,兩個孩子健康快樂。按理說,他應該滿足于這種人世的快樂才對,盡管這種生活未免太過平淡。但是,就在他們婚后的第17個年頭,他突然離家出去去了巴黎,拋棄了令外人羨慕的事業(yè)和生活。就在人們以為他的出走是因為有外遇的原因時,人們發(fā)現(xiàn)的事實是:他原來只是為了畫畫。這時的恩特里克蘭德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也沒有任何人教過他這些,他也不打算向任何人學習什么。在外人看來,他簡直瘋了,他開始變得生活窘迫,幾次險些因饑餓和疾病而死。他畫的畫也完全不像個樣子,總是在原有的事物上進行破壞,除了有個蹩腳的畫家把他當成上帝外任何人都不會買他的畫,事實上他也從不輕易賣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拒絕了愛情和家庭,拒絕物質和欲望,一心追求個人精神的自由和藝術上的美,孤獨地生活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艱難地跋涉著。他不需要錢,但有時金錢會束縛他,他不停地流浪,最后來到了塔西提島上與土著人生活在了一起。這時的他看起來似乎很知足,他有了一個土著人作妻子,他們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他每天都在那里作畫。在他因麻風病病逝的前一年,他成了瞎子,但卻在他的住所的地方畫的壁畫前整整面壁坐了一年,直到死去。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毀了這一切,甚至沒有留下一根木頭。

這本書看著可能會讓人覺得糾結,與以前看到的東西完全不同,習慣于用自己是常人的標準去衡量那些有個性的人,覺得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自身夢想的追求有些傻,但那些精神層面的東西本就不能用任何物質來衡量。我們并不必非要去理解那些為了夢想而放棄一切,甚至生命的人,但至少我們要學會尊重他們,必竟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夢想的權力。

作者始終對超出自己認知范圍的人事抱有了解的欲望,并千方百計地接近他們,研究他們,最終有所體悟。

主人公在已不年輕的時候,放棄了體面的工作和溫馨舒適的家庭生活,踏上艱辛的學畫作畫之路。

從此衣冠楚楚的證券經紀人開始流浪,而當現(xiàn)在的生活越背離原來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他離自己的理想就越近,靈感也不斷涌現(xiàn),當他徹底拋棄自己的肉身的時候,他精神中最具有藝術氣質的一面終于通過他留在塔希提小島上的畫凸現(xiàn)出來。主人公在塔希提島上貧病交加悲慘死去的一幕令人震驚,這和其留下的驚世名作被毀一樣讓人惋惜卻又無耐。主人公的行為真的是讓人不知道該怎樣評價,從來沒想到有人會為了自己的理想進而做到這種程度,不管對誰來說應該都是不容易的,但他做到了。很神奇。

藝術家貧病交加的死去的故事很多,這本書的作都通過主人公的悲劇探討了該如何對待天才、個性這個嚴肅的話題,在常人眼中,天才,藝術家總是特立獨行、行為怪異,讓人們覺得不管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無法達成共識,進而難以讓人接近。但正是因為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世界才會如此多彩有趣。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篇3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關于夢想與追尋的書,小說講的是,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本已有牢靠的職業(yè)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在巴黎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饑餓煎熬,貧病交加,躺在小閣樓里奄奄一息,若不是朋友相救,幾乎一命嗚呼。而且為了尋找表現(xiàn)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后,他最后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于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chuàng)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驚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xiàn)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

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全世界都在追逐著夢想,斯特里克蘭德卻在追逐他的噩運,更準確的說是一個被夢想俘虜?shù)娜嗽谧分鹱约旱呢\。別人的人生是在不斷做加法,他卻在做減法。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斯特里克蘭德拒絕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國人”,他甩掉一個一個身份,如同脫去一層一層衣服,最后一抬腳,赤身__踏進內心召喚的冰窟窿里去。小說里的那個“我”問他:“難道你不愛你的孩子們嗎”?他說:“我對他們沒有特殊感情”;“我”再問他:“難道你連愛情都不需要嗎”,他說:“愛情只會干擾我畫畫”。別人也許會同情他的窮困潦倒,他拿起畫筆時,卻覺得自己是一個君王。這樣的人當然可惡。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自私,沒有責任心,不屑和“社會”發(fā)生任何關系。但他又很無辜,因為他的眼里豈止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他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如果說他與別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比別人更服從宿命。夢想多么妖冶,多么鋒利,人們在驚慌中四處逃竄,逃向功名,或者利祿,或者求功名利祿而不得的怨恨。但是斯特里克蘭德拒絕成為“人們”里面的那個“們”。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讀完這本書,我的腦子定格在查爾斯的最后時光。一個太平洋孤島的叢林深處,一間簡陋土屋里,那位因麻風病而毀容的老人,坐在自己描畫的滿墻壁畫中,聆聽波濤洶涌的顏色——對,那時他已經失明,只能聆聽顏色,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風,紅色是尖叫。我承認,此情此景不能喚起我絲毫的憐憫,因為心中唯有敬畏——駭然與敬畏。我想這就是傳說中的寧靜。我想這就是傳說中的勝利。雖不信神,我想這就是那個人們應當在胸前劃一個十字架說“阿門”的情景。

他的頭腦里只惦記一件事,仿佛生來就是為這件事而來。他為了能做到渴望的這件事,可以拋棄一切,完全出自內在的激情和熱情,有種“時不我待”的契機,如若不去做這事就會感到時時不安與惶恐,完全沒法生存及生活下去??梢哉f,他的整個身心全都被這件事給拽住了,就像他給自己挖了一個洞,有東西拉著他下去,不受自己思想控制。你可以說他“六親不認”、“太自私了”,但他確實是在做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一件一生未完成的重要事情。他厭倦自己的碌碌無為、按部就班,當別人問他是否會想以前,他笑笑,“我不想過去。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現(xiàn)在?!?/p>

原來,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活著只為追求真理,而這真理就是那些自己認可并喜歡的事情。而心心念念做喜歡的事情,什么時候啟程都不晚,也許某時像有人指引一般,讓你靠近,明白自己來到這世上真正的意義。

斯特里克蘭德的人生只能作為理解他作品的一個入口,卻不具任何普遍意義上的借鑒價值。相對而言書中真正聰明的倒是二流畫家戴爾克?施特略夫,他知道自己不具開創(chuàng)性的繪畫才能,便專心畫畫糊口。他有自己的畫室,過著舒適安逸的生活,也具有極高的藝術鑒賞力。他完全明白創(chuàng)作的痛苦,“在美被創(chuàng)造出以后,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

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復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碑斎?,故事里他低估了斯特里克蘭德的天才的破壞力,但這只是情節(jié)的偶然,不是施特略夫的必然。

施特略夫雖然藝術才能極其平庸,他自己本身只能畫些庸俗的題材,水平很一般。但是他能欣賞思特里克蘭德的天才,感受到思畫中蘊含的藝術之美,即使這種藝術之美還未能被當時的主流審美情趣接受。出于對美本能的向往,他無私地資助思,幫助他。他雖然是個平庸的畫家,但是在為人上卻有偉大之處。他自己無法創(chuàng)造美,但是他那種欣賞美的才能以及對人的熱忱正直,讓他變得偉大而不平庸。這是普通人而能偉大的典型例子。我很喜歡他,因為我覺得這是才智普通的人能做到的境界了。才能是天賦,不是由自己決定的,但是性情和品味確實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達到的。

施特略夫曾說過的一段話:“為什么你認為美——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會同沙灘上的石頭一樣,一個漫不經心的過路人隨隨便便地就能夠撿起來?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通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創(chuàng)造出來。在美被創(chuàng)造出以后,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復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泵纷屖┨芈苑蜻@樣一個毫無才能的畫家來講這句話,表現(xiàn)出一種特別的張力。一個平凡普通的人,如何超越平庸呢?就是要有勇氣去感受體會想象那些天才所經歷的思想折磨啊!

斯特里克蘭德和施特略夫這兩種人生,一個是偉大的不幸,另一個是平庸的幸福,如果一個人能夠選擇的話,我想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后者,卻在選擇的同時又都對遙遠的偉大趨之若鶩,不斷幻想非凡的蒞臨。但要知道,“偉大”實在是一條靈魂的不歸路.如果狠不下心來傷人傷己,那還是施特略夫的路走得更容易些。但即使是施特略夫,因為理解了美,意識到了天才的可貴,也不得不忍受無窮的屈辱與折磨來完成他的理想主義。到最后,真正的理想與結果根本無關,就好象斯特里克蘭德必須畫畫,哪怕失明;而他畫畫這件事卻與畫根本無關。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與現(xiàn)實。正像毛姆說的那樣,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尋找那六便士,你便不會抬頭看天,也便錯失了那月亮?!痹铝痢笔敲篮枚b遠的,就像人們追尋的夢想,但追尋的過程也許孤苦,甚至最后會一無所得;‘六便士’象征著世俗、瑣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價值。你的要的究竟是‘月亮’還是‘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篇4

科學家近期研究得出: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和精神疾病,有著相同的基因。心理學家提到的“精神病態(tài)者”的時候,實際上是指某種具有獨特人格特質的人群,這一類的特質包括冷酷、無畏、專注、意志堅強、缺乏同情心、缺乏道德感、有魅力。毛姆《月亮與六便士》筆下的主角特里斯克蘭就是這樣一個徘徊在瘋子和天才之間的人。

斯特里蘭克本是一名平凡的證券經紀人,過著富足美滿的生活,誰也沒有料到他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棄妻子,遠赴巴黎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世俗的眼光和病痛的折磨并沒有使他受影響,更不能阻礙他對繪畫狂熱的追求,雖然最后得了麻風病不幸去世,但是生前創(chuàng)作的藝術杰作卻成了一筆價值連城的財富。借斯特里克蘭的形象,小說深入探討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兩沖突。月亮,是指高高在上的理想,是美好的,純潔的。六便士,是指世俗平凡的生活,是約束的。斯特里克蘭突然的自我,使他完完全全屈服于內心高高在上的月亮,舍棄了代表世俗生活的六便士,曾經他的理想因為受到現(xiàn)實的約束,被大腦的守衛(wèi)兵牢牢控制住,內心既壓抑又渴望解脫,但是沒有合適發(fā)泄欲望的動機,長時間極度關注一件事讓他漸漸忽視了周遭事物,積累的欲望使他沖破了羈絆,在某個瞬間找到自我。突然的自我之后,性格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厭惡人性欲望、不屑于別人的幫助、無恥中傷他人,不在乎病痛、甚至不在乎生命,他的形象,就好像,一副沒有軀體而只有靈魂的畫像。

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如果說這句話是來形容現(xiàn)實的沖突的話,那么斯特里克蘭則是突破了這層枷鎖,完完全全解放自己的靈魂。世俗的大多數(shù)人,過分追求現(xiàn)實的六便士,而忘記了心中的月亮在何方,他們只有完整軀體沒有具體靈魂,好像一個半透明的空殼,半個精神上的行尸走肉。而斯特里克蘭,他忘我,好像沒有具體的軀體,只覺得有一個縹緲的靈魂,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卻游蕩在現(xiàn)實的世界之外。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他橫即他橫,流言蜚語奈我何。這大概就是斯特里克蘭的內心獨白吧。極端地投入一件事情就會使理想與現(xiàn)實嚴重失衡,斯特里克蘭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已經達到走火入魔的狀態(tài),精神世界上的不斷自我碰撞和沖擊,使他創(chuàng)造出恢弘經典之作。而這個時候,他已經異于常人了。天才與瘋子僅一線之隔,也恰恰是他的人格缺陷使他的形象更加鮮明,如果藝術家生活中太完美的話,恐怕就不能夠達到忘我的狀態(tài),也就創(chuàng)作不了驚奇的作品。瘋子眼中的世界有異于常人,這也是他們的靈感來源,論偉大藝術為何物?——就是當你看到瘋子般天才的作品的時候,不禁戰(zhàn)栗,無以言表,有一種刺激的感官享受,那又說不出那是什么。小說情節(jié)是極端的,但是現(xiàn)實意義確是深刻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顧,二者皆可拋。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由和愛情,我都為之傾心;但為了自由,我寧可犧牲生命和愛情。這是斯特里克蘭的真實寫照嗎,你能夠做到像他一樣灑脫嗎?如果僅有一個選擇,你是選擇抬頭仰望月亮,還是低頭撿起一枚六便士?如果僅有一個選擇,你是想成為瘋子般的天才,沉浸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世界里;還是想鏈接社會,成為追求現(xiàn)世安穩(wěn)的普通人?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篇5

11月了,離新年越來越近了,又要到廣大青年被催婚催生的好時光了。生命被一代又一代的安排著度過,有幾人抬頭看了月亮,如夸父般明知不可為而燃燒生命去追逐,又有多少人低眉順眼卻也安享喜樂平安的過完一生。

斯特里克蘭是個勇敢的人,似乎值得我們欽佩。然而他拋家棄子,卻沒有任何的愧疚和不安,一個冷漠殘忍的形象呼之欲出。他的天分為人驚嘆,他的生活如苦行僧一般,全部精力都用在他的藝術上。一個偉大的畫家正在誕生。然而斯特里克蘭對照顧他幫助他的朋友,尖刻無情,忘恩負義,甚至于勾搭朋友的妻子。對著情人,用過即棄,即使是死亡也不能換回半分的憐憫。這樣的人似乎就該下地獄,所以他窮困潦倒,生活朝不保夕,最后染上麻風病死去就該是他應得的結局。可是他在塔希提島上,終于找到了讓他靈魂躁動,讓他孤注一擲的東西,他用畫筆把它涂抹下來,而他的畫作也終究贏得世人的稱贊。自始至終,他都是一個偉大的畫家,天才和瘋子僅隔一線,所以是否他的罪惡也該被寬恕呢?這就是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讓你不知該愛、該恨、該同情、該崇拜、還是該唾棄、該遺憾。我們都如斯特里克蘭的前半生一般,或許是根本就沒有被上天關照,不擁有那種天賜的天賦,或許是自己自愿放棄靈魂的夢想,甘于現(xiàn)世的平凡生活。這種追夢的夢,容易醒,不易做。尤其是在中國。我們的生活按部就班,已經在父輩的安排下準備了好一切,別說如斯特里克蘭這般拋棄所有去追尋靈魂深處的夢了,就是按照自己想法換個工作找個伴侶都千難萬難,仿佛真的做了十惡不赦的大錯,不過千夫所指到會是真的,所以奔月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毛姆的偉大就在于他創(chuàng)作了一個跟隨靈魂召喚勇敢追逐的人,他的偉大也在于這樣的一個人無情冷酷自私,既沒有生活富足也沒能享受名聲帶來的榮譽,貧病交加,在大火中把自己的最后的杰作當做祭品,沉默無言的離開人世。追逐夢想的人啊,如果不能忍受這一切,還是早早回頭吧,斯特里克蘭太太不計前嫌的等著呢,布蘭琪也時刻準備著奉獻,偉大的夢里容不下任何東西,包括情感。

說道感情,在毛姆的筆下,女人有種天生的直覺,所以斯特里克蘭太太在知道斯特里克蘭是為了畫畫而出走后,選擇永不原諒。布蘭琪恐懼著斯特里克蘭,用憎恨掩蓋自己被吸引的感覺,因為這吸引就如飛蛾撲火,走向的只有毀滅。

月光很近,月亮太遠。深知自己即沒有天賦也有沒勇氣的人只能對著大神頂禮膜拜,月亮與六便士,有人看到了月亮,有人看到了六便士,有人看到了天才的宿命,有人看到了靈與肉的抉擇,我看到了我的懦弱和退縮,看到了許多人命中注定的蹉跎與失敗。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篇6

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在做加法,一個個身份,一個個角色,不停地往身上加,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將你困在生活這個大牢籠里,掙脫不得。思特里克蘭德卻在做減法。他甩掉一個一個身份,如同脫去一層又一層的衣服,最后一抬腳,赤身裸體踏進內心召喚的冰窟窿里去了。

總有這樣一個朋友:長得一般,業(yè)務湊合,有老婆孩子,勤勤懇懇養(yǎng)家糊口,不愛說話,但如果開口說話,也多半無趣無味——形象就如同一杯白開水,在任何一個社交場合都是角落里不大起眼的人。事實上你肯定有不止一個這樣的朋友,事實上你自己沒準就是這樣的人。

你能想象這個近似于一杯白開水的朋友,突然有一天離家出走了嗎?然后等你再聽說他的消息時,據(jù)說他已經到了巴黎,正從頭開始學畫畫。我覺得這件事情要是放到現(xiàn)實生活里,他沒準兒就會被冠以瘋子的稱呼,但確實周圍的人都認為他瘋了,瘋的不輕啊。但是我覺得是生活中缺少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們視作怪物,文中的“我”同思特里克蘭德對話中說,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像你這樣做的話,地球就不要轉了。但是正如思特里克蘭德說的那樣,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就算敢想,卻是不敢做的。因為愧疚,內心的愧疚,對于家庭的愧疚、社會責任的愧疚;因為害怕,害怕別人的閑言碎語,你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形象會以怎樣的言語傳到陌生人的耳朵里、害怕自己會變得窮困潦倒,成為眾人的笑柄,害怕失去,失去現(xiàn)在已經得到的一切。

但是毛姆卻寫了這樣一個人。在留下一張內容為“晚飯準備好了”的紙條之后,他拋開自己已經擁有的身份、地位,離開了自己結婚17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去了巴黎。那一年他40歲,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旅館,身上只有100塊錢。如果到這里,你以為作者是要說一個追尋夢想,經歷千辛萬苦最終成功的勵志故事的話,那就忽略了主人公的年齡了,他不是20出頭的小伙子,是40歲!環(huán)顧四周,40歲的人們在做些什么呢?我不了解。中年的人們要么依舊碌碌無為,但是誰也說不準之后會變成怎么樣;要么已經攀上事業(yè)的高峰,誰又肯放下塞到嘴邊的肉呢?說到底是名利在作祟,讓人們畏懼不敢向前走的是已經得到的名利。

文中寫中年追夢的不只思特里克蘭德一人,還有那位老醫(yī)生,在快要進入事業(yè)的高峰的時候,毅然決然地去到小島上當個小醫(yī)生,很不多人不理解,更多的人說他的了精神病。他沒瘋,他只是跟著心走,追逐夢想。這里的夢想不是別人說的夢想,而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人是可惡的又是可恨的。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自私,沒有責任心。但他們又很無辜,因為他們的眼里豈止沒有別人,甚至沒有自己。他們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用思特里克蘭德的話來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他們做了一般人不敢做的事,多少人在死前后悔,要是自己也邁出了當時想跨出去的那一步,之后的人生會有怎樣的不同?如果說他們與別人有什么不同,就是他們比別人更服從宿命。夢想多么誘惑,多么妖艷,人們在驚慌中四處逃竄,逃向功名,或者利祿,或者處在求功名利祿而不得的怨恨之中。但是思特里克蘭德拒絕成為大眾。

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現(xiàn)實與卑微;而月亮則象征了崇高。兩者都是圓形,都閃閃發(fā)亮,但本質卻完全不同,或許它們就象征著理想與現(xiàn)實。滿地都是六便士,思特里克蘭德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我不敢說我看懂了這本書,但是誰都有選擇自己如何生活的權利,不論是選擇“六便士”還是選擇“月亮”,都沒有什么不對。

《月亮和六便士》書籍讀后感篇7

這是我讀的第一本毛姆的小說,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前面一小半花了我快兩星期的功夫,每天睡前看一段;后面一半卻在兩個晚上就看完了。毛姆確實是講故事的高手,他羅嗦了小半本書,前面還寫得跟論文似的,當你快沒有興趣的時候,突然來了個轉變,發(fā)生了大事,于是你一路飛快地看了下去,還激動得不行。

讀完全書,我也沒發(fā)現(xiàn)哪里提到月亮,哪里又提到六便士,不知道他為什么起這么個名,也許只是個名吧。實際上我對毛姆基本是只知道名字,剛才Google了一下才看了他的生平。又有說法說這本小說是以畫家高更的生平為基礎的,于是我又Google了一下高更,發(fā)現(xiàn)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雖然高更確實落魄過,確實跑到過塔希提島,也確實畫了很多原始生活的畫。但小說本身確實和高更關系不是很大,沒有高更這個人也完全沒有關系,倒是毛姆在那里自言自語,自得其樂。

先說一下大概的故事。作家先講了番某畫家如何如何優(yōu)秀,他的畫如何熱賣,他的家人如何八卦等等。然后就講“我”在倫敦,混一些文學類的日子過,認識一些人,其中一位是個證券經紀人的老婆,她自己不寫,但熱愛文學及文學男女青年,于是經常請他們吃飯。偶爾遇到她的丈夫,發(fā)現(xiàn)就是個標準的老實的職員類型的中年人,也不說話。然后他們去度假。這已經是小半本書了。

當我正要看不下去的時候,突然間,這位老實的事業(yè)小成的職業(yè)中年突然跑掉了,拋棄了家庭,金錢,職業(yè),什么都不要,跑去了巴黎。然后這位妻子就講作家?guī)兔θグ屠枵宜?。這位中年男子已經變了個人,完全不講情理,對家庭社會這一套完全失去了興趣,也完全不認為自己所為有什么不妥。他全部身心都在畫畫上,自稱感受到了召喚,整個人受到某種力量的支使,而不再是他自己了。

雖然“我”不認為他畫得如何,另外一位二流畫家卻認為他畫得很好,不世之作,于是老是借他錢,幫助他,他快病死了還請他到家里去養(yǎng)病。此人養(yǎng)病期間勾搭上人家二流畫家的老婆,二流畫家自己只好離家出走。三個月過去,突然間,二流畫家的老婆自殺了,而他仍然沒有任何表示,只是留下了一幅以這位可憐的女子為模特的畫,二流畫家深為拜服。他還明說,這位女子他根本不愛,只是需要一位模特,畫完了,就沒用了。

后來他請“我”去看了三十來張畫,“我”感受到他在其中的掙扎。然后數(shù)年間沒有消息。后來他就成了名,死在塔希提島上了。于是“我”就到這個地方,采訪了一些人,了解到他在這個島上的生活。他同土著女子結婚,生了孩子,住在茂密的叢林里,一直畫畫,后來生了麻風病,于是死掉了。

從這位畫家,書里叫斯德里克蘭德的,出走巴黎并以一幅毫無人性的態(tài)度出現(xiàn)開始,毛姆實際上已經取代了傳說的高更,不管高更自己是否真的經歷過這個心靈歷程,我想毛姆是經歷過的,他把這些想法全寫了出來。

一開始的思路是人生沒有意義,你必須盡可能活得有意義些。為此故,你可以犧牲你自己,這許多人可以做到,你可以犧牲其他人,這只有極少數(shù)人可以做到。書中畫家表現(xiàn)得對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概念,他已經根本不想這個問題,他自己的身體沒有關系,別人的身體也一樣沒有關系,一切只為了他的畫畫。

其次這個意義到底是什么,一個人怎么去探究它,如果能有所感悟又如何表現(xiàn)它?上面提到的“我”看出他在掙扎,便是在此處掙扎。這位斯德里克蘭德已經有所感悟,并且在他的畫上有所表現(xiàn),但畫風仍然不統(tǒng)一,沒有一個完善的思路,也就是他還不知道如何精確地表達這種突破,以及他是否可能去表達這些,以及是否他根本就沒有能力去表達。

到后來在塔希島上,毛姆開始轉向思考如何生活去達成這個意義,以及是否一定要走這種六親不認的道路。他舉了一位正要獲得提升的外科醫(yī)生的例子,他在亞歷山大城突然覺得像回了家,于是放棄一切,住在埃及當一名低下的海關檢疫員,但也從來不后悔,感覺自己活得很好;又有一位農民,他在太平洋小島上開辟了自己的農場,蓋了自己的房子,生了孩子,只等著自己兒子長大接班,他也很快樂。

在前面,毛姆講究的是突破人性的枷鎖,似乎只要突破這些后天的束縛,人就得獲得生活的自由;但我感覺到在后面毛姆自己突然對這個結論變得不自信起來,轉而描述了其他一些只是聽從內心召喚但并不反駁人性的例子。而在此之前的巴黎段落里,作家甚至借畫家之口說了許多對女性甚為不恭的話,似乎女性都是在把杰出的男人往人性的火坑里拉,甚至于二流畫家的老婆也是在此舉毫無成功希望的情況下才自殺的。

實際上毛姆在靠戲劇成名后的第一部小說就叫《人生的枷鎖》,這似乎成了他一貫的主題。單就這本小說而言,我不認為他對這個問題解析得很成功,但這仍舊是一本很好的書。

毛姆確實是講故事的好手,其實挺無聊簡單的事也被他講得高潮迭起,沒有什么曲折的情節(jié)也顯得很有內容。說起來大段的內容是他自己在說,既不是故事,也不是背景,夾雜了各種心理哲學社會的描寫,但仍然不失有趣。毛姆生前就極受歡迎,但似乎也因為這個原因,他不受評論家的喜歡,就好像偉大就不能暢銷一樣,而毛姆賣書的錢可以在法國買別墅并住到納粹入侵。但毛姆自己說他是二流作家里的一等人物,也真是謙虛了,他雖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說是一流應該沒有問題。

186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