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數(shù)書評3篇
沉默的大多數(shù)書評1
我似乎從來都是個后知后覺的人。比如,同伴指著某男說“帥啊~~~”,往往要等三五天之后我才反應(yīng)過來,拉著她的手深有同感的表示“真帥!”。又比如,好友們紛紛出了個國,最近的也去了香港,我卻始終無動于衷,直到大半年前看到鳳凰衛(wèi)視拍的朝鮮的紀錄片,才意識到:如果這輩子都不出去看一看,我也就是個“朝鮮人”了。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
最近的一個,是在人們紛紛紀念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的時候,我才想起要買本他的書看看:《沉默的大多數(shù)》,生出頗多的感慨。
王小波熱愛智慧、喜歡自由、強調(diào)生活要有趣,這在尊崇道德、強調(diào)集體主義、宣傳生命的意義在于有所貢獻的中國,就像他筆下的那只豬一樣特立獨行。
他在《思維的精英》一文中說“對于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的精英更重要”。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屬于社會主流的價值觀,用于約束人們行為的一種范式。我黨的輿論宣傳總是把一個科學家先塑造成一個道德的圣人,于是我們總天真的認為,知識分子天然就是道德的精英。于是,在楊振寧娶28歲的老婆的時候,人們所表現(xiàn)出的驚異遠勝與何鴻燊娶了四房姨太,大家都覺得很受傷:天啊!科學家怎么可以這樣!他可是獲了諾貝爾獎的偉大的科學家啊!!!須知,思維能力和道德水平本身就是兩碼事,何況大眾所信奉的價值觀是否真的就該成為所有人行為的金科玉律呢?不該強求知識分子向大眾的價值觀看齊, 若不然,畫人體的藝術(shù)家就該和偷窺狂一樣感到羞愧了。
王小波對中國教育模式的解讀也十分的有意思,他說,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tǒng)的模式,就是先去做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樣,攢到了一定程度再去管教別人,如此循環(huán)下去??吹竭@里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們天天喊著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創(chuàng)新求變,而我們的教育卻總是一成不變的讓人失望。
王小波用他輕松有趣的文字,不經(jīng)意間說出了很多道理,最可貴的是啟發(fā)讀者自覺的去思考。這比那些總是小心的拿捏著姿態(tài),把自己當成無所不知的文人名士,妄圖教育大眾的余秋雨之流要有意思的多。
沉默的大多數(shù)書評2
大學時的我曾經(jīng)把王小波與魯迅相提并論,算是當年的一個文化偶像了。印象最深的莫過于“沉默的大多數(shù)”和那只可愛得要命的“特立獨行的豬”。前幾個月吧,看到一篇什么文章,說王小波成名前很恭謹?shù)?,在會上不敢說話,在圈內(nèi)也沒人鳥他,死了反成了名,讓圈內(nèi)人咋舌。我當時很是忿忿,覺得文人的嫉妒真是其心可誅。
再讀小波,幾篇下來有種幻滅的感覺?;脺纾孟笫菑膁isillusion來的泊來詞,美麗的幻象破滅了。
就象小波自己說的,他不是愛學問,而是愛做學問這個行動和做學問的人。不過他學了幾個專業(yè)都最終不求甚解倒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做學問與愛智慧終究是兩回事,就象職業(yè)與愛好多半不能合而為一。小波是個文化票友,也許正是因為這個,他寫的雜文才那么受歡迎。他代表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場集體抒情,是抒情,而不是思考。
大一進校一個月后,有天在校園里碰到中文系主任,他停下來問我一個月學習生活的感受,我沖口而出:“原來我們以前學的都是偽科學!”主任急忙說:不能這么說!后面的寒暄全不記得了,我只記得當時有些憤青形狀的我和老先生惶恐的擺手動作?,F(xiàn)在想來,一個一直戴著墨鏡裝瞎子的人,在一個盲而復(fù)明的人面前,大概必然是要裝相的,生怕被人知道他一直是假盲。我的抒情是過于莽撞了。但終于小波橫空出世了,尖酸刻薄嬉笑怒罵地替無數(shù)憤青抒了情,無數(shù)自以為聰明而又被話語霸權(quán)蒙蔽的青年于是立刻愛上了他。
小波的閱讀很有限,對人文和社會科學,我認為他知之不多。他身上最可取的就是作了一代知識分子愛智慧愛自由的抒情代表。好象有人叫他精神騎士吧,有點這個意思。只是在我心里映出的景象,總是他立馬持槍斗風車的場面。
文人有這個權(quán)力,進行諷刺與抒情,哪怕是在體制之外,做無用功一樣的抒情,他依然抒情得可愛。雖然大多數(shù)人都只能選擇沉默或者寫博客,在依舊龐大的話語權(quán)之外,生出了一些小的話語縫隙,就象小波轉(zhuǎn)引羅素的話贊美多樣性一樣,我在多年的疑問之后,終于知道多樣性本身才是終極的真理,才是反思失敗和孕育成功的真正土壤。如果讓我用詞語描繪小波的身影,我會想到這樣一些詞:自由,獨立,諷刺,良知……
小波是個貴族。一個做法國史的先生說過,歷史研究是貴族從事的事業(yè),也許許多學問都如此,衣食不足沒法去享受高尚的樂趣。一個邏輯學教授的兒子該算是先天很優(yōu)勢的貴族了,只是他有太多貴族的富貴脾性,不會為了生計坐冷板凳,所以用白晶晶的話說就是:文也不成武也不成,最后只好寫雜文和小說。只是不求甚解之后,寫出來的東西智慧的穿透力總是有限,除了咒罵話語霸權(quán)、文化貧瘠和良心泯滅、謳歌自由和真知之外,再沒有別的了。小波的后共產(chǎn)主義思考,并沒有超越前人的地方,不論是福柯、昆德拉還是納博科夫。
小波臉上那北京痞子般的表情,可愛又寡淡。
小波的小說讀過,沒讀完。也許讀完全了,才能明白他那狂歡般文體的意思吧。但是沒樂趣我就讀不下去,所以不太敢恭維。
幻滅了,也就滅了,反正滅的也不止這一個兩個。還是愛小波的,只是仿佛跳出了那個年代和那個年紀。如果不是早逝,相信小波早就被人遺忘,或者如余秋雨般被罵臭了。從此我不再相信他可以和魯迅相提并論。在中國文化史上,他不算是個人物,但絕對可以作為一個現(xiàn)象永垂不朽。
世間已無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數(shù)書評3
非常喜歡王小波的一句話:“只按名聲來理解文學,就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很壞!”現(xiàn)在的年輕人,很多不懂這個道理,只顧一味地盲目跟風,缺乏最根本的獨立思考、鑒賞甄別的能力。
讀王小波的文字可知他是一個實在的人。我沒有經(jīng)歷過他所經(jīng)歷的荒誕年代,無法切身體會他所描繪的那種完全缺乏思維樂趣的感受,但是我相信,他所說的“沉默的大多數(shù)”至今仍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每個時代(包括當下)都有這么一群特殊的團體,他們擁有話語權(quán),但是他們主動放棄了,他們不想進入那個話語圈,是因為他們不想按照那個圈子的“神圣”思維進行思考,不想犯上圈子里每個人都犯有的貧乏癥。與少數(shù)的喋喋不休者不同,他們支持特立獨行,獨立思考,贊同文化多元化,他們的沉默只是為了享受思維的樂趣。
倘若說20世紀70年代是一個暗無天日的年代,那么過多些許年,我們的孩子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回想起我們今天的時光,就會如同我們現(xiàn)在回想起20世紀70年代一樣。正如王小波所說的“沉默的說明總是具有滯后性?!边^去他不能說出他沉默的原因,而在今天他可以肆無忌憚的道破,但是今天的沉默我們同樣無法述說,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輕松地托盤而出,這就是滯后性。當一個能夠正常思考的人因為某些限制不能如愿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文化表現(xiàn)出的是萬馬齊喑的狀態(tài),我們很難想象這樣的國度能夠給予人們幸福感。幸福來源于參差美。思想如果作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出于功利的目的去改變?nèi)藗兊乃枷?,要求他們?yōu)榈赖碌拿x而整齊劃一,那就等同于剝奪了他們享受幸福的權(quán)利,因為思想從來都應(yīng)該是自由的,多元化的,思想不應(yīng)該受到鉗制。盡管我們所生活的當下不再像70年代那樣眾多禁忌,但在這個一脈相承的話語圈中,我們這個民族總是有很多理由封鎖知識,鉗制思想,灌輸善良,以致當代依舊有那么一群“沉默的大多數(shù)”。我不得不嘆服王小波思考的獨特角度,視角的敏銳性,或許是經(jīng)歷了那個黑暗的年代使他看得更加清晰明了。也許是為了驚醒年輕的一代,他才寫下了《沉默的大多數(shù)》。
沉默的大多數(shù)對后世的啟發(fā)
《沉默的大多數(shù)》的語言平白樸實,并沒有太多的晦澀難懂,而且此書收錄的雜文里盡顯王小波的黑色幽默天賦。但是對于此書,相比它所運用的語言技巧,個人更加偏愛它思維的角度的獨特性。王小波鼓勵大家特立獨行,要堅持自己的想法,要自己掌握思維的樂趣,獨立思考,勇于打破禁忌和愚昧?;蛟S是那個特殊的年代把他的思維打磨得更加銳利敏感,他把最珍貴的經(jīng)驗告訴了后輩。但是,且看他所推崇的“勇”在當下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今天我們看到的“勇”并不算是真正的“勇”,最多只能稱之為“勇的姿態(tài)”,或者說是假裝“勇”?;蛟S相比王小波的年代,當下有更多的人意識到獨立思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對于某些冠以道德名義的禁忌和愚昧,大部分人作出的是一個“勇”的姿態(tài),并沒有切切實實地認真去深思、奮斗、打破思想禁錮的枷鎖。這一點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
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對那個黑暗的年代了解得并不多,不過我們能從《沉默的大多數(shù)》中的只言片語領(lǐng)悟不少。很多既陳舊又新鮮的名詞是從這本書中得知的,類似“積代會、講用、軍代表、道德教師、敦倫……”從這些詞匯我們可以看出王小波對那個年代發(fā)生的荒誕事情是持有批判態(tài)度的,雖在書中的運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講得較為隱晦,但是效果卻更加明顯。前面我所提到的當今話語圈是與之前的話語圈一脈相承的,換而言之,有些東西已經(jīng)根深蒂固,想要改變,或許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首先必須對此有深刻的認識。眾所周知,__曾一度位高權(quán)重,他的行事作風體現(xiàn)了“”時期教育留下的深刻印記:對于分類只存在黑白,語言極其粗暴簡單,并且滿口仁義道德,實則滿腹娼盜,好以人民為旗幟,反對異類聲音存在。沉默是為了更深入透徹地思考,對看似正義凜然的事情反省深思,沉默并不代表沉淪,沉默可以思考,沉默終有一天可以沖破思想禁錮的枷鎖。
令我影響深刻的幾個詞匯
對王小波所說的“弱勢群體”印象極深,倒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反而是因為看了他對這個詞的解釋。正所謂“弱勢群體”,實則就是社會當中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就因為這些話沒有說出來,而被人們認為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那么換句話說,沉默的大對數(shù)便是史上最大的弱勢群體,他們主動放棄了話語權(quán),或是因為沒有能力、沒有機會,或是因為某些隱情不能輕易說話,而還有一種則是對于話語的世界有著厭惡的感情。其實個人十分認同王小波對“沉默的大多數(shù)是史上最大的弱勢群體”的說法,但同時我也認為“沉默的大多數(shù)”是積蓄著不可忽視的力量的強大群體,一旦這些力量爆發(fā)將能以正視聽,帶給更多人思維的樂趣。不可否認,沉默的大多數(shù)往往由于保持沉默而沒有被外界感知,相對于那些整天拋出重磅炸彈的語言家們,他們顯得微不足道,從他們選擇沉默的那一刻開始,由于缺乏語言的分量,他們就注定成為弱勢群體。但實際上,沉默的他們并沒有停止自己擅長的獨立思考,他們不同于那些失去思維快樂的狂熱者們,他們時刻保持著清醒,沒有受到精神原子彈的轟炸迷惑。他們保持沉默是為了蓄勢待發(fā),待到積蓄的力量足夠龐大,條件成熟之時,他們將會以強者的身份出現(xiàn),當然這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
另一個我想說的詞匯是“癔癥”。這個詞是王小波在寫“”時他的大學同學的兩派之爭時提到的。王小波說:“癔癥有兩種:一種是一聲不吭,只顧揚塵舞蹈;另一種只喋喋不休,不怎么揚塵舞蹈。不管是哪一種,心理想的和表現(xiàn)出來的完全不是一回事。這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時期每個人的癥狀,“”就是一場集體性的癔癥。那個瘋狂地年代,每個人的價值觀都被扭曲,對于事件的分類非黑即白,任何小問題都能提升到民族大義的層面,每個人心中所想和變現(xiàn)出來的都是不一樣的,所有的異類聲音都被遏制,整個民族被恐怖的陰霾所籠罩著。其實,我們可以想象,在這么一場規(guī)模盛大的集體性癔癥當中,倘若不存在沉默的大多數(shù),我們正確的思想碩果將會全部消失,換來的將是一個沒有靈魂的民族。這恰恰也驗證了王小波一開篇便說的“沉默是金”的說法。在這個快餐文化橫行的時代,很多人認為沉默不再是金,開口才是金。其實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適當?shù)某恋怼⒗潇o、思考。沉默有時候會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是作為一種文化亦或是生活方式,沉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最起碼在再次遇上那種大規(guī)模的集體性癔癥時非常管用,“盡管我們大部分人認為再次爆發(fā)這種癔癥的可能性很小”。
《沉默的大多數(shù)》收錄了王小波的很多雜文,包括從日常生活中發(fā)掘出來的各種真知灼見、社會科學研究的評論、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對生活領(lǐng)域外的一點雜感等等,無論收錄的文章多么繁雜不一,其核心都是反映作者本身的見聞感受。王小波說他之所以寫這本書,就是為了把一些年輕一代應(yīng)該知道的東西告訴他們。我認為他做到了這一點,起碼現(xiàn)在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雖然依舊有人會跟風盲從,但是人們沖破禁錮思想的枷鎖的意識在不斷覺醒,自由的一代在逐漸形成。盡管前方的路途充滿未知的艱辛,但只要人們依然享有思維的樂趣,我相信一切將變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