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在線閱讀>讀后感>

《政治學》讀后感3篇

時間: 樂平653 分享

  《政治學》一書中,亞氏以城邦作為政治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所謂“至善”的城邦。書中,首先是對于理想城邦的探討。大家讀了之后會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學習啦小編來看看《政治學》讀后感吧!

  《政治學》讀后感篇一:

  《政治學》是亞里士多德最為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系統(tǒng)探討政治原理及其實踐問題的著作,在西方政治思想發(fā)展史上具有開創(chuàng)性地位。

  該書另一個重要主題是教育,教育作為連接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紐帶,被認為是培養(yǎng)公民、實現(xiàn)和保障善治的基本途徑。亞里士多德通過對教育與政制、公民職業(yè)和倫理關系的探討,從而與柏拉圖等一起將教育放置于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這一認識也成為西方重視教育這一觀念的重要來源之一。由此可見,在古希臘時期,政治、教育和道德倫理被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考慮,它們共同構成整體城邦乃至共同生活方式的基礎,并一同致力于追尋理想社會與人的發(fā)展。

  《政治學》共有八卷。第一卷和第二卷從家庭、國家的形成和前人關于理想城邦的論述入手,形成一個思想“爬高”的緩坡。第三卷從哲學的角度探討作為政治基礎的公民的自然本性,從而確立其政治哲學的基礎,到達第一個思想頂點。隨后,論述具體政體的第四至第六卷成為第一個思想頂點之后的“高原區(qū)”。第七卷一開始即進入第二個思想頂點,論述作為個體的生活方式和道德倫理問題即個人幸福,并將其與理想城邦即城邦幸福緊緊關聯(lián)在一起。第七卷后半部分至第八卷則是第二個思想頂點之后的又一個“高原區(qū)”,探討實現(xiàn)個人和城邦共同目的的途徑,也即公民靈魂教育和政治德性的培養(yǎng)問題。在探討體育和音樂教育之后,該書的論述戛然而止,但其論述的內在邏輯則引向倫理學主題,進而引導到《尼各馬科倫理學》一書,而《尼各馬科倫理學》在結尾也將對德性的討論引向政體和立法,從而與《政治學》形成一個首尾相連的結構。這也是一種整體視野的體現(xiàn)。“這意味著,沒有關于靈魂與德性問題的研究的‘政治學問’只是一種殘缺不全的學問,同樣的道理,對于公民靈魂德性之塑造無動于衷的政治體制可能只是一種殘缺不全的政治體制。政治技藝的本職就是教養(yǎng)靈魂。”

  亞里士多德所處的時代,昔日輝煌的希臘城邦由于相互的征伐、內部的黨爭以及執(zhí)政者的本身的腐敗墮落走到了了歷史的盡頭,再加上北方的馬其頓的軍事入侵希臘城邦時代上了一個句號,作為形體的和表現(xiàn)物的城雖然沒有了,但是其作為人類史上的光輝時代的精神確是后人的思想源泉和制度藍本,而作為這種精神的載體和人類理性的成果的代表之一,就是亞氏在希臘末期所著的《政治學》,其對后世的影響無需多述,因為今天的大都政治主流價值就是源自它。

  作為一個生活在城邦時代的著名學者,更是作為一個在城邦中生活的公民,受其實際生活和生存的環(huán)境的影響,書主要是在一個城邦的范圍內表達作者的思想和以此作為作者考慮各種問題的基礎,還有受其當時的觀念的影響所有的問題的討論都是在一個公民的角度來討論,換句話說就是作者的問題處理是排除了努力和外邦人的意見,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作者首先通過分析法和追溯法描述的是城邦的本質、城邦目的和形成。亞里士多德的在論證城邦的本質的時候使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城邦的構成因素并在“公民”這個要素上廣泛的論述,在公民構成的城邦里,作者對“公民“的定義是:“公民是凡得參加司法事物和治權機構的人們”和今天以年齡分界不同,而這部分的人民參加和決定是城邦的最高權利和最重要的事情,這種享受平等的政治權利的人組成的就是城邦,所以城邦的本質就是一個民主的制度下的公民組成的共同體。關于城邦的目的和形成作者是在把人類社會要達到三種“善業(yè)即物質的富足、身體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這中間良好的道德即靈魂的善事本質性的,這也是人之所以區(qū)別與動物的關鍵,而這三

  種的“善”的實現(xiàn)只有城邦能做到,亞里士多德認為“人類自然是趨向于城邦生活的動物”或者說是“人是政治的動物”而這個人類共同體的城邦就是為了達到“至善”的目的“ 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權威,并包含一切其他共同體的共同體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其形成的過程首先,世間有著必須存在的結合體,他們一旦分離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與女人,是為著繁衍、類的延續(xù)而必須結合在一起。而天生的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也是為了保存而建立了聯(lián)合體。這樣兩種結合體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由此得出家庭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共同體。接著,一個家庭通過繁衍,就形成村落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最早的城邦由國王治理。多個村落為了美好生活聯(lián)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時,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體形式是自然的,那么城邦也是自然的,因為這就是它們的目的。”

  作者對政體的定義是:“一個城邦的職能組織,由此確定最高統(tǒng)治機構和政權的安排,同時訂立城邦即全體個分子所祈求的目的。”劃分也是按照不同的標準,一種政體是只顧及統(tǒng)治者目的還是全城公民的目的:正宗政體和變態(tài)政體。另一種是按照掌握最高權力的統(tǒng)治者人數的多寡:一人統(tǒng)治 少數人統(tǒng)治 多數人統(tǒng)治。還有以上兩個標準綜合起來劃分:君主制政體 貴族liuxue86.com政體 共和政體這三個。把城邦的公共利益作為執(zhí)政的目標的正宗政體,另外寡頭政體 平民政體 和僭主政體這三個把執(zhí)政者的利益作為執(zhí)政的主要的變態(tài)政體。盡管作者討論和論述各種政體,但是他自己沒有認為哪個一定是最好的,反而倒是覺得都是有問題的。最主要是怎么堅持“中庸”原則。

  作者批判了柏拉圖的《理想國》,認為不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時對于柏拉圖的”整體幸福”提出不同的認識,認為幸福應該是全體人或大多數的幸福而不應該排斥一些人。理想城邦的建設還離不開教育,他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國家培養(yǎng)有教養(yǎng)的公民和治國人才,而且要發(fā)展個人的天性,使年輕一代得到發(fā)展,為將來的美好生活作準備。為了實現(xiàn)這個教育目的,他主張順應靈魂的三個部分,對人進行體育、德育、智育三個方面的教育。

  關于體育,他認為體育的目的是使兒童身體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堅強意志。在三個方面的教育中,體育應放在首先的位置,因為健康的身體是城邦公民參加政治活動、參加戰(zhàn)爭和過美好生活的基本條件。關于德育,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人的美德。當人的各種天賦職能都得到滿足,并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領導下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fā)展時,人就是一個有美德的人。或者說,當一個人的感情、欲望為理性所控制時,人就產生美德。他還認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由適當的動機和適當的方式來感受這些感覺,既是中間的,又是最好的,而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關于智育,亞里士多德認為,智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理性靈魂”。他主張年輕一代要學習廣泛的知識。他認為,學習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有用不僅是為了把工作做好,而且是為了使人善于利用閑暇。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的理論;他認為,如果單純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靈。這個與西方的科學與技術發(fā)展歷史頗像,就是一種不為功力,實用的原則的自然發(fā)展狀態(tài)的追求。

  “凡是屬于最大多數的公共事務常常是最少受人關注的事物”。人類從那時到現(xiàn)在歷經兩千多年,歷史的年輪也深深打在人類的文明史上了,但是這樣一個思想的現(xiàn)象在當代我們的生活中依然廣泛存在的,人類的一個觀念的轉變的真實漸進是轉變,但一定不是到最后完全的沒有以前的思想觀念的影響!想象一下一

  個兩千多年前的人類思想觀念的一個習慣,就被一個智者不僅發(fā)現(xiàn),注意到了,而且其可能產生影響都給準備的把握到了??吹竭@些我們不得不從內心佩服、更是從心里尊重古人的智慧。

  《政治學》讀后感篇二:

  羅德·拉斯韋爾。一位著名的政治學家,也夠得上是一位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傳播學者。傳記作家形容他為“猶如行為科學的達爾文”。 他是美國行為主義政治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西方被稱為“二十世紀最杰出的政治哲學家”,美國人稱其為研究領域的達芬奇。拉斯韋爾1902年2月13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斯洲唐尼爾遜的一個牧師家庭。家境優(yōu)裕,藏書甚豐。他曾去柏林大學學習心理分析學說, 最先向美國學界引介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拉斯韋爾一生勤勉耕耘,著術甚豐,共發(fā)表了600萬字以上的學術著作,內容涉及政治學、社會學、宣傳學和傳播學等許多領域。由于拉斯韋爾研究范圍的廣泛,所以他和以往的政治學者不同,他的著作中綜合了很多不同學科的不同觀點,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人類學、統(tǒng)計學等社會科學,并將這些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引入政治學,進而將政治學研究真正地轉向到“人”的研究。

  《政治學:誰得到什么?何時和如何得到?》創(chuàng)作于1936年,是行為主義學派的開篇著作。就如此書的題目,本書主要圍繞著在政治洪流中,誰得到什么?何時、如何得到?來進行論述的。整本書讀下來,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邏輯結構很清楚,讓我可以清楚地知道他要說什么,又是怎么說的,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作者的分析自成體系,嚴密緊湊且客觀。就像他開篇說的:“政治研究是對權勢和權勢人物的研究。政治學的任務在于闡明情況,而政治哲學則要為政治選擇提供辯訴。本書僅限于進行政治分析,闡明情況,而不提出任何選擇意見。” 本書分四篇共十章:第一篇:精英;第二篇:方法;第三篇:結果;第四篇:概論。也就是對who,what,when,how,即政治學的研究客體、行為、時間以及如何行為進行了探尋。

  第一章“精英”,闡明了拉斯韋爾所主張的新的研究方法,可以理解為全書的導言。所謂權勢人物,“就是在可以取得的價值中獲得最多的那些人”。拉斯韋爾將他們稱之為“精英”。所謂價值,他把尊重、安全、收入等作為有代表性的但不是唯一的價值標準。他認為,沒有一個簡單的指標可以作為衡量權勢和權勢人物的有用尺度,譬如獲得尊重愈多的人往往愈少安全。他充分地注意到政治學的最新發(fā)展動向是采用傳統(tǒng)研究中沒有包括的一些研究方法,主張政治學家應該不僅指望的助于歷史學家、法學家和哲學家得到幫助,而應該與文化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統(tǒng)計學家等有更密切的接觸。拉斯韋爾還主張,政治學的任務在于進行政治分析,闡明情況,而不是為政治選擇提供辯護。他相信,“權勢和權勢人物”能夠作為政治學進行分析的一個統(tǒng)一的參照系統(tǒng)。

  第2至5章構成第二篇“方法”,在這四章里,拉斯韋爾緊密結合歷史和現(xiàn)實,分別具體分析了精英是如何使用象征、暴力、物資和實際措施等方法獲取和維護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拉斯韋爾認為,這些方法是精英為達到自己的特定目標所使用的主要手段,無論處于支配地位的精英還是反對派精英,都要運用象征、暴力、物資和實際措施這些方法,而精英集團的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運用這些方法成功地操縱環(huán)境。

  第6至9章第三篇“結果”,各用一章分析了各種精英人物在技能、階級、人格和態(tài)度等方面的不同特點,在這些方面具有不同特點的精英之間價值(尊重、安全、收入等)如何分配,并根據這些特點對精英人物進行了分類,并分析了社會變化的重大政治意義,就在于直接影響各種價值在不同類型的精英之間分配的結果。作者承認,不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進行著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和灌輸,對社會成員的精神控制不僅體現(xiàn)在一般的教育活動中,還體現(xiàn)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第10章即第四篇“概論”是全書的總結。拉斯韋爾在概括和重申第二、第三篇中的重要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要對權勢人物做出令人滿意的分析,就不能使用某個單一的標準,不同的政治分析方法采用不同的標準會得出不同的結果。他把技能、階級、人格和態(tài)度分別當作一個參照系統(tǒng),認為強調和偏愛某個參照系統(tǒng),常常會得到不同的見解。除了前三

  篇說道的各方面對權勢人物的影響和對政治的影響外,作為一般的民眾(群眾)也是政治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整個政治環(huán)境運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書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作者在第三篇中描寫的“人格”這一章,其中著重探討以林肯為典型代表的“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類型”人格。作者在在對林肯的分析中,他充分地運用了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首先他肯定了林肯人格中的優(yōu)勢特征,“林肯在他的公開聲明和官方行動中態(tài)度堅定,同時也顯露出能夠調整他的戰(zhàn)術使其與不斷變化著的現(xiàn)實情況相適應的一種機動靈活的能力。他一直保持著對局勢的強有力的然而又不是盛氣凌人的控制。”也分析了其性格中的弱點,“林肯經受著失眠癥、自卑感、負擔過重、悲觀情緒等各種折磨。有時候總統(tǒng)曾想要自殺。”也強調了林肯性格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自我“抑制”,這導致兩個結果,一是“與林肯的公開形象分不開的是他的文雅溫和的性格。在一切地方和在他的同事們中間,他的仁慈寬厚是盡人皆知的。”另外又導致了“他在管教自己的孩子方面怎樣毫無辦法,他對他的苛刻的妻子怎樣過分放任。對這種溫和性格的真正量度在于即使碰到挑釁他還是繼續(xù)如此。林肯聽任自己大發(fā)雷霆的情況是極其少見的。”但是“有一次一個想要強迫總統(tǒng)同意他的要求的軍官用輕蔑的態(tài)度說:‘我看你已經打定主意不公平對待我了!’林肯的面部在痛苦中抽搐起來,據說他當時就抓住這個軍官的領口并毫不客氣地把這個人攆出房間。”最后作者把林肯歸入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類型。作者把林肯的人格歸因于他早年的人生經歷,特別是他的人生經歷中的坎坷。的確,我們都知道,林肯的人生是坎坷的:他出生貧寒,9歲時母親去世,15歲才開始讀書;24歲時他與人合伙做生意,卻經營不善而倒閉,并因此負了15年的債;25歲時他的初戀安妮因病去世,這使他悲痛萬分,此后經常出現(xiàn)情緒抑郁;32歲時他與瑪麗.托德小姐結婚,婚后時因妻子脾氣暴躁而經常有家不歸;35他時開始競選公職,幾乎輸掉了每次的重大競選;52歲時他當選美國總統(tǒng),結果南北戰(zhàn)爭很快爆發(fā),北軍在人員、軍備上都優(yōu)于南軍,卻在戰(zhàn)場中一再失手,本來計劃打兩年的內戰(zhàn)整整打了四年。這些都令林肯飽受煎熬。在人格的形成中,首先作者認為,“林肯對廣大公眾的贊賞是抱有強烈渴望的”。 作者又說“林肯人格的大部分是為了反對過分要求廣大公眾贊賞的熱望而構筑起來的一道防線。”這便是我們所說的抑制部分。作者認為這種人格部分的形成在童年甚至嬰兒時期的事件就已經能夠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他用舉例說,“林肯就是因為他的謹小慎微和忠厚老實而出名的。隱藏在他內心深處的破壞傾向很少爆發(fā)出來成為外在的表現(xiàn),我們只知道林肯對希爾茲的極端施虐狂式的攻擊??”這就構成了林肯的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類型人格。

  從作者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書中所說的“人格”,是指一個個實在的政治家的個人的人格。拉斯韋爾主張,政治學的任務就是對影響人格類型之成功與失敗的各種因素進行研究,并以林肯為例,分析了人格形成的條件和環(huán)境。他認為,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形勢下,不同類型的人格的成功和失敗的機會是不相同的,并具體地分析了一些不同類型的人格。

  讀完了整本書后,我大致了解了拉斯韋爾在書名中提出的“政治學:誰得到什么?何時和如何得到?”這一問題。對于我這樣一個政治學初學者來說,拉斯韋爾簡明但不失嚴謹,且富有邏輯的論述方式,在閱讀中給了我很大幫助。這本書雖然內容不多,紙張也不厚,但拉斯韋爾所要闡述的問題,都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釋,他在論述了自己看法的同時,也告訴世人,政治學也是可以這樣研究的,它不僅僅可從政治體制、政治制度的探究,還可以從心理學、人類學的角度來研究政治行為,研究權勢和權勢人物。我在對這本書的理解上可能還不是很透徹。但從總體感覺來看,拉斯韋爾的這本《政治學:誰得到什么?何時和如

  何得到?》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同時我也意識到政治學并不神秘但也不隨意不簡單。政治中的種種現(xiàn)象、問題不是表面談談就能明白的,也不是幾句概括的話就能說清楚的。政治學是需要深入思考的科學。讀了這本書后,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了政治學,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

  《政治學》讀后感篇三:

  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是政治學的開山鼻祖。他第一次將政治學從其他學科中分離出來,并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研究領域。他確定了政治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使政治學真正成為一門系統(tǒng)的學科體系。

  《政治學》一書中,亞氏以城邦作為政治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所謂“至善”的城邦。書中,首先是對于理想城邦的探討。全書分為八卷。第一卷應該是一個序言。政治學應當從何處開始。什么是城邦:一種追求至善的包含其他一切的共同體就是城邦。亞里士多德從一開始就批評了一種謬論即認為治城邦如治家,家長、主人、政治 家和君主實際上是一個意思,區(qū)別僅在于治理人數的不同而已。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治國與治家是不一樣的,家務管理者與政治家也是不一樣的。

  從第二卷開始,亞氏開始討論各種政體了。政體的研究也是全書的核心和關鍵。“我們準備考察,對于那些最能實現(xiàn)其生活理想的人來說,最好的政治共同體是什么。”亞氏認為政治學是一門實踐的科學,所以要研究所謂的理想政體,更要考察現(xiàn)存的各種不同的政體。理想政體應當是能夠實際可用的,因此最好的政治共同體是由最能實現(xiàn)其生活理想的人來實現(xiàn)的。這種處于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中庸主義式的思想貫穿著全書的始終。“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第二卷中亞氏開始了對其師柏拉圖及其理想政體的強烈批判。他認為,“城邦的本質就是許多分子的集合”,反對柏拉圖整齊劃一式的最理想的城邦組合形式。他還反對妻子財產共有等等柏拉圖的共有制的思想。接下來,亞氏批判了柏拉圖《法律篇》中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兩種最壞政體形式的結合體—共和政體。在最后,亞氏還比較分析了斯巴達、克里特、迦太基等不同的政體形式,

  城邦的基本要素是公民。公民的本質決定城邦的本質,所以要研究城邦,首先要研究公民。在第三卷的開始,亞氏開始討論公民的定義。“凡有資格參與城邦議事和審判事務的人”就是該城邦的公民。這就是說,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權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這樣的公民組成的政治團體才是公民。緊接著,開始討論善良之人的德性與良好公民的德行是否相同。結論是:“即使不具有一個善良之人應具有的德行,也可能成為一個良好的公民。”

  在此之后,討論來到了全書的重點部分—政體的分類。亞氏將政體分為正宗政體和變態(tài)政體兩類。正宗政體: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共和政體;變態(tài)政體:僭主政體、寡頭政體、平民政體。亞氏對各種政體進行了比較。特別是對于寡頭政體和平民政體的比較。寡頭政體崇尚財富,認為由富人當政,政治權利的不平等分配看做正義;平民政體追求自由,認為一切都應當平等,使政治權利的平均分配為正義。接下來,亞里士多德論述了城邦的權力歸屬問題。他認為,由多數人掌權是合乎公道的。

  接著自然地轉為各種政體的問題。當城邦中德性較高的人越來越多后,君主制開始逐漸被共和制和寡頭制取代。但是平民政體,是眾人德性墮落的結果。民眾決斷一切是永遠和野心家的煽動與僭主的謀權分不開的。在亞氏看來,共和政體和貴族政體,都是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的某種混合,區(qū)別在于前者傾向平民而后者傾向寡頭。最優(yōu)良的城邦,在亞氏看來,是中產階級占統(tǒng)治地位的政體,因為中產階級人數最多,從整體上占有著巨大的財富,個人而言,既不富有,也不貧窮,所以能夠保持整體上的穩(wěn)定。而且 中產階級講求平等,注重德性,能夠更容易做到“中庸”的美德。

  在第五卷,亞氏開始討論各種政體覆滅更替的原因,以及保存政體的最佳方法是什么。首先是平民政體和寡頭政體的沖突。根本原因是二者的正義觀不同:自由和財富的對立。其次,平民和寡頭的沖突引起僭政,因為僭主欺騙雙方,使他們認為只有在僭主的統(tǒng)治下才能使雙方得到安寧,可實質確是,挑撥雙方的互相斗爭才是僭主維持自己權力的法寶。僭主因不正當的權力產生恐懼,并因為這種恐懼而運用種種僭術來對付人民。但是,明智的僭主會變得謙卑恭順,使自己的行為符合法律,從而使僭政得以長久維持。這也是僭主制的保全方法。

  在最后的七八兩卷,亞氏從新回到了對于理想城邦的討論。最優(yōu)秀的政體就要有最值得選取的生活。對于幸福的人,幸福的城邦的討論。以及對于土地分配,共餐制,子女的撫養(yǎng)和教育問題,音樂、文學等等具有柏拉圖式理想觀的討論。這也說明亞氏的思想終究在某些方面被其師柏拉圖深深的影響。

  總之,亞里士多德是政治學的創(chuàng)始者,是古希臘政治理論的集大成者?!墩螌W》也是經典中的經典。其中有關城邦,政體,法制等政治思想深深的影響了此后的政治家和學者。

  看過“《政治學》讀后感”的人還看了:

1.《大學》讀后感3篇

2.大學時事政治讀書心得3篇

3.卡耐基成功學全集讀后感3篇

4.讀政治經濟學心得4篇

5.讀后感300字5篇

《政治學》讀后感3篇

《政治學》一書中,亞氏以城邦作為政治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所謂至善的城邦。書中,首先是對于理想城邦的探討。大家讀了之后會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學習啦小編來看看《政治學》讀后感吧! 《政治學》讀后感篇一: 《政治學》是亞里士多德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贈汪倫》讀后感3篇
    《贈汪倫》讀后感3篇

    《贈汪倫》,雖然是首簡簡單單的小詩,但因為簡單所以成就了偉大,大家讀了之后會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學習啦小編來看看《贈汪倫》讀后感吧! 《贈

  •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350字5篇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350字5篇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說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甚至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大家讀后都有哪些感受?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圓明園的

  •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450字5篇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450字5篇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它被毀滅的歷史,這篇文章揭露了帝國主義的野蠻罪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和對

  •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600字5篇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600字5篇

    《圓明園的毀滅》主要說的是英法聯(lián)軍看上了我們的財富,來搶奪圓明園的珍寶,并把圓明園燒了,給我國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大家讀后都有哪些感受

77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