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化苦旅讀后感五篇
小學文化苦旅讀后感五篇格式
讀書不但可以滋潤讀者的心靈,充實讀者的精神世界,還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讀者面對生活的狀態(tài),多讀一些好的書籍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文化苦旅讀后感,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小學文化苦旅讀后感1
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當看到黃州突圍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時的心情說給你聽,說給大家聽。
余秋雨曾經這樣寫到:人們有時也許會傻想,像蘇東坡這樣讓中國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應該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無上驕傲,他周圍的人一定會小心地珍惜他,虔誠地仰望他,總不愿去找他的麻煩吧?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于他所處的具體時代。中國世俗社會的機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揚和哄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他視為異類,遲早會排距他、糟踐他、毀壞他。起哄式的傳揚,轉化在起哄式的貶損,這兩種起哄都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覬覦心態(tài),兩種起哄都與健康的文化氛圍南轅北轍。
蘇東坡的“烏臺詩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場上,也完全是一個莫須有的可笑事件。他何罪之有呢?蘇轍說:“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當把蘇東坡長途押解,猶如一路示眾,貧瘠而又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扎著一個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
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人……
從“烏臺詩案”來看,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歸功于中國的獨特國情。小人牽著大師,大師牽著歷史,小人順手把繩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師和歷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國文化史,有很長時間一直把諸多文化大師捆壓在被告臺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擠眉弄眼的小人。
中國的獨特國情千年以來難道就這樣一直存在著?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問,又有多少人借著正義和愛國的幌子去指責、污蔑、謾罵、詛咒那些我們中國人本應該尊重并感激的可愛的人。千年過去了,中國人骨子里的那些丑陋的東西難道還沒有去掉嗎?
我想應該可以的……
烏臺詩案后,他真正成熟了,成熟于一場災難之后,成熟于滅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窮鄉(xiāng)僻壤,成熟于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就像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端急的溪流匯成了湖。
小學文化苦旅讀后感2
我靜坐著,書本泛著黃光,燈光卻使它耀眼。
白發(fā)蒼蒼,長須飄飄,他已滄桑了,在我腦中踱步,腳步清脆。
余秋雨,這本就帶著幾絲靜謐的名字,在我腦中回響。他看見了,行行止止,被歷史的滄桑涂抹著,他看見了許多。
而那些被時間隱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間,駕著文字來到我的面前。“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來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嘆,“王圓箓”。
伴隨著老舊的樹葉“咔嚓”作響。這位老者在我面前講述著。他說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為了道士的家,用無數珍寶換得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當時的中國啊!”他怒吼著。卻無奈的走向下一個地點。這是時代的慨嘆。
他登上廬山時,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絆絆,終于見到了這一震撼身心的奇觀,聽到了這一轟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許終于被一種久違的感覺“淋濕”他想到了朱熹又聯(lián)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無法構建出一種文化與名勝的對應,只能眼看著文人變成了游人。
“一陣云霧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著搖了搖頭……
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著”??嘣谧穼?,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的文人在慨嘆,在惋惜,于選擇間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國的文化在夾擊中看不清未來的路在何方。
小學文化苦旅讀后感3
在這次短暫的節(jié)假日里,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余秋雨憑著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zhèn)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著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借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后,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進入直抒式的詠嘆,這種詠嘆以熾烈的情感和夸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chuàng)作意念,始終貫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復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反思,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秘。也許是當代歷史過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著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著桃紅柳綠、莼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這不禁讓人疑心,余秋雨在發(fā)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復雜。
小學文化苦旅讀后感4
早就聽說余秋雨先生的大名,今天有幸讀到他的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敖栉乙簧嗦脽o疆,尋覓中國笛聲何處嘆千年?!彼巧钌畹貝壑袊幕?,他走遍祖國千山萬水寫下了這本文化散文集。
“文化苦旅”這個“苦”字不知作者有沒有經過一番思量之后才確定下來。從這個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這本書情緒是低沉的,也表現出作者對文化的一片赤誠,真有點唐僧取經的味道。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备S著作者的腳步,我游覽了眾多的名勝古跡,我聆聽過沙漠中泉水的淙淙聲,我暢游在三峽的山水長廊里,我領悟過廢墟中掩埋的真諦,我感受到封建社會美好的人性……我傾聽著作者談古論今,在某個充滿意境的空間里發(fā)出對中華文化的深思與感慨。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這一本《文化苦旅》所能概括的。作者呼吁更多的人來保護祖先留給我們的遺贈,不要讓現代的高科技掩埋了古典優(yōu)雅的亭臺樓閣。我覺得,既然我們生在這個繁華的年代,就理應比我們的祖先做得更好,因為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條件。
但看看這個社會,有多少人了解中國歷史,有多少人在清明節(jié)還去認真地掃墓,又有多少人在閑暇時彈琴作曲、吟詩作賦。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為保護文化的使者,但最起碼身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懂得保護文化,而不是崇洋媚外,把祖先的遺贈拋之腦后。
我已經是一個中學生了,我忽然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當我們沉迷于網絡,或戴著耳機在高樓大廈間閑逛時,我們似乎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兒時的我曾經天真地認為,中國的歷史文化不過是一些只能供人參觀而無法起到實際作用的東西。如今,我不禁為當時的想法感到一陣內疚。中國文化如同那醞釀千年的酒,時間越長,越是香飄千里。
小學文化苦旅讀后感5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很多,最喜愛的莫過于《文化苦旅》了。也不知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觸動著我,把它讀了一便又一遍,思考了一天又一天。但卻始終弄不明白,我是在讀余秋雨的文章呢?還是在讀中國的文化歷史?一個民族,一種文化,似乎在這位深沉的文明人筆下,引發(fā)出了種種連篇累牘的思索,是一種渴念?還是一種哀惋?是一種期待?還是一種詮釋?無從知曉。
其實,寫作是一種很跟自己過不去的累活兒,有時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的徒隔,心有千言萬語,幾個月累就的思維,在下筆的時候,也總是要平一平心跳,理一理思維,像余先生說的一樣:“回憶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不知是先生文章帶給我的習慣,還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總之,《文化苦旅》讓我找到了寫作的靈魂。
余先生總是不堪疲憊,習慣從一個地方輾轉到另一個地方,撫慰著中國歷史的文化遺址與殘余,溫存著歷史文化名勝,而自己卻從不疼惜自己的雙腿和體力,跋山涉水,周游各國。在他心中,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似乎是落在山重水復、茫茫滄原、默默無言的大地上?;蛟S,在別人眼中,本應是個萎靡柔弱的路旅行者,但在歷史文化山水的天地間那么一站,人、文化、歷史、自然就融為一體了,于是,文章也就應運而生了。
當在疑惑和迷茫中遲遲疑疑的站立起來時,離開案頭,換上束裝,帶著自己那一份深深的渴念,悄悄地出發(f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著自己心中累積的郁悶和對中華文化的敬仰上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西北戈壁,江南水鄉(xiāng)……都留有他深深的腳印,歷史文化文化的腳印。如果說歷史是永遠的過去,那中華大地的遺址是什么?莫高窟、道士塔、都江堰、洞庭湖,天柱山,天一閣……似乎在向我們文明的現代人展示點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