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肚菇栽培技術
豬肚菇栽培技術
豬肚菇是一種較常見的野生食用菌,又稱大杯傘、大漏斗菇、成群地生長在林中地上,被產區(qū)人民采集食用。今天學習啦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豬肚菇栽培技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豬肚菇栽培技術
一、栽培管理技術
(一)栽培季節(jié)一般安排在3~5月份接種,6~9月份出菇。
(二)栽培袋制作培養(yǎng)基配方:干雜木屑39%,棉子殼34%,麥款22%,玉米粉3%,糖1%,輕質碳酸鈣1%。將含水量控制在65%,pH值調至7.5~8,采用17厘米×;33厘米x0.005厘米聚丙烯栽培袋,每袋裝料1千克(干料約350克)。將裝料后的塑料袋套上海綿雙套環(huán),置常壓鍋內溫度升至100oe,維持15小時。將冷卻的菌袋置于接種箱內,用氣霧消毒劑消毒后,按照無菌操作規(guī)程進行接種,每袋栽培種可接40~50袋。
(三)茵絲培養(yǎng)接種后的菌袋直立于培養(yǎng)室架上避光培養(yǎng)。培養(yǎng)溫度25~28℃,培養(yǎng)室空氣相對濕度70%~75%。前期關閉門窗,后期應加強通風透氣。于菌絲長至袋高的1/3~4/5時進行2次查菌,剔除污染、死種或生長不正常的菌袋。40~50天菌絲可長滿菌袋。
(四)開袋覆土菌絲長滿栽培袋10天后,且穩(wěn)定在20℃以上時,便可開袋出菇。逐一去除套環(huán),解開袋口,在培養(yǎng)料面覆土,覆土厚度為3~4厘米。將覆土后的菌袋上部往下折,使袋口邊緣高出土面2~3厘米,并將處理好的菌袋豎直排列在室外哇面或室內出菇床架上。
(五)出菇管理覆土后,保持覆土濕潤,并多關門或多蓋膜。
覆土后7~10天,原基頂部可露出土面。將場地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0%~95%。同時加強通風,場地有一定的散射光。整個出菇階段場地溫度應控制在23~32℃。菇多多噴水,菇少少噴水;晴天多噴,陰天少噴。菇房空氣相對溫度保持90%左右。當菇體成熟時及時采收,每潮菇采完后應及時補上覆土,停水養(yǎng)菌3~5天后,進行下潮菇的出菇管理。
二、采收、包裝及儲運
子實體八九成熟,呈漏斗狀,邊緣內卷,于包子未彈射時應及時采收。采收方法用剪刀在土面潔凈的菇柄處將菇體剪下即可。采收時可采大留小。上市銷售的子實體僅留1厘米的菌柄,按菌蓋大小分級包裝。不能及時上市銷售的產品,應置于0~3°;C的冷庫中儲藏,可保鮮10~15天。
豬肚菇簡介
豬肚菇是一種較常見的野生食用菌,又稱大杯傘、大漏斗菇、成群地生長在林中地上,被產區(qū)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風味獨特,有似竹筍般的清脆,豬肚般的滑膩,因而被稱之為“筍菇”和“豬肚菇”。
豬肚菇概述
豬肚菇是一種較常見的野生食用菌,又稱大杯傘、大漏斗菇、成群地生長在林中地上,被產區(qū)人民采集食用。因其風味獨特,有似竹筍般的清脆,豬肚般的滑膩,因而被稱之為“筍菇”和“豬肚菇”。近年由江西省貴溪市象山食用菌馴化栽培成功。
豬肚菇的子實體具清脆、爽嫩、鮮美的口感,其蛋白質含量與金針菇等相仿。其菌蓋中氨基酸含量為干物質的17%左右,其中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總量的45%,較一般食用菌要高,其亮氨酸、異亮氨酸含量居一般食用菌之冠;脂肪含量為11%左右;其菌柄轉化糖含量高達48%,足知其營養(yǎng)之豐富和全面。此外,大杯傘子實體中還含有若干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鈷、鋇、銅、鋅及磷、鐵、鈣等,其中多數(shù)元素對于調節(jié)人體營養(yǎng)平衡、促進代謝、提供機能等方面,有著其他元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一段時期以來,社會上流行的補鐵、補鈣、補鋅等食品包括口服液等,其中有合成性的,實質上很難對人體起到“補”的作用,而食用菌中所含有的上述成分,則由于天然性、植物性的原因,其元素物質分子結構小,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這是其他類型的同種元素所無法比擬的。豬肚菇子實體清脆鮮嫩,鮮銷和制罐均可
豬肚菇是貴溪象山食用菌新開發(fā)的一種夏季上市的珍稀食用菌,其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已被市場認可。豬肚菇一般安排在2~4月份接種,5~10月份出菇.
猜你感興趣:
1.如何種植莧菜
2.玉蘭樹怎么種植
3.桑樹種植技術
4.種植生菜的方法
5.西瓜種植技術大全