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資本論》讀后感
馬克思的資本理論最能反映他生活的時代和實踐中心的要求,這種理論也因其與實踐中心緊密對應,而形成對時代精神能更好把握的理論硬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資本論》讀后感,歡迎大家來閱讀。
關于《資本論》讀后感1
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同時也使唯物史觀得到了科學的驗證和進一步的豐富和發(fā)展?!顿Y本論》發(fā)現了人類社會的進化規(guī)律,是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兩大貢獻,即歷史唯物論和剩余價值理論的完美的統(tǒng)一。它的出版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一件重要大事,這一巨著的問世,不僅僅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偉_,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誕生,而且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進行了最為全面的科學論證,它宣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末日,為無產階級革命指明了正確的方向,迎來了無產階級的新的斗爭歷程,因此具有劃時代的重要好處。
《資本論》武裝了無產階級,成為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斗爭的強有力的理論武器。是馬克思“整個一生科學研究的成果”,它是人類歷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是對國際工人運動斗爭經驗的總結。是他獻給全世界無產階級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學文獻。它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成為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強大思想武器。
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在自身范圍內的進一步發(fā)展。閉理論。他同時還是第一個將經濟和歷史聯系在一齊的經濟學家,而《資本論》就是他這種創(chuàng)舉的體現。同時《資本論》也沒有簡單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一般過程歸結為它們的共同基礎——物質生產過程,而是從物質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中引出了全部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資料和形式。
《資本論》的方法的特色,就是把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正如列寧所說:“在《資本論》中,唯物主義的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都應用于一門科學”。馬克思使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邏輯與歷史一致的方法,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運動的辯證分析,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系統(tǒng)全面地闡述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產生、發(fā)展和克服的過程,從而透徹詳盡地闡明了唯物辯證法關于對立面的統(tǒng)一和斗爭的學說,闡明了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在《資本論》中是對唯物辯證法的豐富和發(fā)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資本論》的方法不亞于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發(fā)現。書中一個重要的理論,就是“剩余價值”學說,馬克思指出,干活付錢,這是錯誤的認識,就是說工人干活,資本家付給他錢,看來這并沒有什么不對,但是實際上,這不是“等價交換”,工人為資本家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財富遠遠大于自己所得的報酬,克思把這個“帳”算清以后,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本質、手段、訣竅就給暴露出來了,這使廣大工人階級更認清了資本家的剝削方法,從而為自己爭取更高的待遇準備了充足了條件。在這部書中,馬克思透過超多事實,詳細而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歷史,揭穿了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的“秘密”,暴露了資本主義殘酷剝削工人階級的丑惡本質,也指出了工人階級之所以極其貧困的原因。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斷然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必然勝利都是不可改變的,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這就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帶給了理論武器,增強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決心和信心。
關于《資本論》讀后感2
150年前,馬克思在寫《資本論》時,曾請教恩格斯“折舊”的問題。恩格斯說,工廠應對設備更新換代對利潤的影響就是使設備(機器)在新一代設備(機器)面世前,折舊為零。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設備(機器)連續(xù)運轉,以運行時間累計完成,而趕在設備更新所需要時間之前。這就是“折舊”應對設備在未完成折舊之前,而出現新的設備帶來“利潤”影響的方法。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舊”的對話,設備折舊與設備更新已經形成競賽,一方面購入設備的工廠要趕在新設備面世前折舊完成,發(fā)揮設備100%的應有價值,連續(xù)不斷地運行設備,以實現設備折舊的年限改為實現設備的“累計運行小時”,對“壽命”有了不同角度的重視,“流水線”應該與此有關(卓別林電影有了新認識)。
另一方面,“設備生產企業(yè)”也會競賽“設備使用企業(yè)”,以保持“領先”,維持原有“使用年限”平衡,即加快產業(yè)升級、技術進步,縮短新設備研發(fā)周期,在舊設備累計運行時間完成折舊前,推出新設備以促使使用企業(yè)購買效率更高的更新產品,產生“淘汰”舊設備,而不是“報廢”舊設備。
設備使用與設備更新雙方的“競賽”促進了技術進步。
技術進步是解決“經濟危機”的良藥,是保持領先的前提。英特爾認同將“手機研發(fā)的最優(yōu)秀人才吸引到企業(yè)”就知道了手機的未來。列寧說過,趕超發(fā)達國家,首先是人才的趕超。無不表明“研發(fā)”新設備(機器)是產業(yè)鏈頂端。因此,當今世界的競賽是“研發(fā)”的競賽,是“人才吸納”的競賽……
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舊”對話為我們提供了折舊影響產業(yè)升級、技術進步的理論基礎。
關于《資本論》讀后感3
《資本論》武裝了無產階級,成為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斗爭的強有力的理論武器。是馬克思“整個一生科學研究的成果”,它凝聚著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獻給全世界無產階級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學文獻。它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成為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強大思想武器。《資本論》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馬克思認識到了經濟過程的動態(tài)性,并預見到了經濟周期的存在,而且發(fā)展了關于經濟活動的封閉理論。他同時還是第一個將經濟和歷史聯系在一起的經濟學家,而《資本論》就是他這種創(chuàng)舉的體現。書中最感興趣的還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金融與《資本論》,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資本論》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正如列寧所說:“在《資本論》中,唯物主義的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不必要三個詞:它們是同一個東西〕都應用于一門科學”。馬克思使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邏輯與歷史一致的方法,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運動的辯證分析,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系統(tǒng)全面地闡述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產生、發(fā)展和克服的過程,從而透徹詳盡地闡明了唯物辯證法關于對立面的統(tǒng)一和斗爭的學說,闡明了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在《資本論》中是對唯物辯證法的豐富和發(fā)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資本論》的方法不亞于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發(fā)現。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原創(chuàng)含義,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二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腦力體力的耗費,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但它不是價值的源泉;三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自然物質的原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二、金融與《資本論》
資本論》問世一百多年來,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經濟全球化、市場化趨勢不斷加強,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理論也在變化和發(fā)展。從1825年資本主義第一次經濟危機到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引發(fā)的全球性經濟危機,讓資本主義經濟在危機,蕭條,繁榮之中不斷循環(huán)?!顿Y本論》能否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進行分析和闡述?能否看見泡沫經濟之后的真相?
馬克思說:“獨立的金融危機是不以經濟危機爆發(fā)為先決條件,也就是說,它是當社會的再生產過程到達極致、全面的生產過剩尚未發(fā)展到臨界程度時所產生的金融危機?!?/p>
(1)普遍的相對生產過剩
馬克思說:“獨立的金融危機來自金融系統(tǒng)內部的紊亂。其分析表明,在資本主義全球擴展中,各國金融、貿易和生產相關聯。世界金融系統(tǒng)本質脆弱。一方面是生產特別容易發(fā)生相對過剩,另—方面是金融特別容易膨脹,而資本運動又極其敏感,金融危機容易產生、發(fā)生了就是國際性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機?!?/p>
結合馬克思的觀點,可以認為美國次貸危機是金融系統(tǒng)內部控制出現了問題,美國的金融體系一直以穩(wěn)健著稱,可是由于金融創(chuàng)新,導致了很多金融衍生品,次級債就是被包裝的金融衍生品。
客觀來看,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發(fā)展史上并非從未出現過金融衍生品的身影。上個世紀90年代,匯率期貨、國債期貨和股指期貨曾分別在上海和海南“粉墨登場”。然而,由于現貨市場不成熟,監(jiān)管主體不明確,交易所之間惡性競爭,公司內控機制缺乏,以及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等原因,這些嘗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蘊涵著經濟危機可能性的兩種形式:一是商品形態(tài)變化本身,即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時所產生的買和賣的分離?二是由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而產生的支付鏈條關系的破壞。但這只是“危機的一般的、抽象的可能性,無非就是危機的最抽象的形式。沒有內容,沒有危機的內容豐富的起因”。只有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才使危機的可能性變?yōu)楝F實性。馬克思從理論邏輯上分析了經濟危機從可能性變?yōu)楝F實性的基礎。他發(fā)現在資本主義幼年時期沒有生產過剩危機,在工業(yè)發(fā)展的初期,停滯現象只限于個別的工業(yè)部門或個別的市場。工業(yè)周期階段的變換“我們在人類過去的任何時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幼年時期也不可能出現”。
(2)虛擬資本
格林斯潘認為金融風暴的罪魁禍首是電腦,是電腦只記錄了20年的數據,而這20年是高速增長的20年,所以導致了風險意識的喪失。閱讀馬克思,發(fā)現了他對于危機的看法,他認為危機來自于虛擬資本。
馬克思說:“虛擬資本一詞來源于18世紀南海投機泡沫時人們所說的虛擬價值,即:實際資本在貨幣表現上的一個升值。以后,人們將貨幣、非勞動所得等等皆稱為虛擬資本?!彼谝淮巫⒁獾教摂M資本在較發(fā)達資本主義經濟中的重要意義。并試圖從理論上找到它與獨立的貨幣金融危機之間的聯系。
90年代以來,全球幾乎每一場金融風暴都與金融衍生工具有關。在巴林銀行風波前后,國際上曾發(fā)生過多起因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造成巨額損失的事件。所以馬克思的觀點還是得到了驗證。
2008年,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和外匯交易的規(guī)模每天超過3萬億美元,每年超過800萬億美元。是實物經濟規(guī)模的十多倍。如果再加上債券、股票和其他金融市場之交易,虛擬經濟的發(fā)展速度和規(guī)模令人炫目,正是金融危機的元兇。
馬克思說債券、股票、匯票、土地所有證等所有權證都屬虛擬資本范疇。這些資本。一不對應于現實的資本。二,虛擬資本有其相應的市場價值,它的價值基本上與實際資本無關,
聯想到次級債風波里面放行的次級債券,歐洲、日本都買了很多美國的債權,結果美國的房地產泡沫破滅,直接導致了世界性的金融損失。
2003年,華爾街的信用類衍生產品的市場不過3萬億美元,而到危機發(fā)生前的2007年底,達到了60萬億,四五年時間翻了16倍。這些金融衍生物大部分掌握在美國頂尖的5名銀行家手中,其中摩根大通30萬億,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都超過了10萬億美元。
關于《資本論》讀后感4
《資本論》寫于1868年3月,是馬克思、恩格斯為德國工人報紙《民主周報》所寫。一直到今天,《資本論》仍有其理論和實踐價值?!顿Y本論》的研究已經引起世界范圍專家與學者的廣泛關注。馬克思通過市場諸要素的觀察,分析了剩余價值及其相關理論,揭示出資本主義的實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對以后的資本主義世界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
抓住重點
資本主義社會最基本的關系當屬資本和勞動,恩格斯指出:“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全部現代社會體系所圍繞旋轉的軸心,這種關系在這里第一次得到科學的說明,而這種說明之透徹和精辟,只有一個德國人才能做到?!笨梢砸姷?,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再生產,尤其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生產與再生產成為關注的重要方面。
通俗易懂
用樸素的語言說明了深刻的道理,例如書中對利潤的描述:“存在著一種積蓄的勞動,它把這種勞動叫作資本;它認為,資本這種東西,由于里面包含有輔助的資源,可以使活勞動的生產率增加幾百倍、幾千倍,因此要求一定的補償,這種補償叫作利潤……積蓄的死勞動的利潤,變得越來越大,資本家的資本也變得越來越大,而活勞動的工資,卻越來越少,只靠工資為生的工人大眾越來越多,越來越窮?!?/p>
勾畫出《資本論》的脈絡
這就是:勞動力→工資→必要勞動→剩余勞動→剩余價值→利潤,指出在現代社會關系中,資本家在市場上找出了一種商品——勞動力。正如恩格斯所言:“假設一個工人一周的工資代表三個工作日,那么,這個工人從星期一開始工作,到星期三晚上,就把資本家所付的工資的全部價值償還了。他就在這個時候停止他的工作嗎?不,絕不是的。資本家已經購買了工人一周的勞動,所以工人在剩下的三天中也必須繼續(xù)工作。工人這種超出補償工資所必要的時間以外的剩余勞動,便是剩余價值的、利潤的泉源,是資本繼續(xù)不斷增大的泉源?!倍鞲袼箖H以三言兩語便解釋清楚了《資本論》。
小開口,大視野
一針見血地指出勞動、工資、資本、利潤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出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闡明必要勞動產生工資,生產的是工人的生活資料;剩余勞動產生的是利潤,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資本的積累恰恰就是無產階級的增加,揭示出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guī)律。
恩格斯的書評賞心悅目,教人看一遍就記得清清楚楚,經常會不斷地進行回味。大家都知道《資本論》,然而真正懂得《資本論》的人卻并不多。
想起歷屆歷史老師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評價,尤其是他們其中的許多數對《資本論》贊口不絕。在大多數人關注經濟發(fā)展、享受現代生活的情境下,仍然有很多人不為名利所動,仍然執(zhí)著地研究馬克思主義,我為這一類人的品格而敬仰。
每一個被資本家雇傭的工人都在做雙重勞動。他的工作時間的一部分用來償還資本家所預付給他的工資,這一部分勞動,馬克思稱之為必要勞動。但在此之后,他必須繼續(xù)勞動,在這段時間內,他為資本家生產剩余價值。利潤便是它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一部分勞動,叫作剩余勞動。
說到此,我們也就理解了《資本論》。有人說《資本論》難懂,實際上寥寥數語,恩格斯作了最通俗易懂的、高度的概括。
關于《資本論》讀后感5
馬克思《資本論》是一篇不朽的名著。
《資本論》是馬克思耗盡畢生心血的結晶。《資本論》把高度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統(tǒng)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統(tǒng)的、邏輯嚴密的經濟學著作。它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分,深刻地論證了資本主義產生、發(fā)展、滅亡的歷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歷史地位,揭示了它內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會主義所取代的客觀規(guī)律。它不僅是一部經濟學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學巨著、一部科學社會主義巨著,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是“工人階級的圣經”。
關于《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目的,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p>
關于《資本論》的內容,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開篇時指出;“在第一卷,我們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作為直接生產過程考察時呈現的各種現象,而撇開了這個過程以外的各種情況引起的一切次要影響。但是,這個直接的生產過程并沒有結束資本的生活過程。在現實世界里,它還要由流通過程來補充,而流通過程則是第二卷的研究對象。在第二卷中,特別是把流通過程作為再生產過程的媒介來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就整體來看,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tǒng)一。至于這個第三卷的內容,它不能是對這個統(tǒng)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這一卷要揭示和說明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資本在自己的現實運動中就是以這些具體形式互相對立的,對這些具體形式來說,資本在直接生產過程中采取的形態(tài)和在流通過程中采取的形態(tài),只是表現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們在本卷中將要闡明的資本的各種形式,同資本在社會表面上,在各種資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爭中,以及在生產當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識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边@是馬克思對《資本論》前三卷研究對象、內容和理論結構的概括和說明。
《資本論》的體系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它的結構是“科學的輝煌成就”?!顿Y本論》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研究的基礎,以資本作為研究的主體,以剩余價值作為研究的中心,以資本內在矛盾發(fā)展作為研究的主線,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規(guī)律作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疇上升到具體范疇的科學敘述方法的指導下,整個理論體系通過矛盾形態(tài)演化、范疇演進和規(guī)律轉化,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特殊的社會歷史性質及其發(fā)展的歷史趨勢。
《資本論》問世后,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成為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的必讀書目。而且得到資產階級學者的承認。英國《經濟學家》周刊2002年12月21日發(fā)表的文章《共產主義后的馬克思》,文章中承認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影響力。文章中一些論斷還是客觀的,給人啟發(fā)的。文章講到了1999年,BBC評選“千年偉人”,卡爾·馬克思名列榜首,而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則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馬克思主義作為一位哲學家、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學術界的尊重。”文章明確指出:“馬克思在許多方面都是正確的:比如資本主義的許多問題、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經濟周期和經濟決定思想的方式等。馬克思很有先見之明。”“馬克思遭到了誤解。東歐和前蘇聯實行的共產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扭曲。”“請你務必丟棄前蘇聯和東歐實施的共產主義,但千萬不要丟棄馬克思。”“這位偉人在許多問題的看法上都是正確的,他應該得到更多的承認?!蔽恼抡f:“馬克思思想的影響力遠遠不止于人數日益減少的自封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許多假設、分析的特點和思維習慣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領域都廣為流傳?!庇纱耍吹今R克思主義的科學與偉大。
關于《資本論》讀后感相關文章:
★ 資本論讀后感
★ 資本論的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