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啦>在線閱讀>讀后感>

莫泊桑月光讀后感3篇

時間: 樂平653 分享

  莫泊桑月光讀后感1

  莫泊桑的《月光》,是青春頌,是愛情頌!

  莫泊桑賦予了少男少女的純真愛情,以圣潔的美!

  愛情也許是每一位詩人、每一位作家都不會回避的主題,因為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莫泊桑自然不會回避,但《月光》的寫法卻十分獨特,因為他是借一位篤信天主教的神甫的角度來表達了對愛情的思考。文中的馬里尼昂神甫為什么一直會有以下的對女人的看法呢?

  她是引誘第一個男人的魔鬼,并且在一直不斷地從事著這一應(yīng)該罰入地獄的勾當;女人是脆弱的、神秘的、撩撥人的生物。他不僅憎惡她們那墮落的肉體,而且更憎惡她們多情的心靈。

  請讓我們讀讀《圣經(jīng)》的開篇《創(chuàng)世記》吧!《創(chuàng)世記》的開篇正是將人類始祖的“愛情”作為罪孽來寫的——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的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一根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lǐng)她到他的眼前……”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夏娃受蛇的唆使,偷吃了蘋果樹上的禁果,于是亞當和夏娃均遭到耶和華的懲罰——

  “耶和華神對女人說:‘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chǎn)兒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詛咒。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來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

  再接下來的《圣經(jīng)》故事,就是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

  人類的始祖偷吃禁果,在《圣經(jīng)》的解釋中成了原罪。在《圣經(jīng)》的上帝的詛咒聲中,亞當夏娃的后代們從一出生都背負著他們始祖的原罪,尤其是女人。夏娃因經(jīng)不起蛇的誘惑,成了一切女人經(jīng)不起誘惑的象征;夏娃摘了金蘋果再誘惑亞當同吃又成了女人善于誘惑男人的象征。

  于是在篤信天主教的馬里尼昂神甫的心中,才會對女人一直懷有偏見。于是在他的眼中,女人的柔情才會是邪惡的,女人的柔情哪怕是修女的柔情也是一個個可詛咒的“陷阱”。于是在馬里尼昂的眼中,他的陷入初戀情網(wǎng)中的外甥女的一舉一動,都是不可理喻的。

  莫泊桑月光讀后感2

  莫泊桑之所以不愧于世界級的短篇小說大師,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制造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在《月光》這篇小說中,莫泊桑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極力渲染馬里尼昂神甫對女人的柔情的偏見,這是欲擒故縱筆法的嫻熟運用。在這些文字中不乏精彩動人的細節(jié),請關(guān)注這樣兩個細節(jié)吧——

  他不再刮下巴了,大踏步走了起來——他在嚴肅思考時總是這樣的。當他想重新開始刮臉的時候,他竟然從鼻子到耳朵接連劃出了三道口子。

  他微笑著端詳了一下這根又大又粗的木棍,用他那鄉(xiāng)下人結(jié)實的腕力,氣勢洶洶地揮舞了幾圈,然后突然舉起來,咬牙切齒地對準一張椅子打下去,頓時椅背裂開倒在地板上。

  “他竟然從鼻子到耳朵接連劃出了三道口子”這一細節(jié),將馬里尼昂神甫“嚴肅思考”外甥女陷入情網(wǎng)這一問題時所表現(xiàn)出的極度惶恐不安與心不在焉的情態(tài),傳神地表達了出來。棍劈椅背這一細節(jié)更是將馬里尼昂對外甥女陷入戀情的極度仇恨與即將要去棒打鴛鴦的決心,繪聲繪色地傳達了出來。

  如果循著人物的這一性格的發(fā)展下去,情節(jié)毫無疑問應(yīng)該就是“棒打鴛鴦”的一場戲了。但是完全出乎讀者的意料,情節(jié)突變,馬里尼昂神甫被征服了,被“皎潔的月光”和“美好的月色”征服了,被月光那“如水的崇高而寧靜的美”征服了,他“頓時產(chǎn)生一種心蕩神怡的感覺”。

  莫泊桑接下來的情節(jié),就是借馬里尼昂神甫的感官,極力地渲染了柔和的月光下的柔情的美。月光下的花園、果樹、忍冬樹是醉人的,是明凈溫暖的;田野遠處的夜鶯的鳴唱是迷人的。神甫被征服了,他在貪婪地欣賞著這“柔情”的美的時候,他在對這月光下的柔美產(chǎn)生“無法抗拒的感動”的時候,開始產(chǎn)生了一連串的追問。

  正當他在思考“這種崇高的美景,這種從天上投向人間的大量詩情畫意究竟是為誰而設(shè)的”的時候,謎底揭開了,答案就是他的外甥女與她的戀人相擁著從遠處的月景下向他走來。

  原來如此——“說不定天主創(chuàng)造出這樣一些夜晚就是為了將人類的愛情完美地遮蓋起來吧?”

  小說情節(jié)的結(jié)尾是耐人尋味的,好一句——“他逃走了,不僅心慌意亂,而且?guī)缀醺械叫呃?,好像他闖進了一座他無權(quán)進入的殿堂。”

  這是典型的莫泊桑式的小說結(jié)尾方式,和《項鏈》《我的叔叔于勒》一樣的會讓你回味良久的尾聲。

  莫泊桑月光讀后感3

  小說家莫泊桑,是一位了不起的月光詩人——在我心里,他一直活在月光下的世界上。在香榭麗舍大街,在楓丹白露森林,在普羅旺斯古老磨房邊,在塔曼底故鄉(xiāng)的小路,在地中海黛色的波濤上。

  《月光》是莫泊桑的早期作品,并不引人注意。給我的感覺,那是用散文筆法寫的一篇抒情性小說。這個短篇的主人公馬

  理尼央長老,是一個虔誠的教士。他仇恨所有的女人,他認為那是褻瀆宗教的禍水。但對他天真美麗的外甥女的態(tài)度卻是一個例外。他喜歡她,希望她成為從事慈善事業(yè)的貞女。然而,一天他突然得知外甥女有了情人,他暴怒了,坐立不安了。晚上10點,他走出去,想看個究竟。月光如水,彌漫田野,先是讓他驚呆了,震動了,“這鋪天蓋地的詩境,讓他一點也弄不明白了。”當外甥女和情人出現(xiàn)在遠處月光下,他先是心跳、彷徨,繼之退卻了。心想,既然上帝用如此良夜去保護愛情,難道我們就不容許愛情嗎?他在慚愧中逃回了屋里。

  這是月光的贊美詩,更是生命、青春和愛情的贊美詩。莫泊桑確是癡迷月光的。讀他的長篇小說《一生》,大概誰也不會忘記開頭約娜從修道院出來,住在“白楊山莊”那個月夜吧?這個滿懷熱情、耽于幻想的少女,陶醉在山莊銀色月光里,夢想著愛情,在窗前佇立,直到天際發(fā)白、小鳥啁啾!莫泊桑以詩意的筆觸,讓少女的心融入了月色,達到“天人合一”的地步。

  這還是在小說里。在散文中,莫泊桑就不必借用他筆下的人物,而是直接傾訴他對月光詩意的感受了?!端稀?,是莫泊桑在地中海的航行日記,也是我見到的惟一一部莫泊桑的散文作品。他在4月8日阿蓋的日記中,竟以13頁的篇幅,描寫、歌詠月光,引述包括雨果和繆賽等7位法國詩人關(guān)于月亮的詩作。他說,他看見一對戀人,攙臂眺望月光下阿蓋內(nèi)灣的大海,聽海浪輕吻沙灘,瞧月光吻著海波,感到自己心里也渴望著愛情,幾乎苦惱得要高聲大叫。他說:“我只好怪月光擾亂了我的心;我一直相信月亮對人的頭腦能起一種神秘的作用;一個在陽光下規(guī)規(guī)矩矩戀愛的人,在月光下卻會愛得神魂顛倒。”莫泊桑感嘆,他在月光下,讓月光一照,一定是受了傷了!“她有什么迷人的魅力,能使我們心神恍惚,飄忽不定,若有所失呢?”

  我看,莫氏提出的問題是個千古之謎。就那么一個冰冷死寂的圓球,卻具有那般魔力。人們明知是上當受騙,也甘愿為之匍匐傾倒,至死不悟。那么多條分縷析,全都蒼白無力!這是全世界文學(xué)藝術(shù)家永遠也道不盡的話題。

  莫氏的月光和什么最相像?我的感覺,那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如水月光在莫泊桑的字里行間汨汨流淌,夜風下,泛起微微的波浪。

  閱讀是一種快樂。我為自己從莫氏的散文和小說里讀出詩意的月光而快樂;更為自己從莫氏作品讀出了他對月光的獨特感受而快樂。所以,我給小說家莫泊桑戴上了“月光詩人”的桂冠。我相信,莫泊桑,這位我從少年時代就鐘情的繆斯,永遠活在月光下的世界里。

47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